试论机电管理的有效途径论文_贺柏庆

试论机电管理的有效途径论文_贺柏庆

(杭州浙景市政园林工程有限公司 浙江杭州 310000)

摘要: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科学与技术也在不断进步,机电设备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设备是国民经济发展的物质技术基础,是企业的主要生产工具,也是企业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企业机电管理已经成为企业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论述了论机电管理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机电设备;管理;途径

1机电管理制度严格化

机电管理工作涉及到很多方面,不仅人员分散,而且工种复杂。为使企业安全生产系统化,并且效益达到最大,严格机电管理制度的建立不容忽视。要严谨科学的管理,要结合实际情况不断改进,配备适合的机电人员,并且不断完善责、权、利的分配,从而达到最佳的效果。例如:在机电管理中建立自上而下的科、队、班的三级管理体系,并按照1∶2∶4比例配备管理人员。结合岗位对生产的影响程度配备适合的人员,建立以责任制为中心且严格的各项规章制度,将机电事故同薪资奖金挂钩,记录好交接班情况,只有在完成任务,并且将事故处理完毕的情况下才可以接班。

2统筹兼顾、合理调配

机电系统是一个庞大的整体,对某些工作、某项任务某些人员都要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地调配、合理安排,发挥每个人的特点、长处、形成集体优势和群众力量。合理地利用设备和时间,如某矿主排水管路安装工程,为了赶时间,一直在连班加点地工作,不仅工人在劳动强度上受不了,电焊机长时间工作也会使设备不能很好的发挥作用。为了如期完成任务,把电焊工和焊机分开,实行两班作业,这样既可使设备充分发挥作用,减轻工人连班加点的劳动强度,又可以缩短工期。经过努力按时完成这项工程任务,一次性验收合格,得到了上级的奖励。这是合理组织和安排的结果。同时,工作安排要有预见性和长远性,所谓预见性,也就是超前意识,要把某些事情、工作想在前边,做在前边,把困难考虑的全面些,只有这样,才能使问题不积累,活不堆积成山;所谓长远性,也就是要有长远观点。处理好暂时与长远的关系,不能顾此失彼,只顾眼前,不考虑长远。

3健全机电管理组织

设备、电缆、安全保护装置以及小型电器是井下常见的四大类电气设备。企业应该按系统分别成立设备管理、电缆管理、安全保护装置管理以及小型电器管理等专业管理组织,既有针对性又集中统一进行管理,建立相应的专业化管理组,明确专业管理人员的分工,使其无法互相推托责任。另外,管理人员要有执行力,对于检修单位他们要有检查验收的权力,对有检查监督使用单位和停电的权力,有权力提出建议给参加移交设备的单位并制止其移交,还有权对设备使用情况提出奖罚意见。图、牌、板、账的形式是每个专管组的系统管理形式,而设备管理通常是以徼机管理为主。对于井下电气设备的使用及流动情况在地面就能一目了然。在完善专业管理的同时,群管组织的健全化也该被重视起来。采掘机电管理人员责任制要落实,建立了机电管理组织的例会制度,将专管与群管结合起来,使上下级的信息交流更顺畅。在各个工作场所设置管理网员,遇到问题立刻上报,从而达到第一时间解决问题的目的。形成了以矿长、副总、科长、工程师、技术人员、采掘机电队长、维护班长为基本框架的机电管理组织队伍。

4搞好机电设备的经济管理

机电设备的经济管理是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设备是企业固定资产的主体,机器设备占的比列最大,约占60~70%。随着设备大型化的发展,出现设备投资费用高,发生故障损失大,修理费用高的新问题,这就要求提高设备管理的经济性,强化设备的经济管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如何强化设备的经济管理,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是抓好设备投资的决策管理,凡设备大修、设备更新和设备技术改造项目,必须进行方案论证和经济效果评价,对投资回收期较短,投资效果明显的项目优先考虑投资;二是做好对流动资金的管理,从强化备件、材料计划入手,严格逐级审批制度,既要保证合理储备,又要防止备件和材料的积压和报废;三是严格控制维修费用的支出,通过计划、实施、检查、处理的工作循环,把维修费用分解至各个车间,企业定期召开经济分析会,核算和分析费用的使用和支出情况,对经济效益进行评估;四是不断开展设备自检和备件、材料的修旧利废工作,制定相应的实施办法,按季度进行考核,奖优罚劣,以此降低成本、节约费用。

5处理好生产与维修的关系

生产与维修存在着既矛盾又统一的关系,既相互制约又共同促进。当生产目标时间紧、任务重时不能只顾生产,而忽略检修维护设备,基层区队一把手要把机电和生产同时抓,严禁出现为完成生产任务让设备带病运转的现象,这样不但会损坏机电设备,大大缩短机电设备的使用寿命,且会严重影响生产与制约生产。因此在矿井整个生产过程中都要始终贯穿机电管理理念,在设备生产过程中要协调好设备的操作与维护,严禁出现野蛮操作现象,要想使设备安全平稳工作,操作层必须不断规范自身操作、维护层要精细维护设备。纵观以往的机电设备故障情况,发现设备检修不到位并不是大部分设备出现故障或损坏的真正原因,操作不当才是主要原因,所以要严禁野蛮操作,一旦发现存在野蛮操作现象,必须进行严肃处理。同时在操作层与维护层之间要实行责任连带制,出现机电事故后,操作层与维护层都要承担相应责任。

6加强现场管理检查

现场管理检查非常重要,其主要形式有以下三种。(1)各专业管理人员定期循环检查运行中的设备、电缆以及小型电器,每周至少全面检查两次安全保护装置。通过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应现场通知该单位维护人员,并在上井后,立刻下达“安全隐患通知单”。对于失爆、明接头等重大问题,及时停电限其立即锯决。每天检查后都要填写检查日报表,并送分管技术员和科长签字,及时掌握情况,进行统筹安排,做好重点处理。(2)设备管理网员、防爆检查网员对使用机电自行检查。每天巡回检查并处理运行中的设备,此外还可以抽出1~2名维护人员,专门进行现场设备完好检查与整改工作。(3)每月各矿应组织3次不定期的机电设备完好检查。防爆电气设备的检查是重点,一般情况,其数量要占所用设备的40%以上。另外,在查防爆设备的同时三大保护的检查也不容忽视,电缆与信号线的吊挂情况的检查也要认真做好,将检查结果的好坏与经济利益联系起来思考,从而加强检查力度。

7加强人员培训,提高管理水平

企业要加强设备管理,推行设备管理现代化,提升企业经济效益,就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充分认识人员培训的重要性,并采用多种形式对设备管理、操作、维修人员进行培训。要有计划地培养一支适应现代设备管理的专业队伍,要对在职设备管理干部进行专业技术和管理知识教育,要对现有设备操作、维修工作进行技术培训。培训方式灵活多变,可以通过下列方式进行:(1)请科研部门和同行的专家讲授设备的发展和管理方法;(2)把培训工作放在现场,由专职点检人员对全体岗位操作人员进行现场点检技能的培训;(3)凡发生设备事故,都要及时召开分析会,写出事故报告,对全体员工进行设备事故的案例教育;(4)设备交付使用时请设备生产厂家为企业培训一批高素质的设备操作、维修人员;(5)每年举办一次岗位设备操作、检修技术比武,以此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通过上述多种形式的技术和管理培训,能有效地促进企业设备管理水平的提高。

8结语

机电设备运行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安全生产。采用科学有效的方法和途径,提高机电管理水平,加强机电管理,保障机电设备的安全、高效生产,从而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煤矿机电设备的信息化管理探究[J].张卫.中国管理信息化.2015(24)

[2]煤矿机电设备维修管理现状及策略解析[J].李庆臣.机械管理开发.2017(10)

论文作者:贺柏庆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1

标签:;  ;  ;  ;  ;  ;  ;  ;  

试论机电管理的有效途径论文_贺柏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