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以我国经济全速前进为时代背景,交通道路的建设也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过程中。与当前社会的发展状况相适应的是民众不仅关注建设数量的上升,更多的还关注到了建设的质量,这是时代进步的体现。纵观当下,国人拥有汽车的数目在持续增长,这也意味着使用公路、路桥的频率有相应的增加,桥与路的所要承载的工作量增多。但当下也面临着一定的问题,公路与路桥面对的是高频率的使用,路和桥的稳定程度未能与之匹配,本文通过研究探讨,浅谈解决常见路、桥问题的相应方法与修缮措施,望能对路桥、公路的建设发展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 公路路桥; 加固改造; 技术
一、概述
21世纪的中国,搭乘了世界经济的快车,在各领域都呈现了蓬勃发展的现象。路桥的建设工作是不可缺少的部分,但我们也应有清醒的认识:路桥的建设仍然是建设全局中较为薄弱的点,存在的现实性问题较多,路桥公路工作有任何的缺失,都有可能对经济造成损害,严重的,还有可能对道路行车人的生命造成严重的威胁,所以应谨慎对待,面对问题需要逐一地去研究与攻克。在历年的发展中,虽国内的路桥建设有极大进步,在工艺、应用的材料、设施方面有着相应的经验,但仅重视发展此项工作而轻视甚至是忽视了道路桥梁的保养的现象是的确存在的,缘此,桥梁、道路安全性得不到保障,造成了安全事故,并且对经济的长远发展有阻碍作用。由此,本文就路桥的一些切实可行的加固方法进行探究。
二、在道路桥梁建设中常见的几类问题
道路交通的发展状况是变化着的,因为交通的运输总是在不断地进行,故问题有可能随时间的推移而显现出来,这就对道路能否正常运行提出了挑战,此时,做好桥与路的增强加固工作,实施相关的道路保养与护理,不仅能够为运输工作的正常进行保驾护航,同时也能延长了道路的使用时长。
(一)混凝土内部存在的气泡及毛细缝隙状况
在施工阶段,混凝土是必备的建设材料,若是路桥的钢筋框架和混凝土二者在浇筑这一操作步骤中未能良好地融合,那么便会有较多的空气在结构中残余,残余其中的空气便会在流动过程中逐渐转变为内部的微气孔或是小缝隙,这便会造成今后的雨水、气体的入侵与渗透,长此以往,道路与桥梁其内部的结构承重能力下降,损坏的速度会加快。
(二)混凝土发生碳化以及所用钢筋产生被腐蚀生锈情况
此种情况是在道路使用过程中较为多见的问题,若上述两种情形愈演愈烈时,路桥出现的缝隙会顺着内部钢筋的结构方向形成大的开裂,由内部至表面的破坏会给车辆的正常行驶造成障碍和危险。
(三)外部因素造成路桥结构的剥落腐蚀
桥梁以及公路内外部在经过车辆的重力挤压、摩擦、降雨的水渗透等外因影响下,表现出表面的剥落以及内部的蚀化,而后产生断块、较大的不规则的孔,若未尽快进行修缮及养护,损坏范围会加大,使得后续维修工作更为艰难。
(四)出现裂痕
当前的路桥有材料上的限制,多采用钢筋加水泥此种常用搭配,上述提到过的水泥的结构导致出现空气气孔、缝隙,发生材料的碳化以及所用钢筋的生锈腐蚀几种情况是形成裂痕的主要因素,这给工程施工人员对问题进行解决造成了不小的困扰。短时间内,这两大缺陷还未能对桥、路的整体结构和稳定运作产生大的影响,但从长期来看,小问题会演变成大祸,对于交通正常运行是十分不利的。另外也要注意到,危害的程度大小要从裂痕大小进行判断。从常规来看,发生危险次数较多的情况,是存在于覆盖了路桥结构的较宽和较长裂缝造成的,裂缝的特点是裂痕面广,这对公路和桥梁的整体构造而言是最为不利的。
(五)路桥地基的下沉
通过研究可发现,基建工程的地基在使用过程中会出现或多或少的下沉现象,这是十分常见的,经济脚步的加快,运输行业也随之兴起,对重量级的运输车需求增加,此类车辆装载货物在路面行驶,其重量对路面的压力是非常大的,对于桥梁的承重柱而言也是沉重的负担,日积月累便造成沉降现象,沉降的地基会成为桥梁、公路坍塌或凹陷的诱因,最后很有可能导致严重事故。
三、针对上述问题如何对受损路桥进行加固、养护
(一)再次进行混凝土的浇筑
这一措施一般是实施在受损的面积大、断裂处较宽的路面上的,特别是对于建设质量未严格达标的工程以及损坏严重的路,为防止其潜在危害进一步加大,故再次展开水泥的浇筑。要点如下:展开道路修复工作时,第一步是对破损严重以及有潜在性危害的路面进行彻底的拆除,完成拆除后对待施工路面进行冲洗,下一步进行钢筋结构的铺设,最后是进行二次浇筑。在实施这一建设前,应考虑到重点因素:设计的方案是否与当下路面的设计强度相匹配;所用到的水泥其标号与初次使用的是否相同;所用到的钢筋强度与初次用的强度能否吻合。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以上几点是保证二次施工的完成品其承重能力与初次设计标准相符的重点。
(二)对路面采取补强层的加固
因所使用的时长跨度较大,且修缮维护工作不到位,有的路面整个结构都存在着剥落、大裂痕,路面损伤较为严重,所以难以开展局部的修理工作以及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二次浇筑工作,那么此时可以考虑补强层的加固方法,采取这种修补方式主要有以下步骤:第一步是在原路面铺好水泥补强层或是钢筋水泥层,后续再进一步施工。增加补强层的方法对于修理原有的路面裂痕和材料剥落此类问题有较大的作用,这种方法可以很好地强化路桥的结构,加强路的承重力。若要运用这种方法,那么就要重点考虑设计施工时,该桥面或是路面所在地点的车流量大小、主要车辆类型、路的承重度大小几个方面,从而确认最终补强的厚度。
(三)增大路面的截面且对其展开加固
添加路或桥面结构的水泥截面对路桥进行修理,在截面中添加适量的配筋,这可以弥补路的承受力低、强度弱的缺陷,能更好地加固到路面。增大截面这一步骤中,多是加大桥面的厚度或是增加主要承重梁的宽或高。截面得到扩大以及加固后,对于路本体而言,强度有较大幅度的增加,承受重量的能力也增强了。若应用到这一个方法,就要关顾到主承重梁的跨度大小、厚度多少,桥墩的支撑标准数据如何等细则,这是一个科学的方案所必备的点,仔细认真核对与检查,所形成的方案方可切实可行。
(四)运用粘贴抗拉式的补强材料展开加固工作
当展开工作后发现开始时对于实际的车辆流量情况预估不准确,车流量远远超出标准的设计范围,这就有可能出现桥的主要梁柱承受力不足的状况,在这种情形下使用到有黏连路面作用的修补剂、在桥梁道路的路面承力较为弱的地方采用钢板等具有牵引作用的材料的对桥路的结构进行辅助承重,有较好的效果。使用这一类修补加固方法有其突出的优势,具体表现为:不需要对路桥本身的构造进行改动,只是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固定;此项工作并不繁杂,展开工作可能性大;最为重要的是施工时长短,不会对路的运输工作有太大的影响。这种方法要关注到以下的点:在设计这一阶段要充分考虑整体上的受力情况,进行科学的受力分析工作,不可单凭模糊估计就得出补强技术的作用,应该具体详细地进行分析与判断。
(五)小范围内的修复方法
通常这种方法所要处理的路面破损程度低,故仅仅是小部分的路面需要进行处理。运用此法时,一要对被损坏的水泥进行清除,清除的深度视情况而定,一般是显露出水泥下的钢筋面,而后用水对所清出的断层进行冲洗,像前面所提到的,采用相同标号的混凝土进行路面的修缮。修理完毕后,仍将修理处用路障等设施围起来,直到路面硬化度能够达到使用标准后方可使车辆通行。运用此方案应该进行事前的路面损坏度的观察记录,根据损坏的度去决定是小修还是大补,若要进行大补,路面其松脱构造应该除去后再补。
(六)增强对公路的保护及安全的认识
工程建成之后并不是一劳永逸的,从投入使用后,就会有一个长时间的的养护工作需要展开,这是十分紧要的。相关的路面养护负责人员应该按照规定按时对所负责的路段展开详尽的检查,发现小的差错应即时展开固定、修缮,如果有较大的问题,就要联系更高负责人进行工作汇报,讨论较为合理的解决方案。在经由相关的部门审核及批准后,配合派出的道路修理组织对问题路段进行处理,还要确认有专业的工程师在场进行专业指导。还要更加严格地执行工程督察工作,专业度不高的人员应该进行相关的培训,达标后可展开工作,未达标者予以辞退,从工作人员这一源头抓起,保障质量。
四、结束语
以上提出了一些典型性的缺陷,讨论了相关的处理措施,希望这些措施能在实践中起到一定积极的影响和作用。另外,施工的环境是较为复杂的,由此,应该酌根据实情进行分析应用,选择最优方法进行道路的修护。我国的路桥公路发展仍然处在上升期,所以应向前看,不断完善提高,开创新局面。
【参考文献】
[1]黄梅菊.浅谈我国公路桥梁的加固与改造技术[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21):1853.
[2]王 曦.公路路桥加固改造施工技术要点探析[J].建筑·建材·装饰,2016(8):66.
[3]王 港.公路路桥加固改造施工技术要点探析[J].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24):1931.
[4]武红霞.刍议公路路桥加固改造施工技术的要点[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9):1250.
[5] 吕晶晶,牛生杰,等.冬季高速公路路桥温度变化规律及能量平衡分析[J].大气科学学报,2013(5):546-553.
[6]梁波,郭帅旗.公路建设行业高危工种亲密关系研究—— — 基于黔桂四个路桥项目的调研[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3):96-104.
论文作者:张洪英
论文发表刊物:《城镇建设》2019年第0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15
标签:路面论文; 工作论文; 公路论文; 道路论文; 这一论文; 钢筋论文; 结构论文; 《城镇建设》2019年第0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