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住区园林绿化植物配置设计研究论文_王婷婷

居住区园林绿化植物配置设计研究论文_王婷婷

泛华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上海 200060

摘要:植物作为景观工程中一个重要的元素,在设计施工时起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居住区设计中,尤其如此。一个小区环境的缔造除了稳定的亭台楼阁,不断变化着、生生不息的植物作为一个重要的、有生命的元素在设计施工过程中都尤其重要。本文主要阐述如何运用植物来营造优美宜人的居住区环境。

关键词:居住区;植物景观;植物配置

1.园林设计中绿化植物配置的一般原则

在居住区植物设计过程中,绿化植物的配置要和当地的一些民风民俗、市民的喜好、地域特点、环境气候等相结合,做到适地适树。

1.1 园林绿化植物颜色的搭配原则

园林中的绿化植物在颜色的搭配上要具有层次感,一般都是由浅到深,颜色的变化要自然,和大自然相和谐,要能体现出植物颜色的美感,要站在艺术的角度来设计,真正体现“浓绿万枝红一点,动人春色不须多”。同时,还要展现春、夏、秋、冬 四个季节性特点,给人以自然的美观感受,如:春、夏可以选择观花的海棠、紫薇、花石榴等,秋天观叶的乌桕、马褂木,冬天常绿并可以开花的山茶,或者香气宜人的腊梅等等。

1.2 园林绿化植物的质地配置原则

在居住区植物设计过程中,在植物品种的选择上,在于适而精,而不在于多,只有在适合当地气候的植物品种中,选择最为合适的植物进行搭配即可,选择的绿化植物要美观、有亮点。如:阔叶的广玉兰与叶型相似的夏鹃、罗汉松与麦冬等。

1.3 园林绿化植物形态的配置原则

绿地是居住区里供人休憩的地方,选择的植物形态要给人以放松的感觉,尤其是居住区,怡人的芬芳;美丽动人的花骨朵;色彩斑斓的树叶;风吹过树叶发出的沙沙声,都是感官中美好的享受。

2.居住区绿化设计的生态特点

2.1 居住区绿化的特点

居住区绿化是一种以居民为服务对象的特殊景观环境,其内在包含了人文景观、艺术特点与功能性,会对人类的心理和生理产生积极的影响。园林景观生态学在从景观层面上分析,重视的是人与景观的相互作用,古典园林将重点放在了对意境的熏陶,但是西方的园林则将重点放在了对美学视觉产生的效果上。因此,在居住区绿化设计的时候,必须了解建筑风格,营造一个与建筑风格相协调的绿化环境,或规则式或自然式亦或是自然与规则相互交融的形式,切忌在中式风格的居住区中将其绿化设计成自然规整的欧式风格,使整个绿化景观效果显得格格不入,因此,绿化风格要与整体相协调。

2.2 居住区绿化的生态性特点

绿色植物把太阳能转化成为化学能保存在植物的内部,这样一个过程其实是生物圈和太阳能之间发生联系的唯一过程,同时也是生物圈赖以生存的基础。在居住区绿化设计时,要充分考虑主干道的遮荫效果,从而让居民在回家的过程中可以享受绿茵,因此,在植物选择上,以生长迅速、树干挺拔、枝叶开展的并符合造价要求的适生乔木为主,在此基础上结合造价再考虑其观赏性。

3.居住区植物配置的作用

在居住区的园林建设中,园林植物对景观建筑的美化作用非常突出,建筑景观能否自然的融入周围环境往往取决于园林植物配置设计是否合理。恰当的植物配置能够凸显建筑物的艺术效果,例如建筑物在绿树掩映下会显得若隐若现,具有较为深远的意境。在一年四季中植物有不同的形态,这使得建筑物也有了相应的四季的变化,仿佛通过植物而赋予了建筑物生命。园林植物具有交通导向的作用,能够作为识别建筑的标记;除此之外,园林植物能够使得建筑物之间的联系较为紧密和平缓,能够划分出不同的建筑物区间,使得建筑物的使用功能更加明显。另外,通过植物的吸收、蒸腾、光合作用,园林植物还能防风降尘,调节小气候,吸收并转化环境中的有害物质,减轻噪音,净化水体和空气,维护生态平衡。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居住区绿化的设计

在居住区的绿地是最靠近住宅的一片公共绿地,一般都是与居住建筑物分布进行配置的,主要服务于居住区中的居民,更主要的人群就是老人及儿童,为他们提供舒适可供休息及娱乐的场所。这使得在设计布局中,要将居住区的绿地及路网绿化进行分散,原则是集中和分散进行搭配,形成一个完整的绿化系统。并要保障绿化空间的开阔,使得在房间内推开窗户就可以看到绿化景观,使人们居住在富有情趣的环境中。设计居住区绿化时,要遵循以下四种原则。

4.1 与环境相协调

在进行居住区绿化设计时,要切实与当地环境进行关联,并且要在设计布局时,有一定的变化。一般会遵照对称布局或者选用不对称的均衡布局,这使得整体居住区绿化,可以分隔出多种层次,形成园中有园的格局。

4.2 设计多种形态

在进行居住区绿化设计时,可以设计出多种鲜明的形态,使得人们对此印象可以加深。人们将整体居住区的绿化与鲜明形态进行联系,促使人们的园林情趣可以丰富起来。在设计时,可围绕居住区基本的格调进行设计,使其形态与居住区达成一致,但与其他区域不同。

4.3 形成一定特色

在进行居住区绿化设计时,一般都会以绿色为主要色调,然后运用植物上的不同进行设计,使得可以形成出一定的特色,促使园林景观可以更加丰富。但这也要求不同的居住区可以运用不同的植物及形态,使得形成不同的主题,在放置不同的植物,使得形成出不同的风格。进而时居住区得到完善。

4.4 考虑特殊人群

在进行居住区绿化设计时,要将特殊人群进行一定的考虑,进行无障碍设计。随着社会的发展,竞争非常激烈,导致人们工作状态紧绷,思想压力较大,往往会出现异常感。这在进行居住区绿化设计时,也要充分的考虑,居住区的绿化更贴近人们的内心。使得在工作归于疲劳的人们可以到绿化区进行身心活动,使身心得到一定的解放。

5.居住区园林绿化植物配置存在的问题

5.1整体观念不强

许多居住区设计人员对于居住区的园林绿化植物的配置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往往只注重居住区房屋的配置,而忽略了绿化 设 计,所以在对居住区进行园林植物配置时,并没有一 个 完 善 的 配 置 理 念,也 没 有 遵 守 自然发展的规律,没有考虑到园林植物的配置与建筑物的整体效果。由于缺乏整体观念,所以使得大部分居住区的园林绿化植物配置缺乏景观效果。

5.2植物配置率较低

一般的居住区可以用来进行园林绿化的场所本身就比较小,再加上居住区内还有一些其它的场所需要用地,而这部分用地大都是从绿化用地中来扣除,导 致 了居住区的整体植物配置率偏低。并且,在进行植物的配置时,对于植物的种类也没有进行充分的考虑,仅 仅 选择容易生长的植物进行种植,配置模式较为单一。

5.3养护管理不到位

小区的管理部门为了节省开支,对其管理也较为疏松,没有聘请专门的园林工作者来对绿化植物进行维护和管理,而是由小区管理人员来进行。由于他们缺乏专业的知识,养护工作 不 到 位,许多的园林绿化植物在种植后不久由于缺乏管理而死亡,这既造成了浪费,也 影响了居住区的园林绿化。

6.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居住区绿化设计的过程中,绿化植物品种的选择、搭配对整个居住区的环境营造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设计时必须充分了解居住区建筑的风格,项目的定位以及项目所在区位的生态环境,从而选择与整体风格相协调的植物,并在此基础上考虑四季的变幻营造一个不断变化、生生不息、宜人的居住区绿化环境。同时,优先选择适合当地生长的植物品种,从而让绿化可以贯穿在整个居住区中,成为其中一个永恒的细胞和居住区一起共同成长,和谐永生。

参考文献:

[1]王洪俊. 吉林市滨水绿地群落结构与生态效益及优化对策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4.

[2]罗薇羽. 基于低碳生态理念的武汉市主城区居住区绿地评价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4.

[3]况平,艾丽皎,王萍,余居华,王胜. 植物生态学在城市园林中的应用[J]. 农业科技与信息(现代园林),2014,11:26-37.

[4]赵朴凡. 湘潭市别墅区植物景观规划设计调查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4.

论文作者:王婷婷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9

标签:;  ;  ;  ;  ;  ;  ;  ;  

居住区园林绿化植物配置设计研究论文_王婷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