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园林景观的设计过程中,人们越来越重视对地域文化元素的创新应用,从而让园林成为展现地域文化魅力的一张生态艺术名片,让地域文化在传承的过程中,更自然地融入到现代城市文化生态体系当中。总体而言,地域文化与园林景观互为表里,融合发展,既利于文化的传承发展,也利于园林景观的创新设计。
关键词:地域文化;景观设计;运用
1引言
近些年来,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诸多基础设施项目纷纷投入到建设中去。其中城市景观是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表着一个城市或地区的区域文化形象。如果把地域文化应用在景观设计中,将有利于区域历史文化的传承与发扬,但不同地区、不同城市之间的地域文化存在一定差异,这就对设计人员的景观设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地域文化概述
一直以来,对地域文化的概念很难进行界定。地域文化泛指“因人类地理分布而形成的地域性群体文化”,包括气候条件、地形地貌、水文地质、动物资源、以及历史、文化资源和人们的各种活动、行为方式等,是人类在一定的地域环境中与环境相融合打上的地域文化烙印的一种独具特色的文化。地域文化不仅能够反应地域本身的自然风貌,还包括历史文化、民风民俗等多个方面,因此,人们通过利用不同地域资源、创造出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我国土地幅员辽阔,所以南北文化民俗文化、历史文化、自然环境等影响,全国各地的地域文化存在明显差异。地域文化的范围与定义是受到众多因素影响的,文化因外来文化的冲击而受到影响,本土地域文化也随之做出回应。地域文化是历史长期积累的产物,有相对稳定性是不会在较短时间内发生较大改变的。
3园林景观设计中地域文化的应用原则
3.1传承性原则
地域文化随着历史的更替,时代的变迁而形成,并非一成不变,其内涵在随着时间和空间的变化不断地丰富更新,这就需要我们用变化的角度来看待。在景观设计应用中设计者不应仅停留在刻板的模仿层面,而是对地域文化进行提炼和系统的梳理,充分展现对地域文化的传承性原则。加强对景观资源的有效利用,不断增加景观设计的整体效益。
3.2大众性原则
一个成功的园林景观设计应契合当地的风俗民情和价值取向,能够反映当地人的地域文化内涵,展现出人们的精神需求,使人们在观赏园林景观的同时能够感受历史文化所带来的归属感。园林景观设计能够搭建出一座桥梁,使人们有文化之间的交流。因此,在整个设计过程中,设计者需要以人为本,以大众为出发点进行规划设计,满足人们的情感需求、文化需求和行为需求。只有这样的园林景观设计才能使大众所接受,才能满足大众的审美。如,新疆昌吉滨湖河中央公园的景观设计,以地域文化传承作为重要设计手法,从人文传统出发,根据当地人热爱歌舞的日常习惯,为市民在公园开辟了舞蹈健身的舞台。同时,因为当地地理位置特殊,一年中有五个月的冰冻期,设计者设计了很多冬季活动的场所,成为了当地的地域景观特色。
3.3创新性原则
不同的城市、地域环境存在不同的地域文化,长期沉淀形成的地域文化既存在差异,又具有一定共性。因此,设计者在园林景观设计中融入地域文化时,应当具有创新性,抓住差异性,体现出当地的核心历史文化,使人们印象深刻,凸显当地的地域文化特色,展现园林景观设计独特的人文魅力。如,在一些历史名人的故乡,设计者可以以人物的事迹、人物形象作为园林景观设计的主题,凸显城市特色,吸引人们的注意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地域文化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4.1把握当地历史文脉
第一,设计人员在进行景观设计时,应充分挖掘地域文化中的历史文化部分,并将其中可用于景观设计的各种文化要素寻找出来,然后收集和整理各方面相关因素,为设计人员进一步明确设计思路提供基本支持,促使他们通过更为丰富多样的设计语言,不断提高景观设计的效率与质量。第二,设计人员可积极查阅和研究区域历史典籍,并对其中的历史文化内容进行收集与整理。例如,可从本地区的《地方志》中发掘区域历史文化的具体发展脉络,并对这些历史文化要素进行深入分析,将可用于景观设计的要素合理确定下来。第三,设计人员可主动走进基本民众中,充分了解和认知区域气候、地貌、宗教信仰以及民风民俗等历史文化特征。第四,对调查活动中收集到的各项内容进行整理加工,提取其中的精华部分,以充分发挥地域文化在景观设计中的具体应用效果。
4.2文化空间的塑造
空间结构是整个景观设计的基础,合理安排每一个空间是对于景观设计师的基本要求。景观设计整体空间结构由每一个独特的景观空间构成串联而成,地域文化的加入使得各个景观空间避免了重复,使得每一个景观空间都被赋予了不同的文化内涵。在保证景观整体特色的基础之上对景观进行分类,丰富的地域文化融入景观之中使其景观类型更加丰富,保证划分的每个空间都具有独特的文化内涵。每一个文化空间作为重要景观节点,在整体设计中通过串联各个文化空间而形成整体的文化框架,确保设计中的整体性。每一个文化空间通过空间的组织的形式重塑历史事件,不同类型的文化可以扩充地域文化的内容,在每一个景观空间中体现丰富的文化内涵,良好的文化氛围可以使得游客通过空间感知文化,推动使用需求,继而达到传承地域文化文脉的目的。
4.3社会景观的运用
相对于自然景观元素,社会文化元素较为多元,在园林景观设计中也被广泛应用。无论是一梁一桥,还是一楼一亭,都是中国的社会文化元素融汇而成。但是对于园林景观来说,最能体现地域文化元素的景观便是建筑物:一方面,是因为建筑物本身就是一个地域文化符号,体现着地域文化的魅力;另一方面,是因为建筑物是园林当中最主要的景观之一,最能引人注目。在我国,由于地理环境、文化习俗、居住偏好等因素,建筑物的外观有着很大的区别。例如,在颜色上,徽、闽、粤地区偏好青瓦白墙,而华北地区则喜好庄重的暗红或朱红;在建筑物墙体形态上,徽、闽、粤地区以马头墙为主,华北地区则会设计单独的照壁。不同外观形态的建筑物蕴含着不同的地域文化元素,也表达了千百年传承而来的不同地域的审美观念,作为社会文化元素集中体现的建筑文化符号,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对建筑文化元素的应用,使园林在自然文化景观的辉映之中,展现出精美的人文景观,尽显园林的人文之美。
4.5乡土植物的运用
乡土植物象征着当地的地域文化,是当地自然风光的重要组成符号。白杨树象征北方的刚毅坚韧精神,而椰子树则象征南方海滩的热情秀丽。因此,景观设计要表现地域文化,乡土植物必不可少。浙江永宁公园就是运用乡土植物表现地域文化的杰出代表,其中种植者大片的本地植物如芦苇、菖蒲等,被称为“野草之美”。市树市花更是乡土植物的典型代表,有的是历史传承下来的,如紫荆花是香港地区的区花,象征香港地区的繁荣、壮观、奋进;有的则是由当地居民投票和当地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表决通过的,如白玉兰花是上海市的市花,象征着上海市在改革开放中的“开路先锋”地位。因此,市花市树一定受当地群众的喜爱。
5结束语
总而言之,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而由于我国地大物博,各地都有着地域色彩浓厚的风土人情,为景观设计提供了丰富多彩的素材。将地域文化运用到景观设计中,不仅能展现当地自然风光,还能延续历史文脉,最终发挥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和促进景观设计发展与创新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亚琳.邯郸城市景观设计中的地域文化应用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6.
[2]亓文心.地域文化影响下的华东地区中小城市景观设计研究[D].沈阳建筑大学,2016.
[3]郑丽芳.地域文化符号在陕西文化旅游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陕西科技大学,2013.
论文作者:陈安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9
标签:文化论文; 地域论文; 景观设计论文; 景观论文; 历史文化论文; 空间论文; 元素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