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阅读教学策略,提升语文素养论文_邵付月

探究阅读教学策略,提升语文素养论文_邵付月

广东省清远市连南民族小学 513300

摘 要: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是促进学生思维发展,提升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与阅读理解能力的关键,还是积累写作素材,提升写作能力的基础。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学会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传授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读写结合,有效提高阅读教学效率。

关键词: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 策略

阅读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核心内容,对于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和语言运用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它是学生获取知识、认识世界、提高审美能力和培养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和方式。要提高语文阅读教学的水平,就需要增强学生的阅读动力,让学生养成乐于阅读的习惯,加强阅读方法的技巧引导,不断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一、创设情境激发阅读兴趣

阅读相比其他语文模块的学习来说具有一定的难度,学生往往对阅读学习提不起兴趣,大大限制了阅读教学的有效开展。因此,在进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时,教师要能够根据阅读学习内容的不同,创设不同的阅读教学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积极的参与到阅读教学中,激发他们的阅读热情。著名的教育学家陶行知说过,只有让学生对所学习的东西产生兴趣,他们才会集中注意力去做,并且享受学习的过程。对于阅读学习来说,同样如此,只有让学生对阅读产生兴趣,产生激情,他们才会自觉地进行阅读的学习。阅读教学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对新知识的认知过程,而这样的一个认知过程必须要有良好的情感参与。多动、好玩、好奇心强都是小学生这个年龄阶段的一个共性特征,语文教师可以利用他们的这些特点,创设阅读教学,寓教于乐,让他们享受阅读的学习过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有效立足文本资源,丰富阅读内容

学生在阅读课文过程中,既扮演接受课文信息的角色,同时也是信息加工者,在学习中会运用各种方法延续作者文章创作,进一步实现作品应有的价值。但不可否认,在创作中有想象因素。小学语文教材中收录的课文都是古今中外优秀的著作,由于是节选相关片段,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会产生较多的不确定性和想象空间,目的也为了让学生获取美的感受和思想营养。而学生在阅读中二次想象能以课文内容为平台发现新的知识,也借助作者留下的空白点通过自己脑海中想象的情节对其填补。可以说这种阅读方式不仅能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想象思维,一定程度上也促使学生加深对课文理解。例如,教学田忌赛马这课时,就主要针对课文中二次赛马后中的“齐威王目瞪口呆”这句话向学生发起提问:“他为什么会目瞪口呆,作者是想描述齐威王什么心境?”学生听到教师的问题后都纷纷回答:“他可能是在想,明明我的马比快,怎么第二次还是失败?”或“田忌自己没多大本事,肯定是他的狗头军师在搞鬼,气得说不出话”,甚至还有学生联想到:“齐威王气死了,肯定在想不如派两个杀手杀了田忌和孙膑”,可以说学生超脱的想象在无形中激发了阅读兴趣。

三、运用有效策略让学生在阅读中萌发造创性

在目前的阅读实践中,学生不应该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应该拿出自己的见解跟教师讨论阅读中遇到的问题。真正的阅读形式应该是互动式的,而互动式的教学形式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同步参与。另外,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仅仅靠课本和师生互动是不够的,教师应该帮助学生进行课外阅读,鼓励学生到课外主动寻找自己感兴趣的读物,提醒学生及时记录自己在阅读中遇到的问题。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对阅读的强烈兴趣,而且还有利于学生养成读书的好习惯。面对学生的问题,教师有时也难以作答。

例如,在学习《浅水洼里的小鱼》时,学生可能会提出疑问:“男孩明明知道自己的力量很微弱为什么不求助海边的其他人呢?”小学生的思维往往是不受局限的,这时教师不应该急着给予否定,而是应该与学生进行积极地讨论,一步步地将学生的思考范围引入正轨。这样,不仅没有打消学生对文章的兴趣,而且提高了他们自主思考、大胆提问的信心。由此可见,鼓励学生进行广泛地探索性阅读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途径。

四、让情感之花在阅读中绽放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只有当感情的血液在知识这个活的机体中欢腾的时候,知识才会融入人的精神世界”。关注情感,是提升语文素养的必经之路,可以让学生收获丰富的情感体验,受到良好的情感教育。语文应该闪耀着一种感性的光辉,一种浪漫的情怀,一种抒写生命、寄托生命、实现生命自身的尊严和价值的感性存在!当在阅读过程中遇到情节的跳跃之处、情感的断层之处时,教师可以指导学生通过富有情感地反复朗读,使得他们的情感血液流动起来,在跳跃处驻留,感受抽象的文字符号中所折射出的情感光芒,在朗读中延续作者的情感脉络,从而用想象力将断续处进行缝合,为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做好支撑。

五、引导学生自主阅读

我们不难理解,阅读在很大程度上需要面对较多的文字,而这对于小学生来说是一件相当困难的事,因为我们无法有效集中小学生的注意力,这也是导致阅读教学流于形式的主要原因之一。我们应当从小学生认识事物的心理特点入手,尊重学生心理活动的规律,通过激发儿童阅读文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来提高教学效率。毕竟“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语文教师不能长久陪伴在学生的身边,倡导学生自主阅读,养成良好自学习惯可以助力学生飞得更远。

总之,教有千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方式方法还有许多,教学中,只有教师认真的总结教学经验,不断的探究新的、有效的教学策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我们的教学效率才能不断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陈影 新课程理念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探微[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2,(09)。

[2]胡昊 新课程理念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研究[J].课外语文(教研版),2016,(08)。

[3]田春龙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实践和创新策略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2015,(06)。

论文作者:邵付月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2018年1月总第13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23

标签:;  ;  ;  ;  ;  ;  ;  ;  

探究阅读教学策略,提升语文素养论文_邵付月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