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风险管理在泌尿外科高龄手术患者中的应用论文_李影

李影

(河南省平顶山市平煤神马医疗集团总医院 河南 平顶山 467000)

【摘要】 目的:评价护理风险管理在泌尿外科高龄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2014年1月~2015年10月,医院收治并行择期手术治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组与对照组各纳入患者71例,对照组开展责任护理,按照术式路径进行护理,观察组建立并落实风险管理制度,识别风险事件,进行风险危害性、可能性评价,制定针对性的风险护理策略。结果:观察组术中用药干预9.9%、术中低体温4.2%、术中寒战14.1%、不良事件发生例次率39.4%低于对照组21.1%、15.5%、29.6%、101.4%,观察组患者满意率98.6%、医师满意95.8%,高于对照组87.3%、84.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风险管理科有效降低手术相关不良事件发生风险,获得患者、医师好评。

【关键词】 泌尿外科;高龄;护理风险

【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15-0317-02

2014年1月~2015年10月,医院试将护理风险管理应用于泌尿外科高龄手术患者管理之中,取得一定成效,现报道如下。

1.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2014年1月~2015年10月,医院收治并行择期手术治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泌尿外科手术,年龄≥65岁;②临床资料完整;③知情同意。共纳入患者142例,其中男101例、女31例,年龄66~84岁、平均(69.1±3.5)岁。腹腔镜或内镜手术104例、开放手术38例。泌尿系结石62例、前列腺增生切除37例、其它43例。麻醉风险等级:Ⅰ 级44例、Ⅱ级72例、Ⅲ级26例。据入院顺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71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术式类型、麻醉风险等级等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对照组 采用常规护理方法,按照术式护理路径开展护理,做好术前访视、患者确认、术前准备、麻醉护理、术中管理、苏醒期护理等护理,落实护理责任制度,护士小组进行团队管理。

1.2.2观察组 建立并落实风险管理制度,主要内容如下。

(1)风险事件识别:主要为各类不良事件,包括压伤、穿刺伤、伤口肿胀、术中寒战、术中血流与呼吸循环紊乱、术后呛咳、眼角肿胀等。

(2)风险因素识别:①生理与病理风险因素,局部皮肤营养状态、原发性心脑血管疾病、原发呼吸系统疾病等;②患者相关因素,意识障碍、文化水平不足、运动功能障碍等;③护理层面因素,如护理差错、意外事件、护士综合护理能力不足;④环境危险因素,如噪音、低温等。

(3)风险因素管理:①划分风险等级,采用小组讨论方法,将风险事件交由泌尿外科医师、麻醉医师、主管护师等共同讨论,风险不良事件发生风险与危害,分析主要风险发生可能性(确定发生、很可能、可能、不太可能、极少发生)、危害分级(最大、较大、中等、较小、较轻),分别赋值为5~1分,风险评分的可能性等级×危害等级,≤5分低风险,>15分高风险,6~15分中风险,关注高等级、高危害、高发生率风险,采取不同的管理策略;②高风险主要包括压疮、术中寒战、术中低体温、术中血流呼吸与循环紊乱,中风险主要包括眼角肿胀、呛咳、伤口肿胀、意外伤害,低风险主要包括污物遗留等,对于很可能以及确定发生的风险,进行全面强化护理,如眼角肿胀,术中做好眼角保护,对于危危害较大或最大个别患者给予强化护理,如对于术中呼吸循环紊乱风险较高患者,加强术前访视、术前准备管理,提高血压、血脂、血糖等指标控制标准,协助医师做好会诊,强化提高护理质量,对于术中低体温风险较高患者,积极控制应激水平、落实液体预热、做好保暖等。

1.3 观察指标

不良事件发生例,主要包括手术时间延迟、术中用药干预、术中低体温、压疮、眼角肿胀、切口肿胀、麻醉不全(术中知晓等)、术中寒战、苏醒质量不佳、意外伤害等。患者满意率、医师满意率。

1.4 统计学处理

WPS收集录入数据资料,以SPSS18.0软件包统计处理,计数资料以数(n)或率(%)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检验水平。

2.结果

2.1 不良事件

观察组术中用药干预、术中低体温、术中寒战、不良事件发生例次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

2.2 满意率情况

观察组患者满意70例(98.6%)、医师满意68例(95.8%),高于对照组62例(87.3%)、60例(84.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泌尿外科手术多为内镜、腹腔镜手术,尽管老年人病情相对复杂,但微创手术技术水平仍在不断发展进步,多数患者可采用微创手术治疗,创伤小、应激水平低。但高龄患者手术后风险仍较高,有必要加强手术管理,其中护理管理首当其冲。

风险管理来源于企业管理,是一种预见性科学管理策略,将其应用于护理风险管理实际上是循证护理范畴,通过分析不良结局事件,分析其发生原因、危害,根据患者不同风险特征,采用不同的护理策略[1]。对于泌尿外科高龄患者而言,术中血流、呼吸循环紊乱仍是主要风险事件,危害也较大,甚至可直接致死。呼吸循环紊乱的发生是多种因素共同的作用的结果,据此对症分析,寻找伴有导致呼吸循环紊乱因素的患者,进行强化护理,可有效降低呼吸循环发生风险、危害,主要护理措施包括加强术前访视、用药指导[2],积极筛查基础疾病,若有必要协助进行会诊,制定更科学的干预方案,加强饮食、生活指导,如禁烟酒、清淡饮食等,若条件合适,可延长择期手术时间,此外还需通过加强健康教育、心理支持等方法,降低心理应激水平。泌尿外科手术多为微创手术,术中输液、输血少,手术时间也低于骨科等手术,术中低体温发生率相对较低,但仍有部分患者可能出现术中低体温,特别是复杂肿瘤切除、开放手术、应激水平较高、需输液管理患者,针对部分患者需强化护理管理[3]。

风险管理实际上是一种循证护理研究过程,符合护理技术准入思想,一定程度上可增强护士对风险管理的重视,提高护理技术水平,改善患者预后。研究中,观察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与医师满意率高于对照组,提示风险管理确实起到了一定效果,有助于降低手术风险,获得患者与医师好评。

【参考文献】

[1]秀英,刘维维,孙蕊.护理人员对围手术期护理项目风险性认知状况调查[J].中国护理管理,2011,11(4):49-51.

[2]周丽芝.泌尿外科医院感染的护理干预[J].中国医学工程,2014,22(5):102-103.

[3]钱赟.术中低体温的发生及护理进展[J].当代护士2010,(10):2-3.

论文作者:李影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6年5月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23

标签:;  ;  ;  ;  ;  ;  ;  ;  

护理风险管理在泌尿外科高龄手术患者中的应用论文_李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