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在文明单位中开展“五个一”创建活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创建活动论文,北京市论文,文明单位论文,五个一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为切实加强文明单位创建工作,发挥文明单位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示范引领作用,首都文明办在首都地区文明单位中开展“一堂、一队、一牌、一桌、一传播”为内容的“五个一”创建活动,即:“道德讲堂、志愿服务队、文明提示牌、文明餐桌、网络文明传播”。
“一堂”即建立道德讲堂。在首都级以上文明单位建立道德讲堂,探索设计广大职工乐于参与、便于参与的形式,广泛开展“修身律己”活动,引导单位职工自觉践行社会公德、家庭美德、职业道德和个人品德,在参与中自省自律、慎独慎微、知荣明耻,感悟道德理念,升华道德境界,提高干部职工的道德意识和道德修养。要求道德讲堂建设要把握“唱歌曲、学模范、诵经典、发善心、送吉祥”等五个环节,推行“5+N”活动流程模式。“5”即唱一首爱国歌曲、看一部道德短片,诵一段国学经典、讲一个道德故事、做一番心灵感悟;“N”即结合单位实际增加的特色活动。道德讲堂要有固定场所和体现道德教育内涵的规范名称,要定期开展活动,抓好主持人培训,选好故事、经典,要实施“一堂一档”,建立详尽的电子档案。
“一队”即建立学雷锋志愿服务队。在首都级以上文明单位建立学雷锋志愿服务队,将文明单位创建工作与“学雷锋”和志愿服务活动有机结合起来,按照各级文明委、文明办的部署要求和本单位实际开展经常性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组织干部职工开展“关爱他人、关爱社会、关爱自然”志愿服务活动,积极参与关爱老幼弱残志愿服务活动和保护山川河流志愿服务活动,广泛参与维护公共秩序、劝导文明交通等活动,让他们在实践中陶冶情操、提升境界,增进道德修养。各单位要积极创造条件支持志愿服务活动,落实学雷锋志愿者队伍注册登记制度,注册志愿者人数占总人数比例≥30%;要建立志愿服务活动管理制度和供需对接平台,实现志愿者、服务对象、活动项目有效对接;要有上岗前的志愿服务培训,有激励办法,有相应的资金保障。
“一牌”即设立“遵德守礼”文明提示牌。要求首都级以上文明单位做好单位内部、职工身边的思想道德宣传,充分利用本单位公共场所和宣传橱窗、LED电子屏、灯箱等位置,设置反映道德建设、文明创建、志愿服务和社会公益等内容的遵德守礼提示牌。要突出“勤俭”“敬业”“诚信”“友善”主题,把“热爱祖国”“生态文明”“行为规范”“传统道德”作为常态化宣传内容,长时间、不间断地刊播公益广告等优秀作品,在单位内外营造浓厚的道德文化氛围,进一步树立正风正气,培育良好风尚,引导干部职工从身边小事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崇尚道德,践行文明。
“一桌”即开展“文明餐桌”行动。要求首都级以上文明单位要以“文明用餐、节俭惜福”为主题,以普及餐桌文化、倡导餐桌礼仪、提升餐饮企业服务水平为目标,以文明单位自办食堂为重点,广泛开展“文明餐桌”行动,引导人们在就餐时不剩饭、不剩菜,大力弘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观念,培养节约粮食、尊重劳动的习惯,作全社会厉行节约的表率。各单位要有“文明餐桌”的具体要求,要制定实施浪费粮食行为的惩戒措施,食堂要在醒目位置设置“文明餐桌”的温馨提示牌或宣传画、海报、电子显示屏。要推行“文明餐桌”承诺服务,组织志愿者进行“文明餐桌”劝导活动,引导干部职工做到节俭用餐、安全用餐、卫生用餐和文明用餐。
“一传播”即利用网络传播文明风尚。要求首都级以上文明单位要按照中央文明办《关于发展网络文明传播志愿者队伍的通知》要求,组织开展网络传播文明志愿服务活动,每个单位要建有3—5人组成的网络文明传播志愿小队,运用微博、QQ群等网络传播渠道,积极传播文明风尚,宣传本单位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展示干部职工、群众文明风采,并积极向首都文明网反馈本单位创建活动动态、信息、经验和成果。首都文明单位要建立本单位精神文明建设网页(网站),或在单位综合网站中设立文明创建版块,与首都文明网进行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