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外国语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 陕西 西安 710128
摘 要:词汇是如实反映社会的一面镜子,社会的发展同样也给词汇赋予新的含义。现代汉语口语交际中,“然后”一词使用尤为频繁,其使用范围不断扩大。文章通过分析“然后”一词的来源、语用特征、范围扩大的原因,从而对其规范性作以引导。
关键词:“然后”;来源;语用特征;扩大原因;规范
现如今,“然后”一词被人们广泛使用,给语言学界注入了不同的内涵和新的活力,引起语言学研究者的兴趣。因此,对它的探究显得很有必要。
一、“然后”来源
《说文》:“然,烧也。从火肰声。?,或从艸難。”[1]《汉字字源》:“‘然’是‘燃’的本字。本义是燃烧。字由‘火’、‘犬’、‘月’(即‘肉’)组成,意思是在火上烧烤狗肉。”另一种解释则由火上烤狗肉好吃得出“对、是这样”的含义,引申表示“这样”。[2]《汉语大字典》还指出它作为代词,相当于“这样”;作为叹词,表示应答;作为副词,表示顺承,出乎意料;作为连词,表示转折、让步、承接;作为助词,表示状态、比拟、语气。[3]《说文》:“后,继体君也。”[4]《汉字字源》:“‘后’是‘後’的简化字。古文字中‘后’与‘後’是在不同角度、表现不同内容的两个字。‘後’表示先后的‘后’,而‘后’是与‘司’同字,字义同‘君’。”[5]《汉语大字典》解释“后”有“君主、诸侯、帝王的妻子、古称官长,通‘後’、通‘厚’、通‘逅’、姓氏”之义。[6]
然而,对于“然后”一词,朴珍玉认为,“然”最初指示性很强,与“后”结合时还未成为一个双音词。[7]何乐士等指出,“然后”是“然”与其他虚词组成的复合连词,表示顺承,可以解释为“之后”,即就是一件事后接着一件事出现。[8]吕叔湘先生认为,“然后”归入“有待而然”,除了可以表达时间先后顺序,还可以表达无甲便无乙之义。[9]
可以发现,“然”与“后”本身各有所义,结合后大多为连词,表示一件事情之后另一件事情发生,有先后顺序又是必要条件。
二、“然后”语用特征
顺承功能,事实上就是指一件事情之后另一件事情发生,与上一节对其源头的解释中所表述的有相同之处。如“我会收拾好行李,然后去对面宿舍找你”,指的是在收拾好行李之后,紧接着去找对面宿舍的人,表示顺承关系。
因果功能,前因导致后果。例如“明星吸毒,然后被警察抓了”,指的是明星因为吸毒,所以被警察抓了,表示因果关系。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话语组织功能,主要表现为衔接、补充、转化。衔接主要是为使前后句子顺利联系起来。如“我是此学校毕业生,然后我还是此学校最先创业成功的人”,能够看出说话者前后表达并没有逻辑关系,但却为衔接使用“然后”。补充主要是说话者用下一句来补充说明前一句的观点。如“我刹不住车直往对面冲去,然后撞到花丛中”,后一句撞到花丛中是对“对面”的补充说明。转化指的是前一句表述后转化到一个新话题。如“这次开会流程很棒!然后新闻稿尽快发布出来”,前一句是对流程的赞赏,后一句转化到另一件事情。
能够看出,顺承与因果功能是基本功能。然而,话语组织功能在生活中的使用显得更灵活,使“然后”一词使用范围不断扩大。
三、“然后”扩大原因
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影响。经济快速发展使人们的工作生活整体呈现紧张、快速状态,甚至吃饭也大多是快餐或是快速解决方式。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对语言表达也产生影响,很多人说话语速快,影响关联词的使用,随即用“然后”来代替。
语言的经济实用性原则。在语言的使用过程中,与“然后”一词表达相同含义的有“随后”、“紧接着”、“接下来”等,但“然后”发音更顺口,组词形式更简单,便于使用。
心理活动影响。人们总会一边思维一边发言,有时并未组织好思路,难免会在表达时停顿,为避免影响对方聆听或者避免尴尬,便使用“然后”,以此拖延时间,使大脑组织出想要表达的观点。
西方语言文化的影响。文化具有包容性。改革开放以来,中西方文化取得了进一步的发展。国际形势下,英语的使用变得尤为广泛。“Then”的频繁使用,表达随之或者并无多少实在意义的含义,影响到汉语“然后”的使用。
四、“然后”使用规范
使用“然后”一词的积极性,主要是人们对文化的包容性及灵活掌握词汇的技能。但是,其消极性更加突出。如果一个人频繁使用“然后”,难免会让听者觉得准备不足、思维不清晰,甚至会让人听觉疲劳,产生厌烦。同时,“然后”一词的过多使用,会使其他与“然后”所表达同义的词语被使用的机会越来越少,不符合汉语表达的丰富性。汉语重视语法、词汇结构,一句话如果过多地使用 “然后”,会破坏句法结构,使语言显得苍白无力。
对此,我们有必要对“然后”一词的使用作以规范化引导。首先,我们应该加强自身文化修养。对于中国汉字,我们应该不断加深自己学习的深度,不断研习。每一个汉字都有其独特的含义,在创造之初更能体现出人民的智慧。我们应该加深自己对汉字文化的了解,总结演变规律,发现其内涵。其次,我们不应肆意滥用词汇。在表达观点时应该思路清晰,语速稍慢,这样可以避免我们在表达过程中的尴尬状态,显示知识素养和自我修养。最后,我们应该不断加强语言研究。我们除了关注那些因为当今社会发展、网络文化盛行而涌现的流行语,更应该重视那些在原本语义层面、句法层面上有新发展的语言、词汇,不断总结,为语言学界注入新的活力。
总之,现代汉语口语“然后”一词使用频繁,使用范围不断扩大。文章通过对来源、语用特征、范围扩大原因的分析,总结出积极、消极影响,进而引发对其良性发展运用的规范性思考,这对语言研究产生一定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4]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1963.
[3][6]汉语大字典编撰委员会.汉语大字典(第八卷)[M].四川辞书出版社,湖北辞书出版社,1990.
[2][5]国学大师_国学网_汉字宝典http://www.guoxuedashi.com/.
[7]朴珍玉.“然后”一词的多角度分析[D].延边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8]何乐士等.古代汉语通释[M].北京:北京出版社,1985.
[9]吕叔湘.中国文法要略[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作者简介:刘媛,1992年11月12日出生,女,汉族,黄陵县人,现就读于西安外国语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2016级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主要研究方向:文化语言学。
论文作者:刘媛
论文发表刊物:《语言文字学》2017年3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7/7/5
标签:一词论文; 汉语论文; 汉字论文; 一句论文; 语言论文; 词汇论文; 文化论文; 《语言文字学》2017年3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