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古诗词欣赏有效教学方法初探论文_张志才

初中语文古诗词欣赏有效教学方法初探论文_张志才

摘要: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或发展。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因此,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惟一指标。在本文中,笔者就对初中语文古诗词欣赏有效教学方法展开了初步探讨,以期起到抛砖引玉之效。

关键词:初中语文;古诗词欣赏;有效教学方法

有效教学的理念源于20世纪上半叶西方的教学科学化运动,在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和行为主义心理学影响的教学效能核定运动后,引起了世界各国教育学者的关注。有效教学的核心就是教学的效益。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或发展。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因此,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

可以说,达到具有较高文学素养是学生语文学习旅程的最终目的地。而欣赏古诗词对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至关重要。新课标强调文学作品教学的重要性,突出了文学作品教学的力度。七至九年级语文书收进了大量的古诗词作品,这么优美典雅的作品难道只让学生读读、背背吗?笔者认为,有效的古诗词教学应达到以下目标:1.让学生成为阅读过程中的主体,在阅读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2.通过一定时间的学习,学生能掌握欣赏古诗词的基本方法,并能独立进行古诗词的学习和欣赏。3.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从陌生—了解—喜爱,从而步入诗歌这个神圣的文学殿堂,加大文学积累,提高文学素养。下面,笔者将简要谈谈自己古诗词欣赏教学中的具体尝试。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诗歌作品灿若星辰,因各种原因,我们的学生接触甚少。为了引导学生走近古诗词,初一年级时我组织开展“古诗词摘抄”活动。初时由学生自由摘抄在课外接触到的诗词,每月交流一次,教师挑选其中优秀作品在班上张贴,并对优秀摘抄者进行表扬和奖励,以激发积极性。接着要求全班同学每周背诵至少一首诗词(在张贴出来的优秀作品中挑选)。再接下来进行分类摘抄。例如,要求学生按季节,分别摘抄描写春、夏、秋、冬四季的诗词;按作品描写的景物,分别摘抄描写风、雨、雪、月、花等景物的诗词;按诗词的内容,分别摘抄描写送别、思乡、爱国情怀、爱情、亲情等的诗词。一年下来,学生积累了大量的诗词,更可贵的是培养了学生对古典诗词的兴趣。古人云:“厚积薄发。”个别学生还能灵活运用所积累的诗词。在本学期的期末复习课上,有一道语言运用题,题目是:当你在困难中得到了父母的尽力帮助,你会怎样对父母说出你的感激之情呢?同学们正在议论的时候,班上的“小才子”梁铸安同学冲口而出:“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父母爱我情。”这化用了李白《赠汪伦》的诗句,既精练典雅,又切题切情,答得相当不错。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第二阶段,感性认识阶段

者借用了读大学时古典文学教师的做法:利用课前5分钟,每次由一位同学上台介绍一首自己喜欢的古诗词。要讲出诗词的大意,或借助想象和联想,尽量运用生动的语言,使作者笔下的自然景物和生活画面呈现在同学们的眼前;然后说出喜欢的理由。同学们对古典诗词已有了一些兴趣,而且手头上有很多材料,所以都跃跃欲试。当时,摆在他们面前的是缺少了评析的常识和经验。于是笔者适当地作了指导,提示可从诗词的表现手法、作品形象、意境和思想感情等角度切入分析,特别要关注个别词语的应用效果。同学们表述的语言虽然有点稚嫩,但他们的参与热情鼓舞了笔者。—部分同学主动查阅了一些与诗词赏析有关的书和文章。在实践中,许多同学都能感性地捕捉到诗词的文眼。如一位同学在讲《游园不值》时,认为“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一句写得好:“关”字写出了春色烂漫、欲禁不能的特点:而后半句以红杏“一枝”来反映春色满园,这乃是以点写面的写法。在这个活动中,同学们积累了经验,培养了对诗词的感受能力和欣赏能力,为九年级以及高中的学习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第三阶段,合作、探究、自主鉴赏阶段

教师把讲台让给学生,教材中的诗词由同学们来评析。评析的方式是由若干名同学自由组合成学习小组,分工合作,在课外搜集有关资料。往往是一位同学侧重从内容上作分析,另一位同学则从艺术特色入手,其他组员或介绍背景材料,或简介作家生平、创作风格等。互相合作,各有侧重,互为补充。两年下来,这一活动取得了理想的效果。学生在语言、语态,甚至临场应变能力等方面都得到了锻炼,大多数学生都能做用语准确、语言流畅、表意清晰,神态大方,少数人见解独到。培养了自主合作学习的习惯,大多学生都敢且都能上台来当小老师,学习能力和鉴赏水平都大大提高。

此外,在古诗词欣赏教学中,笔者还尝试采用比较阅读欣赏法和仿写法。

如在欣赏陆游的《卜算子·咏梅》时,笔者拿出了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要求学生从内容、思想倾向、语言等方面展开比较,并举出最喜欢的一句并说明理由。在学习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时,在各小组评析完之后,笔者拿出白朴的《天净沙·秋》让学生比较赏析。热烈讨论一番后,学生都能理解白朴的作品景物色彩较为明丽,感情积极乐观,表现的是秋高气爽的景致。它与马致远作品中那种天涯游子之思有明显的不同。笔者还进一步要求学生在课后试写一曲《天净沙》,景物可任选春、夏、秋、冬中的一季,模仿前两首《天净沙》的写法,融情入景,以景明志,并具备堆叠景物的句式特点。同学们的习作中有不少佳句出现。

学生的成长见证了笔者的努力,也是笔者继续进行古诗词欣赏有效教学方法探索的动力。在探索中,笔者深深地体会到:首先,要充分地信任学生。当然信任不等于放任不管,而是要给予正确的引导,这样才能充分挖掘出学生的潜能。其次,要给学生一些机会,让他们去尝试;给他们一些问题,让他们去思考;给他们创造一些条件,让他们去体验;给他们一些空间,让他们去成长。

(作者单位:内蒙古通辽市科左后旗查日苏中学 028000)

论文作者:张志才

论文发表刊物:《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5年10月上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2/1

标签:;  ;  ;  ;  ;  ;  ;  ;  

初中语文古诗词欣赏有效教学方法初探论文_张志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