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层认识摩擦力,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摩擦力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高中学生在学习物理时往往觉得很难学,其中一个原因是对知识不注重积累,不注意归纳,对知识理解不全面。对摩擦力的理解便是如此。摩擦力贯穿于整个力学中,学好摩擦力能进一步加深对力学知识的理解。
一、对摩擦力的基本认识
(1)摩擦力的概念: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发生相对滑动或有相对滑动的趋势的时候,要受到另一个物体阻碍它相对滑动或相对滑动趋势的力,叫摩擦力。
(2)产生条件:①两个物体要接触,接触面要粗糙;②两物体间有压力(弹力);③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
(3)分类:根据定义,研究摩擦力时应以施力物体为参考系,看被研究对象是否有相对运动,分为滑动摩擦力和静摩擦力。
(4)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方向或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仍要以施力物体为参考系)
(5)对摩擦力的判断。对是否有摩擦力,特别是静摩擦力的判断,常用“假设法”,根据力的作用效果判断。
(6)摩擦力的大小。首先要分清是哪种摩擦力。
①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可用公式来计算。它的大小只与接触面粗糙程度和压力(弹力)大小有关,与接触面大小无关。
②静摩擦力大小没有计算公式,计算它的大小时,通常用平衡力、力的合成、力的分解、牛顿第二定律等知识去解决它。它有最大值,通常把最大静摩擦力当作与滑动摩擦力相等处理,它的变化范围是。
(7)对摩擦力的错误认识
①凡是运动的物体必受滑动摩擦力作用;凡是静止的物体受的摩擦力必是静摩擦力。②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运动的方向总是相反。③摩擦力总是阻碍物体运动,它是阻力。④计算摩擦力大小时,不加分析地用进行计算。
正确的方法:先明确研究对象,取施力物体为参考系,判断研究对象是否受摩擦力,是哪种摩擦力,再用相应的知识去解决它。用公式时,从性质上讲它是弹力,它不一定总是与Mg相等。
二、对摩擦力的进一步认识
对摩擦力的认识有个渐进过程,下面举例说明。
(1)摩擦力的变化
例1 如图1,物体质量m=0.5kg,所加压力F=40N,方向与竖直墙壁垂直,物体与竖直墙壁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则物体所受摩擦力大小为__N,方向__;若F增大到60N,此时物体受摩擦力大小为__N;若将F减小到20N,则物体所受摩擦力大小为__N。
图1
解析:物体受力情况如图2(下页),,若物体在墙壁上滑动,当F分别为40N、60N时,由知,分别为8N、12N,均比重力G=mg=5N大。故物体应静止,所受摩擦力为静摩擦力,大小均为5N,方向竖直向上;当F=20N时,由知,f=4N<5N。故物体向下滑,受滑动摩擦力作用,大小为4N。
图2
小结:①是产生摩擦力的必要条件,它的大小不一定对f有影响。②的方向与f的方向垂直,的大小不一定总是等于重力。③对摩擦力进行计算时,首先要判断是否受到的是滑动摩擦力,再用相应的知识去解决它。必要时可用假设法。
(2)摩擦力与分力
例2 如图3,一块长直木板上面放着一块铁块,从水平位置开始缓慢地抬起木板一端,而另一端可绕固定轴转动,关于摩擦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铁块所受摩擦力随木板抬起的角度增大而增大
B.抬起木板的过程中,铁块所受摩擦力先减小后增大
C.抬起木板的过程中,铁块所受摩擦力可能不变
D.铁块所受摩擦力先增大后减小
图3
图4
解析:物体受力情况如图4,将G分解为,设木板与地面间夹角为,只有当θ增大到一定程度,铁块才能滑动。在未滑动前可将木块视为不动,铁块受静摩擦力,由此知,,此时f随θ增大而增大;铁块滑动后受滑动摩擦力作用,,由公式知,f随θ的增大而减小。故选D
(3)摩擦力与牛顿第二定律
例3 如图5,水平传送带以5m/s的恒定速度运动,传送带长AB=7.5m,将一工件轻轻放在上面,已知工件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试求这一工件经多少时间由传送带左端被传送到右端?(g=10N/kg)
图5
图6
解析:工件在传送带上受到水平向右的摩擦力,开始做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当速度到5m/s时,不受摩擦力,开始做匀速直线运动。
小结:本题易错的地方是:认为工件一直做匀加速运动,运动到右端。
(4)摩擦力与向心力
例4 如图7,质量相等的A、B两物体,放在水平转台上,A离转轴的距离是B离转轴的距离的一半,当转台匀速转动时,A、B无滑动,则A、B受到的摩擦力为
解析:A、B两物体受到的支持力和自身重力与圆面垂直,不能提供向心力,而物体相对转台静止,向心力是由静摩擦力提供,故由知,A、B角速度相同,B选项正确。
小结:本题易错点为:不加分析地认为A、B两物体受滑动摩擦力作用,由公式f=μmg,认为选项C正确。
图7
图8
(5)摩擦力与功
①静摩擦力做功特点:a.静摩擦力可以做正功,可以做负功,也可以不做功。b.在静摩擦力做功过程中,只有机械能的相互转移,而没有机械能转化成其他形式的能。c.在相互摩擦的系统内,一对静摩擦力所做的功的和为零。
②滑动摩擦力做功的特点:a.滑动摩擦力可以做正功,可以做负功或不做功;b.在一对相互摩擦的系统内,摩擦力做功,伴随着能的转化和转移。
例5 如图8,将一质量为m的木块,放到一以ω的角速度转动的平台上,木块与转轴距离为r,木块在平台上不动,角速度变为2ω时,木块仍不动,摩擦力对木块做了多少功?
解析:本题易错点为,误认为木块没发生位移,摩擦力不做功。实际上,平台角速度发生变化时木块的速度随之变化,这正是摩擦力做功的结果。由动能定理得,
例6 如图9,光滑水平面上有木板g长为L,在B的左端放一木块A。现给A一瞬时速度,使A恰好运动到B的右端。若摩擦力对A做功大小为,对B做功大小为,则
图9
解析:木块A在向右滑动的同时,B也在向右运动,比较A、B发生的位移,显然A发生的位移较大,故(A)对。
小结:本题易错点为:不加分析地认为A对B和B对A的摩擦力大小相等,理所当然地认为功也相等。
(6)摩擦力和回复力
例7 如图10,质量为m的物体A放在质量为M的物体B上,B与弹簧相连,它们一起在光滑水平面上做简谐运动,A、B间无相对滑动,设弹簧的劲度系数为A,当B离开平衡位置的位移为x时,A、B间的摩擦力为
图10
小结:①A做简谐运动的回复力是由B给A的静摩擦力提供的,摩擦力可提供回复力;②kx不是A的回复力,也不是B的回复力,而是A和B整体的回复力。
三、对摩擦力的再认识
对摩擦力的认识也有个由易到难,由浅及深的过程。在解题时,要充分理解题意,领会题目所给的物理情景,挖掘题目给出的条件,特别是隐含重要条件,才能正确地解答。
例8 如图11所示,质量为M的木板上放着一质量为m木块,木板与木块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木板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试求加在木板上的水平力F为多大时,才能把木板从木块的下方抽出来?
图11
解析:只有两者发生相对滑动时才有可能把木板抽出,此时必然出现刚好发生相对运动的临界状况,摩擦力必然是最大静摩擦力,木块此时的加速度必为二者的最大加速度。
小结:①本题隐含条件为木板的最大加速度,它是由最大静摩擦力产生的;②此时木板所受的摩擦力与(M+m)成正比。这也是本题的易错点。
摩擦力做功会引起能量变化,一对滑动摩擦力做功的能量变化和转移情况是:一是相互摩擦的物体通过摩擦力做功,将部分机械能转移到另一物体上,二是部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例9 一颗子弹A水平飞来,刚好射穿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长为L的木块B,如图12已知A、B相互摩擦力为,B在射穿过程中被子弹带动距离为,求在射穿过程中产生的热量。
图12
小结:要正确地解出此题,需要注意:①弄清物理情景;②要会熟练计算摩擦力,合力,分力,会用牛顿第二定律及运动学公式;③要熟练掌握功能关系。
学习是一个不断积累、不断体会、不断消化、不断理解的过程,只有平常不断归纳、不断总结,才能达到最终掌握知识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