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湖北精工钢结构有限公司 湖北武汉 430312;2.嘉业天成建设有限公司 湖北武汉 430312
摘要:随着时代和社会的进步,在建筑行业中,钢结构发展迅速,由于其施工时间较短,防震能力较强,并且使用材料可以回收再利用,符合环保的理念,所以深受建筑行业的青睐,因此在建筑工程中,钢结构迅速占领了市场。随着使用的增加,人们也就对其相关技术和质量控制问题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这个事情也成为了建筑企业比较关心的问题,尤其是在土地资源稀缺,建筑楼层逐渐增高的现在,质量和技术问题更加不能忽视,它关系着百姓的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
关键词:建筑钢结构;施工技术;质量控制
1建筑钢结构的施工技术
1.1建筑钢结构制作
第一,整个钢结构在制作过程中要切实做好胎架划线、搭设尺寸、结构拼装、确定基准线。第二,按照相应操作标准,对构件的拼装方式进行有效检查,确定相应的拼接定位。第三,整个构件制作完成之后,应对构件误差进行检查,确保误差在合理范围内。
1.2柱网的确定
确定柱网也是钢结构中技术中的一项重点任务。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根据现场实际情况以及平面分割的情况,并参照房梁的位置和横截面的高度,最终确定柱网的位置。在这个过程中,关键工作就是找好外墙中的柱距,这能为后来准确确定柱网起到决定性作用。
1.3钢柱的安装
开始进行安装钢柱,安装方式通常采用的是吊装。在吊装之前,施工人员先要将所涉及到的部位分离出来从而构成相对独立的区域,然后再进行平行吊装,吊装之时要时刻注意保护好预埋的螺栓,必要时可以对其加上保护套以避免其在吊装的过程中遭到摩擦损坏。在整个吊装过程中,施工人员必须要调整好钢柱的定点高度、位置以及垂直度等等,并严格遵照其步骤与顺序进行调整,从而避免在安装过程中出现较大误差。
1.5钢梁吊装工艺
在吊装钢梁过程中,可以采用二点吊的方式进行,吊装施工时,梁上需要采用千斤绳,绳头进行固定锁死,与专用吊装扁担进行相连。在钢梁安装时,先安装下层梁,然后中层梁,最后则再安装上层梁。在钢梁吊装就位前,需要先校正钢柱,这是确保钢梁吊装准确的重要保证。钢梁吊装就位后,每个节点与节点板上的上、下螺孔都要对齐,对于无法满足冲孔要求的需要及时调节,调节范围不能超出具体的施工要求范围。
1.6螺栓的安装科学进行螺栓安装
其螺栓穿入的方向须协调统一。对于螺栓安装工作来讲,主要是为了减少施工的难度,为施工安全提供便利条件,其工作原理是在箱形截面构件需要接合的部分中由内部向外部依次插入螺栓,并在最外侧进行加固,使其安全性能达到最大化。如果无法对外侧进行加固行为,也可以从内侧插入螺栓,但需要注意的是螺栓的安装必须要保持方向的统一性。对大六角这类高强度的螺栓安装来讲,在根部处于倒角状态时要以螺栓头相对应,而尾部的螺栓垫圈则与扭剪型螺栓的螺母安装大致相同。在螺栓安装过程中,如果螺栓不能顺利穿入,需要在调整以后或修正以后进行,避免过激穿入螺栓行为,并对周围的全部螺栓进行加固,以确保螺栓安装的安全性。同时,在调整的过程中也要预防铁屑残留在叠缝中,铰孔在修整及去除周围毛刺后,也要及时进行铁屑处理,使其表面部分较为平整,以便于螺栓安装工作的顺利进行,避免不良现象的产生,进而为提高整体建筑钢结构施工质量提供保障。
1.7钢结构焊接技术的应用
焊接是钢结构连接方式中最重要的连接方式之一,钢板对接接头、T型接头和要求全焊透焊缝,应在焊缝两端配置引弧板和引出板,其材质应与焊件相同。引弧应在焊道处进行,严禁在焊道区以外的母材上打火引弧,焊接完毕后应采用气割切除引弧板和引出板,不得用锤击落。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T形接头、十字形接头、角接头焊接时,应按《钢结构焊接规范》GB50661-2011的有关规定,采用防止板材层状撕裂的焊接工艺措施及采取控制焊接变形的工艺措施。
(1)对于≥30mm以上厚板焊接时,为防止在厚度方向出现层状撕裂,焊接前应对母材焊道中心线两侧各2倍板厚加30mm的区域内进行超声波探伤检查。母材中不得有裂纹、夹层及分层缺陷存在,焊接时应采用低氢型焊条施焊,或采用CO?2?气体保护电弧焊施焊。焊接后应对上述区域进行探伤检测,避免焊接后产生层裂现象。
(2)在节点区,当节点板厚度≥30mm时,焊接时要求进行预热处理和后热处理。凡需预热的构件,焊前应在焊道两侧各100mm范围内均匀进行预热,预热温度的测量应在距焊道50mm处进行,预热温度应为70~100℃。后热处理应于焊后立即进行,后热的加热范围为焊缝两侧各100mm,温度要求达到200~300℃,后热时间为1小时/每30mm板厚,焊缝后热达到规定温度后,按规定时间保温,然后使焊件缓慢冷却至常温。具体要求见《钢结构焊接规范》GB50661-2011的有关规定。
(3)箱型构件横隔板的焊接,可采用熔咀电渣焊或电渣焊设备进行,同一横隔板两侧的电渣焊应同时施焊,并一次焊接成型。
(4)栓焊混合连接时,应先栓后焊。
(5)焊缝出现裂纹时,焊工不得擅自处理,应查出原因,订出修补工艺后方可处理。焊缝在同一处返修次数不得超过2次,否则应更换母材。
2建筑钢结构施工质量控制手段
2.1钢结构防腐蚀质量控制
建筑钢结构在制作过程中,为了确保整体性能,要对钢结构进行防腐蚀处理。防腐蚀处理是钢结构制作和安装过程中最易忽视的一道工序。不同的钢结构需要采用不同的防腐蚀处理技术,在钢结构制作安装过程中,一定要重视钢结构防腐蚀质量控制,明确钢结构防腐层厚度和具体安装要求,确保钢结构防腐蚀性符合相关标准。
2.2防火
对于钢结构而言,其抗腐蚀性以及耐高温的性能都相对比较差,特别是当温度达到430℃~540℃左右的时候,其就会出现问题,甚至造成钢材的相应承受力出现下降以及消失的情况。从而就会对钢材的防火造成一定的影响。一旦其耐火性能达到了极值,就会造成火灾,对于工程建筑而言,会产生很大的安全隐患,甚至造成火灾事故。
2.3建筑钢结构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在施工过程开始之前施工人员和技术人员应该对图纸进行再次讨论,施工人员若是发展方案中在实际操作中难以完成的问题时需要及时反馈,同技术人员进行讨论进而完善施工方案。在建筑钢结构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应该了解、熟悉已经通过审批的施工方案,明确在施工活动的各个时期应该进行的各项工作,减少人为因素出现的施工误差。同时,监察人员在验收时应当严格根据验收规范来进行,确保施工质量的同时也要保证施工进度。
2.4施工后的质量管理
施工后的质量管理要能够反应各个工序是否满足规定要求,要对整个工程的安全、使用功能等各个方面进行竣工验收。在检验时,应该认真、细致地检查项目是否符合规定的质量标准。与此同时,还应该检查质量证明文件是否完整齐全。如果发现建筑钢结构工程的施工质量并不符合相关的质量标准,经过返工重做的或者更换材料的必须重新验收;经过返修或加固处理的,应该进行二次验收;返修或加固处理后仍然不能满足相关的质量标准或安全使用要求的,严禁再次验收。
3结语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国家对土木工程行业的要求逐渐增高,建筑钢结构是未来建筑业的发展趋势。对于建筑钢结构的施工技术控制和质量控制进行研究,对于延长结构的寿命、保证结构的完整性等有重大意义。为扩大钢结构的应用范围,我们必须从头把控建筑钢结构的施工,进行施工技术优化、施工进度控制,对钢结构施工的各个阶段进行严格的质量验收,提高建筑的施工质量,推进建筑业的繁荣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德柱,范振影.建筑钢结构施工安全对策及质量控制措施[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1,04:174.
[2]李保川.建筑钢结构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J].科技创新导报,2011,09:35.
论文作者:肖晶1,胡欢2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30
标签:钢结构论文; 螺栓论文; 建筑论文; 过程中论文; 质量控制论文; 钢梁论文; 构件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