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治班方略
徐金芳 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新世纪小学 266000
一、以爱感人,做有德行的人
我一直认为让学生学会做人比学会学习更重要,所以我把“做有德行的人”放在了第一位,这也和《弟子规》中“立君子品,做有德人”不谋而合。孩子有了品德,才懂得:尊老爱幼、孝敬父母、尊重老师、友爱同学。有了这样的基础,不管是面对父母的谆谆教导,还是老师的殷切希望,相信孩子都会放到心里,并转化为学习的动力。
在德行的培养方面,我一方面发现问题立即解决,另一方面利用班队会的时间积极引导。有一阵,班里来我这打小报告的人有点多,其实都是鸡毛蒜皮的小事,但是却非常破坏同学之间的友谊。比较典型的例子是我们的体育委员和副班长之间出现了不和谐、体育委员委屈的来找我告状:每次整队,副班长不是站的不好就是在说话;而点名之后她依旧我行我素。副班长来找我告状:每次站队,体育委员必点她的名字,哪怕有一点小小的不整齐,也要朝她大喊大叫。其实我心里明白:两个人都要面子,为此而较劲,谁也不服谁。我引导她俩交换角色,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然后再反思自己的做法是否合适。很快两个人的反思交了上来,都谈到了“没有替对方考虑”。是的,孩子们在处理问题时,过于注重自己的感受,对待他人缺乏了宽容,没有进行有效的沟通。这时候需要老师来适时地引导,帮助孩子找到处理事情的正确方法。我告诉体育委员,其实处理这件事多么的简单啊,就在私下里偷偷地告诉副班长:亲,请支持一下我的工作。
后来,我根据这件事,在班队会上提出了同学之间互相不理解造成了矛盾怎么处理。我让孩子们反思平日的生活中碰到这样的问题自己是怎么处理的,处理的是否正确。很多人检讨了自己:碰到问题,先去告别人的状,却不想想自己也有错误。也有孩子提出了正确的做法:发生矛盾,先检查自己的问题,然后找到合适的机会和对方沟通。我及时夸奖了孩子们,也为他们提出了建议:用一颗朋友的心去对待同学,因为是朋友,所以宽容、理解。当因为对方的一个错误而想来老师这告状的时候,不妨再带着他的一个优点来老师这夸夸他。
后来,我们班打小报告的人几乎没有了,还出现了很多相互帮助的好人好事。再后来,有家长打电话说:“孩子在家不像以前那样老是和父母顶嘴,出现问题的时候经常先反思自己的所作所为。”
我是欣慰的,宽容、理解是一个人最美好的品质吧,宽容他人就是善待自己。因为宽容,收获了朋友;因为宽容,愉快了心情。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我亲爱的孩子们,再也没有比看到你们彼此间都成为朋友更高兴的事了!我多么希望,我在孩子们心灵里播种的这一粒宽容的种子,最终能让孩子们收获幸福的人生!
二、以情动人,做守纪律的人
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规矩是我们行事的风向标。 在学校里,则需要孩子们严格遵守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学校的规章制度。其实,通过前几年的学习生活,大部分孩子已经形成了习惯:什么时间干什么事;什么事能干,什么事不能干。只是,总有那么几个孩子,是游离在这个纪律之外的。听,课前2分铃已响起,是谁的座位还是空着的?看,大部分同学认真地听着老师讲课,是谁又趴到桌子下面不停的找这找那?瞧,课外阅读课上全班安安静静地看书,是谁不经意地大声说笑?唉,就是这几个小调皮,让我绞尽脑汁:怎样才能让他们明白,纪律,纪律的重要性啊!
一次的班主任例会上,王主任提到某位著名班主任略施妙招,让班级单独出来的一个座位,成为孩子们相互争取的“香饽饽”。我深受启发:我们班也有一个单独的座位,是否可以利用它,来加快转变班里的那几个调皮蛋呢?回到班级,我立即利用班队会的时间,先将班里的调皮蛋中最近有进步的那个孩子,进行了表扬,然后深入挖掘优点,同时告诉了他我的期望,最后就把他安排到班级前面那个单独的座位,并给这个座位起了名字“光荣者”。光荣者,会得到加星的鼓励,还会发喜报,还会给家长发表扬信。
第二天正如我期待中的那样,这个孩子作业完成的非常漂亮,一下课就准备好了下节课的书本,上课的时候也不像往常那样翻这找那的,而是全神贯注地看着黑板。第三天,延续了前一天的好习惯,上课回答问题积极了,也开始认真做笔记。第四天,其他任课教师跟我反应他上课非常配合,作业正确率高了。第五天,孩子主动问我,这个星期表现怎么样,下个周能否让他继续坐这个“光荣者”的位置。我问同学们,他这个周表现的怎样,同学们一致好评,极力推荐他接受下星期的国旗下表彰。在接下来的日子,这个孩子没有让我失望,各方面表现的依旧很好。我们班的同学还给送给他“第一代光荣者”的美称。
就这样这个“光荣者”的座位,成为了很多孩子的奋斗目标。有一次,“光荣者”还属于了那个上课最能说话的孩子,不过周围出现了监督他的同学,看他配不配坐在这。他每天放学都问我:“老师,今天我的表现怎么样?明天是不是还能在这?”我摸着他的小脑袋,鼓励他:“很不错,明天继续保持。”这家伙立即高兴地松了一口气。再后来这里就经常会有人“赖着不走”,于是别的同学就得更好地表现,以期得到更多人的推荐,来坐到这个位子上。
其实纪律的遵守是一份来自于内心的自我约束,而在一些孩子自我约束力不足的时候,老师呢,可以为他点亮一盏明灯。一方面走入他的心灵深处,把他内在的优点外化,给孩子自信和信任;另一方面,为他提供动力,给他更多的表现机会,经常表扬着,让更多地人认可他的表现。
论文作者:徐金芳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7年6月第28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6/6
标签:孩子论文; 孩子们论文; 的人论文; 自己的论文; 老师论文; 宽容论文; 光荣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7年6月第28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