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美育:精神文明的核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核子论文,美育论文,精神文明论文,世纪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早在20世纪初叶,我国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先生将西方审美文化教育引进中华古国,从此美育就成了现代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它闪烁着中西文化碰撞的火花。本文拟对20世纪的美育学科作一概述,对审美教育作一相应的当代解读,并展望21世纪审美教育如何发挥其精神文明建设中的核子功能。悖谬之处,在所难免,祈求大家不吝斧正。
一
进入20世纪初叶,中国——东方雄狮猛醒过来,将视角从宗法农耕文化意识和宗教迷信观念转向现代社会的科学民主观念。在现代教育史上,推行审美教育,提倡“以美育代宗教”者当首推蔡元培。诚然,作为意识形态之一的宗教,其生存发展自有其特定的历史渊源与相应的人文环境,不是其他社会学科所能轻易取代的。但是,蔡氏的这一理念作为“五四”运动激进民主主义大潮的一朵浪花,却是呼唤“民主”、“科学”的一声嘹亮的呐喊,让国人惊醒。正如他所指出的,“无论何种宗教,皆以神道为唯一之理由”来麻木人的良知。为此,若要“专尚陶养感情之术,则莫如舍宗教而易之以纯粹之美育。”(注:《蔡元培选集》,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54~56页。)历史车轮虽然驶过了一个世纪,但是蔡元培的美育观仍闪熠着理性的光芒。蔡元培的美育观具有全方位的大视野。他认为人的生存价值除了物质建设以外,还要有精神享受与审美陶冶。只有将这两个维度互补共识,“才认识了人生的价值了。”(注:《蔡元培美学文选》,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221 页。)现代社会是科学社会,“五四”运动追求的目标就是民主科学。蔡元培认为将科学与美育分离开来,就“难免有萧索无聊的状态。”美育一旦摆脱科学,就要陷入歧途,就会进行负面分化:或者是低级娱乐或者是厌世孤僻。为了防止这种流弊,就要求“治科学以外,兼治美术”(蔡元培那时是将“美术”、“美学”与“美育”三个概念相混用)。科学观与美育观的互补,就可强化其社会效益:在美育上就“觉得人很有意义,很有价值”;在科学上“也一定添了勇敢活泼的精神。”(注:《蔡元培美学文选》,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137页。 )蔡元培还把美育上升到培育国民素质的高度来谈。美育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国民素质是高尚抑是平庸。蔡元培留学德、法两国,对两国的美育与国民素质进行了全方位考察,认为德国人的审美观偏向崇高,国民性则侧重雄强,而法国人的审美观崇尚优美,国民性则偏于浪漫。这在德法战争中也有相应表现。因此,他认为,“战争持久之能力,源于美术之作用者,亦非必鲜矣。”(注:《蔡元培全集》第3卷,中华书局1984 年版,第4页。 )他把这一美育观移位到抗战时代对国人的鼓动性效应上来,指出:“全民抗战期间,有些人以为无赏鉴美术之余地,而鄙人则以为美术乃抗战时期必需品。”他认为抗战要养成一种宁静而强毅的意志,固然有其他特殊机制,但是,“推广美育也是养成这种精神之一法”。(注:《蔡元培论科学与技术》,河北科技出版社1985年版,第35页。)美育有如此巨大的社会效应,是不是蔡元培主体意识强调的结果呢!当然不是,事实上,它是美育本体所营造的。
我认为美育之所以能营造巨大的社会效应,至少可以从美育范畴、美育层面和美育功能三个维度略作解读。
首先,就美育的范畴而言,如果将美育置于教育的总体系中,决不是单纯的学科分类,而是美育与德育、智育、体育等自成分支系列而又构成总的体系。德、智、体三个分支系列是可以相对独立而自成体系的,而美育这一分支系列不仅与之有相对并列关系,而且还具有较大的融汇性,能够包容其他三育的内容。德育的主导是人格的善美,智育的主导是科技的完美,体育的主导是体魄的健美。而美育则弥漫于德智体三育中,其他任何一育都不可能取代美育的功能。美育可以陶冶情感、发展个性、健全心理、激活想像、追求审美的自由境界与完美精神,而完美的精神生活,能够更好地使人们从事各种物质、精神产品的审美创造。
其次,就美育的层面而言,它渗透到现实生活的方方面面。在人生历程中,一个人,从胎儿的“胎教”开始,直到老死作结,都一直处于美育的熏陶之中,不论何时何地从事何种学习或工作,如果没有美育的素养,那么审美趣味、审美修养和审美能力就必然处于低层次水平,就无法协调生活的节奏,感觉不到人生的乐趣。所以,美育不仅是单纯的学校教育,而且涵盖普泛的生产方式和生活节律。这是因为现代社会生产方式是超越机械生产的电子工艺性生产,力求美观,而现代人生活节律则讲究服饰美、饮食美、居住美与车辆美等,两者建构为一种社会性的审美大文化。审美文化是文化发展的高级形态,它把艺术的审美原理渗透到社会群体之中,将人生基本的物质化生存升格为艺术化生存。当然,从文化学视角观照,文化本身也具有功利性与审美性的二重性。远古社会由于生产力的低下,人们偏重于食裹腹、衣求暖的功利性效应,劳动者终日忙于满足生存欲望的实践功利活动,只有贵族才能有高雅的艺术审美活动,彼时的审美文化是一种畸型的社会产物。现代社会的文化由于科技的发展,生产力的提高,生活水平也随之提高,娱乐活动日趋丰富,因而才有可能将文化作为“审美游戏”。“审美游戏”是德国古典哲学家康德在《判断力批判》和美学家席勒在《美育书简》中普遍采用的概念。审美游戏的内涵并非儿童的电子游戏或其他娱乐性游戏,而是一种与“自由活动”同义语、“强制劳动”反义语的哲学术语。席勒说得很清楚:游戏活动是要消除一切强迫,使人在物质方面和精神方面都恢复自由。所以,游戏冲动的对象就是美,而美就是活的形象。(注:席勒:《审美教育书简》,转引自朱光潜《西方美学史》下册,人民文学出版社1964年版,第99~100页。)但是, 他没有区分审美游戏有正负、高低之别。我们所说的审美游戏是正面的,高档的。当然,审美文化的提高,在于审美教育的推广。
最后,就美育的功能而言,在人类社会发展中,审美对象的意蕴有不同层次的审美类型与审美价值。有的高雅,阳春白雪;有的通俗,下里巴人。孔子《论语·卫灵公》云:“放郑声,远佞人。郑声淫,佞人殆。”就是将民间的爱情诗歌打入“俗”范畴,予以弃置。这就没有发挥通俗文艺的审美教育功能。当然,“俗”文艺之“俗”有“通俗”与“庸俗”之别。我们现在把金庸的小说作为艺术园圃中的一朵奇葩,就是注重发挥高雅文艺与通俗文艺中的审美教育功能。审美教育功能还在于对文艺作品的功利性的偏面观点予以纠偏。文艺本来是最富审美特性的。但是,中国从提倡“文以载道”到实施“文艺为政治服务”,就由政治性取代审美性,把文艺作为单纯的教化工具、宣传工具,走向功利性的狭隘胡同。现在,我们推出审美教育,就是要正确掌握文艺的个体性与群体性、娱乐性与教育性等多元功能的辩证统一关系。
我们从以上三个维度观照,美育的社会效应是不能忽视的,应该置于德育、智育与体育对等的地位,发挥其在精神文明建设中富有特殊的审美核子功能。
二
英国教育学教授班托克(G·H·Bantock )将审美文化教育界定为:一种能够提供我们生活之基本质地和色彩的东西,是使人们明晰自己的思想和使自己的行动具有意义的手段。它主要是指那些重要的人类思维形式和行为方式。这一论断对于我们进一步解读审美文化教育的意蕴具有启迪作用。
审美文化教育与当前某些流行的黑幕歌厅、黄色文化、地摊书刊等是风马牛不相及的。后者是廉价的和花哨的,所激发的感情回应也往往是浅薄的、缺陷的和负面的,只能使某些男盗女娼的肉欲、财欲,不断膨胀到极限。前者则是高尚的、严肃的和正面的,所激发的感情升华则是深沉的、完美的和崇高的。但是,审美文化教育是一种艰巨的人文工程,它不仅仅局限于学校的教育,而是一种更广泛的和更具有人类意义的教育。这就是21世纪审美教育的大时空特色。随着后工业文明的不断发展,人们一方面把审美文化教育提高到一个崭新的层面;另一方面又往往人为地破坏工业文明的发展成果。空气污染、森林面积日益缩小、水土流失、生态平衡遭到破坏,这是对自然美的掠夺。另外,有些所谓“文明人”,来到旅游风景胜地观光,本是高雅趣味的表现,但却又炊火野餐,猎获野物,乱扔罐头盒子,甚至抽烟引起火烧山林,这是对自然美的糟踏。人们往往责备这伙人没有道德观,然而除此之外,还在于缺乏审美教育,缺乏对自然美的欣赏水平与保护意识,更不知道通过游山玩水可以陶冶自己的情操,提高自己的情趣。这正如马克思所说,不管是艺术美,还是自然美,对于那些未曾接受审美教育的眼睛,其迷人之美是不能呈现的。可见在21世纪这一海洋世纪与绿色世纪里,审美教育是何等重要啊!
21世纪的审美教育必须置于信息化社会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大背景之中。在这样的社会时空环境里,首先是推行如何培养人们利用科学技术、控制科学技术能力的教育,这是能够给予高科技指出方向的教育,是使高科技如何为人的主体所选择、操作,又具有何种价值的教育。这种教育不是单纯的科技教育,而是一种科技美的审美教育。科技美是美的一种高级形态,特别是电子网络时代的数字化信息所呈现的美,是大屏幕高清晰度的电视画面与立体音响系统,是一种“虚拟实在技术”。它由“信息高速公路”通向“电子小屋”。在这里呈现着逼真的工程操作画面、产品质量画面,享受到人类文明的最新成果。多媒体荧屏与国际互联网(internet),能够让参予运作者进行一切审美创造,诸如发射登陆太空星球的火箭、研究遗传基因(DNA )对生物体的影响以及采用克隆技术对生命体的复制等等,都是21世纪审美文化的新颖课题。当然,这种科技美的智能毕竟不是普及的,对大多数人来说,是尚难运作或控制的科技智能的创造工程,因而就需要不断进行科技美的普及化教育。
科技美的审美教育,从某种意义上,就是素质教育。它不仅仅限于科技培训,而且要提高科技素质;不是硬性灌输书本知识,而是思维的拓展,个性的发挥。它通过审美教育提高受教育者的文化素质与个性品格。凡是禀赋审美文化素质的人,必然具有新思维,善于接受新事物。例如观看先锋电影,对于不具有审美文化素质的人来说,感到不可思义、格格不入,而对于具有审美文化素质的人来说,就充满好奇心,能灵活地对待新的对象物。在21世纪知识经济时代,美育的触须不断伸向不了解的未来与不可知的“先验”,审美教育就不再局限于校园、课堂、实验室,而且延伸到大自然、大社会的各种公司、企业、娱乐场所和风景区,这种审美教育的目的是超越“个体格局”,迈向“个性解放”。它意味着从社会习俗和个人经验的局限性中解脱出来,对更新的高档事物的不断探索和追求。纵然是居住于大都会闹市区,面对喧嚣、躁动的生活环境,也能够对平凡的不为人所重视的“当下的存在”事物及其形态,开辟出审美鉴赏的境界:可以将阳台作为泰山观日出,欣赏城市那“天上的街市”;可以将广场变为充满着喜剧性的、趣味性的迪斯尼乐园;可以将一座小山一条小河想象为自然景观的奇妙仙景。这样,就会把“单色调”的生活驱逐出小圈子,迎来“多色调”的大千世界,个体情感得到审美陶冶。相反,社会上某些新暴发的大亨们,那种优越的生活,奢侈的消费,淫荡的刺激,纵然居于别墅区,也反而成为审美教育的障碍,非但阻挡了他的审美创造思维的成长和发展,而且加速他的审丑思维的膨胀。这是21世纪审“美”教育的逆效应。
审美教育是高科技的知识经济时代的真、善、美的新的综合。这种综合能生成一种更高级的智慧和更为优雅的生存方式。富有审美文化的人不仅知道怎样运用技术,而且还能运用技术去追求符合人性的价值。他们能够超越机器造成的限制,摆脱机器的钳制,不像卓别林所表演的《摩登时代》那样做机器的奴隶,而是像美国某些科幻片那样,做科技的主人。审美文化教育关注科技活动和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非机器成分的人的感情的积极生发。例如重视身体健康、顺从自然本性、自然节奏、自然乐章,允许心理世界的“非理性”的存在,用集体无意识陶冶自己的审美情感,从大海、高山、森林、草原中寻找审美创造灵感。因为,真正的审美文化教育是把教育、工作和生活在审美理想的原则中合为一体的大教育观。唯有如此,才能将生活融汇成为一种美的境界,重新发现生活的审美意义。
三
现代社会所面临的现实是商业化、技术化的崛起。但是,它对审美文化并不构成致命的威胁。因为人们在审美教育的熏陶下,总是寻求美的形式包装自己。商品广告要求审美观照,技术仪器也日渐趋于审美化方向发展。新技术的运用不能驱逐艺术品的创造。从照相机到摄像机,从VCD到DVD到各种电子数码技术,新技术发展日新月异,非但没有排斥艺术,反而逐渐靠拢了艺术。影视艺术提供了画面形象的蒙太奇表现手段,并没有让群众去研究它的工艺流程,而是欣赏作为第七艺术的视听觉艺术的声像美。影视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反而使环形全息性电影银幕的推出,包围了受众的观赏,如身临其境,影像也更为清晰。音响艺术,特别是“卡拉OK”与MTV的泛滥让通俗歌手层出不穷, 虽然使一些表演艺术家或歌唱家在电子音乐的开创期大有失落之感。但是,贝多芬的作品、芭蕾舞的演出仍然是艺术园圃的出水芙蓉。真正的艺术作品必然会获得欣赏者的青睐。
从以上几个维度看来,艺术作品的创造性、艺术创作的独特性是商业化、技术化所无法替代的。虽然演出在追求票房率,但是真正的艺术是将票房率建筑在审美文化教育基础上的。美国的巨型影片《泰坦尼克号》、星球大战前传《幽灵的威胁》以及冯小宁的《黄河绝恋》、张艺谋的《我的父亲母亲》,就是科学技术的发达所营造出的新的艺术表现风格。这种新风格是艺术创造本身、数字电子技术与编、导、演、美工、摄影共同依据审美文化创造出来的综合性艺术瑰宝。
精神文明是一项极其庞大的系统工程,亦可称之为“文化系统工程”。这个工程随着社会的进化、历史的发展也在更新和完善。从20世纪初叶蔡元培提出的“教育救国”论,到20世纪中叶后期周恩来提出的“四个现代化”,再到90年代朱镕基提出“科教兴国”,都在于倡导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建设。“教育救国”、“四个现代化”与“科教兴国”的主体是谁?是当代人。主体意识是什么?是审美文化教育观。两者都涉及人的现代化。
人的现代化就是当代人必须具有现代文明意识、大工业视野、掌握科技智能和开拓独立人格的精神。如何开拓?首先是摆脱各种精神枷锁:一方面要不断地克服封建小农意识的封闭保守性,另一方面要坚决地遏制披着开放改革外衣的拜金主义逆流。这样,才能比较顺利地进行精神文明建设。所以,精神文明建设的主体是人——身心健康、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
精神文明的核子是审美教育。过去往往把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列入首位,而忽视了审美教育,其结果造成负效应。其实,无论是政治教育、思想教育,还是道德教育,都必须通过爱心教育,才能启迪人的良知,必须通过审美教育,才能激发人的理想。而爱心——审美教育是心灵美的外化。所以,政治教育、道德教育与知识教育的催化剂是审美教育。
审美文化教育把一切教育赋予审美原则,运用形象、情感并以直观方式,“寓教于乐”,能够取得说教式教育所难以企及的功效。所以,无论是校园,还是工厂、农村、商店、军营和医院等,都要强化审美文化教育,营造正气压制邪风的审美大气候。
审美文化教育是全方位的立体式教育,它将自己的特性渗透进德、智、体诸载体,使知、情、意三种元素在“美”中得到有机的统一。它承担知识教育,但不是使受教育者被动接纳知识、蓄存知识,而是能动地把知识教育转化为素质教育,赋予智慧、想象与创造等智能特性。它承担德育教育,但不是抽象的说教或变相的指令,而是能动地伦理的情感体验,使外界的道德规范、“行政律令”转化为内心的需求,久而久之,生成自觉的正义感与心灵美,成为高尚的人。它承担体育教育,但不是各种体育运动的操作程式与规范模式,而是在各种运动项目中赋予美的动作、形态和表演。
审美文化教育是人生理想教育最有效的教育形式。人的社会活动的最高境界是通过审美想象活动和审美情感体验超越时空而进入人生的自由境界。这个境界“是人与自然界之间、人与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是存在和本质、对象化和自我确立、自由和必然、个体和类之间的抗争的真正解决。它是历史之谜的解答,而且它知道它就是这种解答。”(注: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93页。)作为21世纪的新人倘若不具备一定的审美能力,就不可能获得这种解答,也不可能具有这种高尚的美感自由和真正的审美享受。
不言而喻,审美文化教育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过程,是历史长河积淀的文化因子的催化结果,非一朝一夕所能奏效的。在人类社会进入21世纪时,审美文化教育将具有崭新的特性,它所具有的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子功能也将与高科技走向同步并举。
收稿日期:1999—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