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校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实践现状_图书馆论文

我国高校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的实践现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现状论文,图书馆论文,高校论文,我国论文,信息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信息共享空间(Information Commons,简称IC)是20世纪90年代在美国兴起的一种新的服务模式。它将互联网、计算机软硬件设施、知识库资源(包括印刷型、数字化和多媒体等形式)整合在一个近乎无缝的环境中,在咨询馆员、计算机专家、多媒体工作者、指导专家的共同支持下,为用户提供“一站式”服务[1]。最早的IC是美国爱荷华大学(University of lowa)图书馆1992年开放的“信息拱廊(Information Arcade,IA)”[2]。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美国许多大学图书馆相继开展IC服务。经过十几年的发展,目前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外很多大学图书馆已经建立了IC,并且成为大学校园里流行的、受师生欢迎的场所。本文通过文献调查、网站调查等方法,探讨我国高校图书馆IC建设的现状,并针对存在问题提出一些建设性意见,为国内研究与实践提供借鉴。

1 我国高校图书馆IC实践现状

1.1 理论研究成果

自2005年上海图书馆馆长吴建中发表了《开放存取环境下的信息共享空间》[3]一文,首次将IC概念介绍到国内以来,图书馆界开始对IC展开理论研究与探讨,产生了不少研究成果。在2007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信息共享空间实现机制与策略研究”成为图书情报类的立项之一[4]。在IC的理论研究中,又以高校图书馆IC研究为焦点。笔者在CNKI的全文数据库和学位论文数据库中,以“信息共享空间”“IC”“Information commons”作为检索词进行题名检索,得到117篇相关文献,其中专门论述高校或大学图书馆IC的有51篇,占43.6%。学界对高校图书馆IC的特点、要素、构建模式、运作机制、国外实例和经验等作出了逐渐深入的探讨,为实体的构建奠定了理论基础。

1.2 实践情况

学界普遍认为,对于我国高校图书馆来说,IC是值得借鉴的,是谋求自身发展与创新的重要途径。笔者调查发现,我国已有一些高校图书馆进入了IC的实质性建设阶段。目前建成的较成功的高校IC主要有:香港中文大学图书馆“资讯廊”[5]、香港科技大学图书馆“综合资讯访”[6]、岭南大学图书馆“蒋震资讯坊”[7]、香港城市大学图书馆“信息空间”[8]、台湾师范大学图书馆“SMILE”多元学习区[9]、台湾大学“学习开放空间”[10]、复旦大学上海视觉艺术学院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11]、上海师范大学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12]。

一些高校图书馆虽然还没有建立真正意义上的IC,但在图书馆建设中大都引入了IC理念,如:2005年,上海大学开始规划“以学科建设为中心”的东校区建设项目时,引入IC服务理念,把它作为一个经过特别设计和确保开放获取的综合服务设施和协作学习环境[13]。复旦大学今年开馆的江湾校区“李兆基图书馆”在馆舍布局和服务功能设计上运用了IC理念,设有兼具上网、阅读与休闲功能的网络学习区,有专供小型团队学习讨论的研究室、多媒体培训室以及个人自修空间等[14]。北京大学图书馆多媒体学习中心按照IC的服务理念进行了布局改造和设备更新,集传统与数字多媒体资源服务为一体[15]。

此外,还有一些高校图书馆正在规划建设IC,主要有:香港大学图书馆在2006-2007年组织考察队到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大学进行图书馆IC建设调研,并将考察结果进行交流、讨论,此外,还就“学习共享空间(learning commons)”建设问题对学校员工和学生进行了访谈调查[16]。上海交通大学在闵行校区新图书馆建设规划过程中,针对新馆IC概念的引入和参考咨询工作模式研究专门召开研讨会,提出针对IC的建立成立专题小组,为新馆的落成做好充足准备[17]。

1.3 实例分析

笔者通过搜集文献、报道资料,调查IC主页内容,对香港中文大学、岭南大学、台湾师范大学、复旦大学上海视觉艺术学院、上海师范大学的IC建设情况作了详细考察,并从名称、建立时间、实体空间、资源类型、服务内容五个方面进行比较分析。虽然收集的实例并不全面,分析的内容也不够科学具体,但港、台、内陆三地的高校都包括在内,因此,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我国高校图书馆IC的建设现状和服务水平,如表1所示。

表1 港、台、内地高校图书馆IC现状

2 我国高校图书馆IC建设的特点与不足

2.1 总体处于小范围的初步尝试阶段

我国高校图书馆IC建设最早始于香港,至今已有三年多的实践历史,目前全国总体仍处于小范围的初步尝试阶段。其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实践方式上,主要有三种:一是建立较完整意义上的IC,目前全国只有8所高校图书馆真正建立并开放了这样的IC;二是在图书馆建设中引入IC理念,如上海大学、复旦大学、北京大学等;三是图书馆正在规划建设IC,如香港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

在建设时间上,香港起步最早,岭南大学资讯坊的筹建始于2004年5月,并于2005年9月提供使用。内地起步较晚,到2006年才开始实体的构建。复旦大学上海视觉艺术学院是内地第一所将IC理念付诸实践的学校,2007年11月建成开放的上海师范大学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则是内地目前规模最大、水平最高、最能体现IC理念的信息共享空间。如果说港台的IC建设正日益兴起,那么内地则是刚刚起步。

在地域分布上,建成使用的高校图书馆IC集中在港台和内地的上海地区。这些地区都是中国思想开放和经济发达的沿海城市,对新事物新理念容易接受和包容,并且拥有强大的物质财力,这些有利条件促成了IC的实现。

在构建方式上,以建立基于图书馆整合的IC模式为主流,主要有两种:图书馆自建和合作共建。图书馆自建,是图书馆以参考咨询、电子阅览室、馆藏资源等为基础独立建设IC,如香港中文大学、台湾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合作共建,是图书馆与校内其他相关部门联合构建IC,如,岭南大学资讯坊由图书馆、学校信息技术服务中心(ITSC)和教学中心(TLC)合作建设。

2.2 初步实现空间、服务、资源的整合

我国高校图书馆IC的建设都不同程度地采用了国外的模式,初步实现了空间、服务、资源三要素的有机整合,为用户提供“一站式”服务。

实体空间上,IC都位于图书馆的一个楼层或一个区域中,都配置了小组学习区、参考咨询区、文献资源区、多媒体/视听区;部分图书馆还配置休闲阅览区、个人学习区、会议研讨室、写作指导区、读者培训区。这样的多分区水平化设置,避免了用户在图书馆各楼层间奔波,实现在一个区域或楼层中获得各种所需服务。

资源类型上,包括信息资源、设备资源和人力资源。各图书馆的IC都提供了多种形式的数字化资源和印刷型资源,提供多功能计算机、打印机、复印机、刻录机、扫描仪等各种载体的阅读和输出设备。在人力资源方面,都配备了咨询馆员和技术人员,岭南大学图书馆还与指导专家、学生助理合作,共同为用户服务。

服务内容上,主要整合了四类服务:一是基于图书馆的服务,包括参考咨询、书刊借阅、知识导航与创作、二是基于IT设施使用的服务,包括网络服务(无线上网、信息检索)、打印复印、多媒体服务(多媒体视听、制作、光盘借阅);三是指导培训服务,包括写作指导、技术指导、信息素质培训;四是其他服务,如休闲、咖啡室、讨论室预约等。

2.3 存在问题

由于我国高校图书馆IC建设尚处于探索尝试阶段,缺乏丰富的可供借鉴的中国化的成功案例和经验,在实践中存在不少问题。

第一,未能充分与本馆用户需求特点相结合,没有很好地突出本馆特色。例如,复旦大学视觉艺术学院的师生对于个人作品的展示空间、数字化艺术作品的创作、视觉艺术多媒体制作等应该都有强烈的需求,但该学院图书馆的IC服务并没有很好地与师生的这些需求和特点结合起来。又如,上海师范大学图书馆的IC也没有突出师范教育的特点,为用户提供类似教学模拟、教学技艺指导等服务。

第二,人力资源配备不足,部门间缺乏紧密合作。一方面,少有专家学者直接或间接参与IC的知识服务;IC内工作人员较少,工作负荷较重,并且主动服务能力和意识有待提高。另一方面,没有建立与图书馆内各部门和学校相关服务部门的广泛合作,以本部门独立管理为主。

第三,宣传力度不够,利用率不高。在复旦大学上海视觉艺术学院进行IC服务调查发现,很多用户包括学生、学院的教员职工等,不了解IC各个功能区域的作用,甚至不知道图书馆还有一个小型的IC空间存在,IC服务效率相对较低[18]。上海师范大学图书馆的IC配有5个讨论室,其主页上提供的数据显示,每个讨论平均每隔十几天才会有用户预约使用,可见其利用率也比较低。

第四,缺乏系统全面的质量评价。目前我国IC的质量评价主要是通过调查问卷与意见反馈来实现,评价体系不规范,不能为服务质量的改善提供科学有力的依据。

3 对我国高校图书馆构建IC的建议

3.1 进行可行性分析

IC作为一项新兴服务,并不是在每个图书馆都是可行的。图书馆在构建IC之前必须要对各方面情况进行可行性分析,以做出正确决策。第一,实体空间的可行性。IC的构建需要配置大小适宜、布局合理、环境幽雅、装潢舒适的馆舍空间,图书馆是否拥有这样的空间资源是能否开展IC服务的一个重要因素。第二,人力资源的可行性。配备一支爱岗敬业、知识结构合理、综合能力强的服务团队是IC成功的关键。图书馆不仅要有精通业务的馆员,还要有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参考咨询员、信息技术人员、专业教师。第三,馆藏资源的可行性,包括信息资源和软硬件资源。图书馆拥有印刷型资源的同时,还应有多种形式的数字资源;软硬件资源方面,应能够提供计算机、打印机、复印机、扫描仪、网络软件等。第四,需求上的可行性。分析用户利用图书馆的情况和需求满足程度,进行“信息共享空间”问卷调查和访谈,并根据调查数据分析用户的实际需求,为是否有必要和如何构建“以用户为中心”的IC提供决策依据。

3.2 注重本土化

在进行IC建设时不能机械照搬国外模式,必须与本馆实际和用户特点结合起来,实现IC的本土化运作。首先,要选择合理的构建模式。构建模式必须与实现目标和发展战略相适应,选择一种或多种模式的组合[19],如扩展计算机室功能,或将电子阅读室和参考咨询台整合,也可以在新的区域组建完整的IC。其次,注重服务的主动性。中国学生与美国学生相比,在利用图书馆上表现出更大的被动性。针对这一特点,图书馆应采用更主动的方式,让IC服务贴近学生的课堂和学习生活。第三,注重兴趣培养。可以采用阅读兴趣小组、影评小组、专题小组等方式,从兴趣培养入手逐步建立用户利用IC的主动意识。第四,结合本校专业设置情况建立特色资源体系和符合教学科研需要的服务内容。

3.3 建立保障机制

建立良好的保障机制,才能保证IC建立后顺利运行。第一,建立有效的IC营销策略。通过网络、海报、讲座等多种形式,加强服务宣传推广,提高服务利用率。第二,建立服务协调机制。制定IC使用规则,解决好安静学习与热烈讨论的矛盾,可在独立教室安装隔音设备。加强工作人员的学习和培训,解决好参考咨询员、技术人员、指导专家之间的沟通和合作问题。第三,建立服务评估体系。可以根据IC的特点,改进评价工具,以此为依据通过用户问卷调查和网络反馈,进行有效的质量评价。

收稿日期:2009-03-05

标签:;  ;  ;  ;  

我国高校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实践现状_图书馆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