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淑萍 三门峡市委党校 472000
摘要 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是我们党的生命线、是我们党的事业取得胜利的法宝。践行群众路线也必将推进我们的依法行政和建设法治政府。本文主要阐述了群众路线与法治的融合以及在树立法治思维、立法、执法、司法工作中践行群众路线,推进法治进程,建设法治政府。
关键词 群众路线??法治
群众路线的提法,历史悠久,它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在长期斗争中总结和形成的一套党的工作路线。近期,在中央的强力推动下,全国各地已掀起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大潮。群众路线,这项我党“打天下”的利器,正创新成为“坐江山”的法宝。在加强社会管理、法治建设的新形势下,必须对其深厚内涵作进一步挖掘,才能将这项执政法宝的最大价值发挥到位。
一、群众路线蕴含了法治的基本理念
1、群众路线蕴含了“权利本位”理念
现代法治的价值正在于保障和促进公民的权利,并且创造一个有序公平的社会环境,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从而使个人的合法权益得到保护、个人尊严得到捍卫。“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的群众观点,是群众路线的核心内容。党除了群众利益,没有自身利益可言。在成为合法的执政主体后,党坚持群众利益至上的理念,自然而然就转变为法律意义上的保障公民权利理念。我国宪法明确规定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以根本大法的形式确认了国家权力从人民而来、由人民掌控、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为人民服务等一系列根本问题。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各种法律法规以宪法为基础,对公民权利进行全方位、更完善的维护。
保障人权是民主法治的基本要求,以满足人民利益和诉求为最高原则的共产党,必然会认同、捍卫并推进民主法治建设,坚持依法治国。这是党顺应社会发展趋势,以良好作风保持与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务实作为。
2、群众路线蕴含了“权力制衡”理念
一切法治国家都需要对国家权力进行制约,否则就会造成权力的滥用,国家权力制约的目的是实现社会公正,而只有对国家权力进行制约,才能保障公民权利的实现。权力制衡的核心就是任何权力都要有监督与制衡机制。群众路线的领导方式,可以概括为“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就是将公权力运行放在社会公众的监督与制约之下。从决策到执行,都要征询、吸收群众意见,将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意见和建议吸纳进权力运作范围和模式中,确保权力运行实现“为民所用”。
从根本上讲坚持群众路线的要旨就是要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而依法治国的要旨是制约权力与保障权利。这一点二者是非常一致的。
3、群众路线体现了“程序正义”的理念。
外国有一位法学家说,迄今为止法治文明的历史,主要是程序的历史。程序正义要求权力要严格按照法律既定程序运行,且程序本身必须是公正合理的。违反法律程序的权力运行结果无效。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即包括密切联系群众、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密切联系群众,实质就体现了依照法定程序对国家进行治理的程序正义理念。在党的领导下,坚持权力运作和政权维系要密切联系群众,决策的制定与执行要征求群众意见,维护群众利益。
二、践行群众路线,推进法治进程
以法治为治国理政的基本方略,建设法治政府,是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本质要求。法治政府的建立有利于促进各级、各部门依法履行职责,规范和约束行政权力,保障人民群众依法享有各项权利和自由;有利于人民群众对政府的监督,使政府工作人员摆正与人民群众的关系,全心全意履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克服官僚主义和杜绝腐败现象,真正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我们的政府是人民的政府,一切为了人民是政府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践行群众路线有利于推进法治进程、建设法治政府。
1、践行群众路线,树立法治思维。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要“更加注重发挥法治在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强调要把领导干部已习惯的行政思维、领导思维、管理思维转变为法治思维。群众路线是共产党人的生命线、传家宝,而法治思维则是共产党人的新方法、新优势。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新的历史条件下,法治思维赋予了群众路线以新的时代内涵。
领导干部是实施依法治国战略的组织者,领导干部法治意识的强弱、法律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依法治国的进展和效果。不可否认,经过多年的普法教育,各级领导干部的法治意识明显增强。但是重经济轻法制、重政策轻法律的现象在部分领导干部中仍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少数领导干部学法自觉性不高,对一些必备的法律知识不甚了解;有些不能自觉地在宪法和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行使职权,习惯于以行政命令代替法律;甚至有个别领导干部无视法律权威,利用职权干涉司法,扰乱公众视线。很难想象,在此情形之下群众路线会得到真正的落实。因此,应该使广大领导,以群众路线为指导,时刻以群众利益为念,践行群众路线,在内心树立法治思维,将法治理念铭记在心;要系统的、长期的认真学习和实践法律知识,用法治思维来开展工作。
群众路线和法治思维的日益融合,正在成为新时期的大势所趋。必须把群众路线和法治思维更好地结合起来,推动群众路线的法治化和国家各项工作的法治化,使“求真、务实、清廉”的党风,既来自共产党人充分的自觉和自律,更来自社会主义法治的强有力的约束。
2、践行群众路线,完善立法。
法律是人民意志和利益的体现,立法的目的是为了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保障人民群众的权利,但如何了解和吸收人民的意志和利益、将人民意志和利益用法律的形式具体化和制度化,就需要在立法过程中实实在在地贯彻群众路线。我们出台的法律法规,只有根植于人民群众之中,反映群众的所思、所想,满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要求,体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才能被群众所接受。
3、践行群众路线,坚持司法为民
司法公正是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目标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当前,我国社会处于转型时期,大量纠纷发生在基层,坚持群众路线对推进司法工作具有非常重大和深远的意义。只有坚持和践行“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群众路线,并作为人民法院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能确保人民法院的各项工作不偏离“公正廉洁为民”司法核心价值观的价值取向,不断提升司法公信力。为此人民法官必须对人民群众保持深厚感情,要用群众认同的态度倾听诉求;深入调查研究,用群众认可的方式查清事实;注重释法析理,用群众接受的语言诠释法理;真情化解纠纷,用群众信服的方法化解纠纷。
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工作从无到有,从一枝独秀到百花齐放,经过普法的浸润,法律平民化,人民群众的法治意识不断地增强。 “群众路线”在推进法治建设,建设法治政府的征程中,定会继往开来,再创辉煌。
参考文献
【1】《贯彻群众路线必须秉持“法治”理念》,作者郭晓冉,来自四川在线 2013-10-10
【2】《群众路线是法治社会的生命线》,作者:吴仕春,来源:中国法院网
【3】《群众路线要和法治思维结合》作者:何远展,来源:学习时报
论文作者:李淑萍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科技教育·理论版》2013年第11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1-9
标签:法治论文; 群众路线论文; 群众论文; 思维论文; 人民群众论文; 权力论文; 政府论文; 《中国科技教育·理论版》2013年第11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