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工程施工数量越来越多,信息化建设取得了很大的突破。伴随着目前工程行业的进一步发展,其项目难度的增加也使得造价控制难度加大,从而使其工作量无形中被增加。对于各个企业发展来说信息化已经是非常关键的一个发展目标,在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对工程造价信息化的建设,对此这就需要给予更多的关注度,从而提升造价控制水平。
关键词:造价信息化;存在的问题;解决对策
引言
现阶段,工程行业快速发展,规模不断扩大,新技术和新材料等的应用增加,带动着工程造价工作内容的变化,增加了造价控制的难度。采取传统的造价控制措施,难以达到项目管理的需求和要求。基于此,行业人员积极探索新的控制方法,引入了信息化技术,获得了不错的成效。现结合信息化的应用实践进行分析。
1工程造价信息化建设现状
目前来说,企业信息化已成为企业发展的主要目标,基本构成如图1所示。实现管理信息化的最终目标,要注重工程造价信息化的建设,进而提高工程造价控制的水平。从工程造价信息化的发展现状来说,主要围绕工程造价信息服务网站和造价软件等的建设开展。基本情况如下:①造价信息服务网站。例如,中国建设工程造价信息网,其融合了多个栏目,比如综合新闻和政策法规等,发布的工程造价信息具有时效性和普及性等特点,能够为需求者及时发布信息,使其及时获得造价信息。再比如,中国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协会网站。在实际应用中能够为需求者传递相应的政策性信息,同时集成了各类优秀内容,比如先进思想和前沿科技等。通过网站系统用户可以查询各类信息,比如有效注册工程造价师信息等,实现了信息互通。②工程造价专业软件。早期,基于CAD和其他识图软件的辅助,优化了工程识图程序,提高了工作的效率。后期,图形算量软件的出现,缩短了工程计量花费的时间,同时提高了造价工程效率。随着工程造价信息化的加速发展,带动着工程计量和计价软件的广泛应用,推动着工程造价的持续发展,为全过程造价管控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持。
2工程造价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2.1信息化平台建设不到位
在落实工程造价信息建设的过程中,最主要的问题就是信息化平台建设。由于其平台建设不到位,使得管控效果无法形成,由此也就使得后续的造价控制工作受限,经常出现失误和偏差。根据目前其平台建设的落实情况,能够发现存在的主要问题就是不能全面落实所有造价管理和控制工作,在其管理控制目标以及基本流程方面存在较大的混乱情况,所以这也就导致最后信息化管理控制失去基本的准确性。
2.2信息化标准体系不完善
在其造价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还主要集中在标准化程度不足方面,目前虽然很多企业都将信息管理体系应用了进去,并且也可以在造价管理过程中体现出来较大的积极作用,但是其资源共享却存在比较大的问题,无法实现有效的相互联通,所以这就在很大程度上使其造价信息化建设效益的实现受限。这种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就是现阶段该行业之中都还没有形成一个相对比较完善的标准化体系,不论是其数据储存的类型,还是数据兼容性等方面都多多少少存在一些问题,这些原因的叠加也就使得整体管理体系不能实现共享。
2.3预算信息化建设存在缺陷
在对该项工作落实的过程中,将预算工作进行信息化转变是非常关键的一项环节,若是在这其中出现偏差或混乱,势必会导致整个工程造价信息化效果受到影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这主要是因为预算管理通常比较复杂,其中所包含的内容比较多,所以这就必须要构建起来相应的信息化平台,从而使其统计分析与指标控制趋向合理化,但是这也成为了目前最容易出现偏差的重要问题,一旦预算编制失准,最后造价控制必然会被牵连。
2.4数据库本身存在较大问题
在该项工作之中最核心的一项内容就是要保证数据库建设与运用更加合理化,但是目前这已成为了最常见的问题。很多的工程企业都使用了信息化的管理技术,同时在造价控制的过程中也都使用了比较合理的数据库,但是该数据库却存在一定的隐患,虽然可以被有关人员熟知和准确应用,但是却无法被其他人员审查出来,特别是高层管理者在查看的时候,经常会出现误读的情况,这样一来就需要重点把握这一方面内容的构建和完善.
3工程造价信息化建设问题的解决对策
3.1增强工作人员的信息化管理意识
为了能够促进工程造价信息化建设的发展,首先就需要相关的工作人员要不断的提升自身的信息化管理意识,只有在思想层面上加大对信息化管理的认识和重视,才能有效的促进工程造价信息化建设的不断发展。提升工作人员的信息化管理意识,需要涉及以下内容:首先,要正确的认识到信息化建设与传统静态管理之间的不同,要认识到信息化管理其实是一种动态化的信息管理,要处理好各个信息软件之间的兼容问题,只有这样才能为工程的造价提供精准的数据信息;其次,要强化自身的信息管理方面的理论性知识和技能,同时还要处理好企业各部门之间的联动关系,从而对工程的造价实行有效信息化管理;最后,就是要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的信息化管理目标。
3.2建立完善的工程造价信息资源库
目前大多数的建筑企业都具有各自的信息资源库,但是由于质量和数量的不足,导致企业的造价信息资源库并不完善,因此就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建立完善的工程造价信息资源库,要重点对工程造价的信息进行有效的整合好管理,从而为工程造价管理提供重要的资源。此外还需要不断的提高对造价信息的管理效率,以便能够更好的满足实际的工作需要。
3.3加强对工程造价管理人员的队伍建设
工程造价信息化建设是一项比较繁琐的内容,对其工作管理人员有较高的要求,因此企业应该加大对工程造价管理人员的建设,要不断的提升工作人员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从而灵活的应对工程造价的信息管理工作。加强工作人员的队伍建设从以下几方面入手:首先,根据已有的工作人员建立一个完善的人员信息库,根据专业素养进行科学的排名,并对其自身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养进行有效的分析,并采取一定的培训,来不断的提升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和素质,除了增加培训,还可以开展交流活动,让工作人员能够有效的提升自身的工作能力,不断的丰富工作经验,从而促进工程造价信息化建设的不断发展。
3.4加强各企业之间的信息联系
建筑企业之间的信息共享是十分重要的,只有不断的加强各企业之间的信息联系和沟通,才能对工程的造价进行有效的控制和管理。因此各企业之间应该建立完善的信息共享体系,从而不断的实现对工程造价信息的透明化管理,真正的实现工程造价的信息化建设。
结语
总之,在建筑工程市场当中,除了一些少数的公益性建筑以外,很多建筑都是以追求利益作为基础的,在经济利益的需求下,企业会将利益最大化作为原则。无论哪个行业都需要将安全质量放在首位,明确质量安全才是重点,是核心基础,有了质量安全才能提升经济效益,保障企业的发展。在对低成本以及高经济进行追求的前提下,一定要将施工质量和安全作为基础和前提。在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不可为了利益忽视质量安全管理:①不能盲目追求进度;②不能将材料的质量降低。否则会导致工程质量安全降低,因为需要建筑企业对其中的利弊条件进行正确衡量,以便找到相应的平衡点。
参考文献:
[1]杨一凡.建设工程造价信息化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甘肃科技,2017(15):9+15-17.
[2]翟海威,曲荣子.浅谈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现状及对策[J].民营科技,2018(06):172.
[3]王雪梅.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安全管理现状及对策[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8(05):144-145.
论文作者:黄雪萍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细部》2019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14
标签:工程造价论文; 造价论文; 信息论文; 信息化建设论文; 工程论文; 工作论文; 企业论文; 《建筑细部》2019年第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