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性的困惑——朱光潜早期文艺思想矛盾及其渊源

现代性的困惑——朱光潜早期文艺思想矛盾及其渊源

李自红[1]2002年在《现代性的困惑》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试图以朱光潜早期对克罗齐和尼采的接受为逻辑起点,以西方现代性理论为参照,在中西比较的理论观照下,从审美独立和审美主义两个方面来考察朱光潜早期文艺思想的现代性矛盾和困惑。 全文分为叁个部分:导论部分就现代性概念作必要的梳理并指出朱光潜早期文艺思想与现代性的内在关系;上篇:文艺与美,着重从审美独立的角度分析朱光潜在建构京派纯美理论中遇到的现代性矛盾及其背景;下篇:文艺与人生,着重从审美主义角度考察朱氏的人生艺术化理论,分析其中的矛盾及其渊源。

魏东[2]2005年在《“咀华”之旅》文中研究说明李健吾是现代文坛上不可多得的“多面手”,涉猎小说、散文、戏剧、诗歌、批评、翻译、法国文学研究等诸多领域,且成就斐然。现有研究主要集中于对其批评观的阐释,很少关注其批评的具体发展过程,同时研究者对于其批评的原始资料不够重视,导致一些常识性的错误时有发生,因而一些基础性的资料整理工作势在必行。本文试图清理李健吾的整个文学批评历程,分为五个大的阶段来考察。第一阶段从1927年到1934年,李健吾初步展露其批评的锋芒。第二阶段从1935年到1936年,李健吾贡献出其批评的第一束奇葩--《咀华集》,这一时期李健吾基本上活跃在“京派”文人圈子中,因而一般被视为“京派”批评的首席代表,从《福楼拜评传》和《咀华集》的对照阅读中亦可以看出李健吾基本上持有“京派”文学观,比如说强调文学的自觉与审美性,强调作品的“和谐”与作家情感的“节制”。在与被批评者的交往辩驳中,李健吾逐步完善了其“批评观”,既显示了批评的“自觉”与“尊严”,同时又为后辈批评家树立了典范的批评精神。第叁阶段从1937年到1942年,李健吾紧接着捧出第二束奇葩--《咀华二集》,与《咀华集》相比,《咀华二集》在篇幅、文体、文字风格等方面都发生了变化,而最大的变化当属评论对象的选择以及相应的文学观的延续与发展,评论对象由前一时期的“京派”青年作家转向左翼文学青年,批评视点除继续保留对“和谐”与“节制”的要求外,进一步注意到“时代”和“力”的因素,从这一充满矛盾与困惑的选择中不难窥见出一种合乎“时代”色彩的思维逻辑。第四阶段从1945年至1948年,上海“孤岛”沦陷后李健吾基本停止了文学批评的写作,直到抗战胜利后,才写出几篇《咀华记余》,它们并未成书,在1946年主持大型文艺期刊《文艺复兴》后,李健吾终于也迎来了其批评的“复兴”,在1947年出版了《咀华二集》的增订本,这一时期其批评基本上延续了《咀华二集》的氛围,通过他探讨诗歌的几篇文章不难看出这一点,这中间潜伏着某种危险,同时也预示了此后“咀华”的消逝。第五阶段从1949年到1982年,解放后由于政治、时代以及自身的原因,李健吾由“中心批评家”退居边缘,遂放弃了“咀华”文字的写作,这无疑是一个悲剧。直到文革后政治环境相对宽松之后,李健吾才又重新提笔,试图写出“咀华新篇”。由于长期的搁置以及年龄、心态的关系,从仅有的叁两篇来看,虽不乏昔日“咀华”的风采,但更多的是对于时代人生的感触,少了些艺术的感悟。1982年11月24日,随着李健吾的病逝,这趟“咀华”之旅也不得不画上一个句号,抑或惊叹号。李健吾的文学批评,包括其曾经的辉煌与骄傲,也包括曾经的失败与不足,都将成为后辈批评家永远缅怀的财富。

参考文献:

[1]. 现代性的困惑[D]. 李自红. 暨南大学. 2002

[2]. “咀华”之旅[D]. 魏东. 华东师范大学. 2005

标签:;  ;  ;  ;  ;  ;  ;  

现代性的困惑——朱光潜早期文艺思想矛盾及其渊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