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住院带管患者全程智能化管道风险预控管理论文_柳甜

老年住院带管患者全程智能化管道风险预控管理论文_柳甜

摘要:目的 文章主要针对对老年住院带管患者实施全程智能化管道风险预控管理进行分析研究,降低老年住院带管患者的风险,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方法 以风险预控管理理论为依据,构建依托信息系统的老年住院带管患者管道风险预控管理体系,通过置管前、中、后风险的评估、预控措施的实施及预控效果的评价进行全程智能化管道风险预控管理。结果 实施全程智能化管道风险预控管理后引流管无效能发生率由0.46‰下降至0.12‰,非计划拔管率由0.62‰下降至0.20‰,24h管道高危因素评估率由69.43%上升至88.11%;护士对管道知识的知晓率由81.67%上升至95.00%;患者对管道护理的满意度由86.26%上升至97.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 老年住院带管患者的全程智能化管道风险预控管理,将管道风险事件的事后处理变为事前预防,能够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提高护士的临床工作能力,保障老年住院带管患者的安全。

关键词:老年患者;管道安全;风险预控;信息化

引言

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的加快,老年手术患者比例逐年增加,占全部手术例数的45.6%~52.0%。而术后管道安全管理已逐渐成为影响老年患者康复的重要环节。扎根理论是一种有效的基于定性资料构建理论模型的质性研究方法,扎根意指研究分析和结果根植于所收集的资料基础之上,理论则是将已经充分发展了的概念、类别及其关系的陈述,形成一个理论架构,用以解释一些与护理、心理、教育、社会或其他有关的现象,扎根实际资料的基础上建立“理论”,能缩小理论研究与实际需求之间的差距。本研究采用扎根理论的研究方法,着重理解和解释参与研究的各方对管道安全管理的共同塑造,从整体出发,系统分析影响老年患者管道安全因素,构建老年患者管道安全管理理论框架,拟定老年患者管道安全管理策略,探索行之有效的管道安全管理具体措施。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为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实际开放床位2000张;2017年全院收治患者数104691例次;其中年龄65岁以上老年患者占比43.20%;信息技术应用前(2016年6月至12月)老年住院带管患者2300例,年龄61~80(66.83±5.32)岁;信息技术应用后(2017年1月至6月)老年住院带管患者2270例,年龄60~85(69.72±6.48)岁;主要管道类型包括脑部引流管、腹腔引流管、胸腔引流管、胃管、鼻肠管、腹腔穿刺引流管、切口引流管、留置尿管。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开展科室为医院的普通外科、胸外科、脑外科、泌尿外科、神经内科、老年科及妇科护理单元,护理人员共282名,本科学历占73.36%,年龄21~36(28.46±1.61)岁。

1.2方法

1)老年住院患者管道风险预控体系的构建(1)了解患者的体验与需求 访谈地点选择病房、办公室,访谈前告知访谈者访谈的目的和方法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等。根据访谈提纲每次访谈20~30min,每人访谈1~2次,3人访谈,1人通过访谈提纲对访谈者进行开放式访谈,2人实时记录访谈内容。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患者访谈时以“您身上留着管道,能说说您带管期间的感受吗?”为开始,通过患者带管期间躯体感知、耐受性、照护能力、信息需求等因素的分析,找出影响老年患者管道安全的深层次原因。(2)征求临床护士改进意见 护士访谈时以“您认为影响患者管道安全的原因有哪些?如何避免这些因素?”为开始,通过护士在工作中的临床经验积累、对管道护理的认知、改进意见等找出影响住院患者管道安全的原因,提出避免管道风险的预控措施。1)尿管护理循证方法落实无菌操作程序,严格的清洁外阴,并且以0.5%聚维酮碘消毒尿道口,每天进行两次,女性患者实施会阴部位的清洗,同时进行更换集尿袋。尽量减少更换尿管的次数,在堵塞时更换即可。进行导尿前,应用最佳导尿管,使用前仔细的检查好导尿管,避免破损、气囊漏气、抽吸不畅等问题,在进行插入后,在气囊内注入进无菌注射用水,适当的牵拉导尿管,让气囊密切的贴合膀胱颈。3)中心静脉置管/PICC护理的循证方法对导管口部位皮肤采取碘伏消毒,发挥持续灭菌作用,敷料选用透明敷料,提升注射位置可视性,尽早观察到并发症问题,以及减少导管的移动或者污染问题。为了避免出现导管阻塞问题,在结束输液以后采取肝素钠生理盐水进行封管,避免形成导管内血栓,进而使得导管处在通畅状态中。4)智能风险提醒 ①根据护士评估结果,系统在患者一览表上显示红(高危患者)、黄(中危患者)、绿(低危患者)3种颜色。②对于评分≥35分的高危患者,系统在患者一览表上显示红色“▼”,提醒护士该患者为管道风险的高危人群。③系统根据设定的评估时机和评估频次对有风险患者实现预警提醒和评分待测功能,自动提醒护士评估至危险因素消失。④系统自动统计每根引流管的累积留置时间,提醒护士更换引流装置的时间。

2结果

2.1管道不良事件发生率下降。

2.2管道高危因素评估率增加。

2.3护士对管道知识的知晓率提高。

2.3患者满意度提高。

3讨论

智能化模式秉承着先进的思想以及理念,采取最新证据前提下落实各项护理任务,转变和革新传统护理观念,面向现代护理方向不断的发展以及进步。在应用智能化期间,能够让护理实践工作更加规范以及科学合理。智能化核心即为将科学作为重要的理论依据,基础就是护理实践期间的各种问题,通过整理问题以后,经各种途径寻求同问题相关的资料和文献作为重要的依据,分析出相关证据的科学性、有效性以及临床应用性、广泛性等,最终从中找到最佳的证据和措施。之后,要密切的结合起患者的实际病情状态,制定出针对性、个体化的护理模式并严格实践。

参考文献

[1] 姜庆斌.在普外中腹腔引流中采用腹腔引流管的临床观察[J].中外医疗,2013,32(12):85-86.DOI:10.3969/j.issn.1674-0742.2013.12.052.

[2] 张晓松,岳淑玲,张卫红,等.管道护理过程中不良事件原因分析及管理对策[J].河北联合大学学报(医学版),2015,17(6):229-231.DOI:10.19539/j.cnki.2095-2694.2015.06.022.

论文作者:柳甜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2020年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23

标签:;  ;  ;  ;  ;  ;  ;  ;  

老年住院带管患者全程智能化管道风险预控管理论文_柳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