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几点体会论文_黄晓芝

小学音乐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几点体会论文_黄晓芝

(南部县第二小学 南部 637300)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提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到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上来。”这一重要战略决策对于深化基础教育改革,全面提高国民素质,造就跨世纪建设人才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随着时代的发展,音乐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越来越显重要,我们学校教育的任务是要培养跨世纪的高素质的接班人,通过音乐课能使学生德、智、体、美、劳等素质得到全面发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如何实施素质教育呢?下面,我结合几十年音乐教学工作,谈谈我的做法与体会。

一、结合游戏与乐器教学激发兴趣,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好玩、好动、好奇、持久性差的特点,尽量使课堂教学形象化、生动化、趣味化,让学生乐在其中。例如,在训练节奏的感知能力时,我设计《拍电报》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掌握节奏、节拍等知识技能。还让孩子们用自己喜欢的动物的叫声模仿节奏,或者说一句话来模仿节奏。用这些方法,避免了枯燥的知识讲述,让学生在愉快的心境下,接受并掌握音乐节奏组合,自然乐而不疲。此外,器乐引进课堂,也是激发学生兴趣的有效手段。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改变了音乐课堂的枯燥单一模式,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又强化了学生的乐感,增强了课堂教学效果。器乐演奏要求人的手、眼、脑并用,对训练思维的向性、深广度能起到良好作用。在课堂上进行齐奏、轮奏、独奏等,对提高学生识谱能力和视唱能力等方面都具有极好的作用。在教学中,利用游戏、乐器等手段,丰富了学生的生活,激发了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启迪了学生的思维,发展了学生的感受、理解与表现能力,促进了学生素质发展。

二、挖掘教材德育因素,对学生实施思想素质教育

在小学音乐教材中,蕴含思想教育内容歌曲非常广泛,教学时,要深入挖掘其德育因素,对学生实施思想素质教育。例如,在组织学生欣赏《国歌》时,我引导孩子们联想我们国家都在什么时候放国歌,在什么环境下演奏、演唱国歌?学生们纷纷举手,有的说:“在运动场上,运动员拿到金牌时。”有的说:“每周一学校升旗时。”还有的说:“召开重要的会议时”……看得出孩子们的情绪很高。我又问:“你们在演唱时或运动员们拿金牌奏国歌是一种什么心情?”有的说自豪、有的说严肃认真、有的说要有激情……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后让学生们欣赏和演唱就会感到孩子们有了这种感受,受到了热爱祖国的教育,激发了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再如,在教唱《义勇军进行曲》时,我让学生感受到战争年代亿万人民为争取自由和民族解放而战斗的紧迫感,也感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从而激励大家为保卫和建设伟大的社会主义祖国而努力奋斗,激起学生对革命先烈的怀念,从而领悟到要珍惜时光,发奋学习,努力成材,长大报效祖国。

再如,通过教唱四川民歌《太阳出来喜洋洋》,我因势利导,在学生幼小的心灵播种下“劳动能给我们创造幸福生活”的思想种子;这样,在扎扎实实的音乐教学中进行潜移默化的思想素质教育,学生将能获得全面的思想素质教育。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挖掘教材中文化因素,对学生进行文化素质教育

小学音乐教学的文化素质教育,内容更是丰富多彩,教师可以从教材中的歌曲教学、欣赏教学等方面进行归类,并有系统地进行文化素质的教育;例如,我向学生介绍抗战这段历史时,曾用以下歌曲作为线索:《松花江上》、《铁蹄下的歌女》——反映了“九·一八事变”后,东北沦陷,人民流离失所的悲惨景象;《义勇军进行曲》——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毕业歌》——青年学生立志报国,掀起了民族自救的巨浪;《大刀进行曲》——“七七事变”标志着全面抗战的到来 ;《到敌人后方去》、《游击队歌》等等——展现了八路军、新四军挺进敌后,开展游击战争,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动人场面;《南泥湾》、《二月里来》等等——展示了解放区军民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前方后方互相支援,克服困难的一幅幅动人画面……这样,打破了常规,真正体现了“寓教于乐”的原则,使学生在轻松活泼的气氛中掌握了历史知识。当学生从教师生动活泼的教学手段中去获取丰富多彩的音乐文化知识时,人生的文化艺术知识面就拓宽了,文化素质教育便在音乐教学中得以体现。

四、采取因势利导方法,对学生进行心理素质教育

心理素质可分为审美心理、协作心理、表现心理。音乐教育是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一种极佳途径。我在音乐教学中是这样对学生进行心里素质教育的。

1、开展演唱演奏活动,对学生进行审美心理素质教育。音乐教育,主要是通过音乐精品的演唱、演奏和欣赏活动,使学生接受各种性质音乐美的熏陶,丰富、充实其情感世界,增强分辨不同层次音乐美的能力,提高分辨音乐高下良莠的能力与水平,使其精神境界日趋高尚,进行增强对于一切事物真假、美丑、良莠的辨识能力,培养学生热爱真善美和憎恶假丑恶的思想感情,在对比中使学生获得审美心理素质的教育。

2、组织合唱队、器乐队,对学生进行协作心理素质教育。音乐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宽容精神和开朗性格,学会怎样与周围的人相处。比如,在合唱队、乐队里,通过音乐培养一种集体感,相互配合默契,水乳交融,既学习了音乐,又培养了学生将来走上社会时人际关系上应有的修养,能与人交流、与人配合,按照社会需要恰当地处理自己位置的能力。这是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协作心理素质的良好途径。

3、组织参与音乐实践活动,对学生进行表现心理素质教育。组织学生认真投入地参与音乐实践(包括欣赏)活动,是促进想象力和幻想能力发展的极佳途径。人们的想象和幻想,是主动积极的、自由愉快的和超脱功利性的,因而,音乐使人摆脱忧愁与烦恼,净化人们的精神世界,成为快乐之源;人们的想象和幻想是丰富生动的、具体形象的、饱含情感的和富有创造性的,因而,音乐又使人摆脱思想感情的枯竭和贫乏,培养人的发散性思维,激发热情,成为创造之母,让学生获得音乐作品“二次创作”的表现心理素质。

苏霍姆林斯基说:“音乐教育并不是音乐家的教育,而应先是人的教育。”小学生正处于人生的养成阶段,作为美育的音乐教育,是学生全面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是实现伟大中国梦的需要,也是我们音乐教师的职责。在以后的音乐教学中,我将继续探索更多优秀的教学方法,为国家培养出更多的具有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接班人。

论文作者:黄晓芝

论文发表刊物:《读写算(新课程论坛)》2016年第06期(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6/9/6

标签:;  ;  ;  ;  ;  ;  ;  ;  

小学音乐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几点体会论文_黄晓芝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