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礼仪研究的回顾与展望_炎黄文化论文

我国礼仪研究的回顾与展望_炎黄文化论文

我国礼仪研究的回顾与展望,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礼仪论文,我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我国五千年的文明史中,礼仪渗透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积淀为民族的行为习惯 ,成为维系血缘纽带、协调人际关系、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手段,被古人称为“经国家 、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者也(《左传·昭公十五年》)。”中华古国历来以“礼仪之 邦”而闻名于世,中国的礼仪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对中国礼仪文化进行研究,了 解它的历史和现实,是历代学者为之不懈探索的目标,也是现代人文社会科学工作者的 一个重要任务。

一、历史回顾:经史的结合

1.从经学意义上研究礼仪。关于礼仪的研究,实际上从宗周礼乐制度的形成时期就开 始了。孔子曾说过:“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 《论语·为政》)他对礼仪的这种追源索流开启了礼仪研究的先河。在孔子看来,礼仪 研究是一个非常艰难的过程,他尽管博学,却十分谨慎,他说:“夏礼,吾能言之,杞 不足徵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徵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徽之矣。”(《 论语·八佾》)意思是说:夏、商二代的礼仪,我是可以说出一些来的。杞国,是夏的 后裔;宋国,是殷商的后裔。用杞、宋的礼仪作为依据来讨论夏、商的礼仪,这不可能 。问题出在文献材料不够。如果有足够的文献材料,我就可以说夏、商二代的礼仪了。 他因而告诫人们:“勿轻议礼”。但对古代礼仪的传习和研究还是依附于封建经学的传 习之中,被历代学者反复进行着传、注、笺、疏,一直延续至清朝末年,达到了非常的 高度。

我国古代的礼仪研究非常发达,早在先秦的宗周时代,礼、乐制度成为与宗法制、分 封制和井田制并行几大国家政治制度之一。礼乐制度从周穆王的“制礼作乐”到春秋末 年的“礼崩乐坏”历时五百余年,成为先秦时期的主要社会文化形态。产生于先秦和西 汉的“三礼”,即《周礼》《仪礼》《礼记》,加上《大戴礼记》,被合称为四礼。《 周礼》本称《周官》,分述古代各级官员职掌以及相关的典章制度。《仪礼》又称《礼 经》,叙述古代贵族关于冠、昏、丧、祭、乡、射、朝、聘的各种礼仪。《礼记》和《 大戴札记》则是古代礼经的传疏以及零散典章的选编。上述三书虽然产生于先秦和西汉 ,但“三礼”的名称则是到了东汉才出现的。东汉末年,郑玄分别给这三本书作注,又 写有《三礼目录》一卷,“三礼”的提法被普遍接受,一直流传至今。“三礼”应该是 我国最早的礼仪研究成果。至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将《诗》、《书》、《礼》 、《易》、《春秋》合称为“五经”,奠定了《礼》在经学中的正统地位。唐初的“九 经”,到以后的“十二经”,到宋代确立的“十三经”,“三礼”始终都包括在内。而 朱熹的“四书”,有一半来自《礼记》。这都说明“三礼”实际上已经变成经学的重要 组成部分。

虽然礼仪在周代已蔚为大观,形成制度,不过那时候毕竟主要是王室贵族的事。春秋 战国时期,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创建礼学思想,把礼仪推向全体民众。但随着社会动乱 的加剧,“礼崩乐坏”使礼仪的研究与实践大打折扣,是汉儒的研究使得礼仪文化真正 得以完善,真正得以定型。所谓“六礼”、“七教”、“八政”,得以成为社会各阶层 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这就是《礼记·王制》所说的:“六礼:冠、昏、丧、祭、乡、 相见。七教:父子、兄弟、夫妇、君臣、长幼、朋友、宾客。八政:饮食、衣服、事为 、异别、度、量、数、制。”“司徒修六礼以节民性,明七教以兴民德,齐八政以防淫 ”,礼仪终于成为社会成员一切行为的规范。又如夏历元旦、元宵节、清明节、上已节 、乞巧节、重阳节、春秋社日、冬祭腊日这样一些重要的传统节日以及相关的节日礼仪 ,也大多在汉代得以定型。

从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到两宋,传统礼仪的模式在此前已经定型,历代王朝制定的 礼制,以及民间礼俗衍变,使得传统礼仪顺应时势不断发展,渐趋成熟。汉王朝崩溃之 后,中国社会长期处于动乱之中,政局动荡。整个魏晋南北朝时期,知识分子阶层盛行 玄学,清谈成风;佛、道二教异军突起,来势汹汹,都对传统礼仪发出了挑战。以阮籍 、嵇康为代表的“竹林七贤”,公然表示对礼教的蔑视。阮籍曾著《大人先生传》,嵇 康著《与山巨源绝交书》,抨击“唯法是修,唯礼是克”,主张“越名教而任自然”, 使传统礼仪受到严重冲击。不少人有鉴于当时浮华骄矜、肆意毁誉的世风,退而致力于 对家中子孙后代的教育,留下了不少家训类的文字,使家礼在这一时期发展到一个新的 时期。北齐颜之推的《颜氏家训》,凡七卷二十篇,依次为序致、教子、兄弟、后娶、 治家、风操、慕贤、勉学、文章、名实、涉务、省、止足、诫兵、养生、归心、书证、 音辞、杂艺和终制,堪称家礼之典范。古今家训,大都受到它的影响。

唐太宗贞观十一年,房玄龄、魏徵组织礼官、学士,在隋礼基础上增补大子上陵、朝 庙、养老、大射、讲武等内容,定古礼61篇、宾礼4篇、军礼20篇、嘉礼42篇、凶礼11 篇,称《五礼》。后世则称其为《贞观礼》。唐高宗显庆三年,又由长孙无忌、李义府 、许敬宗等人作进一步增补,称《新礼》。后世则称其为《显庆礼》。到了开元盛世, 唐玄宗又在隋礼和《贞观礼》、《显庆礼》的基础上进行大规模的整理工作,主持纂修 《大唐开元礼》。这次纂修工作从开元十四年起,至二十九年完成,前后历时十五年。 据《新唐书·礼乐志》称:“由是,唐之行礼之文始备,而后世用之,虽时小有损益, 不能过也。”《开元礼》较前代礼仪更具系统性和完整性,成为封建礼制的最高典范, 此后几个朝代的礼制基本上没有超过它。唐末杜佑撰写《通典》,其中《礼典》一百卷 ,更是仪制研究的一个里程碑。

至宋代,随着市民阶层的崛起,礼仪研究的注意力移向民间,民间礼俗的规范化研究 达到相当水准。北宋司马光在《仪礼》的基础上,综合民间礼俗,撰写《书仪》,南宋 朱熹在《书仪》的基础上撰写《家礼》,主要侧重在冠、婚、丧、祭“四礼”和一些民 间日常生活的行为规范。朱熹《家礼》还特别强调简化仪节度数,比如把婚姻“六礼” 简化为“四礼”,把丧礼中子女守丧三年改成了一年或半年等等,使礼仪与民众更为贴 近,更为实用与易于操作。朱熹《家礼》在明清二代传遍全国,成为家庭礼仪的圭臬。

从嘉靖年间起,直至明亡,却出现了一股越礼逾制的浪潮,向传统礼教发起猛烈冲击 。不过,这种越礼逾制的浪潮未能得到持续发展。不久,随着明清王朝的嬗递,清朝强 化了封建专制统治,传统礼仪再度被奉为金科玉律,越礼逾制的浪潮逐渐消退。到了清 乾、嘉年间,礼仪研究趋于昌盛,礼经学的名家、名著为数不少,诸如徐乾学《读礼通 考》、凌廷堪《礼经释例》、胡培晕《礼仪正义》、黄以周《礼书通故》、孙诒让《周 礼正义》等,都在礼学史上占有重要一席。

2.从史学意义上研究礼仪。早年梁启超在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讲学,就提倡礼仪研究 “不把他当作经学,而把他当作史学”,要利用我国传统礼学的丰富材料,进行中国文 化史、制度史、社会史、风俗史的研究。进入二十世纪初,特别是“五四”运动以后, 崔适、夏曾佑、梁启超、王国维、胡适等学者从史学的意义上研究古代礼仪,从更新更 深的层面剖析我国的礼制与礼俗,使依托于旧经学的礼仪研究有了质的进步。如胡适在 其《中国哲学史大纲》认为:“礼之进化,凡三时期:第一,最初的本文是宗教的仪节 ;第二,礼是一切风俗习惯所承认的规矩;第三,礼是合乎义理可以做为行为规范的规 矩。”

马克思主义的新史学兴起以后,礼仪的研究获得了更为广阔的视野,特别是随着越来 越多的甲骨文、金文得到定释,越来越多的地下实物和遗迹得到发掘,使礼仪的研究纳 入了一个更为科学的范畴之内。几十年来,史学家们从“三礼”(“四礼”)之中或考证 典章制度,或勾勒社会结构,或阐发政治伦理,或研究生活细节,或对证器物,或检索 职官,礼学真正成为史学,礼书真正成为史书。任选一本史学论著都可以看到礼仪的内 容,而有关古代史的研究论文引征礼书材料者比比皆是。这其间,郭沫若、顾颉刚、杨 向奎、沈文倬、陈公柔、杨宽等学者用力尤多。杨宽先生六十年代出版的《古史新探》 中一系列阐释古礼制的文章,上自氏族社会下至秦汉之际,实物与文献互证,穷本索源 ,史论结合,被称为以新方法研究古礼制的发凡起例之作。

3.对传统礼仪的批判与反思。儒家所提倡的传统礼仪虽然为规范社会成员的行为、建 立必要的社会秩序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并随着儒学的主流地位的确立而被历代统治者接 受与推行,但儒家礼仪的弱点与缺陷并不因之而得到修正,相反,由于儒家将礼仪看成 是“天经地义”的东西,所谓“礼也者,物之致也”(《礼记·礼器》),因而使它日益 僵化,最后变成摧残人性,扭曲人格的罪魁祸首。在我国的礼仪研究中,早在春秋战国 时期,法家、道家和墨家就针对儒家的“以礼治国”进行了批判。法家对礼仪的批判, 主要集中在《商君节》中,法家将礼仪当作“六虱”之一,认为:“六虱:曰礼、乐; 曰《诗》、《书》;曰修善、孝弟;曰诚信、贞廉;曰仁义;曰非兵、羞战。国有十二 者,上无使农战,必贫至削。”(《靳令》)而道家提倡以道治国,对儒家的“礼”也有 过抨击。老子就对伪礼提出过批评。《老子》第三十八章云:“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 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老子将居心分成道 、德、仁、义、礼这样几个层次,以为无形无迹的“道”显现于物或作用于物,就是“ 德”,“德”又有上下之分。上“德”是无心的流露,下“德”则有了居心。“仁义” 是从下“德”产生的,也是有心的作为,已经不是自然的流露了,到了“礼”,更是注 入许多勉强的成分,是一种做作。而墨家也对当时的“厚葬久丧”以及统治阶级中盛行 的各种繁文缛节提出了批判,认为这些繁缛的礼仪加重了人民的负担,《节用中》云: “俯仰周旋威仪之礼,诸费不加于民利者,圣王弗为。”主张“节用”减轻民众负担而 取消繁缛的礼仪。

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传统礼仪又一次遭到非议。以阮籍、嵇康为代表的“竹林七贤 ”首先发难,对名教礼律展开批判。嵇康说:“六经以抑引为主,人性以从欲为欢;抑 引则违其愿,从欲则得自然。然则自然之得,不由抑引之六经:全性之本,不须犯情之 礼律。”(《嵇康集·难自然好学论》)指出儒家提倡的礼仪束缚了人性的自由,可谓一 针见血。明朝李贽以“异端”自居,主张“不执一说,便可通行;不定死法,便足活世 ”。他反对当时的儒家把礼仪开成一种“强而齐之”的钳制,而希望礼仪成为“一个千 变万化活泼泼之理”。而到了清乾隆年间,戴震把批判的锋芒指向“存天理,灭人欲” 之论,指出:“酷吏以法杀人,后儒以理杀人。”之后,谭嗣同对封建名教进行了全面 批判,大声疾呼:“冲决伦常之网罗”。

辛亥革命标志着封建社会在中国的彻底终结,封建礼教的统治地位也被彻底动摇,“ 五四”运动中,一批新思想的倡导者对封建礼教进行了猛烈的抨击。陈独秀的《宪法与 孔教》、《孔子之道与现代生活》;吴虞的《家族制度为专制主义之根据论》、《吃人 与礼教》、《儒家主张阶级制度方案》;李大钊的《孔子与宪法》、《自然的伦理观与 孔子》;还有胡适、周作人等人的文章,都对名教纲常和道德礼仪进行了毫不留情的解 剖与反思,分析与批判。特别是鲁迅借《狂人日记》所言的封建礼教“吃人”二字,的 确振聋发聩。所有这些,都为打掉封建礼教,解除它钳制人、压迫人的工具起到不可磨 灭的作用。

然而,也正是由于封建礼学遭到抨击的猛烈,人们在断然抛弃旧礼仪时如何建立起适 合新时代的礼仪,对这个问题的研究日渐轼微。同时,由于在批判传统文化、改革传统 礼仪做法上存在的种种偏颇,使得情况变得异常复杂。特别是在“文化大革命”期间, 受“左”的思想影响,对传统文化特别是传统道德,采取只批判、不继承的错误态度, 使传统的思想文化和道德遭受浩劫。从破“四旧”到批“周公”,关于“礼”和“礼仪 ”的思想,在轰轰烈烈的政治性大批判运动中,几乎陷入泯灭的境地。1966年,红卫兵 提出要“打破一切剥削阶级的旧思想、旧文化、旧风俗、旧习惯”,传统的思想、道德 、习俗、礼节,都被不加分析地当作封建主义残余批判。在批判孔子和“周礼”的时候 ,采取形而上学的手法,全盘否定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全盘否定中国传统的道德观念 ,毫无保留地的抛弃传统的“礼”和“礼仪”,把儒家思想和传统道德中的合理因素一 扫而净,把民族的、传统的礼仪、习俗贬低得一无是处,使之受到了毁灭性的打击,礼 仪研究因而被打入冷宫而倍受冷落。

二、现实状况:浅层次研究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大潮,为现代礼仪研究提供了广阔的平台。一方面 ,为了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和谐的人际关系和社会秩序,“礼节”、“礼貌” 、“礼仪”得到正名,并被当作思想道德建设的任务和社会主义新人的素质受到重视。 1982年1月全国总工会等九家单位联合发出了《关于开展文明礼貌活动的倡议》,提出 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五讲四美”文明礼貌活动;同年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转发了中宜部 《关于深入开展“五讲四美”活动的报告》并定每年3月为“全民礼貌月”。我国的礼 仪建议由此翻开了新的一页。十二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指导方针的决议》和十四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明确了礼仪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2001年 中共中央印发的《公民道德实施纲要》,将“明礼”作为基本的道德规范之一加以倡导 ,强调要开展必要的礼仪、礼节、礼貌活动,提高公民的道德素质。另一方面,为了适 应改革开放的需要和中国加入WTO的挑战,社交礼仪、公务礼仪、商务礼仪、涉外礼仪 等日渐成为各类社会组织,特别是企业组织人的管理的重要内容。随着世界管理理论由 “物的管理”向“人的管理”转化,组织中人的因素受到空前的重视,礼仪形象作为个 人形象的重要内容以及组织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倍受关注。礼仪形象设计因而被 当成了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我国的社会科学工作者面 向社会生活的具体实际,开展了各种礼仪问题的研究,形成了一系列研究成果,为我国 的现代礼仪建设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引。但是,与礼仪在整个社会的物质生 活、政治生活和文化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相比较,对礼仪的研究却明显滞后,翻阅近年 来的研究论文、著作、教材及全书等,总的感觉是我国的礼仪研究尚处浅层次的研究, 具体表现为:

(1)介绍性的多,研究性的少。从书籍方面来看,近年来我国出版的有关礼仪方面的书 籍有几百部之多,其中绝大部分是礼仪教程、礼仪风俗、礼仪全书之类,涉及的内容非 常广泛。从时间上可分为传统礼仪与现代礼仪;从空间上可分为中国礼仪与国际礼仪; 从内容上可分为个人礼仪、社交礼仪、公务礼仪、商务礼仪、涉外礼仪、学校礼仪、公 关礼仪、习俗礼仪等等,琳琅满目,不枚胜举。其中比较有影响的有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出版的《礼仪全书》,光明日报出版社出版的《现代礼仪全书》,各自用近200万字的 篇幅,分别介绍了有关个人、家庭、社交、公务、商务、习俗、服务、求职、涉外筹现 代补会中各种活动、各种行业、各种场合中的礼仪规范和具体形式与要求,是较为全面 的大型工具书;金正昆先生所著的《社交礼仪教程》、《政务礼仪教程》、《商务礼仪 教程》、《服务礼仪教程》、《涉外礼仪教程》等实用礼仪系列教材,作为国内第一套 较为系统的礼仪教学和培训教材,比较全面地介绍了各个领域的基本礼仪要求和技巧, 是难得的应用性和“对象化”的教材。但是,从整体上看,绝大部分书籍的内容都是介 绍性的,真正研究性的书籍屈指可数,只有顾希佳的《礼仪与中国文化》,葛晨虹的《 中国礼仪文化》,邹昌林的《中国礼文化》,杨向奎的《宗周社会与礼乐文明》,杨华 的《先秦礼乐文化》以及陈戍国的《先秦礼制研究》和《中国礼制史》。从文章方面来 看,自1997年以来发表的有关礼仪方面的文章约600多篇,其中绝大多数也是介绍性的 多,如介绍美国的餐饮礼仪、日本的社交礼仪以及各国的习俗礼仪等等,真正从礼仪的 发展历程,我国古礼的成就与存在的问题;现代东西方礼仪的渗透与整合等历史、现状 与应用方面进行理论研究,是少之又少,较有影响的仅散见于各个报刊中为较不多的几 十篇文章。

(2)规范性的多,理论性的少。在我国现今出版的上百种礼仪教材中,介绍的都是现代 社会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实用礼仪知识,比较重视具体规范的分析和讲解,重视教材内容 的规范性、系统性和可操作性。如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现代礼仪系列教材,组织了《 实用礼仪教程》、《商务沟通礼仪》、《国际交往礼仪》、《公务沟通礼仪》、《服务 沟通礼仪》等,比较全面地介绍了各个领域的基本礼仪要求和技巧;中国商业出版社出 版的《现代礼仪讲座》、《跟我学礼仪》等,都属于编写比较规范、系统的教材。由于 注重规范性与操作性的撰写,教材的实用性痕迹很重,理论性明显不足。涉及到礼仪的 历史传统及现代价值,基本原则和基本特征,基本精神与修养途径等方面的问题,一般 都是在教材的第一章“诸论”中匆匆带过,不足一万字的篇幅,既要讲清楚中西方礼仪 的起源、发展,又要讲清楚其内容、原则与特点,还要讲清楚修养的途径,显然是比较 肤浅。而且许多教材是互相借鉴,理论综述部分大多一致,没有什么研究与创新。特别 是许多教材使用国际礼仪通则指导教材的编写,大量使用西方礼仪的基本知识,却又不 从理论上讲清楚传统礼仪与现代礼仪的关系,中国礼仪与西方礼仪的关系,礼仪与个人 修养、社会角色要求的关系,以至于读者在学习礼仪时往往会面对许多困惑,弄不清楚 中国传统礼仪中哪些是可以继承的,哪些是应该摒弃的;国外的礼仪规范哪些是需要学 习的,哪些是不用借鉴的;礼仪的作用到底体现在什么方面,礼仪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 到底如何定位才算恰当等等。弄不清楚这些问题,人们知礼循礼的积极性必然会受到影 响,礼仪对人的规范性反而会形同虚设。

(3)概述性的多,专题性的少。我国近年来的礼仪理论研究出现了一些优秀的著作,主 要体现在对中国礼仪文化全面的概述性的研究上。如顾希仕的《礼仪与中国文化》,系 统地概述了礼仪的基本特征、原则、文化功能等中国礼仪文化的内涵,追索了中国礼仪 的源起与统变,对古礼与现代礼仪进行了梳理。葛晨虹的《中国礼仪文化》,从中国古 代“亚细亚”历史道路对古代礼制模式、礼仪文化形成的决定性作用,礼制与礼仪文化 在传统社会中居于中心地位的原因,以及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礼仪文化现象背后所蕴含 的思想和社会现象基础等方面,作出了有益的探索。这些著作从横向上梳理了中国传统 礼仪发生、发展、嬗变的规律,对传统礼仪作出了客观公允的评价,对于我们正确认识 礼仪与中国文化的关系有一定的指导作用。杨向奎的《宗周社会与礼乐文明》,杨华的 《先秦礼乐文化》,邹昌林的《中国礼文化》以及陈戍国的《中国礼制史》,则从纵向 上对中国古代礼制模式或礼俗生活进行了梳理。特别是陈戍国先生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 始致力于礼制史的研究,从《先秦礼制研究》开始,毕20年之功力写出巨著《中国礼制 史》1-6卷,并出版了《三礼》的白话读本,为我们了解先秦以来各相应历史时期的礼 制勾画出相应的轮廊,这些无疑是我国礼仪研究的宝贵财富。但理论研究总体而言是概 述性多而专题性少,从伦理学、社会学、经济学、政治学、美学、管理学、教育学、心 理学、民俗学等方面对礼仪进行专题研究的著作非常少见。而礼仪恰恰不是一门孤独的 学科,对礼仪进行不同学科,不同角度的探讨是礼仪研究与实践的重要内容,也是礼仪 研究的重要阵地。

三、新的视角:伦理与教育

1.从伦理学视角研究礼仪。礼仪是一个多维度的范畴。《辞海》对“礼”的基本涵义 解释为:规定社会行为的法则、规范、仪式的总称。中国历代思想家在对“礼”的涵义 和内容的阐述中,基本上将其归纳为三个层次:一是指社会的等级制度、法律规定和伦 理规范的总称;二是指社会道德规范和伦理准则;三是指礼节仪式和接人待物的方法。 在现代社会中,礼仪在内容和形式上都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概括地说,礼仪是指人 们在社会交往中形成的,以建立和谐关系为目标的,符合“礼”的精神的行为规范、准 则和仪式的总和。对于礼仪可以从多角度进行研究,之所以提出从伦理学的角度研究, 原因有三:第一,礼是基本的道德范畴。在先哲们看来,礼是一种制度秩序,更是一种 道德规范。礼是德的基础,所谓“礼者,德之基也”,“人而无理,焉以为德。”(杨 雄:《法言,问道》)礼又是德的保证,“礼者,所以正身也……无礼何以正身。”(《 苟子·修身》)在中国传统社会里,主要是通过学礼、用礼、保礼来熏陶人们的道德品 质、规范人们的道德行为,保证社会道德准则的实施的;第二,礼仪是“德”的表征, 它是表达礼的心理意识,符合礼的规范、要求的礼貌、礼节、礼仪的总称;它表现的是 一种善良的人性,高尚的人格、规范的人伦;第三,“明礼”是现代社会道德建设的重 要内容。在现代社会中,礼仪是规范人们道德行为,显现人们道德素质的重要形式,我 国《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将“明礼诚信”列为基本的道德规范,将“文明礼貌”列 为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充分说明了礼仪在现代社会道德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因此,从 伦理学的角度研究礼仪,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从理论上看,对礼仪进行论 理学分析是礼仪研究的思想理论基础,将增加礼仪研究的深度和广度,极大地丰富现代 礼仪学的内容;从实践上看,这种研究将弘扬优秀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利用礼仪的传 统积淀性、规范约束性、民俗渗透性,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从伦理学的角度研究礼仪,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分析与探索:

(1)礼仪的思想内涵。研究礼仪文化,搞清楚它的思想内涵是一切研究的前提和基础。 也就是说我们不仅要探究礼仪“是什么”的问题,还要探究它“为什么会这样”的问题 ,更要探究它今后“怎么样”的问题。这就要求我们首先必须“一分为二”地分析传统 礼仪思想,搞清楚什么是传统之礼仪,什么是现代之礼仪,它们之间的内在关联和逻辑 演绎。其次,要从传统礼仪思想中提练精华,将那些仍具有普遍意义的礼仪的合理内核 ,那些建立和谐人际关系的积极的待人之礼,那些成为传统美德的风俗习惯提练出来, 使之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宝贵财富;再次,要深入系统地研究礼仪的道德本质 、道德结构、道德功能,全面地概括、整合礼仪的伦理道德内涵,揭示礼仪在传统和现 代融合中的发展趋势。

(2)礼仪的道德价值。对于礼仪的道德价值的研究与肯定,是我国礼仪研究的又一重要 任务。礼仪是一种世界性的文化现象,它不仅是一个国家文明进步的标志,也是一个公 民文明素质的标志。在国际交往中,它体现国格;在人际交往中,它体现人格。它是社 会和谐行为的校正器,人际关系的润滑剂,其价值显而易见。但是由于我国传统礼仪的 发展经历了太多的曲折,在批判传统文化、改革传统礼仪的做法上存在着种种偏颇,人 们对礼仪的评价又出现如此多的歧异,因此在我国,对礼仪道德价值的认识出现了紊乱 的现象:有的对传统礼仪津津乐道,精华糟粕,一并继承;有的却将传统礼仪视为繁文 缛节,全盘否定、追求西化:有的认为法制建设可以取代礼仪道德建设,不必强调礼规 ;也有的认为礼仪的遵循纯屑个人私事,与他人无关,全凭个人好恶等等。在礼仪的道 德实践上情况则更为复杂,一方面是传统礼仪依然显现于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另一方 面西方礼仪的影响日益凸现;一方面是各行业内礼仪要求愈来愈高,另一方面是个人生 活领域的散慢自由。中西文化的碰撞,新旧思想的交锋,使得我们这个时代的礼仪实践 格外杂乱。因此,研究礼仪的道德价值,特别是让人们认识这种价值的重要性,就显得 格外紧迫。因此,有必要从行为调控和人格完善两大领域研究礼仪的道德功能和行为价 值,使人们自觉地做有“礼”之事,成有“礼”之人。

(3)礼仪的伦理体系。在具体的研究中,用唯物辩证法作指导,突出伦理学分析的特点 ,历史地分析礼仪的传统,客观地分析礼仪的作用,全面地分析礼仪的内容,从而揭示 礼仪的道德本质、道德结构、道德功能、道德机制以及道德趋势,使礼仪的伦理学研究 在深度、广度、高度上构筑起整体的框架,形成丰富的精神果实,从而为我国的道德建 设提供理论支持,为礼仪道德提供实现机制,为礼仪教育提供新的内容。

2.从教育学视角研究礼仪。在社会生活中,礼仪首先是作为社会公德在一定的社会范 畴里发挥作用,并逐渐扩展到职业道德和家庭道德领域,对于规范人们的行为方式,协 调人们彼此的关系,维护社会的有序运转发挥着自身应有的功能。“循礼”的基础首先 是“明礼”,也就是说要掌握礼仪的规范、要求及实施的办法。我国目前礼仪之所以尚 未成为人们乐意接受的约束,自觉遵循的规范,努力追求的修养,就是因为尚未寻求到 一条良好的教育渠道,使抽象的理论变为实践的指导与践行的动力。于是,教育就成为 现代礼仪建设的关键,从教育学上研究礼仪也就成为现代礼仪研究的新的目标。

(1)将“礼”变成“行为”。也就是要通过教育使人们普遍接受礼仪道德规范,并转化 为个体的意识和价值目标,从而自觉地发生礼仪行为。礼仪作为一种行为规范,对人们 的道德行为发生相应的约束。礼仪作为一种道德规范,它的实行不仅体现在“礼”的观 念上,更重要的是要体现在“礼”的行为上,即通过仪态、语言、动作和活动表现出来 。由于礼仪规范可以在人的外部行为中进行准确的描述和规定,可以在社会交往中进行 标准化的操作,因而具有很强的操作性。礼仪规范所具有的这种操作性强的特点,正是 我们加强礼仪教育的优势。如果我们善于利用这种约束性、操作性强的优势,通过礼仪 教育及相应的礼仪管理,加强对社会成员行为的道德约束,帮助社会成员加强行为修养 ,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我们的思想道德教育操作性不够强的弱点,从而增强思想道 德教育的操作性和有效性。这就要求我们首先要研究一个良好的教育内容体系,将各种 礼仪知识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整合,寻求到各民族、各地域、各阶层人们基 本认同又各具特色的内容;其次要研究出一套简便易行的方法,使人们在家庭生活、职 业生活和公共生活等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里都能自如地操作;第三,要研究出一条完整 的教育途径,重视家庭、学校和社会机构的教育作用,突出各自不同的特点,建构起家 庭、学校和社会相结合的教育体系,使广大公民增强礼仪意识,掌握礼仪规范,学习礼 仪准则,从而把社会道德内化为个人道德;变成个人的礼仪行为。

(2)将“礼”变成“习惯”。礼仪是一种高尚的道德,礼仪行为一旦内化便成为人们的 高善人格,成为一种真、一种善、一种美。保持住这种德性,重要的是要将“礼”变为 “习惯”。习惯作为一种自动化了的行为活动,一旦形成,就会以无意识的行为表现出 来。礼仪作为一种民俗习惯,对人们的精神面貌有着广泛的渗透。礼仪包括礼俗,即有 关“礼”的风俗习惯。在传统社会里,礼制适用上层社会,礼俗适用下层社会。民俗的 上升和理性化,即形成礼制;对民俗进行整合,把礼制下沉,即形成礼俗。礼俗是用来 教化百姓的礼仪习俗,它对人们精神面貌的影响具有渗透性和广泛性的特征,可以广泛 地渗透到人民群众的心理、意识之中,影响人们的精神面貌。一个养成了礼仪习惯的人 ,当他在社会交往中处理人际关系时,会自然而然地以礼待人,善待他人。习惯的形成 看似无意,实际上需要有意识地加以控制与培养。这种控制与培养得益于社会良好的教 育管理机制,它将礼仪转化为公众的道德要求和价值目标,从而外在地要求人们发生礼 仪行为,并逐渐形成良好的礼仪习惯。礼仪研究要着力于寻求一条有效的评价、监督、 赏罚的机制,强化执行礼仪规范的要求和手段,利用礼仪的广泛性和渗透性的优势,对 全体公民进行传统礼俗和现代礼俗的教育,寓理于俗、寓教于乐,通过引导理解礼俗的 深刻内涵,积极参与健康文明的礼俗活动,树立良好的精神风貌,使广大公民将美好的 礼仪变成行为变成习惯。

(3)构建礼仪教育的机制。要研究礼仪教育与礼仪管理的最佳契合模式,通过教育,帮 助个体确定礼仪的价值目标,促进个体进行道德自律;通过管理使礼规变成社会共同要 求,强化社会的道德他律。要综合运用家庭教育、学校教育、行业教育、社会教育的各 种途径,综合运用舆论监督、群众监督、社会监督的形式,综合运用教育、行政法律的 手段,将礼仪教育与人生观教育、价值观教育、职业观教育、纪律观教育结合起来,培 养公民的礼仪意识、和谐精神、谦逊态度、严谨习惯,有效地完善礼仪道德建设的机制 ,有效地规范人们的礼仪行为,从而形成礼仪教育与管理的良性互动机制。

标签:;  ;  ;  ;  ;  ;  ;  ;  ;  ;  ;  ;  ;  ;  

我国礼仪研究的回顾与展望_炎黄文化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