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丽[1]2002年在《论鸠摩罗什的佛典翻译及其历史贡献》文中指出佛教与基督教、伊斯兰教并称为世界叁大宗教。它是在公元前六世纪到五世纪由古北印度迦毗罗卫国净饭王的儿子乔达摩·悉答多创立的。两汉之际,佛教已逐渐向东传入中国。 佛教传入中国后,它独特的宗教信仰深入到中国人的精神生活和传统文化之中,在长期的流传演变和发展过程中,佛教日益适应汉民族和其它少数民族的特点,逐渐变成中国式的佛教。公元十叁世纪初,印度佛教被外来势力所消灭,事实上,中国成了佛教的第二母国。二千年来,佛教不仅扩大了中国思想界认识的深度和广度,而且还丰富了中国人民的文化生活和信仰生活,并带来了复杂的社会影响和多重的社会后果。 在中国,佛教的传播是与佛教经典的译介同步进行的。从安息王子安世高成为译经先锋开始,无数中外高僧大德共同努力,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佛经翻译运动。这其中有一个重要而特殊的人物,他就是东晋姚秦时代的名僧鸠摩罗什。 鸠摩罗什祖籍天竺,生于龟兹。早年曾四处游学修行,于佛学有着极高的天赋,后成为名德高僧。前秦主苻坚素闻其名,于建元十八年(公元382年)派吕光攻打龟兹,其动机虽不是专为迎请鸠摩罗什,但这也是他一个主要的出发点。后因故鸠摩罗什在凉州停留了17年,直到58岁时才被后秦主姚兴迎请到长安,71岁时在长安去世。鸠摩罗什在长安前后十一年多时间,所译佛经,据《高僧传》记载为叁百余部;《祜录》卷二载为叁十五部,二百九十四卷;《开元释教录》卷四为七十四部叁百八十四卷。现存叁十九部,叁百一十叁卷。 鸠摩罗什在中国佛教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他对佛教传播、佛经翻译以及僧尼管理制度的确立,特别是对佛教文献学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并且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本文旨在介绍鸠摩罗什其人其事及他译经的特点,使大家充分认识他在佛教发展史上的特殊地位,并通过对他的介绍,把握佛教的发展脉络及其中国化的进程。
孙垂亮[2]2011年在《论鸠摩罗什对中国佛教思想文化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鸠摩罗什作为我国佛教文化史上一位影响深远的历史人物,为佛教的中国化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罗什大师的弘法活动,使“法鼓重振于阎浮,梵轮再转于北天”(僧肇《鸠摩罗什法师诔文》)。其间虽有弥天法师为其先导,僧肇、慧远等作为辅助,究其实乃大师博大精深的佛学造诣使然。罗什大师对中国佛教思想文化的影响从如下叁个方面阐述:一、对中国佛经翻译的影响。罗什大师作为中国佛教的开创者和奠基人,结束了“格义时期”,对佛典的翻译开创了一个新世纪,在中国佛教史上建立了不朽的金字塔。可以说,没有鸠摩罗什,就没有中国佛教。他一生翻译出《大智度论》、《中论》、《妙法莲华经》、《阿弥陀经》、《金刚般若波罗密经》等叁十余部佛经要典,达数百卷之多,流传广、影响大,而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佛教的面目,使一个真正中国佛教的清晰轮廓开始展现在世人的面前,中国佛教从此步入了大发展的时代。二、对中国佛教哲学的影响。在罗什大师以前的佛教传播,大多靠神通来显化,罗什东去带来的大乘空宗理论,它以丰富的内含极大地启发了中国哲学界,魏晋的玄学讨论因而得以上升到一更高的层次。他的译籍,大部分都成为了中国佛教各派立宗的经典依据,所译大品和小品《般若经》,当时就是般若学的要典,他翻译的《维摩诘经》被认为是中国文学的瑰宝之一;他翻译的《金刚经》和《心经》是在中国被引用最多的佛经;他翻译的《阿弥陀经》是净土宗的基本经典之一;他翻译的《妙法莲华经》促成了天台宗的形成;他翻译的《中论》、《百论》、《十二门论》叁部论典,是隋唐高僧吉藏创立叁论宗的依据,《十住毗婆沙》也是华严宗所重的经论之一,所译禅经和戒律类经典也产生了很大影响。罗什的译籍,为佛教的中国化提供了深厚的基础。使佛教哲学,与儒、道两家分庭抗礼,变成中国文化学术的一派巨流,以后才有儒、释、道叁家之学,共同构成中华民族思想文化之全貌。叁、对中国佛教文化的影响。罗什大师译着对后世散文、诗歌、戏剧、小说创造都有借鉴意义,特别是对佛教塑像、绘画艺术,起到了重要作用。风行各地的佛寺、佛塔,形成了中国建筑的独特格局,成为影响后世建筑的坚实基础。遍及全国的石窟寺塑像和壁画,为汉文化的心理结构和民族精神注入的新鲜血液,成为源远流长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张开媛[3]2015年在《1995年以来国内鸠摩罗什研究综述》文中研究说明作为中国翻译史上的功勋人物,鸠摩罗什对中国早期的佛典翻译做出了巨大贡献。他的思想打开了大乘空宗的大门,为叁论宗的创立提供了必要的文献支撑。自1995年来,内地学者对鸠摩罗什的研究成果颇丰,研究成果遍布学位论文、期刊、专着,以翻译学、语言学、佛学的数量最多。
马丽[4]2003年在《论鸠摩罗什对佛学及佛教文献学的贡献》文中认为鸠摩罗什是魏晋姚秦时代的名僧,历经坎坷来到长安后,积极致力于佛经翻译和教化事业,他对于中国佛学及佛教文献学都着特别的贡献。对于佛学而言,通过鸠摩罗什的译介,使龙树中观派般若学说在中国得到弘传;开启了成实宗及隋唐各宗派的兴起,使成实宗成为中土较早的佛教宗派之一;使大乘佛教在中国广为流传,推动了后来中国佛学的发展。对于佛教文献学而言,鸠摩罗什对佛教文献的中国化作出了突出的贡献;他有计划、系统地翻译大乘典籍,奠定了汉文大藏经的体系结构;他不断总结前人及自己的译经经验,为后世的翻译事业提供了有益的借鉴。鸠摩罗什因此奠定了他在中国佛教历史上的重要的地位。
张开媛[5]2015年在《《金刚经》鸠摩罗什译本在唐代的流传和接受》文中提出本论文针对《金刚经》鸠摩罗什译本在唐代社会的流行及相关问题之研究展开讨论。鸠摩罗什本《金刚经》为该经最早的汉译本,出现于后秦年代,罗什译此经意在讲“空”。其传播的佛门空义属不着二边的“毕竟空”,故《金刚经》罗什本意在传递大乘空宗的思想精华,并服务于以叁论宗为代表的空宗一派的义理传播。唐代罗什本《金刚经》的流行仍然保持着旺盛的势头,受到知识界和普通民众的广泛重视。罗什之后,同本异译的《金刚经》译本相继问世,从义理上逐渐与罗什本发生偏离。为了从比较视角考察罗什本的特点,菩提流支本、真谛本、玄奘本、义净本、达摩笈多本等一并纳入讨论。本论文除绪论和结论外共分为五章。绪论部分讲述本文选题意义,综述前人研究成果,本文研究内容、重点、难点以及本文研究思路、方法和创新性。第一章探讨鸠摩罗什译经的流传情况。通过对历代佛经目录着录、佛教经藏、房山石经和敦煌文献的疏理,对罗什译本传世情况进行了分析。由于种种原因,不同时代所作的佛经目录和佛藏收录的罗什译经数量有所不同。作为罗什译本中最具代表性作品之一的《金刚经》,其敦煌写本数量相较其他译者《金刚经》译本超出很多,占据绝大多数。从写本特点来看,写本均呈现“前附加文+经文十后附加文”格式。“前附加文”即附加在经本之前的文本,其多为发愿文、启请文、请金刚图等。“后附加文”为附加在经本之后的文本,多为咒文、写经尾记、真言等。通过整理,可以发现敦煌本《金刚经》书写格式具有固定性,这当为民间写经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写经结构特点。第二章探讨《金刚经》译着的主体选择性,说明《金刚经》经义通过不同译者之手在唐代的变化。就敦煌写本情况和注疏所提及的内容来看,可以确定《金刚经》六个译本中的五本在唐代具有影响力,分别是罗什本、玄奘本、义净本、真谛本和菩提流支本。此外,因达摩笈多本流传至今,故对其一并分析。本章从此出发,结合译本的重译动机,分析了这六个译本的初始教义及佛学倾向,发现与罗什本强调空宗思想不同,其他诸本在经义方面发生了有宗转向。在唐代影响最大的为什本和奘本,故对这两本的差异着重做了对比分析。第叁章研究唐人对《金刚经》的注疏。唐人重视对《金刚经》的注疏,出现了多种注疏本,大部分是基于对罗什译本的注疏,说明罗什译本在唐代社会受重视的程度。通过分析唐人二十种《金刚经》注疏在义理方面的走向,发现唐人对《金刚经》的接受和使用,均是基于佛性为“有”的基础之上加以阐发,体现出对空宗思想的转向性变革。第四章讨论六祖慧能对《金刚经》教义的继承与发展。其中,署名慧能的注疏与作为禅宗立门经典的《六祖坛经》受到罗什本《金刚经》的影响。通过研究发现,《六祖坛经》既从《金刚经》获取思想资源,又改进了罗什的空观学说,从心性生发,观照中道思想。揉和了中国传统文化和佛教思想,将中国式修心养性、回归心性本净的观点揉入《金刚经》,为其注入了新的思想因素。第五章从唐代《金刚经》灵验记、讲经文与变相看《金刚经》在唐代社会的影响,研究了唐代《金刚经》灵验记、讲经文与变相中表达的民间信仰情况。唐代知识阶层的佛学思想及唐朝各个时期的佛教政策都为灵验记的写作提供了潜移默化的意识导向,使灵验记中涉及《金刚经》的文本内容逐渐趋于世俗化和功利化的特征。比如,唐前期的《金刚经》灵验记含有为公共事业及个人愿望祈求庇护的故事,但到了唐中后期,求取公共事业方面的内容已消失殆尽。唐人对《金刚经》的崇奉,也反映在石窟的经变画和世俗讲经文上,这可看作是《金刚经》的广泛传播的表征。结论指出,通过历代佛教经目、佛藏、房山石经、敦煌文献对《金刚经》记载的大量文献,可知罗什译本《金刚经》通过适应时代思潮,在传播中得到了唐代知识阶层和广大民众的广泛认可。通过对罗什之后诸译本内容的分析和唐人注疏中体现的思想倾向分析,可知《金刚经》的传播得益于其有宗化转向和民间信仰的推动。
桑荣[6]1994年在《鸠摩罗什研究概述》文中指出鸠摩罗什研究概述桑荣从研究中国早期佛教思想史来说,鸠摩罗什是一个颇值得注意的人物。他出生在我国东晋时期佛教文化中心之一的龟兹(今新疆库车)。一生从事佛经的翻译活动,对当时中国佛学的繁兴以及隋唐佛教诸宗的形成,起到了相当有力的推动作用,他在中国历史上第...
屈玉丽[7]2018年在《龟兹文化与唐五代文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古代龟兹地处丝绸之路主干道,其核心地带位于今天的库车、阿克苏等地,也是塔克拉玛干大沙漠边缘的绿洲,这里汇集了中华文化和古印度、希腊罗马文化之精髓,并集政治、宗教、艺术于一体。在唐代,龟兹是统辖安西四镇的都护府治所所在地,大唐文化与西域文化的融合促进了龟兹的繁荣,龟兹文化影响下的文学也在蓬勃发展。本论文以龟兹文化与唐五代文学为研究对象,拟在龟兹文化、唐五代文学研究各自独立的背景下进行跨学科跨文化的融合拓展研究;以文化对文学的关联和影响为理论支撑,结合出土文献、实地调查进行多层面和多元化的探索。重点致力于龟兹文化与唐五代文学关联的挖掘:首先,龟兹文化对唐五代文学独特价值的研究,考察以鸠摩罗什译经为代表的龟兹佛教文化对唐五代诗文的影响,探索龟兹佛教、语言、乐舞和壁画文化对唐五代戏剧内容、类型及演出方式的影响;其次,以新疆发现的重要文物如吐火罗A《弥勒会见记剧本》文本、龟兹石窟壁画及地下出土文物等作为重要参照依据,以研究龟兹文化与唐五代文学关系。论文由六章组成,以综合研究与个案分析两条线索布置篇章结构,结合具体问题展开论证,主要论题包括六个方面:第一,鸠摩罗什译经与王维诗文的佛教意涵。以龟兹佛教文化的重要代表鸠摩罗什译经为切入点,选取唐代典型诗人王维,考察鸠摩罗什译经在情节设置、譬喻运用、文学想象、偈颂翻译、说理方式等方面对王维诗文创作的影响。第二,龟兹佛教影响下的吐火罗A《弥勒会见记剧本》研究。从龟兹佛教文化和龟兹语言文化出发,探究吐火罗A《弥勒会见记剧本》所受龟兹文化的深刻影响:通过比较吐火罗A《弥勒会见记剧本》及其两个异本的文本内容要素和形式特征,确定吐火罗A《弥勒会见记剧本》的唐代戏剧文体性质;探讨吐火罗A《弥勒会见记剧本》对后世讲唱文学的影响。第叁,龟兹壁画与唐五代戏剧研究。通过分析龟兹乐舞类壁画对戏剧表演和戏场设置的启发、龟兹壁画故事内容及其世俗化特征对剧本内容形成和戏剧情节选择的意义、龟兹壁画叁种构图方式对戏剧结构安排的影响,探讨龟兹壁画对唐五代及后世戏剧发展的重要作用。第四,龟兹乐舞文化与唐五代歌舞戏。探讨龟兹歌舞戏的兴盛及其与龟兹乐舞文化的关系;选取唐代歌舞戏的典型代表苏幕遮、拨头、狮子舞,解读各歌舞戏的戏剧文体特征,进而分析其所受龟兹乐舞文化的影响。第五,唐五代时期的龟兹本土文学。集中讨论唐五代文学作品中以龟兹本地人、事为基础所形成的龟兹传说故事和佛教故事,探求其中所蕴含的龟兹文化的丰富内容。第六章,唐五代文学作品中的龟兹名物。选取最能体现龟兹本土文化特征的两类名物进行分析:一类是“乐舞”类名物觱篥,以论证觱篥与芦管在唐诗表现中的同质化倾向;一类是“用器”类名物龟兹枕、龟兹板、屈支灌,作为龟兹文化的标志性符号和具有独特魅力的文学意象呈现在唐五代文学作品中,成为联系龟兹文化与中原文学的重要纽带。
罗文[8]2015年在《魏晋南北朝僧尼教育研究》文中指出佛教传入中国,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才得到快速发展,除了当时社会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原因外,与佛教僧尼群体自身的佛学知识,修行实践等有着十分密切而重要的关系。因此,只有清楚魏晋南北朝僧尼教育的具体状况才能正确认识佛教在这一阶段的发展进程。本文主要运用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法和个案研究法,搜集史书、僧尼传记、佛教典籍及碑刻资料等,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僧尼作为例证分析的对象,试图将魏晋南北朝僧尼教育的情况更加真实具体地展现出来。僧尼教育的主体包括施教主体“师”和受教主体“弟子”。作为施教主体的法师,他们明义理、善言辞、有威仪,同时具有高尚的品德。作为法师讲学的助手都讲,他们或向法师发难,或为法师提供相关经典内容的补充,或担当唱导的角色,具有相当的佛学修养。作为受教主体的弟子,他们游方求法、备访众师,通解叁藏、各随所习,谨行礼仪、严守戒律,学业修成、登坛开讲。这一时期僧尼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内学”和“外道”教育两个方面。“内学”教育主要依附于所传译的佛教典籍,形成了不同的学说,如般若学、涅磐学、叁论学等等;“外道”教育则是世俗教育中的一些经典典籍,如《老子》、《庄子》、《孝经》等。僧尼教育主要通过寺院讲学的方式来接受系统的学习,包括开题、讲经、问难、作疏等过程。同时这一时期僧尼教育呈现明显的特点。即教育内容上,内外兼学,以内学为主;教育方式上,以寺院讲学为主;教育资源上,各区域不平衡;教育风格上,南偏义理,北重禅律。最后得出结论:僧尼群体是接受、学习和传承佛教文化的纽带,他们的教育知识素养、教育水平都与佛教文化的传播和发展有着直接而重要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论鸠摩罗什的佛典翻译及其历史贡献[D]. 马丽. 东北师范大学. 2002
[2]. 论鸠摩罗什对中国佛教思想文化的影响[D]. 孙垂亮. 新疆师范大学. 2011
[3]. 1995年以来国内鸠摩罗什研究综述[J]. 张开媛. 邯郸学院学报. 2015
[4]. 论鸠摩罗什对佛学及佛教文献学的贡献[J]. 马丽.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2003
[5]. 《金刚经》鸠摩罗什译本在唐代的流传和接受[D]. 张开媛.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15
[6]. 鸠摩罗什研究概述[J]. 桑荣. 西域研究. 1994
[7]. 龟兹文化与唐五代文学研究[D]. 屈玉丽. 浙江大学. 2018
[8]. 魏晋南北朝僧尼教育研究[D]. 罗文. 湘潭大学. 2015
标签:宗教论文; 鸠摩罗什论文; 佛教论文; 金刚经论文; 炎黄文化论文; 罗什论文; 文化论文; 佛教人物论文; 翻译理论论文; 语言翻译论文; 读书论文; 中国佛教论文; 佛学论文; 佛经论文; 龟兹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