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已进入信息时代,以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不断发展,正在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生产、学习和工作方式。"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是我国面向21世纪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观点,它要求教师能从自己的学科教学过程中研究如何使用信息技术帮助自己的教学,把信息技术融入到课程教学中,也就是指教师在课程教学过程中能把信息资源、人力资源和课程内容有机结合,共同完成课程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对这种“整合”教学方式的研究和实施将会对小学生探究性学习、创造性的发挥、综合实践能力的提高创设良好的基础,使小学语文教学朝着特色、个性的教学方向发展。
一、信息技术革新理念,改变教与学的方式
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学科整合的实践研究,推动了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的更新,构筑了新型的教学系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提高了学生的信息素养,探索到了一条基于信息技术环境下学与教的新路子:
1、转变了教学理念。随着教育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在探索把信息技术与学科教育有机融合的过程中,打破了"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观念,树立了"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为学生的自由、和谐、全面发展提供了可能,培养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生存。
2、改变了学习工具。通过整合,把语文学科和信息技术有机地融为一体,强调信息技术服务于具体的任务,学生以一种自然的方式对待信息技术,把信息技术作为认知工具,学生使用计算机获取、处理信息就像使用电话、铅笔、橡皮那样自然,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锻炼,培养学生综合处理问题的能力。
3、建立了新型模式。在实验中,把计算机作为认知工具,采用"任务驱动"和"合作学习"的教学策略,构建新型教学模式,通过各种各样的主题"任务"驱动教学,有意识地开展信息技术与学科相联系的横向综合教学。每个学生都有主动参与、自我表现的机会,通过互查、 互评、互帮、互学等活动,为学生共同寻求答案、解决疑难问题提供了舞台。
4、培养了创新精神。创新精神是创新的前提,也是创新的源泉,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课程整合的目的之一。在小学语文学科的教学活动中,根据学生特点,在网络环境下,发挥多媒体及网络交互性强、资源吧才丰富的优势,创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学生通过主动地建构知识,提高了创新能力及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能力。
5、训练了实践能力。传统学校教育强调的只是书本知识的学习,而忽略了对实践能力的培养。在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活动,可以利用信息演示功能模拟实验操作,可以进行情景营造,增强实践训练,加强对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的培养。如通过媒体平台搭建,开展好学生的演讲、辩论等实践活动,甚至可以将活动搬出教室,走近社区,走到自然环境中,走近生活中,训练学生实践能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信息技术弥补不足,激发学生课堂观察力
现行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内容的选择贴近儿童生活,符合现代科学技术发展,趋应社会发展需要,洋溢着现实的生活气息,不仅能够使学生体会到所学的内容与自己接触的问题息息相关,而且能够大大调动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但人无完人,书亦无完书。现行的小学语文教材中,还出现一些离生活现实、离这个时代比较远的信息,而利用信息化教学就能弥补此中不足。我们首先要明确学生观察的目标和科学的态度,其次要培养学生观察的兴趣,注意使计算机与科学课程整合能有机统一。
譬如在教学《“你们想错了”》一课时,利用计算机的实例,进行归类整理分析,并从各自的角度理解:课题有什么特点,为什么要加引号?谁说的“你们想错了”?“你们”是指什么人?“想”的是什么?为什么“想错了”。再用WORD或PowerPoint以作文、幻灯片的形式完成作业。最后大家相互讨论。进而使学生明确作文的内容来源于观察。
我们正是利用了信息资源、现代化手段来跨越时空的界限。将信息技术融合到小学语文教学中,引入时代活水,与小学语文教学内容相结合,使学生的知识更加丰富多彩,更具有时代气息、更贴近生活和现代科技。
三、信息资源融入教学,培养学生语文创新力
在信息飞速发展和新课改的环境下,教师应当把信息技术熟练的应用在教学中,把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与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结合起来,让信息技术成为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载体,真正把计算机网络技术运用到学习之中。优化学生的学习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发挥学生的创新精神,使学生在学习中事半功倍。
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蕴藏着丰富的资源,包括大量知识信息、各种素材、各种运用软件等,同时多媒体计算机具有形象直观、内容丰富、动态呈现等特点。它所提供的刺激是多样的,我们要尽量挖掘这些宝贵资源,突破书本是知识主要来源的限制,通过情境的创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比如在一些学科中,通过多媒体的加入,既文字、图片、声音、视频、动画效果的展示调动起学生探究的兴趣和热情。把信息技术用于教学,呈现以往教学中难以呈现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在这种特殊的环境中理解事物本身,加强学习者对于学习内容的理解,使学生在获取、分析、加工、应用信息的过程中进行个性化学习,实现对知识的重构和创造,既培养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和理解问题的能力,又达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目标。
在全新的现代教育理论的指导下,在新的信息技术手段的操作与演示下,学生会更喜欢学习,更热爱学习,学习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强烈的内心需要,一种有意义的创造活动,一种愉悦的情感体验、一种充实人生,激发创造性思维的活动。譬如:在教《只有一个地球》一课时,对如何保护地球,课文中写的内容并不具体,那么为了使学生进行广泛的想像,在学本课之前,师生分别收集资料,课堂上,学生在通过网上查询,结合课文内容说想法,谈想像。这样不但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又陪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有效方法。信息技术提供了极丰富的信息资源和不断更新的各类知识,任学生自由遨游在知识的海洋中,使他们的想象力插上翅膀,有足够的信息支持他们去探索和展开创造性想象,并在这一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发展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
论文作者:张雪梅
论文发表刊物:《读写算(新课程论坛)》2015年第6期(上)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9/22
标签:信息技术论文; 学生论文; 培养学生论文; 创新精神论文; 知识论文; 信息论文; 实践能力论文; 《读写算(新课程论坛)》2015年第6期(上)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