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峡两岸高新技术产业转移的若干问题_科技论文

海峡两岸高新技术产业转移的若干问题_科技论文

海峡两岸高科技产业转移承接的几个问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高科技论文,海峡两岸论文,几个问题论文,产业转移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海峡两岸高科技产业转移承接的必然性

从20世纪80年代以后,台湾地区的高科技发展及其产业化较快,呈现以下三个主要特点。第一,台湾的中小企业占绝大多数,民间科技研究发展先天不足,台湾科技行政部门在科技发展过程中居于主导地位。科技经费总投入中,先是官方投入占60%以上,民间投入占不到40%;进入90年代后,民间投入相对增加,官方与民间各占一半左右。第二,台湾高科技基础研究主要由“中央研究院”及各高等院校承担,应用科技研究主要由工业技术研究院及各科技行政部门所属的研究机构承担,科技成果及其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则由企业承担。第三,科技产品占有率较高,目前台湾高科技产业的产值占台湾制造业总产值的比例约为40%,有十多项科技产品,包括笔记本电脑、显示器、主机板、电源供应器、机壳、扫瞄仪、键盘、鼠标、集线器、数据机等,在世界市场上名列前茅。台湾高科技产业被岛内越来越多的人称为台湾经济发展的领头羊。[1]

由于受制于经济规模、企业结构及人才等因素,尽管台湾的高科技及其产业化的发展取得较大进步,但在总体上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甚至落后于同等经济发展水平的韩国。如台湾科技经费总投入仅为韩国的一半。总体研究发展水平的落后,使目前台湾高技术产业在关键技术、关键零部件等方面都严重依赖日本和美国;多半台湾厂商的生产技术仍然需要引进。由于缺乏自己的关键技术,发展较快的信息、半导体等产业大多只能采取委托加工制造方式,大部分利润被掌握关键技术与零部件的境外厂商抽走。[2]在这种背景下,从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来看,台湾高科技产业向中国大陆转移承接是必然的发展趋势。

众所周知,产品生命周期分为若干阶段,主要有新产品设计阶段、新产品形成阶段和新产品成熟或标准化生产阶段。在新产品设计阶段,新技术成果转化为产品设计,产品尚未完全成型,技术上未加完善,市场竞争不激烈,替代产品少,产品附加值高。在新产品形成阶段,新产品逐步被市场认可,购买的消费者增多,市场竞争者开始采取跟进策略,侍机进入市场,参与竞争,促使新产品开发者在产品生产规模、质量和成本方面做好应对准备。此时,一种新的产业或行业孕育成长起来。当新产品进入成熟或标准化生产阶段,技术垄断和市场寡占地位被逐步打破,众多竞争者介入同一产品的生产与销售活动,市场竞争激烈,新的产业或行业得到蓬勃发展。在这个阶段,由于产品的生产技术、生产规模及产品本身已经完全成熟,产品的附加值不断走低,而且原产地的消费市场出现饱和,企业一方面越来越重视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以尽可能获取较好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向其他国家或地区开拓产品销售市场,达到产品实现的目的,以便顺利推进再生产活动。这样,相对后进的国家或地区不但在生产要素投入的成本方面,而且在吸纳产品的市场方面,都具有越来越显著的优势。由此,才引发了发达国家或地区大量地在发展中国家或地区投资生产,将产品就地销售,或是返销本国,或是销往第三国市场的全球一体化潮流。所以,高科技产业的转移承接,就是高科技成果及其产品的原创国或地区逐步放弃本国或本地生产,将其转移到具备生产要素和产品市场优势的其他国家或地区,形成双方产、学、研一体化的上、中、下游产业链,建立经营联盟,达到优势互补,规避劣势,合作共赢,维持高科技产品在市场的竞争优势,获得更多顾客的一种商业战略。

除了上述所谓的产品生命周期使然之外,通过对台湾地区和中国大陆在土地、内需市场、劳动力、原材料、资金、科学技术、行销能力、生产管理、人才方面进行比较,可以清楚地看出,台湾和中国大陆的互补性很强,两地进行融合,实现优势互补,在产业运作中,不但能发挥各自要素的优势,而且能发挥各类要素整合的综合效用,实现“1+1>2”的协同效应[3],以取得产业经营活动的最佳经济效益。具体地说,在土地、内需市场、劳动力、原材料和技术人才等方面,台湾地区表现出极强的“需求欲望”,而中国大陆则有显著的“供给能力”。相反地,在资金、应用性科技、行销能力和生产管理等方面,中国大陆表现为较大的“需求欲望”,而台湾地区则有较强的“供给能力”。因此,通过两岸高科技产业的转移承接,达到各种要素与市场需求和供给的取长补短,是两岸博弈的最佳选择。两岸这种供需互补的态势不依任何人的意志而转移,两岸合作的广度和深度势必大大拓展。[4]特别是,祖国大陆和台湾地区在生产资源互通有无的同时,提高两岸商家运用资源、激发经济社会发展潜能的水平,增强中华民族和平崛起的后劲,是海内外炎黄子孙的共同愿望,远非经济意义所能涵盖。

回顾20世纪90年代以来台商投资大陆的产业变动,也可以证明上述的必然趋势。1991-1994年,在台商投资大陆的产业中,食品饮料业、塑胶品业和电力电子业居于首位。其中,以劳动力密集型的食品、塑胶业为主,而电力电子业的投资仅限于劳动力密集型的技术层次较低的电子零件加工业,如键盘、鼠标、机壳等。1995年以后,随着电脑产品价格下降,以代工生产及设计为主的台湾高科技产业发展模式面临新的挑战,台湾岛内电子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越来越弱,投资收益降低,如显示器、扫描仪、光驱、主机板等零组件的生产已经步入成熟期,市场消费价格大幅度下降。此后,大批的台商将产品生产线向大陆转移,形成了1995-2000年的台商投资大陆的热潮。1995年,电力电子业投资占当年台商投资大陆总额的19.66%,到2000年已经达到56.18%,高居各产业榜首。代表高新技术的三大产业(金属基本工业、电力电子业、精密器机业)投资额之和占当年台湾向中国大陆投资总额的66.48%。而传统食品饮料业的投资比例从1995年的10.75%降低到2000年的1.66%,小于其他各个行业。进入21世纪以后,台商对大陆投资呈现出行业档次高、产品技术含量高、投资额度大的特点将越发显著。[5]

二、光电产业是海峡两岸高科技产业转移承接的新领域

光电技术及其产业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正在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光电技术包括信息光电子、能量光电子、消费光电子、军事光电子、软件与网络等领域。光电技术不仅全面继承兼容电子技术,而且具有微电子技术无法比拟的优越性能和更广阔的应用范围,这种高科技产业正成为21世纪最具魅力的朝阳产业。

光电产业因其产业关联度大、无污染,被台湾定为未来发展的“策略性产业”之一。1982年台湾将光电科技列为发展重点。1999年起,投资商大举投入CD-R及TEl-LCD的生产,使台湾的光电产业整体呈现逐渐成长的趋势,其中以光电组件、光电显示器、光输出入、光储存等为主力产品,目前台湾产值最大的光电产品是光电显示器及光储存产品。资料表明,台湾光电产业正处于高度成长期,2000年,CD-ROM光盘机、扫描器已分别占全球市场的45%和94%,2002年光电业产值达新台币4938亿元,成长率为39%,预计至2005年台湾光电产业产值将有可能突破新台币一万亿元的规模。光电产业是台湾经济持续衰退中仍能持续增长的高科技产业。它与现有的电子、信息和半导体产业相结合,已成为台湾高科技产业的主流,也是目前台湾地区出口增长最快的领域。

近年来,虽然台湾光电产业发展受台湾经济衰退的影响最少,但台湾光电产业自身存在着深层次的发展问题,如基础性建设不足、中长期科研开发投入不足、关键零部件自主供给率低、劳工和人才短缺,以及成本高涨等。在海峡两岸加入世贸组织之后,光电产业成为台商掀起新一轮到祖国大陆投资热潮中的亮点。我们可以通过产业投资的SWOT分析法,进一步阐明海峡两岸在光电业领域转移承接的必要性和发展前景。

所谓产业投资的SWOT分析法,是一种综合考虑企业内部自身发展条件以及外部环境与产业发展的各种因素,并进行系统评价,从而选择最佳投资经营战略的方法。其中,S是指企业内部的优势条件(Strengths),W是指企业内部的劣势条件(Weaknesses),O是指外部环境及产业发展产生的机会因素(Opportunities),而T是指外部环境和产业发展存在的威胁因素(Threats)。

台湾光电产业,其技术优势是台湾研究机构在光电领域有足够的应用技术开发实力,而且知识产权的保护制度较为完整,能激励应用技术开发的热情。其相关产业的支持优势表现为台湾IC产业的蓬勃发展及其巨大潜力,能为光电产业的发展提供外部动力。资本优势表现为台湾资本市场运作灵活,拥有比较充足的风险资本,创业投资的发展程度比较高。台湾光电产业发展的劣势也是客观存在的。技术方面的劣势是,台湾以中小企业为主,技术壁垒较高,中小企业技术研发投入是有限的,不足以支撑光电技术的深入研发及其产业化水平的提高。产业发展的劣势是,光电产业是一门综合性的高科技产业,需要完整的产业链条的支持,而台湾的高科技产业政策主要采取引进境外的基础技术,加以应用开发,使得整体产业的素质不高,对拥有核心技术产权的国家依赖性较强,受牵制的程度比较高。市场方面的劣势是,台湾地区的人口不多,没有广阔的市场腹地,产品的消费空间狭小,光电产品在本土实现的可能性不容乐观。[6]

从台湾光电产业发展的机会看,一方面是光电产品正处于产品生命周期的快速成长阶段,仍然可以获取高额利润,具有继续发展的良机;另一方面是台商在中国大陆投资多年,已经积累了大量的经营经验,熟悉大陆市场的运作情况,光电产业转向大陆投资,发展的基础和前景是非常理想的。与此同时,台湾光电产业发展也存在一些威胁。一是来自日本的威胁,因为台湾的关键元器件主要依赖于从日本进口,而日本正是光电产业的带头者,是台湾光电业的最大竞争对手。二是来自其他后进国家的威胁,因为其他后进国家也在积极推进光电产业的发展,它们具有各自的竞争优势,给台湾带来一定的风险。三是本地区政经局势的威胁,因为台湾当局的“台独”的主张和作为,引起台湾地区政局混乱、人心浮动、政治形势不断恶化,经济持续不景气,台湾企业经营压力明显增大。四是高科技产品的生命周期缩短,对于高科技(包括光电技术)研究及其成果产业化的高投入能否得到合理的投资回报,构成相当大的威胁,令一般投资者望而却步。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台湾光电产业发展的机会和威胁并存,发展的优势和劣势同在。台湾地区抓住光电产业处于产业发展的成长阶段的大好机会,发挥自身雄厚的半导体和IC产业的技术基础以及资本雄厚等优势,大力发展光电产业,将对台湾今后几年的经济发展有不可低估的推动作用,是明智的选择。但是,台湾光电产业如何克服自身发展缺乏核心技术等方面的劣势,规避影响其健康发展的种种威胁,特别是台湾光电产业如何减少对日本的依赖性,消弭美国信息技术产业的萧条对国际市场对半导体和光电产品的需求量减少的影响,摆脱台湾地区市场狭小的制约,不断提高光电产业的国际竞争优势,是其经济持续发展的极其重要的课题。因而,台湾光电产业需要立足于自主开发技术,提高研发的投资,实行市场发展战略,大力向外拓展生产基地和消费市场,特别是转移到生产要素成本较低而消费市场广阔的国家或地区,才可能抓住长期发展的机会,保持持续的盈利。在这样的发展背景下,人们有充分的理由相信,台湾光电产业向政通人和、社会稳定、要素雄厚、市场广阔的海峡西岸转移是必然的。

三、厦门可以成为海峡两岸光电业转移承接的重要地区

自1980年被确定为经济特区以来,厦门始终把对台优势的因素纳入政策构建框架,遵循“同等优先、适当放宽”的原则,实施“以港引台、以侨引台、以台引台”战略,采取各种灵活措施吸引台商来厦投资。以2003年为例,台商投资厦门核准金额约为18774万美元,占台商在福建省总投资额的38.18%。厦门之所以能够成为海峡两岸光电业转移承接的重要地区,理由包括:

第一,厦门的光电产业的发展基础良好,产业增长迅速,有条件实现与台湾的技术承接。一方面,厦门市有较强的科技研发力量,科技研究的范围广,内容丰富。例如,厦门大学现代分析科学教学部承担了多项国家科学基金项目、科学仪器九五攻关项目、973、863计划项目,物理系光电子技术研究所重点研究光通信的有源器件、激光器、光探测器、光集成等,无线电工程系专门研究光通信光源器件、光纤光栅、光纤传感器等。另一方面,厦门的高新技术工业企业占主导地位,奠定了扎实的产业基础。截至2003年底,厦门市高新技术工业企业增势看好,48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完成产值718.65亿元,同比增长28.1%,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的54.5%;重点骨干工业企业继续发挥重要支撑作用,全市170家产值上亿元的工业企业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1116.6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84.7%,对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89.1%。[7]

第二,从厦门光电产业的发展现状看,光电业已处于国际领先水平。第一,在光电器件方面,三安电子公司于2001年入驻科技园区时,注册资本1.5亿元人民币,一期投资近5亿元,建成全国最大的发光二极管外延片和芯片产业基地,占地面积扩展到了5万平方米。2003年10月,该公司与美国LANCASTER公司、思明区国有资产投资公司组建了厦门安美光电公司,占地10万平方米,总投资10亿元,将在厦门建设白光照明大型研发中心及大规模芯片生产线,以打造本土光电工业航母。国内最大、世界一流的超高亮度发光二极管工程已投产,被列为国家高新技术计划(863)资助项目。安美公司投产后生产的LED芯片预计可占领国内同类产品市场的80%。第二,在光电仪器方面,福建瑞格科技公司推出了国内首台高分辨飞行时间质谱仪,主要性能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仪器国产化率超过70%,其成本仅为国外同类产品的1/3。第三,在光电显示方面,华联电子是国内最大的发光二极管封装厂家之一。厦门宏联科技开发公司开发的LCD冷阴极背光源项目,采用了当前最先进的场致发光技术。第四,在光存储方面,厦门光电工程公司依托国家光存储首席科学家徐端瑞院士的研究中心,成为全国光盘工程研究中心厦门研发及产业化基地,相关企业有DVD福建光盘公司、夏新、万利达VCD、DVD等生产厂家。

第三,厦门具有优越的软硬环境。光电产业属于新兴的高科技产业,技术的进步离不开创新,工作人员主要以脑力劳动为主。人的潜能发挥需要有一个良好的生活和工作环境,厦门市具有良好的生活工作环境,享有“国际花园城市”的美誉。厦门城市生活环境的不断改善,将会吸引越来越多的优秀人才,尤其是海外留学人才,这为光电等高科技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人才储备。一个以开元科技园为核心、延伸至科技园以南40万平方米、以北50万平方米的近百万平方米的“光谷”带正在形成。谷内企业可以共享技术、信息、人才资源,节约建设资金和土地资源,从而形成光电技术创新基地、企业孵化基地、人才培养基地、产学研结合示范基地;还可通过基地的集聚效应和扩散效应,从点到面带动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第四,厦门筹设两岸金融试验区。2003年6月,中国建设银行厦门市分行正式启动两岸汇款“即时通”金融创新业务,海峡两岸之间汇款从而真正实现双向、实时到账。这一金融服务新举措,在中国建行系统中为第一家,在祖国大陆金融系统中亦属领先。近两年来因小三通的实施,台币与人民币的直接兑换也受到当地台商的关注,厦门可能最先成为人民币与台币直接兑换的试点。正在进行的厦门“两岸金融合作试验区”的构想包括:在银行方面,让台资银行登陆厦门,同时推动厦门金融机构赴台湾成立办事处等分支机构;在证券业方面,推动业者设立台湾与厦门的合资证券机构,成立大陆东南沿海区域性的证券交易中心,以及对两岸合资开发的基础设施项目发行企业债券融资;在保险领域,加强两地保险业合作及成立两岸再保险交易中心。这些构想若能率先在厦门实现,这对台湾光电产业进入厦门将会带来极大的推动作用。

当然,厦门在劳动力、土地价格、原材料、交通等方面还存在一些制约因素,在内部投资和管理的软件方面,也存在对台资的政策不到位、服务意识不强等问题,影响了台商投资的兴趣与热情。现在,光电产业的发展为福建省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建设带来了新的机会,作为福建省发展龙头的厦门一定要把握新一轮海峡两岸合作的机遇,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克服劣势,努力建设具有自己特色的“光谷”,为海峡两岸光电业转移承接做出积极贡献。

四、厦台光电产业转移承接的对策建议

面对两岸光电产业发展和转移承接的趋势,为了促进厦门成为两岸光电产业转移承接的重要地区,发挥应有的作用,政府应采取积极主动的态度,抓住机会,力争把厦门科技园打造成全国一流的“光谷”。为此,提出以下四个方面的对策建议。

首先,整合全社会的力量,为促进厦门成为两岸光电产业转移承接的重要地区,集思广益,群策群力,联合公关。发展光电产业不仅仅是企业的事,也不仅仅是某个政府部门的事,而是厦门的大事,需要多方面的支持。一是应增强各政府部门、企业和社会对发展光电产业的认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和一切可利用的资源,推动产业战略的实施。既要认识到发展光电产业是厦门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同时也应比较厦门发展光电产业的优势和劣势,树立竞争意识,努力培育资本市场,改善投资环境。二是应尽量获得省政府和中央政府的支持,努力争取相关部委在厦门设立办事处,便于企业与政府的交流,及时反馈信息。三是政府应与企业保持密切联系,才能准确把握产业发展动向,从而提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四是继续加强宣传力度,召开光电产业研讨会和有关招商洽谈会,积极营造发展氛围,树立厦门发展光电产业,成为“光谷”的社会形象。

其次,把厦门打造成一个全省乃至全国的科研中心,努力发展厦门高新技术。发展高新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以高新技术与知识产权武装传统产业和改造传统产品,增强传统产业的效率,提高传统产品的技术含量,并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是发达国家和一些发展中国家抢占21世纪制高点的主要竞争领域。在新的发展阶段,以超前发展的眼光,从厦门的市情出发,发挥后发优势,确定发挥先导作用的光电技术的优先地位,并促成其转化为未来的支柱产业,这对于厦门的持续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发展厦门的高新技术与知识产权,需要利用厦门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条件,借助“教育城”、“文化城”和“科技城”建设的基础,把厦门打造成一个全国的科研中心。一是建设具有对台特色的国家级高科技园区。加强火炬高科技园区、留学人员创业园和厦门思明软件园对台湾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了解研究,吸引台湾信息产业及其他高新技术产业合作,发展以信息和光电产业为龙头的高新技术产业,形成“岛内科研,岛外生产”的完整的光电产业链,发挥区域投资的整体优势,并主动向周边地区辐射。二是设计良好的机制、优惠的政策和舒适的环境,大力吸引优秀人才尤其是海外留学人才回国投身高科技研究,积极促成其产业化;留住高等院校系统(包括众多的民办高校)培养出来的优秀人才,就地取才,就地发挥,节省引进人才的成本;加快培养企业内部大量研究型的创新人才,加强对产业从业人员的培训,提高产业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三是建立厦台两岸信息网络,及时洞察高新技术产业的最新变化方向。建立海峡两岸高新技术产业信息网络,互通高新技术产业研发项目及成果,分工合作,相互咨询转让,避免重复研究开发,把握若干技术组合交叉可能产生具有突破性竞争技术的信息。及时洞悉产业生态要素的变化,正视国际产业生态的形成和加速竞争趋势,利用各种国际资源来加速两岸自身产业生态的发展和完善。

再次,以光电产业合作为指导,进一步加强软硬环境建设,发挥投资环境的引资效应。投资环境包括硬环境和软环境,前者是指生产要素供给、生产基地建设和市场销售渠道等,后者是指社会人文因素、政府办事效率、政策导向和优惠程度、市场体制规范化等。硬环境的建设要走向市场化,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和规则投资经营,增加经济社会高新技术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基础设施建设,发挥其吸引台商投资的重要作用。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提高,投资风险性增高,国际流动资本的投资者越来越注重投资环境的选择,特别是重视软环境的优劣。投资软环境的建设主要是政府的职责。它包括提高市场化水平和秩序、建设高效率运作的资金环境、高品质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以及政府优良的服务体系、服务能力和服务效率等。在软环境建设上,重点是抓住服务体系的薄弱环节,规范政府调控经济的行为,提高政府机关的办事效率,提倡为企业办实事的态度和作风。要及时清理修改一些不利于吸引台资的法规和政策,按照国际惯例的要求去规范和完善对外资项目的审批、管理和服务;要认真进行执法检查,重点整治乱收费、乱摊派现象,保护台商合法权益;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健全各相关领域的知识产权地方法规和行政管理部门的规章制度,严厉打击盗版行为,坚决保护高科技产品的知识产权,以激发两岸高科技企业的技术创新热情;要加强金融服务的建设,加强厦台金融合作,尤其是加强与台湾民营银行的联系,鼓励台资银行在厦门设立办事处,进而设立分行或组建合资银行,准许厦门银行开办离岸金融业务,方便台商筹资、汇兑和结汇;要继续完善原有的利用外资方式和渠道,积极采用外资并购等新的引资方式,提高招商队伍素质,不断完善服务体系,迅速在全市形成一个高效优质的服务环境。此外,办好海沧、杏林、集美三个国家级台商投资区,实施“同等优先,适当放宽”等可操作性的原则,并在配套资金的提供、增值税的缴交返还等优惠政策上给予一定的照顾支持。同时,在三个台商投资区要加快各种中介服务行业和生活服务行业的发展,为投资经营的台商提供优质的生产与生活服务。

最后,充分利用产业关联效应,注重以产业链招商,发挥集聚经济与信息成本的优势。特别是吸引更多的台湾龙头企业和更多的跨国公司进入厦门,在厦门落户,发挥龙头企业和大公司的投资效应。一方面,要从台湾产业发展状况和厦门产业结构调整的实际出发,重点引进互补性强、关联性大的产业,使其能够产生强大的产业关联效应。总结以往经验,可以看出,大企业往往带着中小企业走。近几年,以信息、电子产业为主的新一轮台商投资大陆高潮中,许多资金、技术密集型的骨干企业纷纷西进北移,其配套厂商也跟着骨干企业走,就是很好的证明。另一方面,要着重建立和形成大规模的协同生产体制,通过关联性大的产业带动当地相关产业发展,促进厦台区域产业链的形成和发展。这样,大力实施政府诱导、企业自主配套合作的体制,政府通过各项优惠措施,引导两岸企业自由组合,协作分工,形成上中下游一条龙产业链,并由此带动周边产业的成长,最终建立起具有强大生命力的高新技术产业群。今后,厦门要加强对台湾龙头企业招商力度,注重以光电、电子信息等为产业链招商,争取在吸收台湾大企业、大财团上实现新的突破。要通过海外宣传媒介做好招商宣传工作,有针对性地组团到境外、海外并争取直接赴台进行重点招商。当然,政府继续实施重点企业扶强政策,特别是扶持光电产品生产开发的重点企业,发挥重点企业的示范效应,其必要性也是不容置疑的。

标签:;  ;  ;  ;  ;  ;  ;  ;  ;  ;  

海峡两岸高新技术产业转移的若干问题_科技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