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息烽县中医医院外二科 551100
颈椎病是指颈椎椎间盘退行性改变及其病理改变累及其周围组织结构(神经根、脊髓、椎动脉、交感神经等),出现相应的临床表现的疾病。属中医学“项痹”范畴,本文主要探讨其中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诊治。神经根型颈椎病占颈椎病的60-70%。
钩活术是一项中医适宜技术推广项目,属中医微创类技术。钩活术疗法是在新夹脊穴、华佗夹脊穴、骨关节特定穴、阿是穴、十二正经腧穴、奇经八脉腧穴、经外奇穴等全身穴位点,利用钩鍉针,采取钩治、割治、挑治、针刺、放血等五法并用,通过减张、减压、疏通、松解、立平横达到治疗目的一种无菌操作技术。常用于脊柱退变性疾病、骨关节病、软组织退变性疾病的治疗。笔者利用钩活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117例,临床取得了很好疗效,现介绍如下:
一、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病人117例,年龄24岁至72岁。其中男性61例,女56例。单纯神经根型76例,混合型(以神经根症状为主)41例。病史2天至10+年,多数是经针灸、推拿、牵引、药物治疗无效或反复发作的患者。
1.2诊断标准:
参照2007年中国康复医学会颈椎病专业委员会《颈椎病诊治与康复指南》及《中华钩活术治疗脊柱骨关节病及脊椎管狭窄症》。
1.具有根性分布的症状(麻木、疼痛)和体征。
2.椎间孔挤压试验或/和臂丛神经牵拉试验阳性。
3.影像学所见与临床表现基本相符合。
二、治疗方法:
2.1患者俯卧于钩活术治疗床上,胸部垫枕,使后颈部充分展露,根据影像学检查和临床症状选取双侧新夹脊穴C1+C2穴或C2+C3穴或C1+C2+C3穴加双侧风池穴及风府穴进行钩治。以爱尔碘2遍,75%酒精3遍术区常规消毒。术区铺无菌洞巾,用0.5%利多卡因局部浸润麻醉。麻醉生效后,左手持无菌敷料固定皮肤,右手持已消毒无菌的钩鍉针进行钩治。风池穴用微内板钩鍉针向对侧下颌方向钩治,进针约1.2cm,基通即止。风府穴用微内板钩鍉针垂直进针钩治,进针约1.2cm,基通即止。颈椎新夹脊穴用巨内板钩鍉针倒“八字”进针,钩提皮下组织、筋膜、肌肉,韧带,使局部穴位钩提基本畅通为基准。消除了局部张力和压力,达到了减压、减张、疏通、松解的目的,进针深度1.5cm左右。然后挤出针孔内积血。酒精再次消毒皮肤,用牛痘疫苗致炎兔皮提取物3ml加维生素B12注射液1ml均等注射于钩治针孔周围(风府穴除外)。局部无菌敷料加压包扎。
2.2术后予常规止痛、活血化瘀、消炎、脱水、颈椎牵引等治疗。卧床休息4至7天,枕颈椎保健枕,睡姿以患者最舒适为宜。避免伏案久视久坐。术后一周开始行颈椎保健操锻炼,动作由小渐大,循序渐进,不可锻炼过度。
2.3 颈椎新夹脊穴定位方法如下: C1穴,第七颈椎棘突下,督脉旁开0.8寸,左右各一;C2穴,第六颈椎棘突下,督脉旁开0.8寸,左右各一;C3穴,第五颈椎棘突下,督脉旁开1.0寸,左右各一。
4)疗效标准:
(一)评价标准
临床控制:治疗后症状体征消失,颈椎活动正常,治疗后症状积分0~1分,疗效指数>90%。
显效:治疗后症状体征基本消失,颈椎活动基本正常,能参加正常活动和工作,疗效指数>70%,≤90%。
有效:治疗后症状体征有所改善,颈椎活动基本正常,参加正常活动和工作能力改善,疗效指数>30%,≤70%。
无效:治疗后症状体征与治疗前无明显改善,疗效指数≤30%。
*疗效指数=(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
(二)评价方法
四、治疗结果:
本组治疗117例,临床控制63例,占53.8%;显效43例,占36.8%;有效7例,占6.0%;无效4例,占3.4%。
五、讨论:
5.1 本组4例无效病例均为颈椎骨质增生,继发骨性颈椎管狭窄,合并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后转为颈椎开放手术治疗好转。因此,钩活术治疗颈椎骨质增生,继发骨性颈椎管狭窄,合并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无效。
5.2颈椎病神经根型疼痛主要是由于突出的椎间盘、骨赘等机械压迫神经根,影响周围血液循环,产生炎性水肿、渗出所致。由于机械压迫、化学性刺激引起炎性反应、水肿,炎性水肿又加重神经根的机械压迫、缺血、炎性渗出,形成一个恶性循环。钩活术通过钩治局部炎性瘢痕挛缩组织,达到局部减压、减张、疏通、松解、重新建立平衡的目的,使局部血液循环恢复畅通,炎性渗出水肿吸收消退,机械压迫减轻的良性循环。辅以维生素B12营养神经,牛痘疫苗致炎兔皮提取物消炎加快炎症吸收达到治疗目的。
5.3钩活术治疗颈椎病神经根型是在局麻下操作的微创手术,具有效果好,安全度高,痛苦小,恢复快,费用低,可重复治疗的特点;钩活术通过钩治局部炎性瘢痕挛缩组织达到治疗目的,不破坏正常组织结构,如果治疗效果不好,不会给开放手术增加难度;钩活术对脊柱退变性疾病、骨关节病、软组织退变性疾病的治疗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手段和辽阔的研究空间。
5.4本组病例男女比例无太大差别,而且趋于年轻化。分析原因由于现在颈椎病多由用电脑、手机及绣十字绣等长期颈部屈曲强迫姿势引起,故女性发病人群明显增加,而且趋于年轻化。
参考文献:
[1]中国康复医学会颈椎病专业委员会《颈椎病诊治与康复指南》2007.09
[2]王国强. 中医医疗技术手册[M]. 北京:国家中医药管理局,2013.01.
[3]魏玉锁著.中华钩活术[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2009.11.
[4]魏玉锁著.中华钩活术治疗脊柱骨关节病及脊椎管狭窄症[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出版,2013. 06.
[5]魏玉锁著.中华钩活术99问[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出版,2014. 04.
[6]王国强主编.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手册[M].北京:国家中医药管理局,2010.05.
[7]于文明主编.中医临床基层适宜技术[M].北京:国家中医药管理局,2009.11.
论文作者:但承学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5年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5/12/29
标签:颈椎论文; 颈椎病论文; 神经论文; 疗效论文; 目的论文; 局部论文; 症状论文; 《航空军医》2015年1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