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施工中的危险与有害因素辨识及防护论文_朱昌亭

隧道施工中的危险与有害因素辨识及防护论文_朱昌亭

陕西省西咸新区空港新城城市管理局 陕西咸阳 712000

摘要: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安全意识的提高,隧道施工安全事故发生率降低,但是受各因素影响,该工程事故发生率仍高于其他工程,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下面,本文从隧道施工中的危险与有害因素辨识出发,对防护措施进行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隧道施工;危险因素;辨识;防护

隧道工程是一项复杂的工程,涉及诸多高难度的工序和技术,一旦操作不当,将引发火灾、崩塌、岩爆等事故,这就需要加强对隧道施工的安全管理,从工程实际出发增加防护设施,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

1、隧道施工中的危险与有害因素辨识

危险因素是隧道施工中极有可能破坏物体、危害员工健康的因素,而有害因素则是影响员工健康,甚至诱发疾病的因素。一般情况下,能够对人体、物体产生危害的因素,都是操作中未将有害物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产生的,因此无论是对这些因素的辨识还是预防措施的制定,都要从实际情况出发,便于有效控制隧道施工中的有害物质和能量[1]。

1.1塌方

隧道施工需要开挖岩石和土壤,若开挖期间未做好支撑或遇到山洪、强降水等现象,就会导致结构坍塌,若这时正在施工就会造成人员伤亡,损害机械设备。

1.2车辆伤害

隧道施工中开挖出的土石方,通常需要及时运离现场,该工作需要各种样式的运载工具,但是由于隧道施工涉及工序多,很难统筹兼顾,再加上安全管理工作的未落实,极易造成车辆伤人。因此,必须严格把控车辆的使用流程和运输路线,从而预防车辆伤人现象的发生。

1.3凿岩伤害

风动凿岩机是隧道施工中的常用设施,炮径小,可直接在岩体上打眼。调查显示,虽然风动凿岩机操作简便,但也存在系列的安全隐患,比如水管、出风口在强烈的空气压力下,极有可能将零部件弹出,造成人员伤亡。

1.4爆破伤人

隧道施工期间通常会出现岩体阻挡的现象,需要爆破打通。在爆破工作开展期间,无论是炮位的检查,还是炸药使用量,都会引发爆炸事故。同时,炸药的运输和存储也会引发爆炸事故。

1.5高空坠落

为搭建支撑设施,需要开展高空作业,由于上方是刚开挖的结构,支持安全防护的可能性并不存在,导致员工高空坠落现象频发。在对脚手架进行安装时,由于未严格按要求执行,出现脚手架晃动、坍塌等情况,无法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2]。

1.6有毒气体伤害

和其他工程不同,隧道施工环境过于封闭,尽管使用的仪器设备比较少,也会出现大量烟尘。部分地区由于自然条件有限,隧道施工期间会使用爆破技术,若燃料准备不充分,就会产生有毒气体,再加上隧道内部环境的封闭性,空气流动缓慢,这时若不及时将其排出,就会造成员工中毒,影响工程质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7突泥涌水

除塌方以外,涌水是隧道施工中的常见现象,尤其是降水量比较多的地区。分析得知,突泥涌水现象的发生和地质特殊、煤层储水、断裂层出水等因素相关,而突泥问题是由开挖点处于岩溶区域,周围围岩、溶洞产生大量淤泥。另外,隧道周围存在软质填充物、地下水,无法阻挡流动势能,开挖后岩层被挖开,致使填充物、水突然倾泻,造成突泥涌水,威胁设备安全和员工生命。

1.8风、水电机械伤害

在施工期间,如果通风、供水、供电系统安装以及调试未落实到位,以及机械设备以及零部件保护不好,安全措施不全,一旦人体接触就会受到受到严重伤害。此外,员工精神不集中、过度疲劳等行为的存在也会导致操作失误,引发机械性的伤害。

2、隧道施工安全事故的防护措施

2.1安全管理对策

首先,需要建立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提升安全管理水平,并根据实际的发展情况制定安全生产与操作流程,将安全风险因素清单列出,将安全管理职责落实到个人,保证各工作都在安全管理范围内;其次,结合工程实际细化岗位的安全标准,对员工进行岗前培训,提高他们对安全生产的重视度;再次,加大安全管理的宣传力度。结合企业的安全生产目标,并将安全管理意识贯穿全程,使其真正融入企业文化,保证每位员工都能自觉约束操作行为,达到安全施工的效果[3];最后,参照隧道施工要求、外在因素组建安全生产机构,使得员工全面了解相关技术手段,预防施工问题的产生,提高工程质量。

2.2安全技术对策和预防措施

首先,合理选用施工方法。在对隧道施工方法进行选择时,需格外注意这样几点:第一,结合工程地质、技术水平、施工周期等因素综合考量;第二,优先选用全断面的开挖方法,减轻施工干扰,确保安全施工;第三,使用新型设备和技术,根据施工方案和设计要求,对施工组织设计进行编制,同时还要分析施工形势,落实安全技术措施,在保证隧道施工质量的情况下,在规定期限内竣工;其次,加强机械设备的保养和维护。为保证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行,需提前检测和维护。对于出现故障的机械设备,移至隧道外进行维修;禁止灯光不齐全的机具、车辆进入隧道内;最后,落实安全控制措施。隧道内作业时禁止用火、吸烟,每30分钟换一次班,减轻员工的工作负担;使用顺风向的铺筑工艺,减少施工现场的烟雾量和废气量,增加隧道内部环境的能见度,保护员工生命;施工前要明确手势指挥信号,预防错误操作;禁止和工作无关人员进入施工现场,减少其他的干扰因素;禁止鸣笛,预防噪音污染。

2.3安全事故应急救援措施

隧道工程施工前,需要及时和工程所在地医疗及防疫机构取得联系,同时还要和当地的安全管理部门联系,保证一旦出现安全事故后就能得到救援。为施工人员配备现场医护人员,配备急救设施和药品,以防万一。另外,还要配备消防设施、灭火器,至少准备三台水车,提前检查高压水枪、输水管道,保证其能正常运行。停车等待材料的同时,要预留一定的消防通道,并保证通道畅通;及时向当地消防队备案施工时间和地点;至少在施工现场配备2部及以上对讲机、移动电话,保证报警时的通讯畅通。除常用的报警电话外,还要熟记当地政府的应急救援电话;隧道施工中发生安全事故后,现场指挥车和其他人员要听从负责人调度,参与抢险[4]。此外,还要和相关部门共同制定应急救援措施,便于及时解决隧道施工中出现的风险,保证隧道工程质量,保护员工生命安全。

2.4劳动防护措施

在隧道工程施工前,必须对参与施工的员工进行体检,体检合格后才能上岗工作,而且实际工作中还要穿戴耐高温的工作服、皮鞋,佩戴耳塞、防毒口罩,若隧道工程规模大,竣工后还要组织员工进行专项体检;于隧道出风口安装功率比较大的排风机,增加隧道内的空气流动速度,保持内部空气清新、氧气足够;保证施工现场淡盐水、开水充足,满足降温、饮用需求[5]。

3、小结

综上所述,由于隧道工程的特殊性,极易出现安全事故,发生原因和爆破、塌方、凿岩伤害、车辆伤害、高空坠落、机械伤害、有毒气体伤害等方面相关,危害员工生命,增加经济损失。为保证隧道工程顺利施工,保护施工人员生命,必须提高施工参与人员的安全管理意识,落实安全技术措施和劳动防护措施,制定安全事故的应急救援措施,在预防安全事故发生的同时,提高整体质量。

参考文献:

[1]刘锋.隧道施工中的危险与有害因素辨识及防护[J].交通世界(上旬刊),2018,12(3):166-168.

[2]赖学辉.浅谈公路工程桥梁隧道施工安全评估监控技术[J].通讯世界,2014,34(24):228-229.

[3]李沛鸿,吴坤泽,王劲松,等.隧道施工安全风险预警研究[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17,19(8):21-24,28.

[4]林明春.隧道施工安全风险管理初探[J].房地产导刊,2014,20(1):272-272.

[5]王军智.浅谈隧道施工危险源辨识及风险管理[J].建筑安全,2016,31(7):13-18.

论文作者:朱昌亭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23

标签:;  ;  ;  ;  ;  ;  ;  ;  

隧道施工中的危险与有害因素辨识及防护论文_朱昌亭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