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大学评价的价值取向,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价值取向论文,评价论文,大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大学评价的演变历史
从大学发展的历史来考察,可以说大学评价活动是伴随着大学的产生而产生、伴随着大学的发展而发展的。大学自中世纪产生起至今已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大学评价的发展也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
在欧洲中世纪大学产生之初,大学一词的拉丁语义是“行会”、“社团”、“公会”的意思,是一种基尔特,即“教师与学生社团”。从这个意义上讲大学和其他基尔特的性质没什么区别。所以大学作为社团成立之际也首先需要获得国王或者教会的认可。这是因为在那个知识和科学成为宗教奴仆的黑暗时代,大学为了生存与发展,就不得不求助于国王或教会,而国王和教会以及地方割据从发展自身势力的目的出发也需要对大学予以积极扶持。为此,大学在申请之际就必须努力证明自身的活动是符合认可条件要求的,有时候教会或国王还会派人到大学进行实际考察。大学获得了这种特许权,则标志着具有了相应的办学凭证和条件,具有了授予教授的资格,进而赢得了自身生存与发展的外在条件。可以说这种认可或者执照获得的本身就是一种最古老的资格认定型的大学评价活动。评价的主体是权力机关,标准是绝对的,目的是维持大学的设置标准。
大学评价的第二个发展阶段出现在近代大学产生之后,但是在欧洲大陆和美洲大陆又有着截然不同的表现。近代大学出现的标志是柏林大学的创立及其所倡导的“学术自由”和“大学自治”理念,认为学术研究和教学活动质量的提高是大学自身的事情,为此大学就应该享有自治权。换句话说,大学只有获得了自治权,才能保障和促进科研与教学质量的提高。所以,近代大学的理念是拒绝外部评价的。但是,近代大学的存在与发展又离不开国家的支持。实际上在当时的德国,国家对大学教师的聘用、讲座的设置等方面都拥有相当大的权力。特别是到19世纪后期,大学的科研被认为是实现国家富强的基础,是进行重点投资的对象。为此,德国政府加强了对大学和教师信息的收集,分析大学的效益,以确定投资的具体对象和额度。所以尽管当时还没有出现大学评价这个术语,但是大学评价确实是在隐蔽地、实实在在地进行。评价的主体依然是政府,尺度则是相对的,目的是提高大学的办学效益。
在美国,国家和大学的关系与德国不同。众所周知,根据美国宪法规定教育的管理权在州政府。但是随着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州与州之间人际交流日益频繁,规模也越来越大。在这种形势下,各州之间迫切需要建立一种衡量教育质量水平的共同标准。于是,大学逐渐结成了一种跨州的全国性的团体组织,开始实行一种资格认定制度,即对加盟该团体的大学质量水平进行必要的审查,只有达到相应标准时才能得到该组织的会员资格。但在其后的发展过程中,这种制度逐渐走向以内在标准取代外在标准,同判定合格与否相比更加注重大学内部改革的道路。这种评价制度的特征之一是评价主体不是政府而是大学自治组织;特征之二是在评价标准、目的的设定过程中将着眼点放在大学的改革发展上。评价标准明确、评价结果公开、评价定期进行,这些特点使得美国这种资格认可型的大学评价活动逐渐成为了大学自主改善的必要程序,同时由于能和外部评价有机地结合起来,又使其成为推动大学改革教育内容的一种手段。
20世纪80年代以后,大学评价活动进入了第三个发展阶段。这个阶段的特征是评价形式的多样化。(1)市场型评价。随着社会、家庭对大学信息需求量的增大,企业、传媒便捕捉到这个商机,开始有针对性地向社会提供大学的有关信息,这其中就包含着对大学的评价。在此期间,许多国家都出版了面向广大考生的介绍大学的出版物。在美国出版的《美国新闻与世界报导》(U.S.New & World Report)或者《新闻周刊》(Newsweek)等大学特辑专刊,详细介绍各大学的状况,并刊载对大学的评价,发行量很大。在欧洲和日本等地这种情况也不少。例如德国的Stern特辑、日本介绍各大学的出版物,大多都包含对大学的评价。(2)第三者评价。这种评价既不是政府直接对大学进行的行政型评价,也不是由大学团体组织进行的资格认定型评价,而是由相对独立于政府和大学之外的“第三者”作为主体进行的评价。这种评价机构的评价活动虽然不受政府的直接干预或者领导,但大多是依据政府有关政策设置的,其活动经费也大都是靠公共资源支撑的。例如英国在上世纪80年代设置的高等教育质量保证机构(HEQS),法国在1984年根据修改后的《高等教育法》成立的法国大学评价委员会(CNE)等。德国在1998 年修改联邦大学大纲法中也明文规定,实施大学评价,结果公开,并设置了相应的机构。(3)测定型评价。同对大学整体进行评价相比,这种评价模式更注重大学教育活动实际上对学生产生了怎样的影响上,并对此加以测定。这种评价模式在美国比较流行,代表之一就是政府对大学教育目标实现度进行评定,并将评定结果同补助金制度结合起来。与此同时,和这种评价模式不同的以测定大学教育效果为中心的被称之为大学自我改革运动评价也在美国开展起来。
总之,时至今日,大学评价活动已经呈现出一种多样化的状态。从大学评价的主体看,既有以政府、大学团体组织为主体的,也有以第三者为主体的评价。在评价的目的上,既有以赢利为目的的评价,也有以教育资源配置或者促进大学改革提高办学效益为目的的评价,特别是将评价作为提高整个高等教育乃至某具体大学教学科研质量手段的倾向十分明显。在评价指标体系方面,不仅重视对大学教育目标的评价,而且现代社会教育目的自身也被纳入到审视的视野之中。
二、大学评价主体的利益需求与价值取向
“‘价值’这个概念所肯定的内容,是指客体的存在、作用以及它们的变化对于一定主体需要及其发展的某种适合、接近或一致。”[1] 也就是说,主体自身的需求是形成价值关系的前提,只有客体满足了主体的某种需求才能发生价值关系。大学评价所反映的也是一种价值关系。在今天的社会中,各种不同主体对大学评价的需求大致可以归纳如下。
(一)利益需求
首先是经济利益的需求。家长或学生等个体对大学教育的质量提出了新的要求。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大学入学人数的迅速增加,大学在人们的眼目中已经不再是以培养精英人才为目的的脱离社会的“自我独善”的存在。人们已经不再满足于文凭的获得,而是开始审视大学教育自身的价值,期望了解大学教育的具体内容,以判断在大学学习期间是否能获得到所期望的教育以满足自己未来发展的需要。高等教育迅速发展的另一个直接结果就是大学在社会中的地位发生了转变,大学已经从挑选学生的时代开始逐渐向被学生挑选的时代过渡。此外,经济全球化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要求国家必须加强富有创新精神人才的培养,这是民族与国家的根本利益所在。高等教育作为培养高级人才的重要基地,自然与国家的命运和利益休戚相关。同时,现代社会发展的一个显著特征是专门职业的制度化,因此大学还担负着为社会培养专门职业人才的职能。所以,国家与社会从自身利益需要出发也必然十分关注大学的发展。在企业方面,从长期发展的角度看,依靠企业内部进行人才培养已经变得越来越难以维继,其结果是过去它所承担的人才培养工作必然要逐渐转移到大学的身上,因此企业会比以往更加关注大学的教育质量。从大学角度看,办学理念也正在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大学的培养目标更加宽泛,基本上涵盖了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所需的高级人才。大学所创造的新知识和新的科研成果,也只有迅速转移到生产领域,物化到生产过程中去,才能形成创新能力、增强竞争力,也才能使自身具有旺盛的生命力。所以,从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看,都对大学评价产生着新的需求。
其次是政治利益的需求。高等教育大众化和普及化本身就是社会需求的一种反映,表明高等教育正在逐渐满足越来越多青年求学的希望。但与此同时,人们对大学的独善权威却又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反感,强烈要求大学提高教育服务的质量。例如,英国在上世纪90年代初,通过对《高等教育法》的修改,明确大学的基本使命是教育,并以该法为依据对以往神圣不可侵犯的大学开展评价活动。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下,各国政府都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挑战。一方面要努力提高国民的福祉水平,另一方面又要不断增强国际竞争能力。巨大的财政压力迫使各国政府不得不重视市场机制以提高效率,不得不重视行政改革以减少财政支出。这些政策措施都和大学密切相关,一是将市场机制引入高等教育领域,使教育资源配置更加合理化,提高办学效益;一是压缩行政编制,精简机构,缩小行政开支规模,日本国立大学独立行政法人化政策的实施就是一个典型例子。
这些社会问题和财政压力必然迫使政府一方面积极介入大学评价活动,另一方面又要对政府内部进行机构改革。前者的理由是增强资源配置的合理性,后者的原因是对高等教育主管部门的权限进行重新划定。这是因为迄今为止的大学评价大都为高等教育主管部门所垄断,而这种垄断的本身还意味着对大学隐性权力源泉的控制。大学主管部门以评价结果为基础对大学进行资源配置,并逐渐形成了作为大学保护者的行政意识。于是它们具有着双重面孔和扮演着双重角色,面对大学它们代表的是政府;面对政府其他部门即在政府内部他们又作为大学代言人形成了独自存在的价值;他们一方面要求大学进行改革,另一方面又对改革进行顽强的抵抗。例如英国教育部或大学补助金审议会长期以来一直对大学拥有相当大的影响力,引起了大学的强烈不满与批判。因此上世纪90年代英国《高等教育法》的修改,也意味着是大学对英国教育部和大学补助金审议会的胜利。
第三是大学自身的需求。教育机构就必然存在评价,大学也不例外。比如对学生学习成绩的评定、对教师工作的考核等都是评价活动。但是,从严格意义上讲这些评价是教师团体内部的一种自我总结,其范围也只限于由专业构成的学科或学院。虽然这种内部评价在其学科或学院范围之内是严格的,但是超越了这个范围之外就拒绝严格。从大学自治角度来看,大学评价是一种外在不当力量的介入,因此反对评价的呼声和势力在大学内部表现得十分强烈。这在美国、欧洲乃至日本都普遍存在。所以对社会评价要求的捕捉与适应,同大学教师相比则更多的是在发生大学管理层中。这是因为西方大学管理者的权力有限,所能采取的方法之一就是形成大学评价机制,以此作为促进大学改革的杠杆。
(二)价值取向
目前支撑大学评价活动开展的一个重要理念是“效率”理论。具体地说就是通过大学评价活动开展,将过去那种封闭的“自我独善”的大学置于一种竞争的环境之中,形成一种竞争机制,以此来提高教育资源配置的合理性和大学的办学效益。大学评价能够促进哪些意义上效益的提高,或者说具有怎样的价值,大致可以分为如下三种情况。
首先是“市场效益价值”。大学教育的质量如何,仅凭借大学自身的主张是难以作出客观判断的。家长或考生所需要的是能够有助于学生选择出与自己个性、目的相符的大学的相关信息。关于大学的科研也是如此,有关大学科研成果以及委托大学科研项目等相关信息,也是考生选择大学必不可少的,因为它表明了接受大学教育所能获得的附加值。大学也可以用能够给予这种附加值的方式来吸引学生,这种附加值并不是所有大学都能够提供的,而是大学设定了各不相同的目标,学生根据自己的需求来进行选择。结果是一方面学生可以选择到最符合自己需求的大学,另一方面又可以引导其他大学转到这种能够满足学生需求的教育方向,使大学和社会之间关系的市场效益、或者说使高等教育的专业学科结构达到最佳状态。这就是对大学评价市场价值的期待。
其次是“资源配置价值”。将大学评价和教育资源配置有机地结合起来,可以提高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合理性,从而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益。这里是将着眼点放在了对大学投入的社会资源和大学教学科研产出之间的关系上。从广义上讲这也是一种效益评价,目前许多国家实施的政府主导型评价,其动机主要是使社会教育资源向大学的配置更加科学合理,以提高大学教育科研的产出率,提高投资效益。
第三是“生产效果价值”。大学是以教学科研活动为其基本内容的,同企业的生产活动有着明显的区别。这是因为大学的教育对象是人而不是物;它是要将人类先进的知识和技术传授给学生,而不是物化到产品中;同培养学生的数量相比更注重学生的质量。这也是大学评价指标难以量化,改革努力方向不明确的主要原因之一。因为大学教育的效果是毕业生的质量水平,而毕业生的质量又为本人素质、课程水平、教师能力等多种因素所决定,所以目前对大学教学质量的评价一般多是通过和其他大学或院系的比较来明确问题所在。因此,这就需要不是大学自身而是由外部机构来对大学的教育质量进行评价,用统一的指标体系对大学进行量化比较,分析教学活动的主要问题以及改进方向,以提高大学教学的质量水平,进而增强其生产效果。
三、理清大学评价的价值关系
马克思说:“一物的属性不是由该物同他物的关系产生,而只是在这种关系中表现出来。”[2]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价值关系不是一个实体范畴,不是独立于主、客体之外的存在物;同时它也不是一个属性范畴,不是存在物生而有之的固然属性,也就是说无论在主体或客体身上都不存在“价值”的属性。价值是一个关系范畴,它只是表明主客体之间一种特定关系方面的质、方向和作用。价值的特点是主客体的统一必须是符合主体需要和内在尺度的、是客体为主体服务的、是主体占主导地位的统一。
因此,价值关系是一种以主体尺度为依据的关系内容,由于主体尺度在认识实践活动中作用的差异,使得价值关系具有个体性、多维性、时效性等特点。从哲学视角来考察大学评价,它所反映的也是一种价值关系。同样,在社会、群体或个体等作为主体和大学评价这个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中也表现着的个体性、多维性、实效性等特点。
价值关系的个体性根源于主体结构和条件的特殊规定性,它依主体的不同层次和需求而表现出每一个主体的特殊性或个性,也就是说一个主体在怎样的具体层次、具体需求关系上成为主体决定着它有怎样独特的价值关系。就大学评价而言,不同的主体都会从自身不同的利益需求出发作出判断或加以利用。例如,当家长或考生作为主体时,他们对大学评价的期待是要从中获取有助于确定报考志愿的相关信息;当大学领导层作为主体时,他们所关心的是自己学校在排序中的位置和存在的问题;当资源配置机构成为主体时,它所注重的多是大学的产出成果和效益。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在相同的社会环境中人们对相同客体(大学评价)的价值关系是不同的,这种不同只能用主体的不同来说明,或者说是由主体需求的不同所决定的。
价值关系中任何一个层次的主体结构和规定性都是复杂的,而其每一点或每一方面都会产生对客体的需要,都可能形成一定的价值关系,这就是所谓的价值关系的多维性。比如,教育主管部门既有考察大学办学效益的需求,又有评价大学管理水平、政治思想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学校设施设备等多种需求,这些需求都可能同大学评价形成一定的价值关系。这就是说,由于主体需求的多样化,决定了价值关系的多维性。同时,价值关系的多维性还表现为主体具体的价值体验是可变的和可选择的,而主体的实际体验往往又只是反映了多方面价值关系中最切近、最直接的部分,其实在这种体验背后还潜藏着诸多的价值可能性。大学评价本身都有一种居主导地位的需求,但同时它还可以满足主体的其他层次的需求,只不过是这些需求或是次要的,或是未被意识到而未形成价值关系而已。
价值关系的时效性是指每一种具体的价值都具有主体的时间性,随着主体需求的发展与变化,一定客体对主体的价值在性质、方向或程度上都会随之改变。例如,考生在报考之前和入学之后对大学评价的需求与期待就会产生很大区别。同样具体到某所大学,在其不同的发展阶段上对大学评价结果的关注点也会发生很大的变化。价值关系的时效性表明了价值生活是一个动态的发展的过程,是主体利益需求的变化决定着价值关系的时效性。
四、结论
弄清大学评价的价值和价值关系,对于确定大学评价的价值取向,开展大学评价活动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首先,开展大学评价活动之际必须确定出所要解决的目的,即主体的需求。需求肯定是多样的,但是每次大学评价只能有一个主要的需求,不应该将多种需求捆绑在一起以求一次完成,这样会失去大学评价意义。例如我国一些机构进行的以大学排行榜为目的的大学评价活动,既看不出大学的办学效益,也反映不出大学的教育质量(因为大学的教育质量只能由毕业生表现出来,而不是其他什么),所以就其结果而言是没有什么实际利用价值的,原因之一就是它在大学评价的价值取向上出现了偏差。其次,大学评价的价值关系还告诉我们,主体及其需求的多样性决定了每个具体的大学评价活动只能满足部分主体的某种需求,不能以一概全。因此,评价主体应该多元化,从不同的角度开展评价活动,才能满足不同层次的主体的需求。第三,既然主体的需求或利益决定着大学评价价值关系性质和方向,那么就必须努力使实施评价的主体处于一种相对超然的状态。从这个意义上讲,英国抛弃了教育部或大学补助金审议会,组成新的大学评价机构的做法就很有借鉴价值,因为它使教育主管机关再不可能扮演着大学管理者和大学保护者的双重角色进而从中取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