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宁海县一市中学 315604
摘 要:作业是学生学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教师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对教师而言,作业是为他们完成学校教育、教学活动而向学生布置的任务;对学生来说,作业是一种延伸性的学习活动。因此历来教师都注重对作业的布置。本文就对在新课标理念之下的语文作业特点结合自身的语文教学实践作了自己肤浅的看法。
关键词:初中语文 作业设计 个性差异
刚开始走上教师讲台的我曾对初二的学生做过问卷调查,发现有85%以上的学生喜欢数学作业,45%的学生喜欢语文作业。面对调查结果我长时间地困惑着:为什么学生对待语文作业如此无奈呢?是我布置的作业有问题吗?还是学生的天性就喜欢写数学作业呢?纵观我常规的语文作业,确实是问题百出:抄写生字词、做作业本指导丛书试卷、写练笔。无形中,这些作业已成为令学生十分厌烦的任务。他们对语文作业失去了兴趣,最终导致了语文学习能力的下降。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他们的问题意识和进取精神,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符合新课程理念的语文作业,能引导学生关注生活,积极地学,灵活地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随着语文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语文教师要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新的作业观。
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应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作业布置也要尊重个体差异,我们农村学校的学生受其智力水平、思维能力等限制,所表现出来的学习能力是不尽相同的。因此,教师在进行作业设计时,要尽量照顾到各个层面的学生,给每一类学生都提供积极学习的机会。
例如可根据教学目标把作业设计成ABC三个等级,其中,A类作业偏重于基础知识的巩固和积累;C类作业偏重于综合能力的运用;B类作业则介于二者之间。引导学生根据自身的学习水平选择适合自己的作业,就能给学生一种心理暗示:“这是专门为我设计的作业,我一定能完成好!”比如《列夫·托尔斯泰》这篇文章的作业可以这样设计:A类摘抄托儿斯泰外貌描写的语句;B类摘抄托儿斯泰外貌描写的语句并体会他们的表达效果;C类模仿课文的描写方法,传神表现你最熟悉的一个人的外貌。这一组作业,有难有易,可以满足不同程度的学生的需求。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既达到了教学目标,也发展了各自的个性。
下面在尊重个体差异基础上简要介绍几种作业类型。
一、读一读
新课程提出“少做题,多读书”的要求。课外阅读是课内阅读教学的自然延伸和必要补充,它使课内知识得以迁移到课外去。开展课外阅读可以引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探求知识的强烈欲望,丰富知识、开阔视野。许多散文、诗歌等文章的句子优美生动,适合学生朗读背诵,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通过一些“朗诵比赛”诱导学生自己选择时间读,这些具有竞争性的比赛活动学生的兴趣是很浓的,积极性很高,因而参与性也很高。课改对课外阅读量作了大幅度调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我们必须把课外阅读作业做细做实,扩大学生的知识储备量。
如学了课文《爸爸的花儿落了》,引导学生看《城南旧事》;学了《山市》,引导看《聊斋志异》;学了《孔乙己》,可以推荐《呐喊》;学了《范进中举》,可以推荐《儒林外史》……通过广泛的阅读,引导学生学会沟通课内、课外知识的内在联系,使学生阅读能力得到提高,思想得到升华。对有思想内涵的课内外作品,可指导写读书心得笔记,使之理解得更深入全面。
二、写一写
七年级的入学新生我让他们准备一本钢笔字帖。字帖选择3500个常用字正楷,刚开始从自己的名字练起,名字从3500个常用字中找(大多数同学能从字帖中找到名字),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八年级时看情况有的可练习行书。坚持练字两年,在练习的过程中让学生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语文学习是长期积累的过程。我们可以指导学生将那些有价值、精彩的内容摘抄下来,如作文书、杂志、报刊、文学作品中的佳妙词句、精彩描写、动人的抒情、精辟的议论等,从而激发学生积累的兴趣。在这样日积月累的过程中,能够完成知识积淀,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奠定基础。
我们在积累的过程中可仿写,如:在教学《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作者按“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就是”介绍百草园是我儿时的乐园,使我们觉得条理清楚、中心突出。于是可布置作业:仿写“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就是”。
此外,初中三年每周坚持一篇练笔。练笔布置时,以不同的要求对待优差生,即提高优生的练笔“档次”,降低差生的练笔要求,使同一题目的作文中,差生“差”的练笔往往比优生“好”的练笔评分分数较高或同等分数。这样,既激励了差生的作文兴趣,使他们增强了学习的自信心,又提高了优生的竞争意识,使全班学生都形成一个激烈竞争的学习氛围。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画一画
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感受语言文字的美,我会让学生结合生活实践,凭自己的经验,动手画一画,在课文情境的再现中加深理解,获得新知。这一方法尤其适用于古诗教学。
初中语文教学中马致远的《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王维《使至塞上》中“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这些都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佳作。教学时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创新性地布置作业,根据对诗的内容的理解用一幅画来完成作业,既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又能提高学生学习古诗的积极性,更能增加作业的趣味性。
四、演一演
课标中强调:“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在课标理念的指导下,我们尝试着把语文小课本变成学生活动的大天地,把作业布置成表演课本剧、改编课本剧的活动,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素养。
《威尼斯商人》可让学生分小组,自行选定导演、演员,自己分角色排演戏剧。学生自编自演《变色龙》课本剧时,他们的能力让人刮目相看。他们分工合作,根据角色选择合适的人来进行表演,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神态揣摩得相当到位。学生在生动的表演中,加深了对课文角色的情感体验,积累了课文的语言。文言文《核舟记》、《唐睢不辱使命》等传统篇目,教材要求积累文言常识、理解思想内容并且背诵全文,要完成这些教学任务的确不易,而通过表演课本剧作业的完成,为轻松完成这些教学任务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五、说一说
说一说是为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而设计的。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是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言语交际能力唯有在交际实践中才能形成、提高。表述性的作业无疑是一座沟通现实、教材与生活的桥梁。把以往的语言、本课学习的语言,加以运用和创造是表述性作业的重点。这种作业设计往往将课中学到的知识点在实际生活中加以运用,有助于强化学生的口语能力。说一说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活动,必须通过大量实践训练才能内化为能力。
1.读书交流会。
前面提到让学生读一读,当学生读完一本名著后,让学生就所读的内容在班上交流,也可课外自我交流,掏掏心窝诉说阅读过程中的真话、实话、真情实感,看看谁的收益最多。这一作业也可检查前面的读一读,看看谁读得多、读得精、读得投入。采用这个办法,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应变能力、作文水平乃至整个语文素养,都能得到提高。
2.开辩论会(讨论会)。
辩论是运用口头语言就有争议的话题展开争辩以说服或驳倒对方为目的的讲话活动,口头辩论是一种难度较高的说话形式,最能培养学生口语表达的条理性、思维的严密性和倾听别人观点的能力。当学生就某一问题有争议时分小组以辩论会或讨论会的形式举行。如在教学《伟大的悲剧》这篇课文时,学生就 “探险的利弊”问题引起争议,我就让学生自己分两组进行辩论。在此过程中教师只作指点、评论。这类作业可以帮助学生积淀语感,锻炼思维能力,提高口语水平。
3.演讲。
新课标指出要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我们知道,一节课的前三分钟,学生因种种原因注意力不可能迅速集中地进入正常的学习状态,这时如果老师匆忙开始讲课,学生的学习效果肯定是不理想的。因而需要改进我们的教学方式,开展课前三分钟的演讲。演讲的内容可从课内延伸到课外。三分钟演讲的形式既提高了学生口语交际的能力,也开阔了视野、拓宽了知识、锻炼了胆魄,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学生健康、积极、向上的人生信念。
六、做一做
随着10年的语文课改实验,我们欣喜地看到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得到了初步的转变。我们教师要有“大语文”教育观,走出课堂,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有机结合,要努力构建课堂内外衔接、校内外结合、学科间沟通的语文教育体系。引领学生关注生活,与生活为伴;亲近自然,与自然为友;走进社会,与社会对话。
生活中处处有语文,在综合性学习《漫游语文世界》时让学生走上街头寻找生活中不规范用字,学生通过亲自调查,发现了许多生活中的不规范用字现象,并且把自己的发现拍成照片给大家展示。有的同学还亲自帮人家改错。这样的作业既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用语文,也增加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如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感受·自然》和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寻觅春天的足迹》,教师必须充分重视课前的准备工作,让学生亲近大自然、观察大自然,为后面的“我手写我心”奠定基础。又如寒假元宵节采风活动,一市不同地区闹元宵的时间、风俗习惯有不同的地方,寒假布置学生(同一村学生为一个小组)记录自己村庄元宵节的风俗,用访谈式向长辈了解风俗的历史由来,也可用相机拍下风俗活动的热闹场面。日常生活的风俗民情成为语文课程的资源。在作业过程中,学生体验到了与他人合作的乐趣。
总之,在实施新课程标准的大背景下,语文课外作业观亟需转变,语文教师要以新课程标准精神为依据,确立以学生为本、新颖多样、面向全体、重视学以致用的语文作业观,要树立起新的语文作业设计理念,使学生的个性在这里得张扬,使学生的人格在这里得尊重,使学生的情感在这里得到体验,使学生的生命在这里得到发展。我进行的作业设计的改革才刚刚起步,它的完善与成功,有待于我们大家来共同深入探索和研究。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
[2]《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师学习指导》。
[3]《浅谈新课程标准下的初中语文作业设计》.网络。
论文作者:崔莹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8年7月总第27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21
标签:作业论文; 学生论文; 语文论文; 能力论文; 自己的论文; 教师论文; 课文论文; 《素质教育》2018年7月总第27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