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国家宏观经济调控模式的发展与比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西方国家论文,模式论文,宏观经济调控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现代市场经济是由古典市场经济发展而来的,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后者以资本主义的自由竞争为特征
西方国家大多奉行自由竞争和市场自我调节的律条,政府对经济运作本身基本不加干预;而前者是以垄断特别是国家垄断为特征,西方国家认识到市场经济的缺陷,政府不再对经济运行听之任之,而是通过各种途径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经济运行。可以说,有无政府对宏观经济的干预是区分古典市场经济和现代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
一、战后西方国家宏观经济调节的变化
西方国家宏观经济的调节,是随着经济发展的变化而变化的。资本主义经济周期性危机的爆发,特别是本世纪30年代大危机的发生,表明单纯依靠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并不能自动保证实现充分就业的均衡,从而宣告了宣扬市场自动调节经济的传统经济学的破产。正是在这种经济大变动的形势下,强调依靠国家对经济进行干预以弥补市场自动调节缺陷的凯恩斯主义才脱颖而出。战后,凯恩斯的政府干预理论成为西方发达国家制定经济政策的主要依据,国家对经济生活的干预空前加强。
1、70年代以前的宏观经济调节
这一时期是主要西方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国家对宏观经济的调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通过财政调节,刺激消费和投资, 实现充分就业和经济增长两大目标。在此期间,多数国家通过扩大政府消费对经济产生明显的影响。1950—1970年,美国政府用于采购商品和劳务的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由13.5%上升到21.6%。同期,英、法两国的政府消费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由16.4%和12.3%增至17.4%和13.7%。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刺激了经济增长,1951—1970年发达国家平均经济增长率达到5.3%,比战前的2.3%高1倍以上。
(2)运用货币财政,保持价格的基本稳定。70年代中期前, 西方国家政府在利用货币信贷政策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十分重视控制价格的上涨,这方面联邦德国表现突出。联邦德国控制价格上涨的一项重要措施,就是德意志联邦银行根据每年对经济增长的预测来控制货币供应量增长速度。在一般情况下,无论是中央银行的货币供应量还是M1 、 M2和M3,其增长速度仅比国民生产总值增长速度高出1—2个百分点,两者保持基本平衡(详见表1)。
表1 联邦德国货币量*和GNP增长速度比较
年平均增长率中央银行
(%) M1M2M3货币量GNP
1961-1965年9.08.0
11.09.0 8.6
1966-1970年6.610.2 10.17.5 6.7
1971-1975年10.7
10.0 11.09.5 8.8
1976-1980年7.59.5
8.5 8.0 7.6
1981-1985年5.15.1
5.4 5.2 4.5
* 表中货币量M1=纸币+活期存款;M2=M1+定期存款;M3 =M2+储蓄存款及其他信用凭证。
资料来源:王怀宁主编:《世界经济与政治概论》,世界知识出版社,1989年,第201页。
这样,通货膨胀得到有效抑制,50年代、60年代和70年代联邦德国的通货膨胀率分别为1.2%、2.4%和4.8%, 均为主要西方国家中的最低水平。
(3)综合运用各种政策手段,促使经济稳定增长。战后, 西欧国家在运用凯恩斯主义宏观需求管理政策的同时,采取了一系列综合调节的方式。一是国有化。通过对一批濒临破产、设备陈旧的私人垄断企业和重要的公共基础部门实行国有化,西欧国家政府控制了基础工业、交通邮电等部门。1968年,国有企业占全国资产总额的比重,法国为33.5%,意大利为28%,联邦德国为22.7%,英国为17%;二是计划化。 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等国都不同程度地实行经济计划化,其中以法国的计划化最具影响。这些国家的计划的共同特点是,计划的非指令性,对企业只起指导作用,政府通过与企业签订合同,利用财政、货币、信贷等经济杠杆诱导企业的投资和经营活动,以实现计划规定的目标;三是发展社会福利。社会福利是通过国民收入再分配的形式调节社会总需求的一种手段,它对于解决效率与公平的关系,缓和社会矛盾起了一定的作用。 西欧各国的社会福利开支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不断提高, 1969年瑞典、荷兰分别为21.8%,联邦德国和法国约占18.6%,英国为12.5%,均高于美国的10.8%和日本的5.9%。
(4)通过提高出口产品价格和减少能源消费, 实现国际收支平衡目标。70年代爆发两次能源危机,日本和联邦德国及时地调整能源政策,改善能源消费结构,积极开发新能源,同时采取上述措施,不仅使外贸出现顺差,而且使国际收支保持基本平衡。
2、70年代以来的宏观经济调节
由于长期推行扩张性经济政策,两次石油危机的打击和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70年代西方国家普遍陷入了经济滞胀的泥潭。1951—1970年,美、日、联邦德国、法、意、英6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2.2—10.7%,1971—1982年只增长1—4.7%,其中美、德、意、英4 国还出现过负增长。消费物价上涨率由1.8—5.9%上升为4.8—18%, 其中意大利1980年达21.2%。
严重的经济滞胀导致西方经济理论危机,作为战后官方经济学的凯恩斯主义受到了各种经济流派的抨击,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货币学派、供给学派等新保守主义。新保守主义主张让市场机制充分发挥对经济的调节作用,认为政府的过多干预不利于调动企业的生产积极性;主张以供给管理取代凯恩斯主义的需求管理;主张严格控制货币供应,实行稳定的货币政策。
凯恩斯主义正统地位的动摇和新保守主义的抬头,导致西方国家政府干预经济的方式的变化和政策的调整。英国的撒切尔夫人当政期间(1979—1990年),对经济政策进行了大胆改革,以货币主义取代凯恩斯主义。美国的里根入主白宫后,也扬弃了凯恩斯主义,转而采用了供给学派的理论和政策。政策的调整使两国的通货膨胀得到了抑制,经济增长率也有了一定的回升,但经济并未从根本上摆脱困境,美国的财政赤字和贸易逆差仍居高不下,英国的失业问题反而更加严重。
实践的结果表明,在当今世界各国经济相互依存日益加深的复杂形势下,无论是传统的凯恩斯主义经济政策,还是后起的新保守主义经济政策,都不可能单独解决各自的经济问题,实际上,现代市场经济不存在要不要政府对经济的宏观调节的问题,而只是如何调节的问题。80年代以来,上述两大经济流派有相互取长补短、吸收对方合理主张的倾向,而西方主要国家政府则综合采用各家的经济理论和政策,不断补充和完善宏观调控机制。
(1)以紧缩的货币政策抑制通货膨胀
70年代以前,西方主要发达国家和宏观经济调控的首要目标是实现充分就业的经济增长,80年代以来转变为实现低通货膨胀的经济增长。目标的转变导致政策的调整,这些国家普遍十分重视运用货币主义政策,以控制货币供应量的方法抑制通货膨胀。联邦德国和日本先行一步,接着英国、美国和法国也先后于70年代末80年代初确定货币增长率指标,开始实行反通货膨胀的紧缩政策。前后相比,各国货币供应量的增长率有明显下降。据统计,美国广义货币供应量年均增长率从1965—1980年的9.2%,降至1980—1991年的8.0%,同期日本的相应数字分别为17.2%和8.0%,德国(统一前为联邦德国)为10.1%和6.4%,法国为15.0%和9.9%,意大利为17.9%和12.0%,加拿大为15.3%和8.4%。(注:熊性美、陈漓高:《当代世界经济》,南开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73页。)
紧缩的货币政策对抑制通货膨胀产生了明显的效果。日本的通货膨胀率从1973—1982年的年均8.7%降至1982年的2.9%,率先摆脱了滞胀困境。美国和联邦德国也分别从1973—1982年的8.7%和5.3%降至1983年的3.4%和3.6%,基本走出了滞胀。法国、英国、加拿大和意大利的通货膨胀率从1984年起相继下降到5%左右。进入90年代后, 通货膨胀率进一步下降,1991—1996年西方7国年均通货膨胀率为2.8%。
(2)以扩张的财政政策促进经济增长
紧缩的货币政策是一把“双刃剑”,它有效地遏制了通货膨胀,同时又阻碍了经济增长。8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经济回升非常缓慢,失业率更是居高不下。为了刺激经济增长,西方国家依然采用扩张的财政政策,致使多数国家财政支出继续扩大。1980—1995年期间,除美国和英国外,日、德、法、意、加5 国财政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其中意大利最多,上升了10个百分点,而7国总计也从38.4 %升至39.6%。执行扩张的财政政策的必然结果是,各国财政收支普遍连年出现赤字(除个别国家的个别年份外)。虽然美国、日本、意大利和英国通过削减政府开支(主要是军费和社会福利支出),财政赤字有减少的趋势,但总体上西方发达国家尚未摆脱赤字财政的困境。
扩张的财政政策并未达到刺激经济增长的目标,1983—1989年西方7国经济增长率为2.5—4.6%,而1990—1996年下滑为0.2—3.0%, 美国、德国、法国、英国和加拿大有的年份甚至出现负增长,这表明9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经济处于低速增长的徘徊状态。
(3)放松政府管制,推行“经济自由化”
随着新保守主义的抬头,主要发达国家政府普遍放松了对经济的控制。在宏观领域,取消了对工资、价格、利率、汇率的直接控制,在微观领域,废除了许多对公用事业、交通通讯、环境保护等行业的规章制度。
国营企业私有化是“经济自由化”的又一项重要内容。英国撒切尔政府率先掀起私有化浪潮,1979—1988年出售了50多家大型国有企业的全部或部分资产,其营业规模占整个国有企业的一半左右。联邦德国和法国政府紧随其后,将相当一部分国有企业资产私有化。日本、意大利、美国和加拿大也不同程度地推行私有化政策,以期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4)实施产业调整政策
产业结构调整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对传统产业的改造和对高科技产业的扶植。对钢铁、汽车、造船、纺织等传统产业部门,根据不同情况处理,对亏损严重的企业实行淘汰、兼并或转产;对效益较好的企业增加设备现代化投资,增加科研经费,加强职工技术培训;将能耗和物耗高、污染严重的产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国家对包括微电子、信息技术、生物工程、新材料、新能源、空间和海洋技术在内的高科技产业,主要是制定长远发展战略,增加研究和开发经费,实行重点扶植。
二、宏观经济调控模式的比较
在西方国家的市场经济中,美国、日本和德国的市场经济模式是具有代表性的3种模式。这些国家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培育健全的市场体系和政府宏观调控的基本原则与目标方面,基本上是一致的。但是,由于政府介入市场经济运行的程度不同,选择目标的侧重点不同,政府宏观调控手段的组合和操作方法不同,从而在市场、企业与政府的关系以及各项宏观调控政策之间的关系上,这些国家也有各自的特点。
1、经济计划,计划的性质、内容和方式存在一些共同特征
由于美国政府特别是共和党政府保守主义色彩浓厚,强大的私人垄断资本强烈反对,美国一直没有制订全国性的计划,而只有部门计划和企业中长期规划,国民经济的计划性主要通过间接的宏观调控政策加以体现,这是发达国家中少有的例外。
日本、德国的经济计划不仅包括部门计划和企业计划,政府还制订全国性的中长期计划。这些政府计划具有以下共同特征:
(1)计划的非指令性质。 上述计划都不需在议会通过而成为法令,因而对政府和企业都不具有法律约束力。但计划对企业有较强的指导意义,因为计划中所提出的国家中长期经济发展战略、经济结构调整方向以及为实现这些目标而确定的经济政策,对企业制订内部经济计划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2)计划实际上是预测。发达国家经济计划的非指令性, 决定它没有也不需要有硬性的生产指标,而仅有为数不多的几项如经济增长率、物价上涨率、失业率等综合性指标。这种计划实际上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指导方针和预测性文件,对企业更具有信息价值。日本的计划侧重于中期的结构性规划,把经济计划调节同全国经济发展目标和部门结构比例紧密结合。德国的计划则更注重对市场行情的分析和预测,把计划目标与市场走势结合在一起。
(3)计划具有较强的灵活性。 发达国家制订的经济计划都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根据国内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随时加以修正,使之更加趋于完善。为了适应新的情况,日本政府从不拘泥于中长期计划原定的时间,当各方面的条件和情况发生较大变化时,不管原计划是否到期,即着手制订新计划,这在新旧内阁交替时尤为明显。
2、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发达市场经济国家最主要和最经常使用的宏观调控手段
经过长期的摸索、调整和改革,发达国家的市场经济体制已达到比较完善的程度,规范的财政体制和发达的金融体系已经确立。如财政上实行分税制,中央与地方的财权和人事权相统一,金融方面实行中央银行与商业银行分离,并且有结构完整、功能齐备的金融市场,这一切为政府对经济运行实施有效的宏观调控提供了优越的体制条件。
虽然发达国家宏观调控均以财政金融政策为主,各国在目标的选择、调控的重点和手段的组合等方面却存在一些差异。
与其他国家相比,美国在综合运用财政和货币政策方面颇具特色。为了人为地刺激有效需求,美国政府在战后大部分时间内,把解决失业问题作为宏观经济调控的首要目标。在财政政策方面主要是通过减税刺激投资,在货币政策上以直接控制货币供应量和调整利率并举。80年代以来,美国政府一改过去“双松”的财政货币政策,转而使两种政策更灵活地搭配,有时两种政策一松一紧,有时一种政策在某一时段也松紧结合,以期既抑制通货膨胀的上升,又维持经济的低速增长。尽管美国政府在不同时期对两种政策的运用各有侧重,两者的组合方式也不尽相同,但总体看两者难分主次。
德国在宏观经济调控手段的运用上,明显侧重于货币政策,这与其历史上发生过两次恶性通货膨胀的惨痛教训直接有关。二战后实行社会市场经济体制,德国历届政府都把保持货币稳定和抑制通货膨胀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目标,并为此制定和实施了发达市场经济国家中最为完善和有效的货币政策。在德国,虽然财政和货币政策由政府和中央银行分别执行,但货币政策并非孤立而行。为达到稳定物价和促进经济发展的目标,两者既保持相对独立、又必须相互密切配合的关系。
由于实行不同于其他发达国家的产业政策,需要向重点产业提供强有力的财力支持,日本政府在宏观调控中比较强调财政政策的作用。德国也实施产业结构政策,但重点是让企业自由竞争,通过优胜劣汰,实现产业结构优化。而日本不仅对有发展前景的产业给予税收和补贴方面的优惠,还提供长期低息的政府贷款,对衰退产业也提供财政援助。在财政开支方面,日本主要是扩大生产性开支,美国和德国则更多地着眼于政府消费开支。
3、由于宏观调控的侧重点不同, 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在价格政策、工资政策和社会福利政策等方面也存在某些差异
在价格方面,这些国家政府一般采取以下政策措施:通过颁布反托拉斯法,反对垄断,维护公平竞争价格;对公用事业实行指导价格;对农产品实行保护价格;实行收入调节和反通货膨胀政策等。德国特别强调自由竞争和市场秩序的稳定,在保护竞争、限制垄断的过程中,政府运用的最有力手段是价格管理,因此国家对价格干预的范围较广,价格管理的层次也较复杂。美国是农产品的生产和出口大国,为保护农民利益和提高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美国政府十分重视对农业的保护和扶持,形成了一整套包括直接价格补贴、发放以稳定农产品价格为目标的优惠抵押贷款、限制生产和供给、扩大销售和需求在内的农业价格政策。
在工资政策方面,发达国家大体有两种不同的雇佣劳动制度:一种是欧美的自由雇佣制,另一种是日本的终身雇佣制。自由雇佣制是企业与工人之间的双向自由选择,它对工人形成强大的竞争压力,能较好地调动工人的进取精神,但不利于形成企业的凝聚力。终身雇佣制有利于建立企业与工人的“命运共同体”,而缺点是助长工人对企业的严重依赖。在自由雇佣制下,美国的劳资关系较明显地表现出协调性差的特点,政府需要通过制定和实施工资政策对劳资纠纷进行调控。在德国,劳资双方代表机构定期进行谈判,政府不介入。由于在企业管理、维护双方权益和解决纠纷等方面存在一系列比较规范的合作机制,所以劳资双方比较容易就工资问题达成协议。
社会福利政策是发达市场经济国家政府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其主要功能是保障市场经济运行的安定社会条件和实现收入分配的相对公平。虽然各国都采用这一政策,但其功能的侧重点、涵盖的范围等存在明显差别。上述4国中, 美国和日本的社会福利政策功能侧重于保障市场经济运行的社会条件,而在社会保障的3个方面——养老、 医疗和福利中,美国偏重于养老,而日本的政策重心在养老和医疗。相比之下,德国更重视社会福利政策,其政策功能也是两项兼有,这决定着德国社会保障的完整性。
4、由于各国市场经济体制形成与发展的历史文化背景不同, 因而在经济体制运行中政府、市场和企业之间的关系呈现出各自的特点
在市场经济关系中,家庭、企业、银行和政府被认为是主要的四大经济主体,从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角度,可以把发达国家的市场经济大致分为美国模式、欧洲模式和日本模式。这3 种模式分别突出不同的经济主体地位,经济主体之间也存在不同程度的独立性,使作为经济主体之一的政府在其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
美国是一个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也是以外来移民为主的国家,因而美国人一向具有很强的风险意识和冒险精神。在不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美国的市场经济体制和经济政策受自由主义影响根深蒂固。这种经济模式更强调个人主义,经济主体之间是比较纯粹的市场关系,独立性强,彼此对对方的限制较少,同时为对方承担的义务和责任也较小。美国模式所依靠的主要生产要素是资本,经济对市场的依存度很高,供给受价格因素的主导。利润是企业发展的基本的、甚至唯一的动力,经营者的作用往往是决定性的,外部因素的影响并不重要。美国银行制度高度市场化、银行行为不受政府的直接影响。劳动力市场受供求关系调节,其流动性很高。在上述背景下,美国政府的宏观调控政策只发挥有限的作用,主要是保证市场的竞争性、开放性和稳定性,对企业很少限制也很少保护,经济发展主要取决于市场活力。
欧洲发达国家都是老牌资本主义国家,近一个多世纪来,这些国家的社会民主主义影响广泛,并日益深入人心。以这种思想为指导的社会民主党势力不断发展壮大,甚至在不少国家成为执政党。在这种背景下,欧洲发达国家的市场经济体制比较强调社会性和互助性,力求达到经济效率和社会公平兼顾。在这些国家中,个人对社会和政府的依赖性比较强,企业在自主发展的同时也要承担必要的社会责任。虽然发达的市场体系早已形成,而且主要经济活动受市场机制调节,但欧洲人更多地依赖于政府所创办的、从医疗保险和失业救济到养老金和住宅保障这样一种完整的社会福利制度。从总体看,欧洲发达国家更注重政府的社会职能,它与企业和市场的关系比美国更协调一些。但同时应该看到,这些国家政府的经济职能主要是为市场的运作和企业的发展创造稳定而有序的外部环境,既不会替代市场的作用,更不会干预企业的内部事务。
日本也是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但它是唯一地处亚洲,且具有浓厚东方传统文化色彩的发达国家。因此,日本的市场经济体制除具有一般市场经济的特征外,还体现出东方“人本主义”、“企业民主主义”以及“和为贵”的协调主义特征。它具体表现在政府、企业和市场的关系中:政府与企业形成了所谓“官产复合体”和所谓“株式会社”的体制,说明政府对企业经营有一定程度的介入;政府与市场,政府干预主要是从宏观方面调节经济发展方向和结构,而市场调节则包括经济的具体运行和具体结构,同时,政府还通过宏观调控营造竞争而有序的市场环境;企业与市场,作为市场的主体,企业把竞争的重点放在最大限度地进行市场开发和扩大市场占有率方面。日本的企业内部实行协商原则,劳动力市场的稳定性比较强,在生产要素中劳动力占有重要地位。日本的银行制度比较传统而集中,它既深受政府的影响,又是企业发展的重要外部因素。这样,个人依赖于企业,企业受制于银行和政府,经济生活具有相对的统一性和协调性,由此可以说,日本经济模式是西方自由市场经济与东方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产物。
标签:宏观经济论文; 市场经济论文; 宏观调控论文; 经济论文; 市场经济地位论文; 德国经济论文; 宏观调控手段论文; 市场调节论文; 经济增长论文; 财政制度论文; 经济学论文; 通货膨胀论文; 货币政策论文; 财政学论文; 央行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