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解放军94592部队29分队 江苏徐州 221000)
【摘要】目的:总结飞行人员晕厥诊治和航空医学鉴定特点。方法:随机选择2015年6月至2018年6月在空军医院接受治疗的24例出现晕厥病症的飞行人员,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相关文献资料进行整理。结果:全部患者中有15例飞行合格,有5例飞行不合格,有4例暂时飞行不合格。飞行合格中有12例飞行人员为血管迷走性晕厥,占比50%;飞行人员在30岁~40岁这个年龄阶段发生晕厥病症的比例较大,共有13例,占比54.17%;不同机种飞行人员出现晕厥病症的几率存在的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在治疗飞行员晕厥时需要全面分析患者的病因,辨证施治,根据现行的飞行人员体格检查标准以及美国相关标准,结合引发晕厥的诱因进行综合鉴定。
【关键词】飞行人员;晕厥;诊治;医学鉴定
【中图分类号】R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28-0329-02
晕厥是一种发病率较高的病症,患者病发后会短暂性的失去意识,诱发晕厥病症的病因较多,病理机制十分复杂,诊治时需要进行全面的分析,辨证施治[1]。飞行人员晕厥通常为空中晕厥,也存在地面晕厥的情况。本文探究了飞行人员晕厥诊治特点与航空医学鉴定。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2015年6月至2018年6月在空军医院接受治疗的24例出现晕厥症状的飞行人员,患者全部位男性,年龄范围为24岁至47岁,平均年龄为(34.12±5.36)岁,有8例为歼、强击机飞行人员、8例直升机飞行人员、轰炸机4例飞行人员、4例运输机飞行人员,飞行员的飞行时间分为在99h至4500h。
1.2 方法
根据《航空航天医学全书》以及晕厥诊断标准对飞行人员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和分析,具体包括飞行人员的年龄、飞行集中、诱发因素、晕厥时患者的体位、飞行时间、失去意识的时间、患者的临床表现、病史、各项检查情况(心电图、头颅CT、心脏超声、脑电图、颈部血管超声等)、鉴定结果[2]。对于患者病发晕厥症状的特点进行分析和总结,同时依据现行的飞行人员体格检查的标准、以及借鉴美国的鉴定标准、结合引发患者病发晕厥病症的诱因、参考患者的飞行经验、机种、职别以及个人意向以及部队的需求进行医学鉴定。
1.3 观察指标
对患者的各项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9.0软件处理实验数据,计量资料使用(x-±s)表示,计数资料使用百分数表示,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4例飞行人员中有15例飞行合格,有5例飞行不合格,有4例暂时飞行不合格。飞行合格中有12例飞行人员为血管迷走性晕厥,占比50%,诱因明确,主要为饮酒、空腹、运动后以及长时间站立,身体健康,经过3个月地面考查合格;有1例为排尿性晕厥,患者为夜间排尿时发作,次数1次;有1例是由于飞行时加速度引发的晕厥,经过训练后合格;有1例时心源性晕厥,是由于阵发性的室上性心动过速引发的。有4例暂时飞行不合格,均为血管迷走性晕厥,均在地面进行观察。剩余不合格的飞行员中有2例为排尿性晕厥,患者信心不足;有2例为体位性低血压,有1例为心源性晕厥,治疗效果不佳。
飞行人员在30岁~40岁这个年龄阶段发生晕厥症状的比例较大,共有13例,占比54.17%,而年龄在20岁至29岁有6例,占比25%,年龄在41岁至47岁有5例,占比20.83%。
不同机种飞行人员出现晕厥症状的几率存在的差异不显著(P>0.05)。见表1。
表1 不同机种晕厥情况(例)
3.讨论
在本次研究中的病发晕厥病症的飞行员中占比较高的为血管迷走性晕厥,引发患者病发的主要诱因为饮酒、情绪波动、疲劳、空腹、长时间站立、药物等。在诊断晕厥病症时需要与眩晕、低血压、癔症、低血糖、癫痫等病症进行鉴别。飞行员飞行时因为加速度在空中出现晕厥病症,主要是由于精神因素例如紧张、焦虑、甚至恐惧的情绪,以及飞行因素(经验不足、技术状态不佳、间断飞行)以及G2应激引发,通常在诊断时需要与缺氧性、加压性、过度换气性以及高空减压性晕厥进行鉴别[3]。飞行员病发晕厥时需要重点查找患者的病因,并对导致患者晕厥的原发病进行有效治疗,阻断诱发因素。相关研究资料显示大部分晕厥的飞行人员只需要通过常规治疗即可,只有极少数血管迷走性晕厥的飞行员需要接受特殊治疗。晕厥患者需要适量开展抗荷动作训练,并摄入一定量的盐,给予患者健康教育和心理干预,避免复发。在飞行员现行标准中对于心源性、脑源性以及颈动脉窦晕厥患者为不合格,对于体位性、血管迷走性、排尿性、咳嗽性晕厥,在诱因明确以及各项检查没有异常的情况下为合格[4]。对于加速度性晕厥在通过训练后各项指标达标且检查无异常时为合格。针对飞行员病发晕厥病症的特点,在治疗晕厥过程中患者需要严格遵守飞人员的饮食标准,以及作息制度,调整好身体状态,确保健康飞行;同时加强对抗荷耐力的训练,并通过参加举重运动的方式提高自身的加速度耐力;航卫人员需要全面了解飞行人员的心理状态,并给予针对性的心理干预,预防晕厥病症的发生。
总之,在治疗飞行员晕厥时需要全面分析患者的病因,辨证施治,根据现行的飞行人员体格检查标准以及美国相关标准,结合引发晕厥的诱因进行综合鉴定。
【参考文献】
[1]付兆君,刘红巾,郑军,等.飞行人员晕厥诊治特点及航空医学鉴定[J].空军医学杂志, 2016,32(5):301-303.
[2]雷会利.36例军事飞行人员晕厥诊治特点与航空医学鉴定结果分析[D].大连医科大学, 2016,21(2):205-206.
[3]周一鸣,袁瑾辉,吕佳明,等.血管迷走性晕厥的治疗进展[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17, 17(12):2386-2389.
[4]孟素芳.心源性晕厥患者发作时心电图表现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6,19(12):107-108.
论文作者:朱映丽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8年2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7
标签:人员论文; 患者论文; 病症论文; 飞行员论文; 鉴定论文; 不合格论文; 诱因论文; 《心理医生》2018年2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