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传统村落;环境风貌;保护与引导
1 引言
我国城市化进程也在急速发展,城乡一体化是当今社会发展的大方向。对传统村落而言,社会的进步也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大部分传统村落面貌存在着如何升级的问题,也有许多传统村落存在着传统风貌亟需修复与拯救。传统村落传统特色实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共同作用下,由村落物质元素形态构成的。山东省济宁市传统村落南武山西村是著名的曾子故里,该村极具鲁西南传统村落面貌。本文以该村为例,从村落整体面貌、街巷空间、建筑风貌及元素、景观及重要节点等方面提出了相对应的保护策略,提出了传统村落规划建设落地途径。
2 保护理念
传统村落风貌保护应该从非物质文明和物质文明两方面入手,缺一不可。
首先是非物质文明对建筑及景观设计有着深刻的影响,这种影响深入村民生活,并非直白的表达在建筑构成要素上。南武山西村是曾子故里、千年古村,作为山东最具有儒学文化的村庄,保持其乡土本色,体现并延续传统儒学特征,营造儒学文化情结,建立一种南武山的村庄文化载体,成为本次景观与建筑设计的理念。
村落风貌保护和设计上延续并强化文化、建筑、空间的关系,设计出儒学文化气息浓厚、村民生活和谐温馨的意境。突显儒学文化,以孝为本的传统美德为主题的景观节点,采用本地乡土材料、乡土树种、传统儒学符号、儒学汉字等元素,增强景观设计的氛围。
3 建筑风貌控制
建筑风貌控制在于引导村民使用合理的建筑材料、色彩,控制整体建筑形式及建筑构元素,从而使得整个村庄风貌和谐统一,并能延续传统村落原有风貌。
3.1建筑形式控制
以传统为基准,现代化生活为依据,分类型的对建筑形式控制。(1)民宅改造:保留原有院落的空间关系,充分利用内院环境,融入儒学文化,根据功能分区,提炼具有特色的儒学文化符号,运用到庭院设计中,体现传统的农耕文化。(2)民宅新建:以山东传统的院落为基础,保留屋顶的形式,整体色调结合村中儒学文化以灰,白色调为主,墙面以青砖作为装饰元素,营造景观镂空墙。(3)公共服务设施类建筑:公共服务设施类建筑的建筑形式,以传统民居的建筑元素为依托,结合当代元素,与南武山西村整体建筑风貌相统一,整体色调以灰、青两种颜色为主。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建筑材料和色彩的使用
建设材料的使用应当与南武山村整体风格相一致,墙面使用砖石等传统材料,控制水泥路面的方式建议以压花为主,尽量以砖为主与植物搭配做步行系统,具体以灰瓦为主,暖红色瓦作为点缀。
色彩体系以青色、灰色为主,黑色为辅,对于村民自行建设建筑进行严格的色彩控制,以保留当地青石墙面和青砖屋顶的传统特色。
3.3.建筑元素控制
(1)屋顶:平坡结合屋顶,平顶表现为青砖外观,屋面边侧三排瓦面与整体瓦面材质色彩统一。(2)墙面:可以青色墙面为主,灰砖为辅,部分墙面可结合当地石材进行设计。(3)门窗:建议建筑门窗框控制使用断桥铝外框,色彩控制在三种以内(深灰,橄榄绿,木褐色),玻璃需使用没有色偏的无色玻璃。(4)建筑装饰:除保留当地建筑的传统装饰外,可将一些材料进行再利用,如各色的瓦,碎石等进行改造做墙面、铺地装饰。
4 村庄绿地景观布局
村庄绿地景观结构为“两横三纵,五节点”的空间结构。两横:曾子大道作为村庄对外联系的主要街道,加强其绿化作用。村庄东西向景观轴。三纵:村庄文化展示轴,将儒文化故事等相关传统儒学内容,以景观方式展示,形成村庄文化景观轴。
村庄范围内重要的景观节点是村庄公共形象的代表。例如乡村综合体广场设计为儒学主题区,结合南武山西村儒学文化气氛,运用主题文化墙等元素营造乡村综合体广场。运用中国传统活字印刷术的概念,打造“孝义”景墙,使整个广场区域孝文化分区浓厚。以中国传统诗词为主题,运用中国传统书法,在广场地面增加硬地书法铺装,增加儒学著作的宣传,为村民打造儒学气息浓厚的精神文化场所。
在村庄重要节点,设置指示牌、休闲座椅、宣传栏、村庄小故事牌等景观小品,来增强艺术效果和传统氛围。设计景观小品有独特的儒学符号,例如孝、义、纹样等。
小结
传统村落风貌承载着历史和文化记忆,需要进行合理化的保护,才能延续。南武山西村凝结了千年的历史记忆,是儒家文化重要的发源地之一,又是极具代表性的鲁西南传统村落,历史风貌的保护工作具有重要的文化意义,需要从整体到局部严格把控,并长久的坚持下去。
参考文献:
[1]李婷婷,郑力鹏,高云飞.古村落的保护发展与规划设计—以广东省梅县茶山村为例[J].建筑学报,2011(9):104-106.
[2] 高朝暄,梅 静,李志新等.我国传统村镇中的保护性破坏现象探[J].建筑学报,2012(6):28-31.
论文作者:李正军
论文发表刊物:《城镇建设》2019年2卷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29
标签:传统论文; 村落论文; 儒学论文; 武山论文; 建筑论文; 风貌论文; 文化论文; 《城镇建设》2019年2卷2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