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建土建工程中的高支模施工技术要点论文_王斌

房建土建工程中的高支模施工技术要点论文_王斌

中国水利水电第十四工程局有限公司 云南省昆明市 650041

摘要:现阶段,随着社会的发展,房建工程的发展也突飞猛进。为了有效地解决工程施工中遇到的难题,高支模施工技术应运而生。高支模作为一种大型的框架结构的支撑系统,可以有效地提高建筑结构的承载力,避免其出现失稳现象,从而实现房建土建工程的可持续发展。由此可见,对房建土建工程中的高支模施工技术进行探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房建土建工程;高支模;施工技术要点

引言

随着我国社会整体水平不断提升,建筑行业在人类社会的今天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而对于建筑行业而言,施工技术是非常重要的,它关乎到施工能否顺利的开展,更与整体建筑的施工水平和施工质量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必须要高度重视施工技术。现在,人们的生活质量越来越高,生活条件也变得越来越好了,这也就决定着人们对居住建筑的审美要求变得更高,审美要求的提高,加强了对建筑外形结构及内部设计的重视,要求风格别致。因此,建筑行业必须得与时俱进从而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土建工程中高支模施工技术一种创新的施工技术。本文就土建工程施工中的高支模施工技术观点展开讨论,希望能为建筑行业提出一些可以参考的建议。

1概述

高支模指高度超出8m的支架,在支架的周边纵向设置垂直的剪刀撑,两部的间隔设置水平支持,若是支撑混凝土构件搭设高度8m及以上,或施工荷载15kN/m²及以上,或集中荷载20kN/m²及以上。满足上述任何条件的都可以称之为高支模施工。高支模施工具有承载能力强、适应范围广的特点,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与传统施工技术相比较,此种技术在施工过程中易受某些细节问题的影响而造成土建工程无法顺利进行,所以需要对土建工程中的高支模施工技术进行分析研究,进一步推动高支模技术的发展。

2高支模施工技术要点

2.1材料、构配件要求

2.1.1钢管

钢管包括立杆、大横杆、小横杆、剪力撑、附墙杆等。钢管其材质应采用国家现行标准《直缝电焊钢管》(GB/T13793)或《低压流体输送用焊接钢管》(GB/T3092)中规定的3号普通钢管,其质量应符合《普通碳素结构钢技术要求》(GB700-79)中的A3钢的要求。钢管上严禁打孔(强制性条文)。严禁使用直径及壁厚不满足要求的钢管。新、旧钢管尺寸、表面质量和外形应分别符合《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中第8.1.1、8.1.2条的规定。

2.1.2扣件

扣件包括直角扣件、旋转扣件、对接扣件及其附件、T型螺栓、螺母、垫圈等。扣件及其附件应符合《可锻铁分类及技术条件》(GB978)的规定,机械性能不低于KT33的可锻铸铁的制作性能,螺纹应符合《普通螺纹》(GB196)的规定,垫圈应符合《垫圈》(GB95)的规定。

2.1.3立杆的选择

高支模施工过程中,立杆是关键因素,在施工中要结合技术要点,对其进行合理选择和布设,避免出现一定的问题,而影响到施工工序和质量。在对立杆进行选择的过程中,要结合实际情况,对管径、壁厚等相关参数综合进行研究,选择能够满足强度、刚度、稳定性及杆件无翘曲变形,端头借口平顺的立杆。在对立杆进行设置的时候,要掌握好间距,并有效控制立杆布局,保证物理结构的稳定性。在应用相互扣件的时候,要确保密切贴合,且牢固连接,这样才能确保架构的整体稳定性。

2.2支模架搭设

2.2.1搭设顺序

定位→纵向扫地杆→立杆→横向扫地杆→纵、横向横杆→剪力撑→连墙杆→铺顶板下支托层脚手板→扎防护栏杆→扎安全网。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2搭设方法

搭设方法有多种方式的选择,例如采用定距定位。根据构造要求在支模架搭设范围内用尺量出内、外立杆距离,并做好标记;用钢卷尺拉直,分出立杆位置,弹线点出立杆标记;垫板、底座应准确地放在定位线上,垫板必须铺放平稳,不得悬空,并垂直于墙面设置。在搭设首层支模架的过程中,沿柱子外围设一圈斜支撑,待该部位支模架与主体结构的连墙件可靠拉结后方可拆除。当支模架操作层高出连墙杆两步时,应采取临时稳定措施,直到连墙件搭设完毕后方可拆除。

3优化措施

3.1做好支护前的准备工作

在高支模施工之前,需要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这样才能够进一步的保障后期的施工能够有序的进行,在高支模前,需要对其施工范围内周边的地质情况、建筑、水文环境及社会环境进行资料查询、现场调查,对周围环境进行充分了解,将影响其后续发展的主要因素综合的考虑进来,这样就可以从根本上保障整个施工阶段处于安全位置,并且通过结合这些因素来制定出合理有效的施工方案,为其工程后期的具体实践给予了一定程度上的技术指导。另外,还需要充分的保障机械设备的及时供应和正常的运行情况,需要对有关的机械设备进行定期的检查,这样就可以充分的保障其始终处于一个正常的状态,还需要在具体操作人员的认知上面加强管理,需要让施工人员对施工方案有深入的了解,在具体的施工阶段,才会有更加深入的落实到实际的环节中,对于整体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在施工之前对施工现场进行深入的调查和仔细的勘探,对存在的相关隐患及时的进行相应的处理。例如,通过科学化的管理模式建立,能够进一步使其依据实际情况来制定出适宜的解决方案,这对于整体的发展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进一步实现长期的支护,提高其工程的稳定性和施工质量。

3.2锚喷支护施工技术的分析

锚喷支护施工技术在工程高支模施工技术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对于其高支模施工的质量具有很大的影响。在施工前就需要做好充足的准备,要对工程现场进行认真的勘探和分析,制定出适宜的锚喷支护施工参数。锚喷支护施工在具体施工的阶段,就需要用到相关的机械设备,并且将其放置到指定的位置,这最主要的是针对湿喷机应用等设备,需要对其进行科学化的检查,并且从其运营状态以及各个方面都进行详细的考量。在具体的锚喷支护施工的过程中一定要保障其现场的清洁,而且通过用喷湿顺混凝土的方法,可以进一步防止由于现场粉尘过大而使得施工质量及环境受到严重的影响。通过这种锚喷支护施工技术的具体应用,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整体的发展水平,不仅在质量的把控上得到了有效的改善,而且在技术的实际应用中也有了不错的成绩,这样的发展就在一定程度上为其后续的工作开展提供一定的基础,为其良好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3高支模的拆除

高支模的搭建和拆除是施工的最后一个阶段,该阶段拆除工作完成后,就意味着建筑已经成型,而拆除工作可以说是一项施工中最非常复杂的工程,它的工作质量影响着整体建筑的质量,同时,也跟工人的生命安全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一定要小心,谨慎。首先得要做好拆除的各项准备工作。如先对整体的构架进行一个详细的检查。专业的工作人员要对每一个环节进行认真的检查,其次,是按流程工作。严格按照已经审批通过的施工方案中规定的拆落顺序及拆落原则顺序进行拆除,拆除过程中必须有专职安全员进行指导检查,确保拆除过重中脚手架的动态稳定。最后,做好安全预案,在拆除高支模时,做好现场标识,设置警戒区域,避免无关人员进入作业区域造成伤害。以免发生意外事故,造成人员伤亡。除了这些之外,高支模在拆除后,拆卸过程中严禁自由抛落,做好已完成部位的成品及半成品保护,拆落的材料及时进行归类,摆放整齐,受损变形的钢管及扣件单独堆放,避免混装,以便于下次高支模施工使用,要会循环利用资源,不能浪费。

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对高支模施工相关的工程概况做出了详细的介绍,总结出其在具体实践的环节依旧存在很多的问题,这就使得我们需要不断的在实践中总结有关的经验防微杜渐,来进一步的提高整体的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利用相关技术的具体应用实践,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施工进度。笔者对此进行了深刻的讨论,发现其在具体的实践环节中就需要时刻结合实际的情况来不断的进行相关技术上的调整,经过不断的改善,才可以为其以后的发展创建出一个良好的上升空间。

参考文献:

[1]李林宇.房建土建工程中高支模施工技术的应用研究[J].低碳世界,2019,9(1):180-181.

[2]牛永杰.房建土建工程中的高支模施工技术分析[J].智能城市,2018,4(23):100-101.

论文作者:王斌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19

标签:;  ;  ;  ;  ;  ;  ;  ;  

房建土建工程中的高支模施工技术要点论文_王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