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水利工程施工质量检验及检测管理措施研究论文_黄朝荣

小型水利工程施工质量检验及检测管理措施研究论文_黄朝荣

钦州市金海水电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广西省钦州市 535000

摘要:城化进程的加快,小型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的增多。对于一些小型水利工程来说,在管理方面还未形成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尤其是在施工质量检验和检测管理环节还有很多需要优化的地方。因此,如何针对性地探索施工质量控制的方式,建立施工质量检验方案,对于小型水利工程的管理与建设具有显著的现实意义。本文就小型水利工程施工质量检验及检测管理措施展开探讨。

关键词:水利工程;施工质量检验;检测管理

引言

在“放管服”改革的推动下,水利工程检验检测机构快速发展,市场经济体制下行业竞争逐渐加剧。检验检测机构需要严守职业底线,树立质量是竞争力的思想,树立质量是检验检测公正、权威和信誉的体现的正确意识。

1小型水利工程施工质量检验

1.1材料控制

对于材料质量的检验环节是目前主要的工作之一,即严格履行好验收制度,在原材料和配件上做好规划,在各方面落实技术管理工作,坚决禁止将一些不合规定的材料等运用到工程当中。这种模式虽是一种广泛的行为,但也可进行系统的分类,如:工程材料管理、工程队伍管理、工程资料管理等。此外,在材料控制工作中还包括对所有施工用机械设备和工具的选择。根据实际的技术要求,如何有效地使用机器设备来进行维护和养护,确保设备能够正常使用,也成为了质量检验的关键。

1.2仪器设备

仪器设备是保证检测工作正常开展的基本资源为了使仪器设备能满足检测需求,保证检测数据的准确可靠,检验检测机构必须确保其处于良好的受控状态。测量设备都应建立测量设备档案,张贴标识、进行使用登记并定期维护。仪器设备应定期进行检定/校准,同时确认检定/校准结果是否满足检验检测的要求,判定校准结果有无偏差并对偏差进行修正,确保检定/校准结果的有效性。为了确保仪器设备在两次检定/校准期间的良好状态,检测机构还应做好仪器设备的期间核查工作,按照期间核查计划及作业指导书定期进行期间核查,确保仪器设备的准确性。

1.3技术控制

技术控制包含对机构设计、施工工艺、技术优化等措施,采用合理的技术手段,在施工质量方面做好保障,让工程质量、工期和成本消耗处于相对稳定平衡的状态。

2施工质量检测的具体内容

2.1建立标准化的检验检测流程

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是实验室建立标准化运行的总领性文件。同时,检验检测机构按照评审准则也建立了《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三层文件为指导的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化的检验检测流程,才能制造高标准高质量的检测成果。质量管理体系是细致全面的,要体现在检验检测工作的各个环节,减少“不确定”、“不稳定”的因素,做到有章可依,有法可循。强化作业人员标准化检验检测的思想,不断明确岗位职责,熟练操作程序,丰富作业经验,加强处理能力。检测人员要严格依照标准程序,不简化或减少流程,不干预或影响其他环节,严守自己的职责范围,不被侵蚀和干扰。标准化的检验检测流程还体现在完善的监督管理制度上。质量监督程序是对新人员、新设备、新方法的监督:检定、校准、期间核查程序是对仪器设备的监督:能力验证、比对试验程序是对检测能力的监督:内审和管理评审程序是对整个管理体系的监督。作业程序和监督程序相辅相成才能搭建标准化的检验检测流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地基基础工程检测

地基基础检测的内容包括土地基的承载力、变性参数、岩土性状评价与施工质量评价等多个方面,在检测方法上可以选择平板载荷试验、钻芯法等多种方式。以平板载荷试验为例,这种方式是对于地基土的原位测试方式,可以测定承压板下应力主要影响范围内的岩土承载力与变形特性。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的要求,应该将试验布置在基础底面标高处。这种方法可以确定地基土的抗剪强度、固结系数、承载力等。通常情况下,压板宽度应该保持为碎石直径的10~20倍,如果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的土层不均匀,那么压板面积要保持在0.5m2以上。另外,由于承压板的埋深对于承载力的计算具有一定的影响,承压板的埋深等于零,处于基坑底面时,试坑的宽度应该大于承压板宽度。尤其是在测量地基土承载力的工作中,还可以模拟埋深进行嵌入式的荷载试验。荷载的增加量根据土层的极限参数来设定,一般取极限值的10%~15%,并每隔30min观测承压板的沉降情况。当连续2h内沉降不超过0.05mm时,则考虑进行下一级的荷载。这项工作中需要控制承压板的沉降速率,直至试验结果达到破坏状态。通常的判定依据是承压板周围出现显著的侧向挤出,或是岩土出现隆起。

2.3引入先进设备,创新检测方法

对于水利工程质量而言,要科学地选择检测的方式,并不是只采用一种方式,然后采用的方法也要满足相关规定,选择的技术应该是行业中都普遍认可与使用的技术,这样才能够确保检测的合理性。当然,这些技术也要经过相关单位的审核,才能够更加全面地完成对水利工程的质量检测。面对复杂的检测项目,作为检测机构应该设置合理布局,并进行科学分配,确保检测工作能够有序进行,此外,还要建设监管体系,确保检测工作的顺利进行。

2.4主体结构工程检测

当建筑的主体结构全部施工完毕后,会对所有的结构进行检测,在检测合格后再将完整的资料,通过监理工程师与各主体单位合作进行验收。检测内容包括混凝土回弹检测、钢筋保护层的厚度检测、缺陷检测等多个方面。例如缺陷检测主要是针对混凝土结构中是否出现了残渣、麻面与蜂窝问题。检测过程中会采取目测与实际测量的方式。另外,对于钢筋保护层的检测内容主要针对的是钢筋的配筋强度、数量、截面位置等。一般情况下会采用2种方法对钢筋保护层的厚度进行检测:一种是利用保护层厚度检测仪进行的非破损法检测;另一种则是利用破损法,采取现场开槽的方式,将钢筋保护层去除后再进行检测。具体的方法选择要结合工程的实际需求来决定。需要注意的一点是,施工质量的检验与检测管理措施需要考虑到可能的影响因素,在制定检测方案时也需要针对性地确定主体结构检测的样本空间。所以,检测人员或是委托机构在工作中需要按照规定来制定合理的检测方案。特别是一些容易影响水利工程整体结构质量的破损检测,需要征询设计单位的意见;而对于一些常规的主体结构检测,只需要达到科学合理抽样即可。不允许随意扩大检测的范围,特别是当工程质量出现问题或纠纷时,一些有异议的材料和构件需要通过有资质的单位完成检测工作。如果因为现场条件的限制导致检验方案无法如期执行,那么需要在不违反规定的原则下经双方同意确认后才能进行更改。

2.5完善网络信息化管理

各地区应该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出台一些切合本地区实际的水利工程质量检测管理实施细则,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加强网络信息化管理,以便于对水利工程质量检测单位的监督与管理。进一步培育和规范水利工程质量检测市场的行为,强化行业的自律能力。

结语

综上所述,水利工程作为关系到民生的重点工程,在建设施工环节中必然要考虑到施工质量。此时,对于建筑材料、管理、技术工艺的选择就成为了主要的影响因素。作为施工方,也要高度重视施工质量检验和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严格按照制度和程序开展质量管控工作,保障水利工程建设的质量,实现安全性保障,为我国的民生建设提供基础支持。

参考文献:

[1]李晓鹏.水利工程施工质量检验中监理的工作方法浅谈[J].四川水利,2016.

[2]徐佳.小型水利工程施工质量检验及检测管理工作探讨[J].中国水利,2014.

论文作者:黄朝荣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30

标签:;  ;  ;  ;  ;  ;  ;  ;  

小型水利工程施工质量检验及检测管理措施研究论文_黄朝荣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