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士分层管理在外科病房中的应用论文_季媛媛

季媛媛江苏省第二中医院 外科七病区 江苏南京 210017

【摘 要】目的:探讨护士分层管理在普外科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外科实施护士分层管理的80 例普外科患者及20 名护士为观察组,另选取实施护士分层管理以前的80 例普外科患者及20 名护士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护理质量达标率、健康知识知晓率和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士专业技术考核达标率、基础护理落实率、消毒隔离达标率等高于对照组(P<0.05),患者的健康知识知晓率、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士分层管理能更好地落实患者的基础护理与生活护理,显著提高外科护理质量。

【关键词】分层管理;健康知识知晓率;护理达标率

前言随着社会的发展及人们认知水平的提高,患者对医疗护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外科是个比较大的科室,患者多,病种复杂,病情多种多样,护理工作尤为重要,但护理人员紧缺是各医院都面临的一个现实问题。为了适应医疗模式和护理模式的根本性变化,我院护理部根据医院实际情况,在原科室人员编制不便的情况下,实施护士分层管理,有效提高了护理达标率,逐步完善基础护理和生活护理,确保了护理服务安全。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外科2011 年5 月一2012 年5 月实施护士分层管理的80 例外科患者及20 名护士为观察组,患者纳入标准:(1)初次进行手术。(2)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3)听力完好,能够进行正常的语言交流,有足够的理解能力。(4)术前无内分泌系统及免疫系统疾病,无明显心血管疾病。(5)术前1 个月未使用过激素。患者排除标准:(1)精神病患者。(2)心、肝、‘肾合并有重大疾病的患者。其中男48 例,女32 例。

年龄25 一76 岁,平均(42.8 士6.2)岁。联合麻醉及腰麻52例,局麻28 例。文化程度均在小学以上。20 名护士,年龄19-45岁,平均(29.7 士5.8)岁。护龄1 一30 年,平均(8.7 士2.5)年。学历:中专4 例,大专12 例,本科及以上4 例。职称:护士10 名,护师4 名,主管护师以上6 名。婚姻状况:已婚16 名,未婚4 名。选取实施护士分层管理以前的80 例普外科患者及20 名护士为对照组,两组的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训一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分层管理方法护士层级的确定,根据以患者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模式要求,以及临床护理工作的实际需要,按照护理部制订的优质护理示范病房护士分层管理制度,展开以护士长为领导的责任组长负责分层管理模式,并以公开形式竞聘责任组长,分为A,B 两组,其他护士分别按学历、职称及能力确定层级:护士长一责任组长一责任护士(高级、中级、初级责任护士)三层。根据护士的岗位工作职责、任职资格、技术能力要求、培训及考核指导原则分为一至四级:N,级护士(护士)-N=级护士(护师)-N,级护士(主管护师)-Na 级护士(副主任护师)。

职责分层。采用全程包干的方式进行护理,即提供基础护理为固定床位患者,并进行病情观察、治疗、沟通和健康教育工作,每组护士需对患者实施从入院到出院连续,全程的整体责任制护理,固定床位包干患者。每一级的护士在做好包干全程护理患者的工作之外,还要服从上一级护士的指导,以及对下一级护士实施护理工作的协助。责任组长的护理内容包括对危重、疑难患者的护理以及对疑难患者护理的评估、实施护理措施和护理效果的评价。对该组的护理工作进行监督;由于高级责任护士工作经验丰富,所以主要负责重症,年龄较大患者的护理以及进行对年轻护士的专科业务培训;中级护士负责轻病、相对年轻的患者,以及对初级护士进行基础护理培训。

分组及分级床位分配,该科共有80 张床位,将其分为2个责任组进行整体护理,每组均按照从责任组长到初级护士的方式进行包干护理,包干患者数目从责任组长到初级护士依次为6 例、8 例、4-6 例、2-4 例患者、根据患者危重程度、基础护理的工作量、卧床患者生活护理、护士层级、护士利益5要素进行重点时段的弹性排班。并实行8h 在岗,24h 负责制连续的整体护理模式,各小组护士集体完成每口晨间查房、各项治疗和晨晚间护理,掌握分管床位患者情况,做好所管床位患者的心理护理、健康宣教及优质护理的落实,必须掌握所管床位患者的“十知道”内容,并且还要了解组内其他患者情况,晚间A,B 组各留一位护士做好夜间患者病情观察,治疗及各种护理工作。责任组长负责对所管组员分管的床位进行质控检查。

建立质量控制小组,加强质量持续改进,制定科室收治患者的疾病护理常规,疾病方面的健康宣教知识。科室质量控制工作由责任护理组长完成,由护士长检查、督导落实、并建立持续改进的护理系统计划、实施、处置、查核(PDCA 循环系统)。

1.3、观察指标将不同组别护理质量进行评价,满分为100 分,主要内容包括基础护理得分、病房护理得分、专项护理得分、一对一护理得分,并设计调查问卷对不同组别病患满意度进行比较,分为满意、一般和不满意3 个等级、1.4、统计方法采用Excel 表格进行数据的录入,使用SPSS13.0 软件对录入计算机的数据进行统计学方面的分析。统计资料按照平均数±标准差的方法表示,检验方式采用独立样木t 检验,计数资料用X2 检验。

2、结果2.1、两组护理人员护理达标率比较(表1)

3、讨论护理人员是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接触最频繁的人,护理质量的好与坏可以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和恢复速度,护理水平的好坏也能够直接体现医院服务质量和水平。常规的护理模式不能做到充分利用每一位医护工作者,所有的护理人员的工作任务基本相同,即遵照医嘱对患者进行基木的护理,不能起到很好的整体护理作用。传统的护理模式己经不再适合新时期发展状态下社会的高要求,开始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医患纠纷,严重影响了医院及医护人员的社会形象,所以改变势在必行。

护士分层护理管理模式首先考虑了如何最充分地利用现有的人力资源,在对所有的医护人员进行考评后分层,并且按照不同护理人员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任务布置,对人员进行合理的安排,实现了不同种护理技术的合理运用。护士分层护理管理模式同时也可以保证并促进护理人员木身的工作意识和责任意识,每一层的护理人员合理配合,增强了彼此之间的凝聚力,可以更有效避免风险的发生,此外也降低了护理人员护理患者的宽度,使得护理人员可以深入病房,主动与患者进行沟通,落实基础护理,第一时间掌握患者的治疗及恢复情况,为患者创造一个温馨、和睦、安静、舒适的病房环境。

通过护士分层管理方法的实施,彻底改变了护理人员以往淡漠、消极的服务态度,取而代之的是主动和热情的服务态度。

同时可以让护理人员正视互相间的差距,从而反思、审视自己在工作中所存在的问题,不断鞭策自己进行理论知识的学习、业务方面的操作、道德素质的提高,在平时的工作中不断吸收、积累新的护理知识和专业技能,不断提高突发事件应对水平,保证护理工作得以顺利、完整的进行,从而避免了医疗失误和医疗事故、医患纠纷的发生。

该实验证明在进行护士分层管理后,患者的满意度有了大幅度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掌握情况和临床技能情况有了长足的进步,投诉率明显降低,医患纠纷几乎杜绝,所以护士分层管理方法是现阶段最适合新时期发展要求的护理方法,值得在未来的护理工作中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1]曾红萍.护士分层管理模式在优质护理服务病房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实用医药,2013,8(09):256-257.[2]裴成香.护士分层管理在外科病房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10(15):72-73.[3]朱淑静.护士分层分组管理模式在外科病房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0,24(32):2984-2986.[4]罗悦虹,罗秀娟.护理人员分层管理在儿科病房中的应用效果[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4,11(04):82-83.

论文作者:季媛媛

论文发表刊物:《中西医结合护理》2015年3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0/8

标签:;  ;  ;  ;  ;  ;  ;  ;  

护士分层管理在外科病房中的应用论文_季媛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