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济史研究的新趋势--来自第十五届世界经济史大会_经济论文

国际经济史学研究的新趋向——从第十五届世界经济史大会谈起,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史学论文,十五届论文,经济史论文,大会论文,经济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009年8月3至7日,由国际经济史学会(International Economic History Association)主办、乌特勒支大学承办的第十五届世界经济史大会在荷兰乌特勒支召开。来自50多个国家的1200余位代表出席了三年一度(原为每隔4年召开一次,最近两届改为三年召开一次)的国际经济史学盛会。大会议程由开幕式主题报告、132场专题讨论、3场Poster Session①、3场优秀博士论文评选专题②组成,可以说汇集了经济史学界在不同国家和地区、不同的专业领域研究最新成果,代表着国际经济史学发展的最新动向和发展趋势。纵观各专场的讨论内容,贫穷(Poverty)和不平等(Inequality)问题是研究者的核心关怀。围绕这两个关怀核心,研究者从不同的视角探索了全球化、东西方的发展路径问题。在具体问题研究中,无论是研究者的思想,还是研究手段和研究方法都呈现多元化发展的趋势。本文即从本届世界经济史大会入手,探讨世界经济史研究的状况与趋势,以期与学界同行和对经济史感兴趣的朋友们分享。

一、关于全球经济史(Global Economic History)的研究

本届大会关于全球经济史的研究非常突出。彭慕兰的《大分流》在中国经济史学界、乃至经济学界耳熟能详,其之所以引起国人如此的关注在于彭氏不仅突破“欧洲中心史观”,而且采取比较研究的方法将19世纪时东亚和西欧经济发展道路的“分流”放置到全球历史的背景中加以考察。此为全球经济史的一个广受关注的分支,其研究方法主要是采用国际比较,往往是将欧洲和亚洲国家、地区进行比较。另一种全球化历史的研究方法以Kevin O'Rourke和Jeffrey Williamson(1999)为代表,他们关注1500年后世界不同部分之间的互动关系,认为:1870年是全球化的第一阶段,开始形成世界性的商品市场、劳动力市场和资本市场;第一次世界大战打断了这个进程;直至进入1970年代后才又出现了第二次全球化浪潮。笔者观感,本届大会关于全球经济史的研究似乎受后者影响颇大,同时研究者重于个案研究,在同一专题讨论中形成比较和碰撞,充分发挥团队的合作优势,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层次:第一,从长时段看全球化中的贫穷(poverty)和不平等(global inequality);第二,全球化视野中的市场和地区(region);第三,战争、政治经济、制度与经济增长差异;第四,围绕造成经济增长差异的可能要素展开的研究。

1.全球化中的贫穷(Poverty)和不平等(Global Inequality)

本届大会开幕式的主题报告为The Historical Roots of Poverty(贫穷的历史根源)③,就职于MIT的Daron Acemoglu教授运用规范的经济学分析探寻伴随经济发展过程而出现的贫穷的历史根源。他指出当今全球的贫穷排序与1960年代的排序没有什么不同。贫穷,从直观上看,是由生产力的差异造成。在报告中,Daron Acemoglu以由简到繁的方式构建函数表达式Y=F(Z,L,Q)来论证贫穷的根源。即,生产力水平的高低由技术水平(Q,技术的衡量a general measure of technology)、利润激励(profit incentive)和市场规模(market size)决定,其中利润激励的对象是劳动力(L)。围绕这三个核心因素,Daron Acemoglu教授又将政治制度和社会冲突引入到模型之中,提出有用的理论应当能够清晰描述社会冲突机制④。

另一重要的Vice-presidential Session,主题为Global Inequality in the long run,这一组由Jan Luiten van Zanden,Jeffrey Gale Williamson,Joerg Baten等学者组成。该分组的主旨在于推进关于全球不平等趋势的研究,不仅提出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收入不平等的新证据,而且比较了测度不平等的概念和方法,即将经典的以收入分配来测度的方法与以身高、人力资本等来测度的方法比较,同时系统的比较了(人均GDP/非熟练工人的工资)和基尼系数⑤。其中,建立身高(height)差异和收入差异之间的关系是测量早期收入差异的一个完全独立的方法,其基本思想是:0-5岁是人成长的关键时期,没有人口的身高遗传差异,如果人们越富有,能够享受到更好的食物和住房以及医疗服务,那么他们就会长得更高。因此,特定人群的身高差异可以作为反映他们出生的10年间收入分布(income distribution)的一个指标。在研究的层面上,不仅关注国家间的不平等,而且关注国家内部的不平等问题。这方面的代表论文为Joerg Baten,Peter Foldvari,Bas van Leeuwen,Jan Luiten van Zanden合作完成的World Income Inequality:1820-2000⑥。

2.全球化视野中的市场和地区(Region)

对全球化认识的基础是对全球范围内市场和区域的研究。自从Sidney Pollard⑦于20世纪70年代从“地区”的纬度展开有关经济增长的研究以来,研究者在该领域已取得显著成绩,构建了一系列指标用以评估地区的经济绩效。而始于18世纪的贸易扩张以及与此密切相关的市场边界重构问题(包括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也长期吸引了学界的注意,为中国研究者所熟知的《大分流》即论证了尽管中国最发达地区和西欧均面临资源匮乏的瓶颈约束,但是由于西欧开拓了新大陆殖民地并由此突破矿产资源的约束而走上了与中国不同的增长道路。

笔者认为,有关全球化视野下的市场和地区问题的研究可以粗略的分为两个基本面:市场一体化(market integration)和地区分流(regional divergence)。具体而言,西方学界至少关注如下问题:(1)描绘并评价地区经济发展;(2)考察不同国别地区的经济发展条件和发展模式,并进行比较研究;(3)市场边界的变动、贸易秩序的形成以及商业中心城市和腹地关系的重构;(4)联结不同地区/市场的网络结构和作用机制,例如联结各地区的交通网络的变化;(5)市场一体化是引致地区分流,还是引致地区趋同。

关于这个主题,本届大会有三个分组值得关注,工业化过程中的“区域”(The' region' in the process of industrialization:comparative indicators and interpretative frameworks);全球贸易扩张时代中国地方市场制度变迁(Changes of Local Market Institutions in the Age of Global Trade Expansion:Asia and North America in the 19th and 20th Centuries),以及南亚发展的劳动力密集方式(The Labour-Intensive Path of Development in South Asia:Environment,Division of Labour and the Quality of Life)。“工业化过程中的‘区域’”分组的研究论文多集中于构建数据并修正测算技术来描绘并评价地区经济发展⑧,看在长时段中一国的地区水平是趋同的还是发散的,并在这个过程中论证市场一体化与地区发展水平之间的关系,且研究对象是欧洲国家。在数据构建和测算技术方面,研究者多以Geary & Stark(2002)的方法为基准来估算历史的GRP时间序列,在进行实证研究的同时检验这一方法⑨。论文Long-Term Regional Growth and Inequality Patterns in Spain(1860-1930)基于赫克谢尔-俄林模型、新经济地理学理论论证了工业化进程中市场一体化与地区差异水平的关系,通过实证研究支持了隐藏在区域经济差异背后的两个基本推动力是产业专业化和劳动生产率差异这一观点。“全球贸易扩张时代中国地方市场制度变迁”分组的研究论文其核心假设是:地区的市场制度是影响各个地区卷入日益增长的商品、资本和劳动的跨界流动的一个关键因素。该组的成员分别研究分析了从19世纪至20世纪的日本、中国、印度和美国的市场制度的形成,研究国别恰恰与前一专场基本形成东、西方的对比。该组的研究重点在于揭示联结世界不同部分的制度结构及其动态变化,通过各个成员的工作阐释了影响地区市场规则的不同的社会政治,而且辨识了市场交易的治理模式并指出同期卷入全球贸易的地区之间的联系⑩。“南亚发展的劳动力密集方式”分组的组织者是协村孝平(Kohei Wakimura)和杉原薰(Kaoru Sugihara),这个分组的研究比较了近代化进程中南亚的劳动密集化道路与东亚的劳动密集化道路,强调在研究中需要更为全面的、平衡的研究传统产业结构,除了关注前工业化部门的劳动密集型特征外,还应当关注服务部门的特征,同时再次强调地区的发展路径受生态条件的严格约束这一事实。

3.战争、政治经济及制度和经济增长差异

前文提到Kevin O'Rourke与Jeffrey Williamson(1999)认为第一次世界大战打断了全球化的进程,但是在18世纪商业扩张的进程中以及以往世纪中若干帝国的形成,都伴随着大大小小的战争,战争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究竟如何?世界史学家一般认为帝国和近代早期的欧洲国家的形成由战争和经济发展促成,欧洲国家在竞争的政治格局中,军事革新、技术革新、重商主义、对殖民地的剥削都促进了经济发展;而经济史学家则倾向于认为军事战争对国内经济增长起消极破坏作用,工业革命是国内需求、制度创新以及技术革新的结果(11)。本次大会专场探讨了战争与经济、政治、社会之间的关系,关注于以下四个主题:为什么起源于中国的火药技术在欧洲得到迅速的发展,最终欧洲国家以军事实力战胜了东方?不同国家筹集军事费用的方式及军费对政治的影响?如何解释不同时期、不同国家间战争发生的频率?战争如何影响经济增长?Peter C.Perdue通过研究18世纪清朝政府的战争论证清政府与其它的帝国一样都是在扩张和巩固、资源获得和社会秩序、军事支出与国民资源之间权衡。同样是在18世纪,欧洲的火药武器技术得到急速发展,欧洲国家的军事实力迅速领先于东方国家,历史学家将这种变化归结于欧洲国家间的军事竞赛,但是Philip T.Hoffman则认为此种竞争论没有解释为什么西方国家的军事技术会突飞猛进,他进一步的提出理解该问题的关键在于由政治动机、军事条件和财政所约束的西欧国家军事竞赛的独特形式——锦标赛(tournament),它引致欧洲的统治者大力投资于发展火药武器的技术。Christopher Lloyd的论文则力图将全球地理政治模式与社会历史理论和方法联系起来。Thomas H.C.Lee通过分析为什么中国的大炮由铜制成,与欧洲国家进行比较,阐释了军事技术与资源之间的关系。

自诺斯系统论证制度与长期经济发展的关系后,制度方面的研究日益成为经济史领域中的重中之重,但是经济制度是如何决定的,为什么不同国家之间的经济制度不同,这些问题尚未得到充分理解。本届大会专场Political Economy and Institutions in Early Modern States,1500-1800则将政治经济和政治制度作为理解决定经济制度以及制度变迁方向的关键因子,其机理在于不同的社会群体,包括国家精英,从不同的经济制度中获益,由此也就产生了经济制度选择的利益冲突,因此政治经济和政治制度成为理解经济制度选择的关键。该专场的论文是第一阶段的研究成果,分别以国别为研究对象展开有关制度及其演化的综合研究,具体包括:奥斯曼帝国的经济制度演化(Sevket Pamuk)、莫卧儿王朝的财政与货币制度(Om Prakash)、荷兰共和国的政治经济和制度(Jan DeVries)、现代早期法国的政治经济和制度(Philip T.Hoffman)、现代早期日本的制度和经济发展(Masaki Nakabayashi)、东西方财政和金融体系的形成(Patrick O'Brien)、威尼斯共和国的政治经济(Luciano Pezzolo)、清王朝的产权制度、财政制度和乡村社会组织(Kenneth Pomeranz)。该专场的下一阶段的研究目标是展开不同国家的对比研究,以更好的认识经济制度的决定因素以及演化方向。

4.要素和经济增长差异

经济史的研究与经济学理论的研究相比,除了前者更关注制度因素之外,前者还更加强调“人”的因素,具体反映在研究中即是经济史研究非常重视人力资本的形成及其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本届大会至少有三个专场直接讨论人力资本形成和经济增长问题(12)。在第1小部分笔者曾提到目前国际上测量收入分配的一个指标方法是以“身高(height)”为基础,本届大会专场“身高、死亡率和教育:人类发展的路径”,即从生存的生物学标准来刻画全球的生活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以弥补由于GDP相关数据的缺乏以及概念适用范围而引致的局限性。该主题的研究利用了生物学标准、人类学的方法,这无疑对于从多样化的视角理解全球的发展水平和发展趋势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关于“人力资本”的研究中,还可值得注意的是寻找前工业化时期学徒制、人力资本与社会资本以及社会秩序的关系,此论题对于中国研究者并不陌生但又是一个较少人涉足的领域。

此外,关于要素和经济增长差异的研究,往往具体到特定要素的流动及其秩序的形成,比如有关19世纪和20世纪劳动力的国际秩序的研究。

虽然国外学者关于全球经济史的研究已做出了诸多卓越工作,但是他们依然在以谨慎的、研究的态度考量着现有研究中的概念,并进行了有关Globalizing Economic Historiography:Reciprocal Integration and Future Directions的专场讨论。在即将结束笔者的粗浅认识之时,笔者借用Jan Luiten van Zanden(2009)在The Long Road to 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一书中所勾画的经济史研究和制度经济学分析框架(13)作为本部分的结束,此分析框架代表了国外经济史学家未来一段时间的研究方向。

在上述的各个主题中,有关中国的研究始终是无法忽略的问题,可以说如果撇开中国谈全球经济史,那么必然是存在巨大缺陷的。具体论述将在本文的第二部分介绍。

二、关于中国经济史的研究

本届大会是中国经济史学研究者与会人数最多的一届,且由中国学者组织专场并可用中文作为讨论辅助语言,纵览关于中国经济史研究的专场共有5场:1840以来的投资与近代中国经济(主持人为董志凯研究员、王玉茹教授、邓钢教授);中国与世博会(主持人为马敏教授);早期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中国西南边疆(主持人为林文勋教授、吴晓亮教授);重新审视中国的市场秩序:从宋王朝到共国和时期、阿里吉(Arrighi)在北京(组织者:古田和子(Kazuko Furuta)教授、本野英一教授);圆桌会议讨论《亚当·斯密在北京——21世纪的谱系》,这一分组的参与人阿里吉于大会召开前夕逝世。其他关于中国的研究分散于前述的各个主题中。

在关于全球经济史的研究中,关于中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描述是一个重要却又薄弱的部分。现在外国学者多采用Maddison利用购买力平价法(PPP)估算出的中国不同时期的GDP数据,在研究者认为其存在重大缺陷的同时,却不得不将其作为在最优缺失的情形下的一个次优选择。本届大会,有4篇有关中国经济发展状况的数据构建论文引起了广泛关注(14)。颜色的博士论文研究了一个国家由封闭走向开放并开始工业化时,会对实际工资变动和收入不平等产生何种影响。他利用的原始数据是中国的海关统计资料中名义工资记录,以不同的生活费用指数重新划分了这一时期的工人类别,在此基础上重新估计了非熟练以及熟练工人的实际工资水平。他的研究发现,从1858到1920年,非熟练工人的实际工资水平处于一个停滞状态,但熟练工人的工资水平却显著提高,但从1920年之后又出现了下降趋势。对于第一个发现,他的解释是中国有大量的非熟练工人储备;对第二个发现,他认为是这一时期的技术进步最终扩大了对熟练工人的需求,从而产生更高技术溢酬;而教育的进步最终又增加了熟练工人的供给,最终使他们的工资下降。邓钢则利用19世纪早期中国自身的增长率论证从1830年开始至1980年中国的经济增长是迟缓的。王玉茹的论文选择天津、上海与广州的批发物价指数建立长时段时间序列,并区分资本品和消费品,以1930年代的国民收入和地区人口规模作为权重来探寻中国的经济增长路径。可以说,寻找合适的指标和方法构建数据来描述刻画中国整体的经济发展状况以及内部地区间的趋同或趋异是中国经济史学界无可回避却又艰难万分的一个任务。

在关于中国市场的研究中,古田和子她们这一专场将中国的市场置于一个长时段的动态之中,观察在变动的世界秩序之中,中国市场秩序的重构及其机制,具体包括中国政府和外国商人间的关系,中国商人和外国商人,中国商人间的关系,诸如市场中介组织在市场秩序重构中的角色,以及市场整合度(market integration)等,岸本美绪抽象出的中国的市场结构模型“chains of ponds model”饶有趣味。

在本届大会上,笔者注意到一个现象,外国学者喜欢拿中国作为案例来进行分析用以支持其论点,但是从一个中国学者的角度而言,他们对中国知识的掌握似乎处于“雾里看花,水中望月”的情境之下,有颇多的偏颇之处,尤其是不专事中国经济史研究的学者。但是,他们的视野和研究方法却不得不令笔者感叹!中国经济史学界的微观研究成果鲜有与国际同行交流的渠道,同时国内学界在研究视野与研究方法上与国际的对接也因各种原因而很局限,这些对于关于中国经济史的研究不能不说是一种限制。

三、经济史研究领域的学科交叉与新的研究手段的多样化

从本届世界经济史大会上可看出,经济史研究中的学科交叉日益多元化,非常突出的是经济史研究与生物学的结合。大会“生物与经济史”(Biology and Economic History)专门探讨了生物学和经济史研究的关系,力图在经济史、新制度经济学和演化生物理论间建立起联系,其中Christopher Lloyd(15)对生物学和经济史的关系做了明晰的综述,而其他的研究者则从具体的案例分析中对此议题展开研究,如Janet Landa用了中国作为其中的一个案例(16)。

本届大会在研究手段方面的一个突出表现是GIS工具的应用,在poster session部分,一青年研究者运用GIS结合由Redding和Sturm(2008)发展的新经济地理模型论证了19世纪撒克逊市镇和德国关税同盟中的边界、市场规模和城市发展问题。并有专场议题就利用GIS展开对1400-1800大西洋经济扩张的研究,描述并分析扩张中的自我组织的网络和贸易合作(17)。

世界经济史研究领域之广博非笔者所能一概而论,上述仅是笔者在有限的知识结构下的粗浅认识,草写出来以与有兴趣者共同探讨分享,此认识必定有遗漏以及错误之处。在写作过程中,笔者感触最深之处在于在知识分工越发专业细化的背景下,若要趋近全面客观的认识研究对象,必须加强合作。

注释:

①Poster Session主要是给青年研究者提供一个讨论平台,用以展示正在进行的研究,参与者主要是自上一届世界经济史大会以来三年中毕业参选优秀博士论文的候选人。按照国际经济史学会的规定,世界各国经济史专业40岁以下获得博士学位的经济史学者均可在规定期限内,向国际经济史学学会的专业委员会(按照研究的年代划分)提交博士论文提要,有关专家对论文提出初评意见,进入候选。在世界经济史大会召开期间,有关专家组成评委会进行最后的表决评出优秀博士论文(平均每年一篇,本届年会即评出三篇)。

②本议题评选出三篇优秀博士论文。值得一提的是,毕业于UCLA、现就职于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的中国青年学者颜色为获奖人之一,关于其博士论文Real Wages and Skill Premia in China,1860 to 1936将在下文中介绍。

③该文没有文本,该报告内容根据会议笔记而来。

④关于社会冲突的文献可参见Daron Acemoglu & Robinson(2000,2001,2006,2007)。

⑤此比率最先由Jeffrey Williamson(1998,2000)提出,由Leandro Prados de la Escosura(2008)检验,证明如果工资增幅低于人均收入的差距,不平等可能增加。

⑥Joerg Baten与伦敦经济学院的马德彬教授合作完成论文Evolution of living standards and human capital in China in 18-20[th]century:evidences from real wage and anthropometrics.

⑦Peaceful Conquest:The Industrialization of Europe,1760-1970,Oxford University Press,USA(June 25,1981).

⑧关于描绘并评价地区经济发展的指标除了人均收入之外,还包括HDI、人口的以及制度指标。

⑨见论文Approximating historical GRP using productivity,labor and wage data:Experiences from Swedish estimations for 1910,1992 and 2006.

⑩参见论文Global Trade Expansion in 19[th]and 20[th]Century Asia and North America:Local Market Perspectives.本论文梳理了本专场论文的学术背景以及所分享的共同假设,对研究内容予以总结。

(11)见论文Peter C.Perdue:Qing Conquistadors:Frontier Colonialism in Eighteenth-Century China.

(12)专场讨论:Human capital formation and economic growth since the 19[th]century; Height,Mortality,Education:Patterns in Human Development; Apprenticeship,human capital and the social order in the pre-industrial world.

(13)Jan Luiten van Zanden,The Long Road to 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p11.Koninklijke Brill NV,Leiden,The Netherlands,2009.

(14)这4篇论文为颜色的获奖论文;其二为邓钢论文Benchmarking China's Growth,1800 to 2000;其三为王玉茹论文Wholesale Prices and Economic Growth in Modern China,1912-1947;其四为前文提到的Joerg Baten与马德彬教授的合作论文Evolution of living standards and human capital in China in 18-20th century:evidences from real wage and anthropometrics.

(15)Christopher Lloyd,Overview of some issues:towards a new foundation for social science.

(16)Janet Landa,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homogeneous middleman groups as adaptive units:establishing links among economic history,new institutional economics,and evolutionary biology.

(17)见专场Self-organising networks and trading cooperation:GIS tools in the visualization of the Atlantic economic expansion.

标签:;  ;  ;  ;  ;  ;  

国际经济史研究的新趋势--来自第十五届世界经济史大会_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