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冈市人民医院 湖南武冈市 422400
【摘 要】目的:分析血透室内的感染安全隐患并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疗效。方法:研究选取我院接收的96例肾衰竭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护理干预措施。统计感染发生率和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应用护理干预措施后,与对照组(50.000%)相比较,观察组感染发生率(6.250%)显著降低,组间比较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另外,与对照组(68.750%)相比较,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93.750%)显著升高,组间比较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在血透室内采取护理干预措施,能有效减少血透室发生感染,提高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
【关键词】血透室;护理干预;医院感染;安全隐患
临床治疗肾功能衰竭的一种常用方法是血液透析治疗,由于该手段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显著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所以该疗法具有很好的临床意义[1]。然而,在血液透析疗法中,部分患者极易发生感染,严重者危及生命[2]。我院自2016年4月~2017年5月期间,对96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分析了感染安全隐患,采取护理干预措施,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从2016年4月~2017年5月收治于我院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选取9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平分为观察组(采取护理干预措施)以及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48例,男24,女24,年龄 39 ~ 78岁,平均(58.5 ± 4.84)岁,患病病程10个月~ 15年不等,平均病程为(7.92 ± 3.67)年;对照组48例,男24,女24,年龄 37 ~ 77岁,平均(57.00 ± 2.98)岁,患病病程9个月~ 16年不等,平均病程为(8.38 ± 4.52)年。两组患者在上述一般基线资料比较上,不存在影响组间药物治疗对比的差异,P > 0.05,可进行对比分析。
1.2 临床纳入与排除标准
(1)纳入确诊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2)纳入签署知情同意书患者;(3)排除肝肾功能严重异常患者;(4)排除意识障碍患者;(5)排除近期做手术患者;(6)排除心肺功能严重异常者。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即护理血透室的卫生、清洁仪器和环境消毒等。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开展护理干预,包括以下主要内容:(1)加强管理血透室,提供干净与舒适的护理环境;(2)彻底消毒血透机,血透机的型号与消毒液要一一对应,并进行充分消毒;(3)加强透析系统的维护,定期检查透析系统,保证系统的安全性;(4)定期培训护理人员,加强护理规范的要求,制定严格的操作规范。
1.4 观察指标
(1)感染发生率;(2)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1.5 疗效评价
(1)感染发生率(%)=(感染/例)/总例数×100%。(2)根据医院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评估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程度。问卷内容主要包括:护理防护意识、病房消毒质量和基础护理质量。满分为100分,不满意 < 60分,基本满意为 60~80分,完全满意 > 80分。产妇对护理的满意度(%)=(基本满意/例+完全满意/例)/总例数×100%。
1.6 统计学方法
研究获取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资料采用SPSS 18.0系统软件分析;感染发生率和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等计数资料用(n,%)表示,并用x2检验;P < 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感染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患者发生感染3例,未发生感染45例;对照组患者发生感染24例,未发生感染24例。观察组感染率(6.250%)显著低于对照组(50.000%),组间比较P < 0.05,具体见表1。
表1 比较两组患者感染发生率(n,%)
3 讨论
目前,临床上治疗终末期肾病的重要治疗措施之一是血液透析[3]。然而,有研究表明导致血液透析死亡的重要原因是医院感染[4]。血透室感染的主要隐患分析如下:(1)血透室内人流量大,环境污染严重;(2)未彻底消毒血透机,血透机上滋生大量细菌;(3)防护意识薄弱,护理人员未意识到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因此,临床上为预防感染安全隐患的发生,必须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
本次研究采取护理干预与常规护理对照的方法,应用护理干预措施后,与对照组(50.000%)相比较,观察组感染发生率(6.250%)显著降低,组间比较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另外,与对照组(68.750%)相比较,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93.750%)显著升高,组间比较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综上所述,医院血透室里的主要感染安全隐患为环境污染、未彻底消毒血透机以及防护意识薄弱等。在血透室内感染控制中应用护理干预措施,增强无菌消毒意识,加强管理病房环境,能针对性地减少血透室发生感染,提高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该护理模式临床应用效果显著,值得进一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沈益.血透室医院感染安全隐患与护理干预措施[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10(23):74-75.
[2]李波.血透室医院感染安全隐患与护理干预措施研究[J].医药前沿,2016,6(33):250-251.
[3]王慧.血透室医院感染安全隐患与护理干预措施效果分析[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2(22):42,44.
[4]孙俊荣.血透室医院感染安全隐患与护理干预措施[J].心理医生,2016,22(12):205-206.
论文作者:杨艳艳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蒙医药》2017年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6
标签:患者论文; 措施论文; 发生率论文; 对照组论文; 安全隐患论文; 满意度论文; 统计学论文; 《中国蒙医药》2017年第1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