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目标设置存在问题的思考及对策论文_彭 倩

对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目标设置存在问题的思考及对策论文_彭 倩

摘 要 音乐欣赏课是中小学音乐教育中一个极为重要的领域,它既是整个音乐学习活动的基础,也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最有效途径之一。音乐课堂的教学目标对于课堂教学有重要导向作用,笔者针对音乐欣赏教学课堂的目标设置中存在的某些问题进行分析、思考,并提出可行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 音乐欣赏 教学目标制定 思考 对策

教学目标是指教学活动实施的方向和预期达成的结果,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它具有对课堂的统领性作用。对落实教学大纲、制定教学计划、组织教学内容、明确教学方向、确定教学重点、选择教学方法、安排教学过程等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笔者发现在教学中,由于有些音乐欣赏课的教学目标设置出现了问题,致使课堂教学偏离了方向,影响了音乐欣赏课的教学效果。

现阶段我国小学音乐欣赏课的教学目标主要包含以下四方面内容:

1、倾听音乐音响本体

2、体验音乐中传达的情绪

3、通过欣赏音乐实现某些教化目的

4、想象具体形象。

本文主要对其中的1、3、4点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及反思。

1:音乐听什么?

1.1问题概述:

在最初为音乐欣赏课编写教案时,我经常写下一个目标:完整聆听《XX》音乐。也曾在其他老师的教案上发现与我相同的教学目标。但是在这样的目标指引下,老师经常会受到这样的困扰,让学生听什么?而学生也是一片茫然,没有任何目的地聆听音乐,时常让他们注意力分散,感觉乏味。可以说这样的聆听是无效聆听,课堂教学没有收到效果。

1.2思考与对策:

美国著名作曲家艾伦科普兰在他的著作《怎样欣赏音乐》当中提到,音乐欣赏分为三个层次:1、美感阶段;2、表达阶段;3、纯音乐阶段。他认为,大多数人应该在纯音乐阶段的水平上来欣赏音乐。那就要求人们需要有意识地聆听音乐的节奏、旋律、和声及音色。还需懂得一些曲式。因此,我们在设置音乐聆听目标时,需要根据音乐本体,明确制定学生有针对性地聆听音乐中哪些要素、特征,做到有的放矢,加深学生对于音乐的理解。而不是一句空泛的“聆听音乐”,教师盲目,学生茫然。

2:“乐”=“礼”吗?

2.1问题概述:

欣赏课《草原英雄小姐妹》中,教师把通过聆听、体验、感受与鉴赏这首乐曲,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联系音乐与生活,培养学生热爱音乐、热爱祖国的情感,设为教学目标之一。

音乐具有非语义性及非视觉性,它只能表现与思想道德具有共同特征的情态,而不能直接表现某种思想道德。从音乐中获得道德上的提升,是在自身具备相关知识经验的基础上自发的联想和想象,对于缺乏必要的知识经验、思维方式方面形象性大于抽象性的儿童,是很难做到这一点的。将提升道德作为音乐欣赏教学的短期目标,甚至作为短短一堂音乐欣赏课的教学目的,也必然是无法操作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思考与对策:

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与我国历史上对“乐”的功能阐述的文化传统紧密相关,儒家认为音乐具有“礼”的作用,中国人评判音乐的最高准则仍然是它对于提升人的道德所起的作用,而非审美意义的实现。

尽管《新课标》将音乐课的基本价值定义为“审美活动”,但在具体解释这种审美活动时,却混杂着大量非审美范畴的道德和认知性因索,审美的独立性没有得到深刻的阐明和体现。正如周海宏教授所说:艺术教育培养人的感性能力,培养人对良好感性环境的要求,本身就具有独立的价值,而不是说它只有依附于其它教育目的(比如开发智力,培养集体精神才值得大力提倡。)

3:音响感知而非想象形象

3.1问题概述:

在欣赏课《小青蛙》中,教师将“通过欣赏二胡齐奏曲《小青蛙》,从有趣的情景中感受民族器乐曲所表现的青蛙形象”设置为教学目。在教学过程中采取边听乐曲边讲述故事的方式:“小青蛙在绿色的田野上欢快的蹦跳。大渐渐暗了下来,一卜起了蒙蒙的细雨。雨越下,打闪电了、打闪雷,雨过大晴,一声鸡啼,大亮了,雷阵雨过去了,小青蛙跳得更欢了,它们都很高兴。”在这里,解说词成为主导内容,音乐则退而为故事情节服务,成为一种铺垫。老师们用语言描述介绍的音乐内容大多是关于“音乐内容”的美术化、文学化,甚至哲学化、社会学化的解说。这样非但没能借助形象帮助学生加深对音乐各要素的听觉印象,反之使形象取代了音乐,成为课堂中给学生留下印象最深的东西。

3.2思考与对策:

在音乐欣赏课中想象某种形象,其根本目的是加强学生对音响的感知,而不是想象形象本身。音乐化原则规定了音乐本身的无对象性,我们追求绘画化、文学化原则必然导致对音乐化原则的压抑。“音乐仅能够与那些和它有高低、强弱、张弛、节奏与速度四个方而具有联觉可能性的对象发生体验的对应关系,不具有这四种特性的对象是不能用音乐来表现的。

教师需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音乐音响中找到与形象相联系的表现手段。教师应注意

引导学生在密切关注音响的基础上展开想象。如在《狮干进行曲》一又案例中,教师在教学

目标中明确提出:“能够记住音乐主题、感受速度、力度、音区、音色、旋律、节奏等音乐要素与动物形象的关系。”

结 语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起点和归宿.它影响教学过程的设计;决定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安排;它制约着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选用;决定教学结果的测量和评价。音乐课的教学目标应该是紧扣音乐本体性,在音乐教育学、心理学、音乐审美心理特征指导下科学、规范、明晰、毫不含糊的,这样的目标才能提高整个教学设计的质量,为课堂教学的评价提供有力的标准。

作为对于音乐教育有着基础性作用的音乐欣赏课,我们应该重视对其目标的制定,在目标指引下更好地把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评价等元素组合起来,形成切实有效的音乐课堂。

参考文献

1.[美]艾伦.科普兰著,丁少良(译) / 叶琼芳(校)《怎样欣赏音乐》[M] ,人民音乐出版社 ,1984年12月第1版

2.周海宏:《音乐与其表现的世界对音乐音响与其表现对象之间关系的心理学与美学研究》[M],北京市: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4年12月第1版

3.王丽娜:《新课程理念下中小学音乐教学设计研究——以五十六篇音乐教学设计为例》[J],

东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8,中国优秀硕十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4.孙琦:《关于音乐欣赏教学的现状分析与思考》[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10年3月第一期

论文作者:彭 倩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20年1月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14

标签:;  ;  ;  ;  ;  ;  ;  ;  

对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目标设置存在问题的思考及对策论文_彭 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