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田水利工程季节性施工技术应用研究论文_诸明峰

农田水利工程季节性施工技术应用研究论文_诸明峰

上海祥予建筑市政工程有限公司 上海市 201600

摘要:本文结合实际,对农田水利工程季节性施工技术的应用,要点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分别从雨季施工,还有冬季施工以及夏季施工三个方面,对季节性施工技术的应用措施进行了探讨,希望认识之后能够给相关工作人员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农田水利工程;季节性施工;技术应用;研究

引言

对于农田水利工程项目而言,采用积极性施工技术,能够攻克季节性带来的工程难点,一般情况下,在农田水利工程项目施工中,会受到地质和环境等条件的约束,所以想要改观当地的农田的水利条件,正确地建设好水利工作,就必须进行季节性的施工以确保施工的质量和进程。而季节性施工的方法、条件和具体施工方式是一位水利工作者必须掌握的知识。

一、雨期施工

顾名思义,该期施工一般是在雨季进行施工,一般来说这段时期的降水量占了年降水量的百分之五十及以上。而结合该县的具体情况来说,一般6-9月的降水量是分布密集的季节,占全年的73%,而相对来说降水最多的阶段确实在7-8月,占比达到全年降水的40%。

1、准备工作

在这样多雨的季节内,要想保证工程的正常顺利进行到完工,首先要对相关气象部门的预测和天气信息的发布予以密切关注,在工程进行之前对施工的步骤进行合理的安排和准备,主要是为了避免因为雨水冲刷等强降水天气对工程(地基基础等结构)造成破坏。这阶段的施工主要以防范为主,提前准备好相应的防范措施,重点采取合适的排水手段,以确保施工能正常地不受雨水等季节因素影响。在雨期施工做好相应的防范措施也是整个施工工程的重中之重,具体可以细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提前根据具体的情况和现场的气象预报等,编制好施工方案和技术组织。对施工的项目进行合理安排,对雨水敏感的工程应该尽量避开在雨期进行施工,比如围堰等工程对雨水环境有要求的工程。2.在施工场地的周围提前建设好防水、防汛工程;做好排水建设,避免雨水浸泡地基导致地基损毁。施工的道路两边要提前构建好排水工程(如排水沟等),以保证雨水排出流畅。3.在雨水天气注意保护工程中的机电设备,做好施工材料的防水工作,尤其是水泥等材料,要保证其周围排水状况的良好,在储存水泥等水敏感的施工材料时要做到地面的绝对干燥(不返潮、屋顶不漏水),水泥需要临时露天保存时也要用防雨布及时进行严实的遮盖。

2、施工

在施工过程中应该避免基坑受到长时间浸泡,以免因基底出现问题而导致塌方、和出现淤泥等工程问题。另外在进行基底工程施工时,雨期进行的施工面不宜过大,最好将整个施工要求分、分期进行施工。在进行施工的基坑的周围还应当提前留好排水用的沟渠,各种建筑材料的堆放应该符合要求,按照一定的距离和堆放方式进行堆放。最后在进行工程的土方回填等工作时应该提前计划好避开雨季,如果因为工期等原因不得不在雨期进行施工时也要注意对土料中的含水情况进行控制和检测。

在进行工程中较为重要的混凝土浇筑阶段时,要注意根据气象部门预报进行工程安排,浇筑工作应该尽量避开雨水天气(尤指雨水天气来临之前),在类似天气施工的过程中就要及时判定混凝土材料中的含水量,在进行材料配比混合时应该注意会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保证混凝土材料的强度符合要求,同时应该及时准备好足够数量的塑料布以防雨水天气可以进行遮盖保护,尤其是在大雨天气来临之时。

二、冬期施工

在冬季施工时的日平均气温低至5度及以下,最低气温甚至达到了0度以下时,常用的施工方法将失去一定的施工效用。此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保证施工的照常进行被称之为:冬期施工。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根据最近的天气资料得出,西宁地区的最低气温到零度及以下的初日是十月中旬左右,终日一般是四月底左右,所以由此可见,西宁地区的施工主要还是以冬期施工为主,所以在这类地区进行施工的冬期施工研究尤为重要。

1、准备工作

冬期施工的工程质量尤为重要,在施工的过程中必须要做好安全生产工作,施工方案也要因地制宜,技术上要具有基本的可靠性,经济和施工方法上简单且安全可靠,施工方法便捷且速度快。要做到基本的工期保证和成本保证,另外在进行施工材料的添加剂的选择时也要十分注意,必要时可以对参与施工的人员进行培训。

2、施工

在当前的施工环境和施工经济条件下,为了保证冬期施工的效益和施工质量,控制施工面积是十分必要的,冬期施工的造价较高,施工的工资较低,工期长等制宜条件下,一般不适合进行开挖土方的工程。而如果冬期施工必须要进行土方的开挖等工作,则要提前因地制宜地进行经济、地势等条件的研究制定出相应的可行性方案。根据相应的技术措施,设计出最节省材料、人力和能源等的施工方案,加快施工的进度。如果必须进行冬期施工的土方开挖工程时,要基本保证开挖工作的不间断性,具体做法就是在要进行开挖工程的地方先将土进行翻松处理,使土层的空隙充满空气,以降低土中的导热性,保证工程可以顺利进行。

施工面积较为小一点的地面相对来说比较抗冻,直接用保温的塑料膜等材料进行覆盖即可,在进行回填工作时如果用到土壤,那么土壤的直径颗粒不应当小于15公分。工程上来说,混凝土因受冻的程度地不同一般被分为三类:1.新鲜冻结的混凝土,这类情况出现的主要原因就是温度过低或者保温措施没有做好。这种情况下的混凝土只要相应地进行捣碎即可,保护其不再受第二次冻则不会影响其主要的功效。2.混凝土的早期受冻,一般这种情况出现在施工后的养护阶段,养护不到位的话,容易受冻而损害混凝土的力学性能等。3.混凝土冻害,这种情况一般指混凝土遭受了长期的冷冻最后导致各项性能的严重降低。

在进行冬期施工的时候,应该综合考虑混凝土的搅拌、运输和养护等几个方面,搅拌时保证温度足够,对材料的配比和温度控制也十分重要。混凝土在运输过程中对热量的损耗也是十分巨大的,因此要保证运输的速度够快,次数少,以避免热量的散失。在冬季的施工和养护的过程中要注意对混凝土的保护以避免其性质的改变,也是冬期施工中最主要的部分。

三、夏季施工

在农田水利工程季节性施工的过程中,对于夏季施工在操作的过程中,夏季施工需要全面的对它的施工准备要点进行把握,同时还要对施工过程中的工序进行控制,这主要是在夏季施工时它的温度比较高,混凝土在现场浇筑的过程中,由于气温等条件的影响,经常会提前出现假宁的现象,就会严重影响整体工程的质量,因此在施工的过程中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控制。

1、施工准备

在夏季高温的环境下,水泥容易出现假凝的现象,进行运抬工作时坍落度的损失会比较大,成型相对来说比较困难,在这样的按情况下可以适当选用合适的添加剂,或者选用符合特殊性质的水泥,避免太阳对水泥的直接暴晒。工程材料应当进行适当的遮盖处理,保证温度不宜过高,搅拌后最好立即进行浇筑工作。

2、施工

夏季进行砌砖工序时,砂浆中的水分容易急速蒸发,砂浆脱水严重,水泥水化反应不彻底,严重影响工程效率和质量。所以建议在砌砖之前将砖进行水润湿,严禁干砖上墙。温度过高(一般指30度以上时),不宜进行砌砖工作,也可采取凉棚等降温方式。

3.养护

当施工完成之后,就需要进行养护阶段,在养护的过程中需要及时的采取有效的措施,对混凝土浇筑的面积进行覆盖,以免由于阳光的直射导致混凝土出现裂缝等情况,值得注意的是,在进行降温洒水的过程中,需要在下午或者是早上进行洒水,不能够在中午太阳大的时候洒水,以免导致混凝土直接开裂。

四、结束语

党的十八大对深化水利改革,加快水利发展,加强水利建设提出明确要求,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和中央治水兴水决策部署。作为水利建设的从业者,应当从分析当地自然条件演变规律入手,因势利导,区分不同的自然环境,从而建造出合格的农田水利工程。

参考文献:

[1]试论农田水利工程季节性施工技术的应用[J]. 李雪青. 珠江水运. 2018(14)

[2]农田水利工程的施工难点与施工技术分析[J]. 徐青. 科学技术创新. 2018(11)

[3]浅谈农田水利工程施工技术要点[J]. 丁婷婷.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18(16)

[4]农田水利工程季节性施工技术的探索[J]. 李树新.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2(05)

[5]农田水利工程的施工难点及施工技术分析[J]. 解行. 江西农业. 2018(10)

论文作者:诸明峰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26

标签:;  ;  ;  ;  ;  ;  ;  ;  

农田水利工程季节性施工技术应用研究论文_诸明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