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动态 素质教育讨论综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素质教育论文,学术论文,动态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近年来,我国教育界乃至整个社会都在关注教育的转轨问题,即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其中关于素质教育提出的背景、素质教育的内涵、素质教育的构成、本质、特征、以及素质教育的实施等问题,在理论界展开了深入的探讨,本文拟对上述一些问题进行综述。
一、素质教育的提出
自八十年代中期以来,我国教育界针对中小学片面追求升学率这种应试教育存在的弊端而提出素质教育的问题。经过近十年的呼吁、探讨与实践,素质教育由一种理论观点而成为指导我国教育的思想,由基础教育向其它层次、其它类型的教育发展,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指出:“改变人才培养模式,由‘应试教育’向全面素质教育转变。”
对于素质教育提出的背景,广大学者和教育工作者从不同的视角,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对即将来临的新世纪已取得共识,未来的竞争关键在教育。关于素质教育的讨论中,有的同志认为,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即由农业文明转变为工业文明,又面对着信息社会的挑战,从国内到国际都在发生着重大变化,必将引起教育相应的变革。持这种观点的同志侧重于教育的社会功能而展开自己的论述。有的同志则侧重于教育的经济功能,面对我国的经济体制转轨,由原来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由劳动密集型经济向知识密集型经济转变,突出分析了素质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关系。[1]还有一些同志强调教育的文化功能,提出教育是文化的组成部分,认为教育受文化发展的制约与影响,又是文化赖以延续和发展的基础,文化转型必然要求教育重塑,中国近现代史中三次重大的文化转型都使教育发生重大变化。著名美籍物理学家杨振宁教授说,要想知道21世纪的教育是什么样子,首先要看21世纪的文化是什么样子。[2]也有一些同志则突出教育本体论的功能。
笔者认为,作为属于上层建筑意识形式的教育,它必然与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条件相联系。特别是由一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社会政治经济制度、意识形态、历史文化传统等因素所决定。影响教育发展的诸因素构成一个整体,不能片面强调某一点,而忽视或否认其它方面的影响和作用。任何时代的教育发展必然受到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诸因素的综合影响。我国素质教育提出的深刻背景,正是诸多因素影响的产物。
我国领导人充分意识到教育发展的战略地位。党的十三大的《沿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前进》的报告中指出:科技的发展,经济的振兴,乃至整个社会的进步,都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的提高和大量合格人才的培养。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必须坚持把发展教育事业放在突出的战略位置,加强智力开发。《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纲要》中,又提出了“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促进科技、教育与经济紧密结合。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致力于提高国民素质,在各个领域里培养一批跨世纪的优秀人才。”可见,中央的决策已把教育事业的发展看作社会发展,特别是经济发展大计,已把“科教兴国”定为国策,并把发展教育事业摆在战略地位。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指出,基础教育是提高国民素质和培养跨世纪人才的奠基工程,基础教育的根本任务是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实现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是基础教育的紧迫任务。
进入80年代以后,各国的政治家、教育家们共同认识到“决定人类命运的最重要的因素是人的素质,不仅是精英人物的素质,而是几十亿普通地球居民的平均素质。”[3]他们不约而同地把目标对准教育事业,并树立了新的教育价值观。1983年4月,美国教育质量委员会向美国教育部部长贝尔提交了题为:《国家在危险之中:迫切需要教育改革》的重要报告。该报告提出:“我们的目标必须是最大限度地发展全体学生的才能”,[4]并于1985年启动了“2061计划”(美国基础教育改革工程)。日本1984年成立的临时教育审议会上的第二次咨询报告中提出:“把以最大限度的努力使儿童的身心两个方面得到均衡发展摆在教育的中心地位。”[5]并要求学生成为“在国际事务中能干的日本人。”1991年5月,在《英国政府白皮书》(21世纪教育和训练)中,梅杰首相提出:“我们的目标是简单的,就是鼓励所有年青人最充分地发展他们的能力。我们要冲破各种障碍。我们要达到更高的标准。我们要争取多的选择。总之,我们的目的在于给每一个英国青年人充分发挥他或她特有的才能并在生活中有一个尽可能最好的起点和机会。”[6]德国曾提出:使每个公民有能力独立安排生活,从事创造性的劳动。
教育界从理论界、教学第一线的教师到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都认识到这次教育转轨的重要性、紧迫性和严重性。教育界提出素质教育的问题,并展开理论探讨与实践,这将使我国的教育理论与实践走出片面突出政治或只重视为经济服务,脱离受教育者素质全面发展而造就人才的误区,以实现教育的根本变革。
二、素质与素质教育的内涵
目前,我国学术界对素质和素质教育的内涵发表了种种不同的见解,其分歧的焦点在于对素质概念的不同理解。一种观点认为素质教育的提法不科学。认为素质是具有经典意义的生理学概念,而教育则是社会实践的范畴,难以构成因果关系的复合概念。1991年柳夕浪撰文就指出理论界存在的这一观点。[7]近期,黄甫全撰文表述了“素质概念的基本特性的先天性”,对素质教育提出语义悖论、逻辑悖论、文化悖论。[8]还有的认为,教育中所讲的素质是先天遗传下来的,它既是人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条件,也是教育的前提和基础。素质本身不是知识,素质可以发展,但素质不能教育,不能把素质和训练的结果——军事素质、政治素质、技术素质、科学素质、道德素质等社会职业的素质混为一谈。对素质教育内涵的理解,目前我国理论界尚未达成共识。有的学者曾列出八种素质教育内涵的表述方式。[9]赞同素质教育的提法,虽然解释略有不同,但基本上对素质概念的内涵取得一致的认识。共同认为,现在所说的“素质”内涵扩大了,既包括自然素质,也包括社会素质(通过后天环境影响、教育和训练而成)。钟鹏明同志[10]和易慧清同志[11]的论文表述了这一思想。朱家存同志进一步分析了素质教育内涵理解产生分歧的原因,一是素质一词本身具有多义性,有自然方面的,也有社会方面的;有先天的,也有后天的;有生理的,也有心理的等等。因此哲学、医学、教育学、心理学等都把素质列为自己的研究内容。素质自身的多义性,导致了对素质教育理解的复杂性。二是研究者思考问题的角度不同,有的着重从社会需要的角度来认识素质教育;有的倾向于从个体发展方面来理解素质教育;也有从素质教育的内容方面来理解素质教育的内涵,因此产生了不同的看法。[12]柳斌同志说,素质教育有三个要义:一是面向全体学生,二是使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三是使学生主动地发展。[13]
上述关于素质和素质教育的各种观点,都从不同的视角和侧面揭示了素质与素质教育的内涵,这种不同的认识,丰富和深化了人们对这一问题的认识,推动了对这一问题的理论研究。
对素质教育问题的研讨,必然涉及到哲学问题。著名教育哲学家乔治·奈勒说:“大多数一般性的教育问题归根结底是哲学本身的问题。”[14]谢密斯断言“所有的教育问题最终都是哲学问题。”[15]对素质教育的研讨也不例外,从系统论的视角揭示素质教育的构成、本质及其特征等问题,才能使素质教育的理论逐步完善,形成完整的教育理论体系。
三、素质教育构成
迟艳杰同志对人的素质从哲学与教育两个角度进行了分析。从哲学角度看,人的发展的理想素质包括三个方面的规定:一是指人的身心一切潜能的最充分发展,二是指人的对象性关系的全面生成,三是指个人社会关系(主要指人的社会交往)的高度丰富。这其中人的一切潜能最充分发展是后两类的基础,而人的多种潜能发展的过程同时又是人的对象性关系活动和个人与其它社会成员的交往过程,人的对象性关系的生成和个人社会关系的丰富,既是人的一切潜能发展的途径,又是这一发展的结果。
从教育的角度看,我国基础教育培养出来的人,首先要在身心两个方面都得到发展与锻炼,要有健康的身体和心理、发达的智力和能力;其次,要通过掌握知识和实践活动与外界发生各种对象性关系;第三,能参加各种社会活动,进行正常而丰富的人际交往,为此需要理解社会生活的种种规范、礼仪,具有良好的道德、高尚的人格。人的发展这三个层次的规定决定了教育的内容。素质教育具体包括对学生进行身体、心理素质、科学文化素质、思想品德素质的培养和教育。[16]
其他同志对人的素质构成也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提出各自的见解,孙喜亭同志将素质区分为:先天素质、身心素质、德才素质与国民素质,并说明素质与教育的关系。[17]钟鹏明同志对素质的结构分为三个层次,一是自然素质(即先天遗传的生理素质),二是心理素质(即个性心理素质),三是社会文化素质。上述三位同志对素质教育的构成、理解,内容大体相同,只是具体划分略有差别。
四、素质教育的本质及特征
探求素质教育的本质,必然涉及到应试教育,因素质教育是相对于应试教育的弊端提出的,从探讨两种教育思想的关系可进一步了解素质教育的本质。对于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的关系,目前,理论界存在两种不同的看法。一种观点是对立说,认为两者是对立的。“应试教育”是专门指那种单纯按照高一级学校选拔要求,以应试为目的的教育训练活动,教师在教学中着眼于知识的灌输,注重少数可以升学的学生的教育,是面向昨天的教育。而素质教育则是面向全体学生,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去求得一种理想人格的教育,使受教育者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生活,提倡开创精神,鼓励个性发展,是面向未来的教育。另一种观点是兼容说,他们认为把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对立起来,造成非此即彼是不科学的。应试教育也发展学生的素质,问题在于发展素质的效率、宽度和广度。高分低能说法不全面,应该说高分不一定高能,但高分者中高能居多,低分者不一定低能,也不一定一切能力都低,但低分者低能不少,特别是理论思维能力低的不少。改变“应试教育”就是要提高素质发展的效率,重点是提高受教育的素质和能力。素质教育也有考核评估教育质量。对应试不是彻底抛弃。王宗敏同志对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区别归纳为10个不同。有的同志概括应试的弊端是:教育对象的局限性;教育目标的狭隘性;教育内容的片面性;教育过程的表面性;教育评价的单一性;教育效果的相当成分的虚假性;教师队伍建设的误导性。
对于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对立的实质问题,教育界也有不同见解。一是认为,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是两种不同的教育方针;二是认为,是两种不同的教育模式;三是认为,这是两种不同的教育理论、教育思想;持二、三种观点的较为普遍。四是认为,这是教育目的的论争。[18]五是认为这是两种教育价值观的对立。[19]
对素质教育的特点和原则,许多学者进行了探讨。王宗敏同志提出六点:基础性、整体性、差异性、时代性、渐进性、功能性。有的概括为,它是面向未来的教育;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全面发展的教育。
素质教育作为属于上层建筑的意识形式,是按照社会的发展的需要,遵循教育规律,使人的先天禀赋和后天的社会因素的影响相结合,开发受教育者的身心潜能,促使其身心得到全面发展的教育。素质教育是对应试教育淘汰制的否定,而使受教育者在生理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素质实现整体优化。素质教育体现了1957年毛泽东提出党的教育方针的思想,是使受教育者在德智体诸方面都得到和谐发展的教育。素质教育更增添了时代的特色,更具针对性,更具广泛的群众基础,得到学生、家长、教师以至社会各界的热烈赞同。素质教育的实质是提高人的质量,实现人的现代化,使人以高质量、高水平步入社会,不仅是适应社会现代化发展的需要,而且能发挥人的特有作用,促进社会的发展。
五、素质教育的实施
由于因素质教育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要实施必然涉及到诸多方面的问题。如何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国家教委督导办国家督学游铭钧同志提出了六个方面的转变,认为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要实现一系列的深刻的改革,它们是:教育目标的转变;教育体系的转变;教育内容的转变;教育环境的转变;教育方法的转变;教育评价的转变。[20]
我国教育界对素质教育的思想,不仅是理论的研讨,而在基础教育部分(中小学教育)已经进行了可贵的实验。湖南省汩罗市从1984年开始,用了12年实践,大面积推进素质教育的综合工程,已取得宝贵的经验。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同志两次作出批示,提出要研究和推广汩罗的成功经验,推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同志在北京国家督学情况通报会上指出,汩罗的经验主要有以下四点:(1)有正确的思想,即政府要办好每一所学校,学校要对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负责;(2)有科学的方法,即从各级政府到学校形成一整套科学的、规范化的管理体系;(3)有扎实的作风,沿着正确的办学方向,坚韧不拔;(4)有效的机制——教育督导评估,以此取代了“高考指挥棒”,有效地实施了素质教育。[21]
实施素质教育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任务。要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必须加快理论和实验的研究和总结。为构建有中国特色的教育体系,必须打破学科界限,发挥各学科的优势和多学科的联合,开拓素质教育的理论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使这一教育思想,教育理论逐步完善、成熟,形成完整的体系,早日实现我国教育的现代化,促进我国社会的现代化。
注释:
[1] 李柄全、朱华北:《素质教育与经济发展》,《中国教育学刊》,1996年第2期。
[2] 柳海民、黄建如:《跨世纪文化转型与新世纪教育重塑》,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5期。
[3] 奥雷利奥·佩西著:《人的素质》,辽宁大学出版社,1983年第1版,第24页。
[4] 华东师大编:《新技术革命与教育》,华东师大出版社,1983年1版。
[5] 瞿葆奎主编:《日本教育改革》,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第1版。
[6] 《发达国家教育改革的动向和趋势》第5集,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第1版。
[7] 柳夕浪:《谈素质教育》,《教育研究》1991年第9期。
[8] 黄甫全:《素质教育悖论》,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5期。
[9] 王恩大、辛克泰:《素质教育的学习和实践》,明天出版社,1993年3月。
[10] 钟鹏明:《构建素质合理课程结构的认识》,《教育理论与实践》,1996年第2期。
[11] 易慧清:《正本清源:保持教育目的的本色——兼谈素质教育回归问题》,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5期。
[12] 朱家存:《素质教育思潮的思想渊源和社会基础》,《教育理论与实践》1996年第5期。
[13] 柳斌:《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改革》,《中国教育学刊》,1996年第3期。
[14] 陈友松主编:《当代西方教育哲学》,教育科学出版社,1982年,第28页。
[15] 蒋晓:《美国教育工作者的教育哲学探讨》,《外国教育动态》,1988年第6期。
[16] 迟艳杰:《素质教育探微》,《中国教育学刊》,1996年第2期。
[17] 孙喜亭:《素质与教育》,《教育研究》,1996年第5期。
[18] 王宗敏:《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比较》,《教育改革》,1995年第12期。
[19]谢维和:《素质·发展与教育》,《教育改革》,1995年第12期。
[20] 游铭钧:《如何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人民教育》,1996年3月。
[21] 柳斌:《汩罗的经验》,天津《教育信息报》,1996年6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