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宇
浙江省临海市小芝镇中心校 317000
摘要:本文从科学探究活动中要关注学情出发,分析了当前存在的“依照教材活动程序走”、“随意改着教材活动上”两种活动设计倾向及原因,提出了在进行科学概念教学设计时,了解学生“怎样想的”、“难在何处”、“如何作为”是活动设计时关注学生主体,关注学生思维的具体表现,并结合具体案例阐述了从儿童思维发展的角度有效设计活动的操作策略。
关键词:科学概念;思维;探究活动;设计
科学概念是教材揭示的人类的间接经验,把间接经验转换成直接经验来学习,而“活动”就担当了一个传输媒介。在对探究活动设计的研究中,我们也往往比较关注活动的数量、形式和材料等等看得见的内容,但对隐匿于活动中的学生思维的发展线索研究不深,经常会以教师自己的经验、甚至是主观臆断来推测学生的思维过程。思维从问题开始,所以我们认为:在进行科学概念教学设计时,了解学生“怎样想的”、“难在何处”、“如何作为”是关注学生思维动态的具体表现。
一、当面对问题情境,需要了解学生“怎样想的”
1.在情境创设时,我们需要了解“他们会怎么想,有哪些想法?”
要给学生什么,首先要知道他们在想什么。在情景创设时,教师要想到学生的心里去,面对这样的情境,学生“会怎么想”、“会有哪些想法”,应做哪些针对性的准备。如在《马铃薯在水中是沉还是浮》一课中,教师创设了一个情境:把一大一小两个马铃薯分别放入两个盛有液体的容器中,马铃薯有沉有浮。教师想当然地认为学生会提出了多种假设:可能和“水”的多少有关?可能和容器的大小有关?可能和马铃薯的大小、重量有关,可能和“水”里加盐有关?期待在“问题的提出”阶段产生更多的“枝节”。事实上,关于物体的轻重、大小等对沉浮的影响前几课已经专题探究过了,况且从学生的回答中已经看出这一点,他们的思维已经跑到教师设计前了,他们是指向于所谓“结论”的回答,哪有这般“复杂多样”!
2.在情景创设时,需要思考“他们为什么会这么想?”
在面对新情景时,学生通常会调用他们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去解释,如果认为自圆其说,就不会引发进一步探究的动机,所以教师在了解学生想法的基础上,需思考“他们为什么这么想?”找到问题的关键所在,激发矛盾冲突,才能有的放矢地引领学生卷入探究活动之中。
二、当面对探究困境,需要理解学生“难在何处”
1.在学生面对问题无从下手时,难在缺乏相应的探究思路。
明确科学问题是探究的第一步,如何探究是关键的一步。在动手操作前,动脑的过程是必不可少的。但也有教师认为让学生说想法、制订研究计划是形式主义,动手实践才符合学生探究的心理。诚然,如果长时间地进行纸上谈兵式的讨论研究计划,确实与儿童探究兴趣不合,但没有思路的盲目的动手操作更要不得,它更易于使探究浮于表面。活动前讨论探究思路,对探究活动的展开有着纲举目张的作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如怎样研究气体是否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关键要解决如下几个问题:
用什么材料来装空气?
如何加热或受冷?
如何观察体积的变化?
哪些现象告诉我们气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让学生频繁地想办法并进行实施之后,就能够形成进行探究活动的大致思路,逐步向着制订科学探究计划的方向迈进。制订计划就是需要学生用理性的思维去整理感性的材料,从而选择方法、确定步骤。教师要鼓励学生动手前先想一想、说一说,过渡到制订较完整的科学探究计划,逐步形成有目的的探究思路,这是一种可迁移的思维能力的培养。
2.在学生面对材料随便摆弄时,难在缺乏必要的过程指导。
在探究过程中,材料是活动的中介,问题是导向,探究技能是保障。从学生的操作来看,材料本身的吸引力大于探究问题本身,如果随便玩玩,就难以获得有意义的新发现。
(1)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描述能力。在科学探究中,操作材料的意义是在观察中获得感性认识,在描述中捕捉观察中发现的丰富有用的信息。
(2)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小学科学的实验主要分为对比实验、模拟实验等。这里讨论的实验操作能力既包括实验的设计能力,又包括动手操作能力。在对比实验中,教师要指导学生掌握控制变量的设计思想,指导学生进行实验设计,掌握模拟实验的操作要领。
三、当面对内化应用,需要引导学生“如何作为”
1、将零散的知识结构化,有助学生于厘清概念内涵
在科学概念建构起来后,教师经常会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去解释身边的现象,这个过程能否顺利进行呢?由于课堂内概念建构是循序渐进的,对概念内涵的理解是逐渐加深的,它分散在各个活动过程之中、不同的课之中。因此,在知识运用前,理应将零散的知识结构化,明确概念之间的相互关系,让学生合理调用相关知识去解释现象。
2、将分段的情境综合化,有助于学生迁移所学概念
在课堂上,老师为破解教学难点,会将难点分散在各个环节中,在要素相对单一的情境之中,概念学习的难度下降了不少,但学生一碰到复杂的情境,又不知所云。如《水和水蒸气》一课,教学难点是学生将“白汽”看成是水蒸气。在2009年浙江省小学科学优质课大赛中,有一位老师在让学生经历了观察水蒸气是一种无色、无味、能流动的气体后,设计了一个综合化的情境,帮助学生理解水蒸气与白气的区别,师演示用烧瓶加热水,在烧瓶口塞上导管,让学生寻找水蒸气,实验中看到的现象是:在导管弯口出来一小段、大概一厘米的地方看不见什么东西,一厘米以外看到了“白汽”,再远一点,“白汽”又没了。看不见的部分是什么?白汽是什么?让学生用今天学习的水和水蒸气知识来解释。
综上所述,在科学探究活动中的导入、展开和总结阶段,教师应沿着科学概念发展的箭头,找准重点,厘清方向,顺思而导,顺势而为。这样既引导学生学会“思”,又可以沿着学生的“思”进行针对性指导、点拨。急学生所急,想学生所想,使学生的主体学习得到切实充分的体现,使科学概念的发展建立在学生积极主动的建构活动之中。
参考资料
[1]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姚伟国. 有效探究应关注儿童经验[J].中小学教学研究,2008(7)
[3]姚伟国. 科学概念教学中教师有效介入的策略[J].科学课,2010(9)
论文作者:李宇
论文发表刊物:《文化研究》2018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27
标签:学生论文; 科学论文; 概念论文; 情境论文; 教师论文; 水蒸气论文; 思维论文; 《文化研究》2018年第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