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本质湿粘接的界面和强度研究

牙本质湿粘接的界面和强度研究

李潇[1]2000年在《牙本质湿粘接的界面和强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牙齿粘接是口腔修复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并广泛地应用于口腔修复的临床实践。牙本质由于本身具有的结构特点,对它的粘接一直是牙齿粘接研究的难点和热点。本文回顾了牙本质粘接剂和牙本质粘接机理的研究历程,应用宏观的微拉力测试方法和微观的扫描电镜、透射电镜以及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技术,对目前的牙本质湿粘接技术的粘接机理和影响因素做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对于不同类型的牙本质粘接剂在不同粘接条件下的强度和粘接界面形态进行了比较、分析,为这一技术在临床的合理应用和今后更为理想的粘接系统的研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并对合理使用目前的形态观察和强度测试方法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微拉力测试方法可以最大限度的避免牙本质或复合树脂内聚力破坏对牙本质粘接强度测试结果的影响,更为客观的反映粘接系统本身的特性。 应用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方法,能对牙本质粘接界面的超微结构进行详细的观察和分析,而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则可以较为全面的反映牙本质粘接界面的形态结构。 将宏观的微拉力强度测试和微观的扫描电镜、透射电镜以及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技术相结合,可以对牙本质湿粘接的机理和影响因素进行更为客观和系统的综合分析。 在牙本质湿粘接过程中,以丙酮为溶剂的粘接系统的微拉伸强度,高于以酒精和水为溶剂的粘接系统;虽然二者的粘接界面中都可以观察到粘接剂在牙本质表面充分的渗透,但后者有着更为明显的过度润湿现象。 干燥粘剂时,微拉伸强度下降,以丙酮为溶剂的粘接系统的粘接界面中有明显的不完全渗透现象,而以酒精和水为溶剂的粘接系统的粘接界面的形态没有明显的变化。 随着酸蚀剂浓度的降低,牙本质湿粘接的微拉伸强度有增高的趋势,但在牙本质粘接界面的微观结构中没有观察到明显的区别。

王俊成[2]2007年在《循环加载及人工唾液浸泡对牙本质粘接耐久性影响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二十年来,牙本质粘接取得了很大的发展。粘接剂对牙本质的粘接强度显著提高。然而,粘接剂在口内的长期应用效果却不令人满意。因此,有关牙本质粘接剂耐久性和降解机制的研究逐渐成为人们研究的热点。粘接修复体在口腔内要受到咬合力、温度变化、唾液、酶以及细菌代谢产物等复杂理化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可能单独或协同地对粘接发生老化作用,影响粘接效果的长期稳定性。因此,为了深入地研究牙本质粘接剂的老化机制,需要尽可能逼真地模拟这些口内因素。本研究选用临床上常用的三种牙本质粘接剂(Prime Bond NT, Adper Prompt, Contax),与牙本质粘接后进行体外循环加载和含有细菌的人工唾液浸泡,通过测量微拉伸粘接强度及界面银渗漏程度来反映粘接性能,评价这两种因素对牙本质粘接长期稳定性的影响。进一步研究不同类型粘接系统的老化机制,预测不同粘接系统的远期临床效果,为牙本质粘接剂性能的改良提供一定的实验室依据。实验结果表明:1.循环加载能够降低三种粘接剂对正常牙本质的粘接强度,影响其粘接效果,尤其是当咬合力作用于粘接界面时。在所选的三种粘接剂中,一步法自酸蚀粘接剂Adper Prompt粘接强度最低,粘接效果较差,提示我们在简化粘接剂临床操作的同时,需要进一步地提高其粘接性能。2.无论循环加载与否,所用粘接系统的粘接界面都不能避免纳米渗漏产生,纳米渗漏主要发生于混合层。循环加载后,三种粘接系统界面银渗漏面积百分比增加,尤其以Adper Prompt最为显著。3.随着含有细菌的人工唾液浸泡时间的延长,三种粘接剂对正常牙本质的微拉伸粘接强度都出现下降,其中两步法酸蚀-冲洗粘接剂Prime Bond NT和一步法自酸蚀粘接剂Adper Prompt下降较快,说明简化装粘接剂在方便临床操作的同时,使粘接剂的性能受到一定影响。与单纯人工唾液浸泡相比,水和细菌可能具有协同作用,会加速粘接界面的老化,导致粘接强度的下降。4.随着含有细菌的人工唾液浸泡时间的延长,三种粘接剂与正常牙本质粘接界面的银渗漏面积百分比都表现出增大趋势,其中Prime Bond NT和Adper Prompt增加速度较快,Adper Prompt银渗漏面积百分比在三种粘接剂中最大。5.进行断裂模式分型时发现真正的界面断裂出现较少,因为分离的断面上总会或多或少的有粘接剂、牙本质或树脂的残余附着。6.三种粘接剂中,不管进行循环加载,还是含有细菌的人工唾液浸泡,微拉伸粘接强度与界面的银渗漏程度都表现出相反的变化趋势。

闫晶[3]2006年在《龋病内层牙本质和正常牙本质粘接强度及粘接界面密合性的比较研究》文中认为早期粘接剂具有疏水性,对牙本质的粘接强度很低。近年来,粘接剂内添加了大量的亲水性单体,可以对湿润的牙本质表面进行粘接。自酸蚀粘接剂出现后,为了使牙本质表面脱矿和粘接剂渗透同时完成,粘接剂内又添加了大量离子化酸性树脂单体。虽然这些亲水性和酸性树脂单体的添加使牙本质的短期粘接强度得到了很大提高,但在临床中应用时,一部分粘接剂粘接牙本质的长期稳定性很好,而另一部分粘接剂的长期粘接效果却并不理想。 当代牙本质粘接系统的评价体系绝大部分建立在与正常牙本质粘接的研究基础之上,而不同性质、组织结构的粘接基质对牙本质的粘接有着明显的影响。在实际的临床工作中,病理性牙体组织(如龋病牙本质)是更为常见的粘接基质,它们有着与正常牙本质不同的结构和理化特征,因而也具有不同的渗透性,最终的粘接效果也必然有所不同。 本研究选用三种牙本质粘接系统(Contax,Adper Prompt,Prime Bond NT),评价体外冷热循环、长期人工唾液浸泡对正常牙本质和龋病内层牙本质粘接强度及界面密合性的影响,探讨粘接强度和界面密合性的内在联系,预测不同粘接系统粘接两种牙本质的远期临床效果,为龋病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实验结果表明: 1.硝酸银染色对牙本质的粘接强度无显著影响,电镜下可以清晰的观察到粘接界面的银渗入情况。说明硝酸银染色后测量粘接强度,再用电镜观察界面

周唯[4]2016年在《提高粘接剂吹拂气体压力对牙本质混合层抗龋性能影响的研究》文中指出由于微创牙科理念的产生,牙科树脂类材料以及粘接修复技术已被广泛使用并几乎完全替代了传统修复方法。然而就目前来说,粘接修复,尤其是牙本质粘接修复的效果仍不十分理想。修复体在口腔中行使功能时会受到水、温度、酸和碱、咀嚼力、细菌等因素的刺激,粘接耐久性明显下降,粘接界面出现微渗漏甚至继发龋,最终导致修复体破损脱落。更重要的是与牙釉质相比,牙本质矿化程度较低,大量的牙本质小管贯通其中,因而结构较釉质疏松,这使得在牙体缺损的牙本质粘接相关修复治疗中,树脂修复材料与牙本质间形成的粘接界面总是存在有纳米渗漏或者微渗漏,导致牙本质粘接耐久性远低于牙釉质。同时牙本质龋的发展速度也明显快于釉质龋。因此,有关预防牙本质继发龋及提高牙本质-树脂粘接修复长期耐久性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整个界面中,形成牙本质和材料之间粘接力的关键在于混合层。混合层的形成过程为:牙本质首先在酸蚀剂或酸性粘接剂腐蚀作用下发生表层脱矿,然后树脂渗入胶原纤维网中,固化后包裹胶原纤维形成混合层。在混合层中,固化的树脂和胶原纤维网缠结能够形成微机械嵌合固位,同时功能单体也能与混合层中的胶原和底部的矿化物形成化学结合,成为粘接力的来源。由此可见,混合层的质量决定了牙本质的粘接耐久性。在对粘接效果进行评估时,除了粘接强度这个检测指标外,对粘接界面及混合层结构和成分的观察分析也是必不可少的。目前牙本质-树脂粘接界面的观察手段主要有:扫描电镜、透射电镜、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拉曼光谱、光学相干层析成像等。这些方法都有各自的优势和缺点,在本研究中,我们试图使用一种新的粘接界面观察方法,即使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对粘接界面各个组成结构的自发荧光进行观察,并与其它常用方法进行对比,为其今后的应用奠定基础。实验结果显示,不同类型的粘接剂所形成的粘接界面的不同结构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都表现出了相应的自发荧光特征,尤其是全酸蚀粘接剂形成的混合层以及自酸蚀粘接剂形成的改性玷污层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下显示出十分强烈的自发荧光信号,具有极高的辨识度。与扫描电镜、透射电镜等常见的粘接界面观察方法相比,这种新方法的样本制作不用经过固定、干燥、脱水等步骤,既能保持粘接样本最原本的状态,又简化了流程,并且对粘接剂混合层及改性玷污层的的探测有着极高的灵敏度。这可以与常规方法形成互补,有助于更加全面的对牙本质粘接界面进行分析。影响牙本质粘接耐久性的原因包括:粘接剂在混合层渗透不全、粘接剂树脂的吸水及水解老化、胶原的降解这几个因素。本课题组前期的研究证明,提高吹拂全酸蚀粘接剂的气体压力能够促进树脂在脱矿牙本质胶原纤维网中的渗透,从而减少纳米渗漏的发生,提高牙本质粘接的耐久性。本研究也证实了经过高压气体处理的粘接剂混合层结构更加致密,与牙体组织的结合也更紧密,与常规气压气体形成的粘接剂混合层相比,其结构得到了加强,这可能起到更好的抵御口腔中的细菌等不良刺激因素对牙本质粘接界面的破坏的作用。为了证明提高粘接剂吹拂气体气压能够起到抑制继发龋发生发展的作用,本课题设计了三种人工龋模型,分别为人工生物龋、化学龋以及继发龋模型,以商品粘接剂singlebond2和普通气压气体作为阴性对照,实验性抗菌粘接剂作为阳性对照,对高压气体吹拂粘接剂构建的牙本质混合层的抗龋性能进行检测。继发龋实验结果显示,与常规气体处理粘接剂的方法相比,利用提高粘接剂吹拂气体压力建立的牙本质粘接剂混合层确实能够起到抑制继发龋的发生发展的功效,其作用能够与抗菌粘接剂持平甚至超越。生物龋和化学龋实验的结果指出了这层牙本质粘接剂混合层抗龋性能的原理与粘接剂在牙本质中更好的渗透有关,而并非抑菌杀菌作用。这层高压气体处理形成的牙本质粘接层能够成为一道抵御细菌等有害因子入侵的屏障。高质量的混合层也可以通过改善粘接耐久性提高粘接界面抗龋的效果。综上所述,加大粘接剂吹拂气体压力能够从提高混合层质量改善粘接耐久性的角度,以及作为物理屏障抵御细菌入侵的角度起到有效预防牙本质继发龋发生发展的作用。更重要的是这种方法十分简单,便于临床转化,且并不与其它策略的应用相矛盾,具有十分良好的应用前景。

孙建伟[5]2010年在《自粘接型树脂水门汀Clearfil SA Luting粘接性能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口腔粘接学是近代口腔医学发展最为迅速、最有成效的新技术之一。口腔粘接修复所反映的最重要理念就是微创治疗,它的目的是在对牙体牙髓组织产生最小程度破坏的基础上进行固定修复,因此,这一领域的发展使人们对口腔医学的未来充满了向往,成为现代牙科学最活跃的研究领域之一。树脂水门汀作为一种粘接材料,应用它可以将树脂嵌体、瓷嵌体、全瓷冠、瓷贴面、纤维桩核等牙色修复材料很好地与牙体组织粘接成一体,并最大限度地发挥各自的材料特性,满足美学修复的要求。因此,如何实现树脂水门汀与牙体组织之间良好的粘接,以及对树脂水门汀的粘接性能的深入研究显得尤为必要并逐步成为当前口腔粘接学的研究热点。传统树脂水门汀包括全酸蚀树脂水门汀和自酸蚀树脂水门汀,它们都需要与粘接剂配套使用,不但操作步骤复杂,而且技术敏感性高。自粘接树脂水门汀是一种新型粘接材料,其无需配套粘接剂,操作简单,省时。它将酸蚀剂、底涂剂、粘接剂以及树脂水门汀糊剂合为一体,粘接过程一步完成,大大地减少了操作步骤,从而更大程度上降低了操作的技术敏感性。Kuraray公司最新研发的双固化自粘接型树脂水门汀Clearfil SA Luting即属于这一类产品。为了全面了解自粘接树脂水门汀的粘接性能,本课题一方面通过比较该类树脂水门汀与传统树脂水门汀的牙釉质/牙本质粘接强度,另一方面从牙齿表面不同处理、光固化起始时间等相关因素对自粘接型树脂水门汀的粘接性能及界面微观形态的影响等方面进行系列研究,对新型自粘接型树脂水门汀Clearfil SA Luting的粘接性能进行系统评价,为其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本课题研究结果表明:1.四种树脂水门汀与牙釉质的粘接强度方面:RelyX ARC粘接强度最高(29.38±6.28 MPa),Clearfil SA Luting次之(27.25±7.03 MPa),但两者之间无统计学差异。RelyX Unicem的粘接强度最低且显著低于其它三种(10.92±3.41 MPa)。自粘接树脂水门汀Clearfil SA Luting可以获得与传统树脂水门汀系统相当的牙釉质粘接效果。2.四种树脂水门汀与牙本质的粘接强度方面:RelyX ARC的粘接强度显著高于其它三种(27.28±6.79 MPa),Clearfil SA Luting(10.09±3.26 MPa)与Panavia F(14.23±6.39 MPa)之间无统计学差异。RelyX Unicem的粘接强度最低(6.43±1.60 MPa)。3.酸蚀预处理可显著提高自粘接型树脂水门汀Clearfil SA Luting的牙釉质粘接强度(39.64±6.24 MPa);酸蚀结合全酸蚀粘接剂预处理和自酸蚀粘接剂预处理后也可提高自粘接型树脂水门汀Clearfil SA Luting的牙釉质粘接强度,但不如酸蚀预处理提高明显。4.磷酸结合粘接剂预处理可显著提高自粘接型树脂水门汀Clearfil SA Luting的牙本质粘接强度(30.43±7.87 MPa);但酸蚀预处理可显著降低自粘接型树脂水门汀Clearfil SA Luting的牙本质粘接强度(3.70±1.12 MPa);自酸蚀粘接剂预处理后自粘接型树脂水门汀Clearfil SA Luting的牙本质粘接强度无明显变化。5.随着光固化起始时间的延长,自粘接型树脂水门汀Clearfil SA Luting与牙本质的粘接强度有所增加,但没有统计学差异。提示临床医生在使用自粘接树脂水门汀Clearfil SA Luting进行修复体粘接时,无需考虑光照起始的时间点。

赵三军[6]2002年在《不同状态下牙本质对其与树脂粘接强度影响的研究》文中指出粘接强度测试是评价一种牙本质粘接系统性能的重要方法。在测试实验中,活髓人牙无疑是最好的粘接实验标本,但因为来源受限,所以大部分学者采用离体牙作体外实验。由于在实验中无法完全模拟口腔内生理环境进行粘接性能的测试,并且离体牙随着拔除后时间的延长,其组织结构必然会发生变化,因此离体牙的体外实验测试结果是否可以客观、准确地反映各粘接系统口内实际粘接性能,一直是学者们争论的焦点之一。为了探讨这个问题,对离体、在体牙本质的粘结性能进行对照研究,以寻找能够客观地反映牙本质粘接材料实际粘接效果的评价手段,本研究选择了四种新型牙本质粘接剂,应用微拉伸测试方法和扫描电镜观察,对其与离体、在体不同状态下牙本质的粘接强度进行了比较、分析和粘接界面的微观结构观察,探讨了不同状态下的牙本质对新型牙本质粘接系统性能的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 1、新型牙本质粘接系统在离体、在体牙本质上粘接处理后的强度和微观结构观察均无显著性差异。本研究证实在口外模仿口内生理、物理环境进行粘接实验适用、可行,离体牙的体外实验测试 第四军医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结果可以真实地反映牙本质粘接系统口内实际粘接效果。 2、三种以丙酮为溶剂的牙本质粘接系统Bond-1、Prime&Bond NT、one{teP 的粘接强度之间在离体、在体牙本质上均无显著性 差异,而它们都明显高于以酒精和水为溶剂的粘接系统Single Bond o 3、新型牙本质粘接系统在口内、外不同牙本质基质上均测得 了较高的粘接强度值,最高微拉伸强度达到了30.Is士2.77Mpa, 具有较好的粘接性能。

李萌[7]2015年在《气体加压吹拂对不同种类水门汀材料与纤维桩粘接效果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纤维桩已被广泛用于残根、残冠的修复,但其修复失败率较高仍是临床医生面临的常见问题。其中,纤维桩与根管牙本质界面的粘接破坏是修复失败的主要类型。如何提高纤维桩与根管牙本质之间的粘接性能,减少粘接界面的结构缺陷,抵御外界环境中细菌、水分的老化降解,从而长期保持粘接界面的稳定性,是该领域的研究热点与难点。临床中可应用于纤维桩粘接的材料种类众多,粘接机制、粘接步骤的差异使各类材料存在不同的粘接特点。目前粘接材料在应用中普遍存在两大问题:①树脂等粘接材料在牙本质小管中的渗透深度与牙本质脱矿深度不匹配;②粘接材料中溶剂或水分挥发不全。本课题组前期研究以及其他学者的研究证实,采用两步法全酸蚀粘接剂和一步法自酸蚀粘接剂进行冠方牙本质树脂粘接的过程中,应用气体加压吹拂能够促进树脂渗透及溶剂挥发,有效减少粘接界面的纳米渗漏,提高了即刻粘接效果。然而,气体加压吹拂是否也能促进纤维桩在根管牙本质中的粘接效果,目前尚缺乏相关的研究报道。针对上述问题,本研究选择了四种常用于纤维桩粘固的水门汀类粘接材料为受试对象(自粘接树脂水门汀Rely X Unicem、自酸蚀树脂水门汀Panavia F2.0、全酸蚀树脂水门汀Rely X ARC、树脂改性玻璃离子水门汀Fuji CEM),旨在观察气体加压吹拂能否促进粘接材料在根管牙本质中的渗透,提高纤维桩与根管牙本质的粘接耐久性,以及根管牙本质与粘接材料间粘接界面的封闭效果,同时分析该作用在不同粘接材料间是否存在差异,以期为提高纤维桩粘接效果提供新策略。本研究分为三个实验,以常规处理的试件作为对照:实验一通过对各组粘接材料进行荧光染色,借助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纤维桩粘接过程中采用气体加压吹拂粘接材料后,能否促进各组材料向根管牙本质内渗透。实验二通过微推出粘接强度测试,分别比较了气体加压吹拂对纤维桩与根管牙本质间即刻和老化后粘接强度的影响,其中人工老化方案采用冷热循环联合应力加载120000次的方法。实验三采用亚甲基蓝溶液染色法,体视显微镜下观察四种水门汀材料即刻与老化处理后粘接界面的微渗漏,通过半定量评分,评估经气体加压吹拂后,四组粘接材料与根管牙本质之间粘接界面微渗漏程度的差异。实验结果如下:实验一:经气体加压吹拂后,Panavia F2.0组树脂渗透较常规处理组密集,且树脂突更长;Rely X Unicem组在600倍镜下可见零星的树脂渗透;而Rely X ARC组粘接剂层经气体加压吹拂后厚度变薄,树脂突长度不均、密度减低;Fuji CEM组无论是否采用气体加压吹拂,粘接界面处始终未见粘接材料渗透(N=2)。实验二:总体差异比较,气体加压吹拂因素及材料种类的差异对纤维桩与根管牙本质间的粘接强度有显著的影响(P<0.05)。Rely X Unicem粘接强度显著高于其他三组(P<0.05),其他三组材料组间无显著统计学差异。老化处理对纤维桩与根管牙本质之间的粘接强度无显著影响。各亚组比较结果:采用Fuji CEM和Rely X Unicem粘桩的气体加压吹拂组,即刻和老化后粘接强度均显著高于常规处理组(P<0.05)。采用Rely X Unicem粘桩的试件,无论是常规处理或气体加压吹拂处理,即刻和老化后粘接强度无显著差异。其他三组材料仅气体加压吹拂组,即刻和老化后粘接强度无显著差异。Fuji CEM常规处理组老化后粘接强度显著高于即刻粘接强度(P<0.05)。Panavia F2.0和Rely X ARC常规处理组老化后粘接强度显著低于即刻粘接强度(P<0.05)。(即刻组N=12,老化组N=6)。实验三:从总体差异比较,材料种类、气体加压吹拂两种因素都会显著影响各组材料与根管牙本质之间的微渗漏程度(P<0.05)。四组材料中,Fuji CEM组、Rely X Unicem组的界面封闭效果最佳,组间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anavia F2.0组和Rely X ARC组封闭性较差,组间也无明显统计学差异。亚组间比较,气体加压吹拂显著减轻Fuji CEM组、Rely X Unicem组即刻与老化后的微渗漏程度(P<0.05),同时也显著减轻Rely X ARC组即刻组微渗漏程度(P<0.05)。(即刻组N=6,老化组N=6)。综上所述,纤维桩粘接过程中采用气体加压吹拂,能够显著提高Fuji CEM和Rely X Unicem的即刻与老化后的粘接强度,并显著减少这两种材料粘接界面的微渗漏,对材料在根管牙本质内的渗透性无显著影响;气体加压吹拂能够促进Panavia F2.0在根管牙本质内的渗透,但它并不能显著提高Panavia F2.0和Rely X ARC的粘接强度,只能减少老化过程中两者粘接强度的下降幅度,且仅对减少Panavia F2.0粘接强度的下降有统计学意义;Rely X Unicem粘接强度显著高于其他三种受试材料,Fuji CEM和Rely X Unicem的微渗漏程度最低。

李木子, 甘抗, 刘秀菊, 刘红[8]2015年在《乙醇湿粘接对牙本质粘结强度及耐久性影响的研究现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992年,Kanca提出"牙本质湿粘接"的理论,对于全酸蚀粘结技术,传统的湿粘接技术是水湿粘接。在过去几十年,随着传统的牙本质湿粘接技术的应用及树脂粘结材料不断的深入研究,即刻牙本质粘结效果得到显著改善,但是由于牙本质结构的特殊性和口腔环境的酶解水解作用,牙本质粘结修复体的耐久性并不能满足人们日益提升的美观要求。因此,改善粘接界面质量和提高耐久性成为了近年牙本质粘

刘芳[9]2007年在《非龋性硬化牙本质粘接强度的实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文献报告中对牙本质粘接的评价绝大部分建立在粘接剂与正常牙本质粘接的研究基础之上,但是不同性质、组织结构的被粘接基体对粘接有着明显的影响。在实际的临床工作中,牙颈部楔状缺损作为临床常见症状,其粘接基体——硬化牙本质也是我们常常需要处理的粘接对象。它与正常牙本质在组成及结构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因而对粘接剂和复合树脂具有不同的渗透性,最终的粘接效果也相差甚远。本系列实验共选用4种牙本质粘接系统(Contax, Clearfil TRI-S Bond, XenoⅢ和Prime & Bond NT),评价它们对非龋性硬化牙本质的粘接强度,探讨通过增加预酸蚀步骤来改善非龋性硬化牙本质粘接强度的有效性,并利用体外冷热循环法评价非龋性硬化牙本质的远期粘接效果,为非龋性硬化牙本质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数据。实验结果表明:1.非龋性硬化牙本质表面呈过矿化状态,牙本质小管内沉积了较多的羟基磷灰石结晶,结晶柱堵塞牙本质小管,无论酸蚀或粘接剂处理均不能将之完全去除。2.不同的粘接剂对非龋性硬化牙本质的粘接强度不同,粘接剂Contax, Clearfil TRI-S Bond和Prime & Bond NT对硬化牙本质的粘接强度明显高于XenoⅢ。3.使用自酸蚀粘接剂Contax, Clearfil TRI-S Bond粘接非龋性硬化牙本质时,增加磷酸预酸蚀步骤后的粘接强度明显高于按正常粘接程序粘接硬化牙本质的强度,而使用XenoⅢ粘接非龋性硬化牙本质时,增加磷酸预酸蚀步骤并不能明显提高粘接强度。4.选择自酸蚀系统粘接剂Contax和Clearfil TRI-S Bond粘接非龋性硬化牙本质,分别测量冷热循环0次,5000次及10000次时的微拉伸粘接强度,结果显示:Contax粘接剂冷热循环5000次后粘接强度无明显下降,而循环10000次后粘接强度明显下降;Clearfil TRI-S Bond粘接冷热循环5000次后粘接强度明显下降,循环10000次后粘接强度进一步下降。随着冷热循环次数的增加粘接面断裂发生在混合层的比例也增多。5.用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 field emission-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背散射模式观察各微拉伸粘接断面,发现绝大多数粘接断面均为包含有牙本质-混合层-树脂的混和破坏。

李明星[10]2015年在《一种新型底涂—冲洗牙齿粘接方法和牙本质粘接快速老化方法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第一部分一种新型底涂-冲洗牙齿粘接方法的研究实验一10-MDP溶液底涂-冲洗牙釉质对自酸蚀粘接剂牙釉质粘接强度和粘接界面的影响目的:研究15%10-MDP酒精水溶液预处理牙釉质,对弱酸/超弱酸性单瓶装自酸蚀粘接剂与牙釉质粘接强度及其粘接界面的影响。材料和方法:本研究使用38颗人第三磨牙,在流水下用180目碳化硅砂纸将牙冠颊侧牙釉质打磨成平面,再用320目碳化硅砂纸打磨形成统一均匀的玷污层,放置于蒸馏水中保湿待用。随机选取其中32颗牙,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再根据4种粘接剂进一步分为4个亚组,每个亚组4颗牙。实验组在涂布粘接剂前,用含有15%10-MDP的溶液处理牙釉质表面15s,水汽冲洗30s,而对照组不再进一步处理。然后按照厂家说明分别使用4种弱酸/超弱酸性单瓶装自酸蚀粘接剂(Clearfil S3Bond,日本可乐丽株式会社;G Bond,日本而至公司;Adper Easy One,美国3M公司;i Bond,德国贺利氏古莎齿科公司),并用同一厂家的复合树脂(Clearfil Majesty,日本可乐丽株式会社;Gradia Direct,日本而至公司;Z250,美国3M公司:Charisma,德国贺利氏古莎齿科公司)分4层堆筑,每层1mm,光照40s (Radiiplus,澳大利亚南方牙科工业有限公司)。样本在37℃蒸馏水中存储24h后,其中24个样本在流水下用慢速切割机将各组样本切成约1mm×1mm×8mm的柱状条,通过微拉伸仪测试粘接强度。所有断裂样本在体视显微镜下观察断裂模式,每个亚组选取3个典型样本进行扫描电镜观察。另6颗牙齿的牙冠颊面打磨和用15%10-MDP酒精水溶液底涂-冲洗同前(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颗)。然后样本垂直于打磨面折断,一半样本用扫描电镜观察牙釉质表面,另一半样本用扫面电镜观察断裂面上的玷污层形貌。另8个同前制备牙釉质粘接样本(每个亚组1颗牙),将每个样本切割成3个厚度约0.5mm,宽度约1mm并包含粘接界面的树脂牙釉质片,再垂直于粘接面切割成超薄切片,用透射电镜观察粘接界面形态。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运用析因设计的方差分析和单因素方差分析分析底涂-冲洗对自酸蚀粘接强度的影响,以及不同自酸蚀粘接剂的牙釉质微拉伸强度的差异。结果:用15%10-MDP酒精水溶液底涂-冲洗牙釉质可以去除其表面的大部分玷污层,使牙釉质表面轻微脱矿,暴露大量羟基磷灰石晶体。不论哪种粘接剂,实验组的牙釉质微拉伸强度显著高于对照组的(P<0.05)。不论对照组还是实验组中,粘接剂Adper Easy One的牙釉质微拉伸强度均显著大于另外三种粘接剂的微拉伸强度(p<0.05);其余三种粘接剂的牙釉质微拉伸强度无显著差异(P<0.05)。混合断裂和粘接面断裂为各组的主要断裂模式,但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的粘接面断裂有减少趋势。扫描电镜提示,对照组的粘接面断裂实际上较多地发生在粘接剂层与混合层的过渡区域,而对照组的粘接面断裂较多地发生在混合层底部。透射电镜显示,对照组粘接界面残留大量玷污层位于完整牙釉质和粘接剂层之间,实验组玷污层大部分消失,粘接剂和完整牙釉质直接接触。小结:在使用弱酸/超弱酸性自酸蚀粘接剂前,用15%10-MDP酒精水溶液底涂-冲洗牙釉质,可以去除牙釉质表面的大部分玷污层,并能显著地增强自酸蚀粘接剂的粘接强度。实验二10-MDP溶液底涂-冲洗牙本质对自酸蚀粘接剂牙本质粘接强度及其粘接界面的影响目的:研究15%10-MDP酒精水溶液预处理牙本质,对弱酸/超弱酸性单瓶装自酸蚀粘接剂与牙本质粘接强度及其粘接界面的影响。材料和方法:本研究使用54颗人第三磨牙,在流水下用慢速切割机垂直于牙长轴去除牙冠牙合1/3的牙釉质,暴露冠中1/3牙本质,再用320目碳化硅纸打磨形成统一均匀的玷污层,放置于蒸馏水中保湿待用。随机选取其中48颗牙,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再根据4种粘接剂进一步分为4个小组,每个小组6颗牙。实验组在涂布粘接剂前,用含有15%10-MDP的酒精水溶液处理牙本质表面15s,水汽冲洗30s,而对照组不再进一步处理。然后按照厂家说明分别使用4种弱酸/超弱酸性单瓶装自酸蚀粘接剂(Clearfil S3Bond,日本可乐丽株式会社;GBond,日本而至公司;Adper Easy One,美国3M公司;i Bond,德国贺利氏古莎齿科公司),和同一厂家的复合树脂(Clearfil Majesty,日本可乐丽株式会社;Gradia Direct,日本而至公司;Z250,美国3M公司;Charisma,德国贺利氏古莎齿科公司)分4层堆筑,每层1mm,光照40s(Radii plus,澳大利亚南方牙科工业有限公司)。样本在37℃蒸馏水中存储24h后,其中32个样本在流水下用慢速切割机将各组样本切成约1mm×1mm×8mm的柱状条,一半样本条立即用微拉伸仪测试其粘接强度。另一半样本条存储于37℃蒸馏水中14个月后测试微拉伸强度。所有断裂样本在体视显微镜下观察断裂模式,每个亚组选取3个典型样本进行扫描电镜观察。另6颗牙齿的牙本质表面打磨和15%10-MDP酒精水溶液处理同前,然后垂直于打磨面折断,一半样本用扫描电镜观察牙本质表面,另一半样本用扫面电镜观察断裂面上的玷污层形貌。另16个同前制备牙本质粘接样本(每个小组2颗牙),将每个样本切割成3个厚度约0.5mm,宽度约1mm并包含粘接界面的树脂牙本质片,其中一半样本垂直于粘接面制备超薄切片后,用透谢电镜观察树脂-牙本质界面形貌;另一半树脂-牙本质样本片在37℃蒸馏水中存储14个月后,再同上方法进行透射电镜观察。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运用析因设计的方差分析和单因素方差分析分析不同表面处理、不同粘接剂和不同存储时间对自酸蚀粘接剂微拉伸强度的影响。结果:15%10-MDP酒精水溶液底涂-冲洗牙本质可以去除其表面大部分玷污层,使牙本质表面轻微脱矿,混合层中牙本质表层呈部分脱矿。不论哪种粘接剂,实验组短期和长期的牙本质微拉伸粘接强度均显著高于相应对照组的微拉伸强度(P<0.05);水中存储14个月后,Adper Easy One的微拉伸强度无显著变化(P>0.05),其余各组均发生了显著下降(P<0.05)。不同粘接剂的牙本质微拉伸强度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混合断裂和粘接面断裂是各组的主要断裂模式,水存储14个月后,粘接面断裂样本增多。小结:在使用弱酸/超弱酸性自酸蚀粘接剂前,用15%10-MDP溶液底涂-冲洗牙本质,可以去除牙本质表面的大部分玷污层,并能显著地增强自酸蚀粘接剂的短期和长期的牙本质粘接强度。结论:在使用弱酸/超弱酸性自酸蚀粘接剂前,用15%10-MDP酒精水溶液底涂-冲洗牙釉质或牙本质,可以去除牙釉质或牙本质表面的大部分玷污层,并能显著地增强自酸蚀粘接剂的牙釉质和牙本质的短期粘接强度,而且能显著地增加牙本质的长期粘接强度。底涂-冲洗可以作为一种新型的牙齿粘接方法,是现代牙齿粘接方法的补充。第二部分一种新型牙本质粘接快速老化方法的研究目的:研究10%NaOH水溶液浸泡对树脂-牙本质粘接界面以及粘接强度的影响,探讨其作为一种快速评价牙本质粘接持久性的新方法的可行性。材料和方法:本研究使用45颗人第三磨牙,用慢速切割机切除冠部牙合1/3的牙釉质,暴露冠中1/3牙本质,然后用320目的碳化硅砂纸打磨形成具有均匀统一玷污层的牙本质表面,随机分为5组,每组9颗牙。分别按照说明使用5种粘接剂进行牙本质粘接,分层堆筑相应厂家的复合树脂(Clearfil S3Bond+Clearfil Majesty, Clearfil SE Bond+Clearfil Majesty,日本可乐丽株式会社;Adper Easy One+Z250, Adper Single Bond2+Z250,美国3M公司;Gluma Comfort Bond+Charisma,德国贺利氏古莎齿科公司),每层1mm,光照40s (Radiiplus,澳大利亚南方牙科工业有限公司),共4层。样本放置于37℃蒸馏水中水浴24h后,于流水下垂直于粘接界面制备1mm×1mm×8mm的树脂-牙本质条。将每种粘接剂对应的树脂-牙本质条随机分为7个小组(每小组20~23条样本),分别采用10wt%NaOH溶液在37℃下浸泡2h,4h,6h,8h,10h,12h后取出,自来水漂洗5次。对照组不浸泡处理。每组取17条样本进行微拉伸测试,所有微拉伸样本在体视显微镜下进行断面分析,每小组选取3个典型样本进行扫描电镜断面观察。另外每小组3条完整的微拉伸条用于扫描电镜观察粘接界面形态,另外两小组(0h,8h)各3条完整微拉伸条用于透射电镜观察树脂-牙本质粘接界面形貌。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运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广义线性模型分析不同粘接剂和不同处理时间对微拉伸强度的影响结果:随着10%NaOH水溶液存储时间的延长,5种粘接剂的牙本质微拉伸粘接强度均逐渐降低(p<0.05)。断裂模式分析显示,随着NaOH处理时间延长,混合断裂和粘接界面断裂越来越多,储存10h后粘接界面断裂成为Adper Easy One的主要断裂模式。扫描电镜结果显示,随着NaOH处理时间延长,树脂-牙本质粘接界面出现越来越明显的微小裂隙,断面观察证实混合层内胶原纤维被溶解。透射电镜显示,对照组混合层呈现为一条高电子密度条带,在NaOH溶液中储存8h后,因为混合层内部分胶原纤维被溶解,可以看到低电子密度的透亮区。结论:10%NaOH溶液浸泡牙本质粘接样本,随着时间的延长可以显著地降低树脂粘接剂的牙本质粘接强度,同时形成较多的树脂-牙本质界面断裂。10%NaOH溶液有望成为一种新型牙本质粘接快速老化方法。

参考文献:

[1]. 牙本质湿粘接的界面和强度研究[D]. 李潇. 第四军医大学. 2000

[2]. 循环加载及人工唾液浸泡对牙本质粘接耐久性影响的实验研究[D]. 王俊成. 第四军医大学. 2007

[3]. 龋病内层牙本质和正常牙本质粘接强度及粘接界面密合性的比较研究[D]. 闫晶. 第四军医大学. 2006

[4]. 提高粘接剂吹拂气体压力对牙本质混合层抗龋性能影响的研究[D]. 周唯. 第四军医大学. 2016

[5]. 自粘接型树脂水门汀Clearfil SA Luting粘接性能的研究[D]. 孙建伟. 第四军医大学. 2010

[6]. 不同状态下牙本质对其与树脂粘接强度影响的研究[D]. 赵三军. 第四军医大学. 2002

[7]. 气体加压吹拂对不同种类水门汀材料与纤维桩粘接效果的影响[D]. 李萌. 第四军医大学. 2015

[8]. 乙醇湿粘接对牙本质粘结强度及耐久性影响的研究现状[J]. 李木子, 甘抗, 刘秀菊, 刘红. 口腔医学研究. 2015

[9]. 非龋性硬化牙本质粘接强度的实验研究[D]. 刘芳. 第四军医大学. 2007

[10]. 一种新型底涂—冲洗牙齿粘接方法和牙本质粘接快速老化方法的研究[D]. 李明星. 浙江大学. 2015

标签:;  ;  ;  ;  

牙本质湿粘接的界面和强度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