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道路施工中的软土地基处理技术研究论文_潘飞

市政道路施工中的软土地基处理技术研究论文_潘飞

中冶天工集团有限公司 天津 300300

摘要:市政道路施工中软土地基是常见的一种地质问题,犹豫软土地基稳定性差、含水量高,如果不进行处理就会直接影响道路施工的质量安全。文章主要对软土地基的特点进行分析,并探讨具体的地基处理技术应用。

关键词:市政道路;软土地基;地基处理;处理技术

引言

市政道路属于城市交通建设的重要构成,对于城市发展和交流有着重要意义。城市道路由于巨大的车流量长期碾压,如果质量不达标就容易造成路面塌陷等问题,使得道路使用寿命缩短。我国有不少城市道路属于软土地基,如果没有进行软基加固,就容易造成道路在使用过程中出现形变、沉降等问题,危及来往车辆安全。对此,在市政道路施工中就需要采取软基加固来提高市政道路施工质量。

1市政道路中软基加固的重要性

当前道路建设作为市政基础设施中较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对其施工质量和使用性能的关注度也有所加大。在市政道路工程建设中,施工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主动权,就需要加大研究力度,完善运营维护水平,确保道路完工后的正常使用。同时在道路施工中,还要严把质量关,确保各环节施工的标准性、规范性。软基加固处理技术是目前道路施工中最常使用的一种施工方法,其在解决软基问题,增强地基稳定性上有着显著效果。基于此,在市政道路软基施工中,应结合现场的具体情况选择合理的施工方案和技术,以强化软基处理效果,保证施工的质量与安全,为企业进一步发展贡献力量。

2软土地基的主要特点

2.1流变性较强

随着市政道路的长期使用,来往车辆频繁碾压道路,软土地基在长期受到外力和重力的负荷作用下,造成软土地基出现一定的形变,可能会对市政道路的质量和使用寿命造成较大影响。这主要是由于市政道路施工过程中,没有采取合适IDE软基加固技术对软土地基进行加固,使得市政道路施工完成后,在使用过程中出现软土流动的情况,进而引发市政道路路面塌陷的安全事故。严重影响市政道路的正常使用。

2.2抗剪切强度低,剪切拉裂破坏

在工程的建设施工过程中,如果施工人员不规范的使用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将破坏软土地基,出现剪切拉裂破坏的种种问题。这将导致路面出现裂缝,同时由于这些裂缝相互连接,一旦某一处裂缝受到破坏,将导致整个市政工程的连带损坏。

2.3含水量高

同正常地基相比,软基中水分的含量较高,也正是因为水分含量高,使得软土层中含有较多的粘土和粉土,增加土层的负电荷,致使水分蒸发后,软土层的孔隙率增加,影响地基结构质量。对于南方地区来说,降水的增多,很容易增加软基中水分的含量,继而破坏地基稳定性。

2.4承载能力达不到设计要求

由于强度较低,需要较长时间保证软土稳定性及变形大等特点,在进行软土地基施工时,如果不能合理运用处理技术,极易导致其承载能力不符合设计要求,在静态、动态荷载作用下,或出现某局部损坏,或发生完全摧毁,这给市政工程施工埋下了诸多的安全隐患。

3市政道路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的应用

3.1砂垫层法

在软土层施工过程中为了加速沉降速度、缩短固结时间,通常会在软土地基的表层铺设一层厚度约为0.6~1m的砂垫层作为软土固结所需的上部排水层。在铺设砂垫层时通常采用的是中砂或者是粗砂,砂石品质良好,颗粒均匀,大颗粒砂石含量不得超过总量的3%~5%。借助推土机进行铺设,在铺设过程中不宜出现集中的荷载作用,加载的速度要与地基的承载力增加速度相适应,防止出现塌陷。如果遇到透水较差的土质时,为了防止砂垫层被覆盖应该对砂垫层做出防护措施。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排水固结处理技术

相比于其他类型的土基,软土地基的含水量较高,这使得地基的稳定性也较差。排水固结技术运用横竖的排水管道,排出软土地基中土体间隙之间的多余水分,从而大大减少土体的孔隙,进而能够固结地基同时也能增加地基的强度。在工程进行中,施工作业者为了能加速对软土地基排水固结,可以将排水的设备放置其内部,进而加快排水固结进度。但是,在实际使用该技术时,应先进行试验,确定孔隙间隔以及加载速度,避免出现新的施工问题。

3.3粉煤灰石桩技术

通过将碎石、石屑、粉煤灰同水泥一起掺和确定合适的配比,接着搅拌均匀,由此来达到高黏结强度桩形成的目的,同时在桩与桩之间的土和褥垫层共同形成复合地基,能够有效避免软土地基的下陷和沉降,增加地基整体承载力,这就是粉煤灰碎石桩法。该法的优势在于强度较高,流动性好,同时施工简单,所需材料较少,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环境的影响。不过,该法的缺陷在于施工过程中容易出现爆管问题,主要原因在于粉煤灰碎石桩技术的提升速度较慢,很难快速地将混凝土彻底排出,这样就造成管道堵塞。

3.4表层处理技术

表层处理技术是软基加固处理中最常使用的一个技术类型,其主要是在软基浇筑施工作业前,通过相应设备的使用将软基中含有的水分基础,并利用砂砾等材质进行填充,提升地基的稳固性。在砂砾垫层过程中,可供使用的材料相对较多,例如石灰石、石灰粉煤灰土等等,由于吸水性和隔水性较强,对于控制地基中水分的含量有着显著效果。不过在材料选择上,要根据工程的具体要求进行合理选择,以免与其他材质的混入产生化学变化,破坏地基质量和稳定性。在应用表层处理技术实行软基排水时,可以在合适位置上开设相应沟渠,并根据现场环境情况等因素合理设置水沟的尺寸和规格,以确保水分引出的有效性,降低对路基施工的影响。

3.5强夯法

由于强夯法施工简单、方便快捷、造价低、效果好,在路基施工中经常会被用到。强夯法被称为动力固结法,就是用重达15t~45t中的重锤,从距离地面10m~50m的高空做自由落体运动,以此来夯实路基。强夯法并不是适用于所有的地质条件,根据过去的施工经验,强夯法在厚层淤泥和淤泥质地比较不同的情况下,施工效果不是很理想,同样的如果粘粒直径小于0.003mm的软土地基是不能采用强夯法处理的,但是对于常见的软土地形施工效果是非常好的。强夯法的施工流程大概分为以下几个步骤:第一,进行强夯时所使用的重力机械应该是夯锤重量至少4倍以上。第二,如果夯锤质量重5吨,那么要保证夯锤自由落体高度为3m~5m,保证落锤力度达到600kN/m~1000kN/m。第三,强夯过程中,强夯顺序为先夯击边缘逐渐向中间递进,一夯挨一夯来夯实,在施工时要保证同一位置应连夯两个循环下;两循环的夯位之间距离要错开夯锤半径长度。第四,强夯施工操作完成之后要立即清理路基表面,将路基面整平到标高位置。第五,所有操作完成之后,进行检查保证完成下沉量维持在设计沉量在九成以上。

3.6真空预压处理技术

真空预压技术是在市政工程施工时,向基坑中填充些块状的有机物,当块状有机物混入土层中时,会影响土壤颗粒的密实度并形成空隙。采用该技术进行施工时,袋装砂井作为垂直排水体打入路基土中,在软土地基表层的砂垫层上铺上塑料薄膜,塑料薄膜应与土壤压实,不留空隙,避免空气进入内部。这种处理技术可以有效避免在进行道路基坑回填时由于大量有机物的混入而引起的路基沉陷。

结语

土地基施工是市政工程在施工进程中必定会遇到的阶段,合理的使用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对于市政工程施工顺利进行具有重要的意义。该处理技术作为市政工程施工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需要相关的施工作业者提高重视,同时也要其了解施工区域软土地基的特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采用合适的软土地基处理技术,进而保证施工的安全性,提高市政工程施工的质量。

参考文献:

[1]陈定宝.市政道路施工的软基加固技术探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8(21):16-18.

[2]陈更生.浅论市政道路施工中软基加固技术应用[J].四川水泥,2018(7):101-102.

[3]蔡志.市政道路施工中的软基加固施工技术初探[J].四川水泥,2018(5):66.

论文作者:潘飞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13

标签:;  ;  ;  ;  ;  ;  ;  ;  

市政道路施工中的软土地基处理技术研究论文_潘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