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教育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和全面发展奠定了基础_英语论文

英语教育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和全面发展奠定了基础_英语论文

英语教育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全面发展奠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全面发展论文,英语教育论文,学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探讨课程改革实施中的各种问题,必须坚持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为本,以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为指导思想,这是教育者的职责。当前,社会整体倾向功利化,“望子成龙”式的教育大行其道,这是我们应当面对并克服的严峻考验。由于在升学考试中占据重要地位,在功利化的社会背景下,英语学科成为一个相对“优势”的学科。现在,不但学校里开设了英语课程,社会上还有各类英语培训学校,英语受到很大的重视,让孩子学好英语成了家长们“望子成龙”的一部分内容。但我们也必须注意到,由于城乡、区域的巨大差距,英语学科也存在严重的不均衡现象。目前,一些大城市的学校已具备优质师资和各种先进的教学设备,其英语教育水平较高,而在小城市、农村,由于教学硬件设备不足,再加上师资水平的差别、学校对英语学科重视程度的差别等等,使得这些地方的英语教育水平堪忧。可以说,现在英语学科存在的最根本问题就是英语教育上的不公平、不均衡。

充分考虑当前社会现状、发展趋势和国家教育政策规划,针对英语学科的实际情况和问题,结合多年课程标准研制的经验教训,我们用两年的时间完成了本次英语课程标准的修订。此次修订,在坚持课程标准一直以来的基本理念不变的基础上,又取得不少突破和经验。

一、英语课程标准修订的五大新突破

十年前,英语课程标准研制组制定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就非常强调素质教育。也就是说,外语教育绝不只是一个学习外语的工具,而是要通过外语教育来培养学生的素质,提高他们的人文修养。这次的《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修订在大原则上没有根本的改变,只是按照中央、教育部的相关精神做了进一步强化。在原有基础上,《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修订后有以下提高与突破。

突破一:强调外语课程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在如何体现素质教育这一点上,我们提出了在语言课程教育上要体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双重性质。工具性是指掌握语言这一工具;人文性是指通过本族语言和外国语言的学习,来开阔学生的视野,了解其他民族优秀的文化,从而丰富自己的文化、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提倡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进而为学生终身发展、全面发展奠定基础,这是我们这次英语课程标准修订最主要的突破之一,也是语文、日语、俄语、英语四个语言课程标准组共同研讨的结果。此外,通过情感态度、语言技能、语言知识、学习策略、文化意识等五个方面来共同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这个理念没有改变,在本次修订中,我们更加强调了这个理念并对其做了更为详细的阐释。根据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精神,强调以人为本,在修订中特别加强了以学生为本、公平教育、面向全体师生、注重素质教育这几个重要指导理念的阐述。

突破二:英语课程开设要注重教育公平

修订后的英语课程标准有一段话重点强调了教育公平的问题,针对不同地区师资条件、环境条件不均衡的现象,地方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可以根据具体情况来实施。比如说开设英语课程的起始年级问题,课标要求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开设英语课程,但是目前的大城市都是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就开设英语课程;有些地方却又存在三年级也无法开设英语课程的情况。所以,我们在修订后的英语课程标准里明确提出,不同地方可以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来拟定其英语课程开设的起始年级。

突破三:进一步为学生“减负”

特别值得指出的是“减负”这个问题。从英语学科来说,“减负”主要是学习内容、学习量的“减”。修订后的英语课程标准对语言技能的一些要求有所降低。另外,在学习的内容方面主要通过两个措施来实现“减负”:一是词汇量的降低,二是课题的压缩,这里“课题”指的就是学习内容。原来是24个课题,现在还是24个,但是内容有所减少。课题内容、话题减少,要求学生掌握的词汇量也就相应减少了。原来《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里要求各年级段学生掌握的词汇量,小学是700个,中学是1600个,高中是3500个;现在修订后的英语课程标准里,小学需要学生掌握的词汇量是600~700个,初中是1500~1600个,高中计划从原来的3500个变成3300个。在词汇量减少的同时又考虑到供各地方选择的幅度与范围,如600~700个,体现地区、城乡学生的差别。同时,也应看到,“减负”不单纯是一个“减量”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在教学中贯彻正确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实现“兴趣+有效”,使学生爱学、想学、有收获,不把学习视为“负担”,这就实现“减负”了。

突破四:增加案例,增强课程标准的可操作性

在课标修订征求意见中,有些教师向我们提出,应使课标既能在教学理念、教育理念、教学原则上指引一线教师,又能具有更强的可操作性,建议通过一些好的教学案例来说明课标倡导的原则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是如何实现的。所以,在这次课标修订稿中,我们增加了大量教学案例。这些案例都来自教学实践,很多都是我们的专家在一线听课时收集并加以升华提高,并最终设计出的。另外,我们把案例放在了课标附录里,没有放在正文里,这样就使正文显得更精炼简洁。

突破五:关于“任务型教学法”

外语教学的教学法问题,是教师非常关心的,也是我们课标修订组成员一致重视的问题。我们强调外语教学实践和理论的统一,以实践为主。尤其是小学外语教学过程中,要把教学的重点放在实践上,而不是刚一接触外语就讲授大量的如语法等语言理论,这一点是以前中小学外语教学普遍存在的问题。以前的外语教学,教师用汉语整天在课堂上讲理论,教学生什么叫时态、什么叫形容词、什么叫副词等,学生没有开口的机会。所以,有两个词概括当时的英语教学:“哑巴英语”和“聋子英语”。我们要打破这种现象,就要坚持实践第一。当然,理论也很重要,到一定阶段,在大量实践的基础上再去系统学习语法。

《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曾有这样的提法:“倡导‘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曾有意见认为,我们只提倡一种教学方法,即“任务型教学法”,好像其他教学法都错了,这是不对的。所谓“任务型教学法”,简单来说,就是在日常教学里注重学生能用英语做什么,即用英语中的“Can

do”来要求学生。我们要贯彻这样的理念:无论课内课外,让学生用外语完成我们设计好的任务。简单来说,就是培养学生用英语来“做事情”的能力。为此,在修订后的英语课程标准中,我们对这一理念叙述为:“教师要通过创设接近实际生活的各种语境,采用循序渐进的语言实践活动,以及各种强调过程与结果并重的教学途径和方法,如任务型语言教学途径等,培养学生用英语做事情的能力。”

二、只要教学方法正确,开设英语课越早越好

是否将英语课程作为小学必修课?这是大家有争议的问题。有学者不赞成小学开设英语课程,或者是不赞成儿童时期就学英语。而目前社会趋势却是双语幼儿园大行其道。两者形成矛盾与争议。我曾在《中国教育报》上发表文章,对这一现象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开设儿童英语课,主要是看你怎么教,以什么为目的。假如小学或幼儿园开设英语,以认单词,讲语法为主,我不赞成。但用英语做游戏,通过游戏学说话,是可以的。让学生学习表达一定日常的用语,如“Good morning!”“Can you help me?”“Thank you!”等等。对小孩来说,他并不知道这些话里有多少单词,每个单词有几个字母。教师只要教会他说,让他知道什么时候说就行了。这样的教学法,让学生一开始接触英语就明白英语是表达交流的工具,是一套生活中可以运用的符号,体现了外语的工具性。只要是正确的学习,按照语言的规律来教,儿童学习英语越早越好。从一些实验和儿童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在两三岁以后这个年龄段,同时学习母语和外语,通过正确的引导,两种语言的学习可以互为补充,而不是彼此抵触,这也可使以后的外语学习更加顺畅。

十多年前,我曾经担任过某个学校校长。我在那儿做过一年的实验:请两个不懂中文的加拿大老太太担任本校全托幼儿园小班两三岁孩子的保姆,和幼儿园的小孩生活在一块,同时又有中国阿姨照顾他们的生活。经过一年的时间,这些小孩在日常生活中基本就能用双语进行交流了。这个班一共40多个孩子,其中一个小孩的家长是中学英语教师。有一次,这位家长吃饭时告诉孩子:“Have some chicken.”,小孩纠正道:“It's not chicken.It's chicken meat.”这个实验清楚地表明,小孩子是要把外语当成一种工具,结合生活能说、能运用就行。

另外,外语不只是交流的工具,还有人文方面的作用。开设外语课,有助于学生拓展思维,开阔眼界,扩大视野。根据我们的课标要求,初中阶段的语言技能是“听说读写”,而小学阶段的语言技能是“听说玩演唱”,在小学阶段倡导以游戏为主来学习外语。只要方法正确,符合儿童心理和年龄特点,小学开设英语课不仅不会妨碍本民族语言的学习,而且能够互为补充。有调查表明,在中小学中,凡语文成绩好的学生,英语也学得好,反之亦然。

三、学习课标,熟悉课标,实施课标

《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的实验和修订,总共历时11年。这一凝聚广大专家、教师心血的成果要真正落到实处,还需要一定的行政手段来推动。关于行政手段,我认为可以通过以下两方面来进行,一是教育行政部门下发相关指令性文件,让每个教师都能拿到修订后的英语课程标准并展开深入的学习;二是给予教师相关培训指导,比如本年度“国培计划”,我认为就得围绕学习、了解修订后的课标为中心来展开。只有保证教师人手一册课程标准并认真学习课程标准,熟悉课程标准,才能真正实施课程标准,才能让课程标准对一线教学起到实质的引领作用。如果课标能够得到普遍实施,对各个学科、甚至对整个基础教育的改革和提高都会起到很大的作用。以人为本、素质教育的思想必将更加深入人心。

(本文由《基础教育课程》记者纪程根据采访录音整理而成,已经作者审阅。)

标签:;  ;  

英语教育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和全面发展奠定了基础_英语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