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如何提高尿液检验的质量的分析论文_张桂芹,方雅娟

关于如何提高尿液检验的质量的分析论文_张桂芹,方雅娟

黑龙江省双鸭山煤炭总医院检验科 155100

摘要:尿液检验是在实际的进行对患者进行诊断过程中的重要检测手段之一,但是在目前对患者进行尿液检验的过程中,往往无法按照相关的要求进行。文章讨论了提升尿液检验质量的方法。

关键词:尿液检验;影响因素

尿液分析是尿液外观、理学、化学、显微镜检查的综合分析。

尿液是泌尿系统排出的代谢产物,可以反映机体的代谢情况,是保证机体内环境相对稳定的终末产物,是一种容易获得的检验材料。尿液组成的变化不仅可以反映泌尿生殖系统的病变,而且不少全身性疾病也可引起尿成分的变化,所以,尿液检验一直被认为是一种重要的诊病手段。

一份合格的尿液标本,可以正确的反映受检者机体的真实状况。而准确的尿液检验可以为临床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进而对疾病的诊断与治疗起到关键作用。所以,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与可靠性已经成为检验质量的关键。其标本的采集,处理,分析,及报告等步骤均可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进而影响检验工作的质量。

尿液标本的检测结果可靠与否,涉及到每一个环节的操作规范化。包括尿液检测前的质量控制,检测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及对结果的综合分析。尿液分析前的质量控制是整个分析过程的前提,这步工作做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检验结果的准确与否。

尿液检验分析前的质量控制至关重要,它是保证检验结果准确性的一个必备因素之一。结合工作实际,谈谈尿液标本检验分析前的注意事项。

1 质控知识的普及

检验人员要深入临床,给医护人员讲解尿液标本采集的影响因素及正确的采集方法。只有让医护人员明白尿液标本质量高低的重要性后,才会指导患者如何正确采集尿样。

2 患者的准备

2.1 要详细告诉病人,检验前准备要点,注意事项,正确的标本采集方法。

2.2让患者了解饮食状况,生理状况,病理变化以及治疗药物等对检验结果的影响。取得患者的理解与配合,保证标本的质量。

2.3 限制病人进行体育锻练,尤其是晨间体育锻练后立即采集尿液标本检验,可使尿红细胞,白细胞和蛋白质等呈阳性反应。

3 标本采集的方法

3.1严格查对患者姓名,申请单及标本容器外壁的患者标识,确保无差错。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盛装尿液的容器必须是清洁,防漏,加盖的一次性使用的透明塑料杯。

3.3记录并控制尿液标本留取时间。根据采集时间可分为晨尿、随机尿、计时尿(3、12、24h等),午后尿、餐后尿等。晨尿为住院病人留尿的主要方法,取晨起第一次中段尿约15ml置有盖规范的洁净器皿内,30min内送检。可用于常规检验。第二次晨尿一般在早晨7点到8点留取,适用于早期妊娠试验或疑似、确诊为泌尿系统疾病的患者进行动态观察。如急诊可取随机尿。随机尿不受时间的约束,多为门诊病人的留尿方法。随机收集的尿液以患者午餐后2小时收集的尿液为最佳,适用于尿蛋白.尿糖及尿胆原等检查,适合蛋白尿和病理性糖尿的检出。清洁中段尿多用于尿细菌培养。尿液细菌培养标本需在应用抗菌药物之前或停用抗菌药物5天之后留取。尿液在膀胱内应停留6~8小时以上,使细菌有足够的时间繁殖。尿液标本收集通常采用清洁排尿法,须以肥皂和清水洗净尿道口,排泄出的尿液前段需弃去,收集中段尿液装于无菌的容器内。以无菌导管收集尿液(特别是女性患者)的方法,若非必要,应尽量避免,因其易引发尿道感染。收集的尿液若不能及时送检,就将标本置于冰箱(4~8℃)内,最好不要超过6小时。

3.4女性留取标本,应洗净会阴部,避开月经期,并留取中段尿,以免将分泌物,经血混入而影响检查结果。成年男性留取尿液标本应避免精液及前列腺液的混入。

4标本的运送

4.1标本采集后应尽量减少运送环节和缩短储存时间做到标本由专人及时送检,运送过程中防止容器的破碎和标本的丢失,注意容器的密闭,避免阳光的照射(胆红素会分解)。注意生物安全。防止意外发生。

4.2送检的标本应尽量在2小时内完成检验,因为2小时后尿液的物理化学性质会发生改变,尿液颜色会变深,出现氨味并且出现浑浊,出现维生素C、葡萄糖、尿胆原、尿胆素含量下降,蛋白质及PH值发生改变,亚硝酸盐升高,镜检结晶或细菌升高,出现红细胞,白细胞,管型下降。因此标本收集后如果在2小时内无法完成检验,可在送检的尿液标本中加入适量的防腐剂,于4~8℃保存,在6小时内检验。

5药物的影响

5.1患者在临床服用的药物是影响尿液检查结果的重要因素之一。药物的性质,在体内的过程包括给药途径、药物的半衰期、药物的血药浓度和在体内的代谢过程,清除时间和清除率以及排泄途径等,涉及生物化学、临床药理学和酶学等多方面因素,都会对检验结果造成影响。导致尿液检验结果与患者本身疾病及临床所体现出来的症状严重不相符,检验结果与患者的临床不相符合时,会影响临床医生的判断及患者的治疗,如大剂量青霉素对尿蛋白检查,静脉输液葡萄糖糖对尿糖的检验,维生素C对葡萄糖、亚硝酸盐、胆红素等可造成假阴性或假阳性;如在治疗过程中留取尿液检验,临床医师应在申请单上注明药物名称和使用的剂量。

检验科的根本是质量,只有高质量的检验结果才能够得到及时准确的检验报告。才能保证患者的利益。加强分析前质量控制的措施是为了提高标本的合格率。保证结果的准确性。

只有患者与医疗、护理、检验人员共同配合,正确采集标本,才可以保证尿液检验分析的正确性,让检验报告结论在临床诊疗工作中起到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李素萍.影响尿液检验分析前质量的因素及应对措施[J].基层医学论坛,2014,(2):225-227,228.

[2]宋艳华.影响尿液检验分析前质量相关因素与应对措施探析[J].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2014,(3):351-352.

[3]王栋梁,王永波,谢晓辉等.尿液检验分析前影响质量相关因素与应对措施[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4,(5):231-232.

论文作者:张桂芹,方雅娟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8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1/10

标签:;  ;  ;  ;  ;  ;  ;  ;  

关于如何提高尿液检验的质量的分析论文_张桂芹,方雅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