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底康复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有效性探究论文_王娜

(苏北人民医院康复科 江苏扬州 225001)

【摘要】目的:探讨盆底康复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有效性。方法:把我院从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患者5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接受盆腔康复综合治疗,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5例患者经治疗后尿垫试验漏尿量与尿失禁程度评分要显著少于治疗前(P<0.05);患者痊愈率是60%,好转率是40%,治疗总有效率是100%。结论:压力性尿失禁女性接受盆底康复治疗能够获得显著疗效,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症状与预后,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关键词】盆底康复;女性;压力性尿失禁

【中图分类号】R71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08-0117-02

压力性尿失禁指的是正常状态下不存在遗尿,但在运动、打喷嚏以及咳嗽等情况使得腹压突升后患者尿液不自控地流出尿道口的现象,属妊娠期与产后中老年女性较为多发。虽然该疾病病情严重程度不会直接威胁患者生命安全,但是对患者心理状态、生活质量以及社交活动等产生极大影响[1]。非手术处理在临床干预中虽然无较大风险且并发症少,但是经按摩理疗的疗效不佳,近些年因为医学技术的发展进步,临床开始广泛应用低频脉冲电穴位刺激仪治疗[2]。本次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探讨盆底康复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有效性,特选择我院5例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的临床资料给予回顾性分析,现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把我院从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患者5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患者年龄25~49岁,平均年龄(32.9±3.2)岁;病程1~14年,平均病程(4.4±0.9)年。

1.2 纳入与排除指标

1.2.1纳入标准 (1)通过国际尿控协会国际尿失禁咨询委员会发布的压力性尿失禁诊断标准予以确诊;(2)年龄在40岁以内的女性;(3)均为单胎妊娠的初产妇;(4)均是在足月阴道产1年内发病;(5)患者可以坚持治疗直至疗程结束且能够定时来院复诊;(6)患者及家属对此次研究均知情同意,且签署项目知情同意书。

1.2.2排除标准 (1)产前存在严重妊娠并发症以及既往患有盆底肌肉功能障碍性疾病的患者;(2)有盆腔炎、阴道炎、泌尿系感染以及尿失禁手术史的患者;(3)具有认知功能、肾功能、心功能、神经系统等障碍患者;(4)正在使用对下尿路控尿功能造成影响的药物的患者。

1.3 治疗方法

5例患者均接受盆腔康复综合治疗,具体方法是:首先为患者及家属详细介绍盆底功能恢复的优势、盆底功能训练方法以及盆底功能训练的作用等,让患者自愿参与治疗且能积极主动配合。选择南京伟思盆底生物反馈治疗仪,应用4通道生物电刺激,初始刺激电流强度为20mA,再按照患者实际状况将电流强度逐渐加到最大耐受度,但应不超过50mA,以患者感受到刺激感但无疼痛感为宜,按照操作屏幕上显示的信息对患者进行正确指导,保证患者可以准确自行完成盆底肌肉训练,治疗频率是一周3~5次,每次30分钟(包括1~6次:15min神经肌肉电刺激+15min的kegle,7~10次:15min肌电触发电刺激+15min的kegle),配合家庭训练(包括kegle训练,一天200次左右;阴道哑铃训练,每天两次,每次15min),10次为1个疗程。完成一次治疗后要叮嘱患者回家积极开展盆底肌锻炼,进行肛门、会阴以及尿道收缩动作应持续3s以上再放松,放松大约4s后再继续以上动作,各动作循环10~15min,一天要锻炼两次及以上,体位可选择坐位、仰卧位以及立位,锻炼时间可在一天的任意时候,注意锻炼期间应排空膀胱。

1.4 观察评价指标

观察5例患者治疗前后1h尿垫试验漏尿量、尿失禁程度评分以及临床治疗效果。(1)尿垫试验漏尿量应用称重法计算,首先将成人尿不湿或卫生巾称重,再于小便后佩戴尿不湿或卫生巾,10min内喝500ml矿泉水或白开水,休息0.5~1h后进行原地跑、用力咳嗽、弯腰拾物、下蹲起立、上下楼梯以及大笑等运动,再取出尿不湿或卫生巾称重并记录后。(2)尿失禁程度应用国际尿失禁咨询委员会尿失禁问卷表简表进行评分,评分项目主要有性生活、日常生活以及情绪,总分为21分,评分越高表示尿失禁程度越严重。(3)临床疗效主要分为痊愈、好转以及无效3个标准,尿失禁临床症状全部消失且任意情况下都未漏出尿液为痊愈,尿失禁程度明显改善且突然加大腹压时漏尿次数降低超过50%为好转,尿失禁程度无任何好转或加剧为无效。

1.5 统计学方法

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处理所有数据,用(%)和(x-±s)表现计数及计量资料,用χ2和t检验;用P<0.05评估比较差异是否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治疗前后1h尿垫试验漏尿量与尿失禁程度对比分析

5例患者经治疗后尿垫试验漏尿量与尿失禁程度评分要显著少于治疗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

2.2 患者临床疗效分析

5例患者通过治疗后,痊愈患者3例,好转患者2例,无1例无效患者,痊愈率是60%,好转率是40%,治疗总有效率是100%。

3.讨论

压力性尿失禁又叫做张力性尿失禁,是对女性社交活动、心理状态以及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的一种常见疾病,主要是因为骨盆肌肉变弱导致尿道偏离正常部位,从而使得维持膀胱流出口关闭的功能减弱,从而发生压力性尿失禁。临床以往治疗压力性尿失禁的主要方法是应用外科手术治疗,但是外科手术一定程度上会损伤患者机体且还可能引发众多并发症,复发率较高,所以临床对于轻中度压力性尿失禁患者通常倡导应用盆底康复治疗[3]。

盆底康复治疗原理主要是利用生物电刺激联合盆底肌肉训练,生物电刺激主要是依靠盆底康复治疗仪完成,利用电刺激来增强神经肌肉的兴奋性,唤醒部分由于受压后功能停止的神经细胞,在被动状态下开展肌力训练,达到防止肌肉萎缩和促进神经细胞功能恢复的目的[4]。此外,由于生物电刺激可以对神经与肌肉产生刺激,以此形成冲动与兴奋的交感通路,且能够抑制副交感通路与膀胱收缩功能,降低逼尿肌的代谢水平,加大膀胱容量,以此加强患者储尿能力[5]。此次研究显示,5例患者经治疗后尿垫试验漏尿量与尿失禁程度评分要显著少于治疗前(P<0.05);患者痊愈率是60%,好转率是40%,治疗总有效率是100%。结果表明,压力性尿失禁女性接受盆底康复治疗能够获得显著疗效,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症状与预后,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念华,张艳,吴兰,等.中年妇女压力性尿失禁不同康复治疗方法疗效比较[J].中国计划生育和妇产科,2015,14(11):42-45.

[2]慧琨,王慧香,谭桂兰,等.盆底超声在评估产后压力性尿失禁康复治疗的应用价值[J].中国医疗设备,2017,16(1):64-66,98.

[3]蒙曰巧.盆底康复治疗对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效果观察[J].华夏医学,2016,18(5):73-75.

[4]王伟丽.盆底康复治疗对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作用观察[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7,17(5):142,146.

[5]爱华,刘丽娜,林毅途,等.盆底康复疗法治疗绝经过渡期压力性尿失禁的效果观察[J].临床医学工程,2017,11(3):391-392.

论文作者:王娜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8年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4

标签:;  ;  ;  ;  ;  ;  ;  ;  

盆底康复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有效性探究论文_王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