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小学语文;中段学生;习作;策略
引言:习作教学是检验和巩固学生状态的有效途径,教师通过对自身教学的进度和侧重点进行不断调整,实现高效性教学、针对性教育的工作要求。小学生思维不成熟、世界认知不完整,也使得他们更需要加强思维认识和知识储备。教育者应该不断启蒙感受身边的人与事物的能力,以实际生活作为写作来源和基础,引导对习作产生兴趣和热情,最终达到培养学生习作能力的目的。
下文笔者针对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和教学的策略两个方面,对提升小学中段习作教育方法进行分析。
一、传统教学的弊端
(一)打消学生的积极性
在教育不断革新和深度发展的今天,当今教育更应该注重学生的兴趣培养。但现今教育模式仍然是以老师主导学生,以“倾囊相授”的方式作为教育手段,以“应试教育”作为教学基础,让他们将习作理解为“考试需要”,逐渐打消对习作的热爱。在教学模式中,严肃压抑的课堂环境也打消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单一的教学模式,使习作教学成为“考试任务”,写作素材千篇一律,写作模式单一,压制学生的开放性思维。
(二)知识基础较低
处于小学中段的学生正处于知识的积累阶段,对词汇、句型及写作方法没有直观、深刻理解。而习作是一个不断积累和锻炼的过程。由于经验的缺失,学生在练习过程中经常出现用词、语法、修饰不当等情况极为正常,教师应及时鼓励和正面评价,使他们敢于尝试习作。
(三)课堂无互动
传统的教育模式中,教师主导课堂的进展,讲述方式的单一,且限制了开放性思维和主观意识的发挥,让学生无法参与到课堂的讨论中来。限制学生的思维不利于习作教育的开展,固定的模板和单一的材料令其害怕进行冒险习作,教师也不能及时发现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四)教学效率低
教育工作中,教师因为巨大的批改数量而造成“字数决定分数”的极端错误,较大的批改工作中也出现批注简单或建议不明等主要问题,不能公平有效的评价,使得学生产生习作消极等负面的心理影响。如此的工作模式和教育方法,不仅打消了对于习作的学习热情,更不利于学生发现、认识、改正错误。从而出现教学效率低下,热情不足等情况。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针对小学习作的教学策略
(一)积累素材,扩充知识储备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带领学生多读、多看、多想,制定学习计划,每周检查学习进度,以此来达到不断扩充知识面的目的。鼓励学生将课本、课外阅读、日常所见的好语好句进行整理和积累,提高知识的积累和词量的扩充,为习作打好基础。
例如,在品读《安徒生童话》时,针对《卖火柴的小姑娘》一文进行摘抄,让他们选择出喜欢的一段,并提问“你为什么喜欢这段?”,让学生在品读之中有所感悟,逐渐培养出“将情感带入文章”的学习和习作方法。
(二)丰富教学模式,提高学习质量
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也同时完成了教学效率的提升。相对传统的“一人课堂”的教育模式,运用多媒体和多元化教学方式能够很好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投入课堂的积极性。创造生活化的学习环境,能够减少学习过程中产生的压抑感。
例如,在学习《海底世界》时,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生活化的场景,通过提问“你们都知道大海中有什么生物吗?”,让同学们不断联想自己的知识,然后深入提出“那你们知道海洋里的动物都有怎样的想法吗?”的问题。用好奇心的方式引出学生的学习兴趣,再通过多媒体图片的方式表现出来,让他们沉浸在海洋的世界里,带领学生不断的探索海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不断剖析和解读文章的写作技巧及手法,让他们产生更加深刻的认识,最后通过布置写作任务的方式完成习作练习的过程。
(三)定期开办习作相关的习作、交流活动
若想让学生真正进入写作的世界中,就要培养不断创作的习作习惯。开展习作活动,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发挥教育职能、完成教学任务。学生通过经验交流的方式能够认识到别人的优点和自身的不足,并且在品鉴的过程中,能够积累他人已经积累到的知识,做到知识的广泛平坦,促进共同进步。
例如,在课堂上组建一场“习作大比拼”或“优秀作品听读大会”等方式,让学生主动分享出自己喜欢的文章或段落,能让自身深刻的同时他人积累,使他们真正喜欢阅读或热爱习作。
结束语:
总而言之,新的教学任务的定制让教育工作的中心发生转变。但教育方式上,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无法适应日益增加的文化要求。转变教学方式,能够有效发挥习作教育的职能,对于提高教育质量、落实教育工作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教师必须转变教学观念,从学生的观点出发,丰富教学手段,将习作的教育工作落到根本点。
参考文献:
[1]吴金霞.小学三年级语文习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西部素质教育,2019,509:249.
[2]郦旭琴.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习作教学创新探析——以三年级教材为例[J].华夏教师,2019,29:76-77.
[3]常志丹.部编小学语文教材习作编排特点及教学中须注意的问题——以三年级教材为例[J].语文建设,2018,22:48-52.
论文作者:王丽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20年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