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战“入世”:文化的资本化运作,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资本论文,文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23X(2001)04-0047-04
经济全球化必然导致一体化国际市场的格局。中国即将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这意味着逐步放开市场,直至完全脐身于世界市场资本运作规则的无情竞争之中。如此一来,不仅使我国的农业、工业、商业等传统产业面临巨大考验,而且更对我国孱弱的文化产业提出了异常严峻的挑战。近来,中共中央五中全会“十五”计划建议第一次明确提出了“文化产业”概念,已经引起全国各地高度重视,中国文化产业急需从此大踏步向前发展。
文化在知识经济时代的地位
人们一般公认,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这是就结果而论。倘若从过程来看,文化是人类物种在与对象世界发生关系过程中形成的一套社会传承的信息系统。人类各民族所获得的物质生产力和精神活动能力世代发展起来,人类各民族所创造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世代积累下来,这本身就是人类文化信息系统的社会历史传承过程。
人们世世代代传承着文化信息,是在不断变化着的历史条件下进行的。在接受既有文化的时候,每一代人、每一个时代都有一个重新理解和再度创造的过程。人们总是按照社会环境或自然环境的历史变迁,对原有的文化做出相应的调节和改进,以达到新的适应,或对世界做出新的改造。
所以,文化信息的传承不是简单的复制或搬运,而是对文化信息加以组织和运用。文化信息的组织和运用便生产出知识,知识作为文化成果的具体体现,是文化信息的组织和运用形式。所谓“知识创新”也就是人们根据新的情况对文化信息进行新的组织和运用,知识创新的实质是人类社会文化信息的智力创新。人类文化信息的传承永远是一个动态过程,因而知识便永远处于不断更新或创新过程之中。知识创新伴随文化信息传承的始终,伴随人类历史进程的始终。
当前,“知识经济”概念以计算机产业为始作俑者,挟互联网信息高速传递的威力在全球迅速蔓延。于是,在许多人眼里,所谓“知识经济”实际上被看成了高科技电子信息产业。其实,这两者是有着巨大区别的。知识经济的要义在于,文化成了经济活动的最重要资源,人的智慧即知识成为起决定作用的生产要素,知识创新带动着经济发展,生产活动属于知识密集型,产品或服务具有极高的智力附加值,开辟了文化经济一体化时代的新局面。
计算机产业,特别是其中的软件产业,之所以成为新兴知识经济的代表,就因为科技是文化的结晶,高新科技实为作为最新文化成果的高新知识的凝聚,其生产过程及其产品中凝结着很高的文化含量和知识含量,所谓“高技术”含量的背后其实是“高文化”含量。文化资源的信息化运用和更新是当今知识创新中最根本的内容,文化资源的资本化开发和利用是当今知识经济里最基本的方面。“知识经济”概念理当涵括具有高度文化含量的一切经济活动,用更具广泛概括意义的概念来表述所谓“知识经济”,应该说是以人的智慧成果即文化资源的资本化开发为基本特征的“人文经济”。
文化信息的传承和运用可以说是人类这一社会物种所独有的一种“特化”本领。大家都知道,在这个地球上,除了人类以外,所有生物的机体全都已经高度特化了。马能奔跑,鸟可飞翔,鱼能游水。仅仅看鸟类的嘴,为觅食生成种种长短、宽窄、钩直的特异形状;而它们的脚则为奔跑、行走、游泳的需要形成各种不同类型。人类机体却没有任何这些方面的特化表现,人体所有部分都保持着的泛化及其适应性的特性。正是基于这一点,更由于人的思维高度发达,人类各个民族就能够运用自身的文化成果,从事各种各样的活动,适应从北极到赤道的任何环境。
显然,在人类各个民族、各种社会共同体之间,各自文化具有多样性的特征,具体表现为各种特殊知识系统的多重性和各类特定价值体系的多元化,这就为文化优化和知识创新创造了极大的可能性。知识创新,进而文化创新,需要人们在社会交往和思想交流中进行,因此文化的多样性、知识系统的多重性、价值体系的多元化就会体现为一种社会优势资源。
可是,具体到人类世界的每一个社会共同体,却也可能出现因自身文化系统的封闭而来的“特化”(单一化)危险。任何一个民族,任何一个社会共同体,如果闭关自守隔绝外界,故步自封拒绝未来,其特定的文化信息系统终将会成为无用信息的堆积。人类社会的文化系统的闭关自守就像生物物种的基因群落的故步自封那样,无以自我改进和自我更新,最终所面临的只能是信息消减和自身衰退。
一些时候以来,全世界一齐追赶西方工业化文明的浪潮,便潜伏着这样一种文化单一化的危机。传统工业化对自然的极度剥夺,对人性的强力摧残等等,已开始为人们所注意到。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或许可以使全人类避开西方工业化文明的单一化文化困境。
文化多样性是一个庞大的现代复杂社会不断获取生机和活力的最重要源泉,我国西部所拥有的民族文化多样化资源优势的重要意义刚好就体现在这里。多样性的文化、多重性的知识系统、多元化的价值体系,将有可能为今日方兴未艾的知识创新(即文化资源的信息化重组)、知识经济(即文化资源的资本化开发)注入新的发展潜能,为具有高文化含量的新型人文经济的形成开辟可观前景。
我国文化产业面临的挑战
面对“入世”在即的紧迫局面,我国的文化产业急待提出应对之策,并尽快付诸行动,以应付极有可能出现的国外强势文化企业冲击国内文化产业、争夺国内文化资源的严重情况。特别是各地区、各民族的民间文化资源和民间文化产品,由于其权属的全民性而使法定占有主体不明,如此所谓“民间知识产权”实则难以受到现有通行法律的保护。各地的种种商业化运作的民族(民俗)演艺业无偿使用各民族的民间文化资源和产品,这已经是显而易见的事例。在此,还可以举出一个极端的典型例证:美国的好莱坞拍摄影片《花木兰》,显然没有向事实上的知识产权所有者支付任何资源使用费,而花木兰这一杰出文学人物形象的原产地正是中国西部。
我国至今甚至还没有真正形成严格市场意义上的文化产业。一方面,国有专营的那一部分文化产品的生产依然实行“垄断”经营,多半仍旧包裹着一层“文化事业”的陈旧襁褓,另一方面,民间乡里的那一部分文化产品的生产几乎尚处于“野生”状态,其技术化、组织化水平极低,尤其是知识产权专属化、生产资源资本化程度近乎为零。对于社会经济发展相对缓慢的我国西部广大地区来说,各个方面的情况无疑更加严重。
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社会环境,我国西部各地区、各民族所固有的各种文化形态一向得到了较好的保存,在人类世界的文化环境中占据着文化信息传承多样性中心的地位,相当于生物界里很少遭到破坏的基因信息遗传多样性中心。世间一切可利用资源的最高层次恰恰在于文化资源,这是因为,文化资源正是前人对于一切可利用资源加以利用的智慧的结果,是历史上时时代代无穷无尽的人们智力资源的结晶。我国西部拥有文化多样性的资源优势,这是从历史上继承下来的世间罕见的宝贵遗产,也是西部大开发和西部社会发展必须首先加以利用的得天独厚的优势条件。
以往,国外也曾经有过“西部开发”的举动,但所面临的大多是一片片荒芜之地;而我国目前西部大开发所面对的,却是长期的历史和众多的民族久远积累下来的大片文化沃土。从这个意义上看,中国西部大开发,实际上是在西部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丰厚的民族文化积淀基础上的再度开发。如何有效地保护、传承和利用西部丰富的文化资源,培育、开发并形成遍布西部乡村的民间文化产业,是当前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值得格外注意的一个重要课题。甚至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文化建设参与西部大开发,与对于西部地区的经济、技术开发具有同等重大的意义。
云南拥有罕见的民族文化多样性优势,在中国西部具有突出的代表性,在全世界文化多样性富集地里也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这一点早已经得到了举世公认。众所周知,云南资源的丰富性首先在于,无机层面的气候环境、地理类型的多样性汇聚;其次在于,由以上物理环境带来的有机层面的生物资源、基因种群的多样性富集;最后在于,由以上物理环境和生物环境导致的社会层面的民族文化、人文资源的多样性荟萃。最后一点,即人文多样性的社会优势资源,恰恰就是社会资源优势在最高层次上的表现。
从自然地理来看,云南处于东亚大陆、南亚次大陆与东南亚半岛的交接点;从人文地理来看,云南处于中华文化圈、印度文化圈与东南亚文化圈的交汇点。于是,云南成为亚洲各民族文化系统网络最重要的节点,成为人类文化遗产最重要的共生宝库。各个民族、各种文化在这里长期并存,构成了一处世界上少有的多民族群体、多文化形态共生带。由于横断山脉和南向水系的分割,再加上各个民族“大分散,小聚居”的空间分布状态,形成了云南特有的“十里不同俗,百里不同音”,山山水水各见人间千秋的奇特景观。在这里,一山一水就呈现着一种文化,就构成了一个世界。
但是,云南也同整个中国西部地区一样,一方面拥有丰厚的文化资源蕴藏,另一方面这些资源的产品化开发和资本化运营极其不够。不妨做一个简单的比较:美国吉斯尼创造了艺术形象米老鼠,到头来迫使上海糖果厂不得不放弃数十年创下的名牌商标;云南石林彝族撒尼人创造了阿诗玛文学形象,几十年来却听任电影、舞蹈、甚至还有烟草生产者随意无偿使用。
西部发展的瓶颈和突破口
事实上,西部社会发展的关键问题是乡村发展问题,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的乡村发展问题。西部地区拥有我国超过80%的国内民族,西部乡村集中了我国最大量的贫困人口,少数民族地区贫困面积尤其广大。就以拥有26个世居民族且特有民族超过国内民族总数26%的云南为例,在《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里,全省共有73个国家级贫困县(市),其中便有将近70个或地处自治州,或本身即为自治县,或治内设有众多民族乡。西部乡村发展面临着民族地区扶贫攻坚的艰巨任务。
与此同时,由于地区经济不发达,西部县市、乡镇基层文化建设投入严重不足,基层文化单位更是举步艰难。即使各地政府加大公共财政投资,也只会越来越成为沉重负担,不少的基层文化设施已经由于缺少运行费用而不得已闲置甚至荒废。促使基层文化单位实现由纯粹的“事业型投入”向“产业型产出”转制或部分转型的体制创新,改变目前的存在状况,已经势在必行。
西部广大乡村的发展需要有突破旧制而一举多得的力举,把乡村社会经济发展与乡镇社区文化建设、民族文化资源保护、民间文化产业开发、民族地区扶贫攻坚、基层文化单位改制各项要务结合起来。而这一切都必须从乡村基层社区——村寨乡镇开始。这就需要把文化环境作为乡村生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把文化资源作为乡村发展的一个重要条件,把文化产业作为乡村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
1.在自然生态环境和民族文化传统一向保护得较好,具有较为奇特的自然景观或人文景观,具有较为浓郁的地方文化、民族文化特色,适宜发展特色文化旅游产业的村寨乡镇,鼓励发展特色文化旅游业,培育经营文化旅游的乡镇企业、民营企业。
2.在具有民间工艺品生产的悠久传统,产品生产技能至今仍未失传,工艺产品具有独特性和代表性,并有市场化、产业化开发的条件或潜力,拥有在当地、本民族中地位显赫的民间工艺大师或众多工艺技能较突出的工匠人才,适宜发展不同类型的民间工艺品文化产业的村寨乡镇,鼓励发展特色工艺品产销业,培育产销工艺品的乡镇企业、民营企业。
3.在具有悠久的民族民间表演艺术传统,表演艺术技能至今仍未失传,表演艺术样式具有独特性和代表性,并有市场化、产业化开发的条件或潜力,拥有在当地、本民族中地位显赫的民间表演艺术大师或众多艺术技能较突出的表演人才,适宜发展不同样式的民族演艺文化产业的村寨乡镇,鼓励发展民族民间艺术展演业,培育从事艺术展演的乡镇企业、民营企业。
4.在暂不具备各方面开发条件,但濒危文化类型或文化样式具备不可替代的唯一性、难以复现的独特性、极端罕见的代表性,保护下来具有类似于生物孑遗物种遗传基因的重大保存价值的村寨乡镇,规划和建立民族民间文化保护村(区)。
5.把培训文化产业经纪人、建立文化经纪人制度、组建不同类型的文化经纪公司和营销网络作为发展乡镇文化产业的重要环节,并按照市场运行规则,积极为社会资金投入建立文化产业股份公司、设立文化产业营销网络提供专业咨询支持。
实际说来,西部广大乡村的发展已不大可能再走沿海农村乡镇企业、民营企业的传统工业化道路,却很有可能凭借自身所拥有的丰厚文化资源优势,开发高文化含量的文化产业,发展文化资源资本化开发的人文经济。发展以特色旅游业为依托的文化产业,需要大力保护和改善自然生态环境,本身就是一种“绿色”产业,可同时为西部的文化资源开发和环境资源保护服务。这些都完全符合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要求,此类“绿色”产业应当成为西部发展的新的增长点。
西部发展乡镇企业、民营企业,必须避免重蹈沿海乡村传统工业化过程中严重破坏环境的复辙。不妨考虑以特色旅游业和民间文化产业为起步平台,通过开发高文化含量的产品和产业积累实力,并促进高技术含量的产品和产业发展,摸索开发特色文化产业的乡镇企业、民营企业发展新路,开创一条文化资源的资本化开发和值息化利用带动新型工业化的人文经济发展之路,最终或许能够更快地步入所谓的“新经济”时代。
民间文化资源的资本化运作
文化资源是一种资本,在知识经济时代更是一种强力资本。西部大开发中,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必须保持地方文化、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并注重各民族民间文化的资源化开发和资本化运营,培育和发展各民族地区的民间文化产业。目前,通过对各民族民间文化资源的适度技术化、组织化,直至加以知识产权专属化、生产资源资本化,实现资源的有效保护和产品(产业)的自主开发,已经成为我国文化产业、尤其是西部地区文化产业面向未来的发展必须关注的一项紧迫任务。具体做法是:
(1)从文化资源的保护性调查、注册入手,重点是传统知识人才(智力)、技艺(工艺)、产品(品牌)等等可实现资本化运营的资源,注重民间文化产品的市场化定位评估,着力于乡村文化产业生长点的论证和培育;
(2)扶持和引导民间文化传人成为类似“科技示范户”那样的新型生产带头人,促使并帮助文化蕴涵深厚的乡村作为文化产品生产的“专业村”走向市场,组织特殊技艺(技术)、特色产品(品牌)申请专属权,形成品牌获得有形或无形资产增值;
(3)培训和推动乡村文化人向文化策划人、产业经纪人发展,尝试并推行基层文化馆、站向兼有文化策划、经纪、生产、营销(公司)职能改制或部分转型的体制创新;
(4)在具备规模化开发前景的项目上引入社会资金建立文化产业股份公司,在西部各中心城市和内地、沿海大城市设立相应营销公司实现与国内外大市场对接。
关键是把握文化传人、特色文化村寨、基层文化馆(站)三个切入点,建立由政府扶持、引导、授权的“公司十农户”组织化模式,这在种植业、养殖业已经是十分成功的经验。当然,还需要在这三个切入点上致力于创新性的探索:
第一,在以往对于“民间工艺师”、“民间艺术家”等各民族民间文化传人的甄别和命名表彰、奖励的“事业行为”基础上,更进一步向“产业行为”延伸,扶持他们成为类似种植业、养殖业的“科技示范户”那样的新型生产带头人,开发各种民间工艺产品、民间演艺产品,并帮助其打开市场,发展形成各类民间工艺品产业、民间演艺产业。其中,市场示范的作用值得重视,一旦他们的手艺成为“发家致富”的有效手段,“带徒学艺”的文化传承问题自然能够得到很好地解决,“带头致富”的经济效益更能够吸引更多的民众致力于各民族民间文化的保护与开发。
第二,在以往对于县市或乡镇创建“工艺之乡”、“艺术之乡”的甄别和命名表彰、奖励的“事业行为”基础上进一步延伸,将此类命名及其随后的产业开发扶持工作进一步下放,侧重于发展村寨一级的“××工艺村”、“××艺术材”,兼顾创建乡镇一级的“××工艺之乡”、“××艺术之乡”,倡导“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特色文化产业开发,形成星星点点的乡村文化产业“开发区”。同样类似种植业、养殖业、来料加工业的“专业村”那样,扶持它们走向市场,帮助它们打开市场。
第三,或许也是最关键的,目前的乡村民间文化产业多是一家一户的独立生产、经营活动,短时间内难以形成规模打开市场,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就更低,因此需要有一种在种植业、养殖业中早已行之有效的“公司+农户”模式来加以组织。各级群艺馆、文化馆站可以经政府授权而拥有某种意义上的“垄断”特许权,充当这个模式中的“公司”一方,主要工作即为市场调查、产品设计、安排订货、组织销售等等,实现基层文化单位由单纯事业性质向兼有经纪、营销产业性质改制或部分转型的体制创新。这项工作需要一大批文化经纪人和文化企业家,急待组织进行相应的培训工作。
这样一来,文化工作就能由“虚”转“实”,由“软”变“硬”,让文化系统能够发生由单纯的文化事业“投入部门”向兼而有之的文化产业“生产部门”的职能转换,让“文化事业”工作产生“文化产业”效能,使“文化扶贫”取得“文化产出扶贫”的结果。此项目一旦产生效益,基层文化事业单位便有可能实现由单纯的“投入部门”向“产出部门”部分转型,基层文化系统的工作状况将会明显改观,还能够为事业单位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提供有益范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