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前,以往的电气设备运行检修模式出现了很多不足,比如过剩维修、临时性检修以及盲目修缮等现象频繁发生,这就在很大程度上束缚了电厂供电系统的高效运作。所以说,未来的工作当中,持续创新并健全增强电厂电气设备运行有效性的对策、积极寻求新型维修手段逐渐成为当前的关键内容。
关键词:电厂;电气设备;运行效率;提升对策
1影响电气设备运行效率的主要故障分析
1.1 电气设备绝缘老化
电厂主要的电气设备有发电机、变压器、断路器、隔离开关、电力线路等,这些电气设备一般处于长期、连续工作状态,由于自身会产生大量的无功功率,无功功率带来无谓的大量热量,使得电器设备工作环境恶劣。如果散热不良,温度会长期保持在一个高位,温度的极限值如果超过电气本身耐热水平,就会加速电气设备本身绝缘材质的老化。而绝缘材质的老化会进一步造成电气设备能耗增加,同时电器设备接触触头也会因为温度的升高电阻变大,进一步推动损耗加大,使得散热效果更差,有效电能输出偏少,因此电气工作效率下降。严重情况下电器设备的稳定性、安全性,保护动作灵敏性,计量的可靠性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1.2 发电机碳刷冒火
发电机在运行中会发生碳刷冒火,这是发电厂中遇到的比较普遍的问题。这个问题通常原因是因为产品质量问题造成的。在设备安装过程中,碳刷通过弹簧压力和滑环接触,由于弹簧不标准,弹簧压力不一,在碳刷上产生大小不一的压力,因此造成碳刷和滑环之间电阻值大小不一,同一级滑环上的电流失去平衡,便产生了火花。另外碳刷本身质量问题也是造成冒火的主要原因。许多碳刷制造过程中不能对原材料严格把关,掺杂杂质,影响接触电阻不均衡,甚至碳刷和碳盒接触不紧密,时有松动,都会对运行中的碳刷带来影响。
1.3 导线温度过高
导线温度过高也是电厂最主要的问题。一般来说,造成导线温度过高的原因主要在于流经导线的电流值超过正常值。电流超过正常值的主要原因又有两点,一是导线的线径偏小,当处于用电高峰期时,电流偏大导致导线温度升高,时间越长,温升越高。二是电气设备选型不恰当,和实际供电需要不配套。如果导线长期在温度偏高环境中工作,会加速导线自身老化,减少寿命,当温度过高,则会发生火灾。同样也使得电阻增加,不断形成恶性循环。
2影响电厂电气设备运行效率的因素
2.1 电气设备运行技术方面
技术人员必须对电厂电气设备产生高度的认知,才能够合理应用控制技术,提升设备维护和管理水平,最终提高电厂电气设备的运行效率。电气设备运行控制中,对技术人员的专业技能要求较高,其必须能够在实践中找到合理的技术标准模式,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技术和管理模式的创新,彻底清除各种技术弊端,保证电气设备在高效率状态下实现安全运行。这就要求技术人员具备较强的调控能力。
2.2 设备检修技术方面
不同的电气设备,必须应用专门的检修技术,合理的检修,能够及时发现设备中的安全和故障隐患。检修人员必须在工作实践中总结经验教训,综合应用多种先进的检修技术方法,提升细节检修效果,从而更加全面的管理各种综合性和隐蔽性较强的故障;与此同时,还应努力构建良好的控制条件,为有效进行细节性设备检修的创新奠定良好基础;同时,相关人员还应对电厂电气设备运行检修实际工作中产生的各种技术问题进行全面记录和综合分析,为有针对性的进行技术创新提供依据。
3增强电厂电气设备运行效率的相关策略研究
3.1 提升对电厂电气设备监管的重视程度
要想更好地提高电厂电气设备的运行效率,进一步确保供电系统的正常运作,就应当更加注重电气设备的监管和控制、定期举行会谈、对相关工作内容进行战略部署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例如,某公司每周召开一次相关会议,在整个会议流程中,统一组织对电厂电气设备管理者就一些成功安全、可靠的管理经验展开细致、深入的剖析,并且积极调动相关人员依据自身管理经验从事电气设备管理工作的热情,其目的均为不断提升电厂电气设备的整体管理能力。除此之外,我们还必须构建起对应的电气设备管理组织部门,同时重视参与管理人员专业素养的提高,从而培育出大量有责任感、工作踏实、勤奋严谨的专业配网调度及安全管控人员。在这项工作的进行当中,我们也应当制定出可行的管理工作绩效考核制度,配合目标管理制度,双管齐下。另外,还可以对管理内容进行进一步的构建和完善,令管理途径逐步朝着标准化、规范化的方向演进,最终在保证安全管理的前提下寻找到一个平衡点,从本质上提高电气设备的运行效率。
3.2加强设备检修控制与管理
电厂内的电气设备在完善检修的过程中,需要制定设备检修技术控制和应用方案。在落实检修计划的环节中,要结合电厂的实际运行状况进行设备检查,注意拓展经济效益的现实渠道。严格避免传统检验经验的照搬行为,需要结合现代控制技术标准对检修技术进行高度总结。为了更好的完成检修工作,首先要对故障因素进行提取,掌握故障形成的前因后果,包括可行性方案的对比分析必须足够细致,只有这样才能全面保证设备运行效率的提升。技术控制人员对设备状况进行排查时,要精确定位故障具体结构,但是单纯凭借定位系统进行提取难免出现不准的情况,这是设备检修工作面临的重要隐患问题。因此,在检查设备时,技术人员必须对现场设施和电力运转状况做到全面了解,确保维修工作能够随时展开。检修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和控制能力显得异常重要,必须确保经过专业部门的培训,否则将会严重影响供电系统的正常运行
4对电厂电气运行中主要故障的处理方法
4.1 电气设备绝缘老化的处理方法
电厂电气设备绝缘老化是个不可逆转的现象,只要及时发现,及时维护就可以避免负面影响因素的发生。因此,加强在线监测是必要手段,随着微机技术的发展,出现了自动化系统 ECS,可以方便地就地采样,通过以太网,把信息发送到显示端。技术人员很方便地阅读数据,及时作出维护、更换计划。
4.2发电机故障处理方法
处理碳刷冒火的办法很多,最主要的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法;一是及时更换磨损严重的碳刷。更换前需要对新的碳刷进行直观检查,检查是否存在毛边、杂质、裂纹等现象,使用前尽量对碳刷表面打磨平整,确保接触良好; 二是更换过程中注意弹簧的使用状况。维修人员一般不太注意对弹簧的更换,认为无足轻重,实际上弹簧的弹力经过长期工作已经出现磨损,因此建议及时更换; 三是安装过程中需要经验丰富的人员完成。更换前先对滑环、压簧进行汽油清洁,去掉油污,然后对表面用细砂纸进行打磨,一定要保持均衡。打磨、清洁完毕,开始安装碳刷,在对压簧操作时,还要注意用力均匀、对称,切勿操之过急。全部安装完毕,再次进行检查,可以用手轻轻触动压簧,看看是否灵敏以及劲力是否一致。如果有条件的话,可以通过压力监测仪器对压簧事先进行检测,通过数据准确判断压簧是否全部有效、标准。
4.3导线温度过高的解决办法
导线温度过高的问题解决起来首先要从源头解决,也就是从本质上提前把住关口。首先在设计的时候要准确统计用电设备功率,并加上一定扩容裕量,然后计算出导线线径,根据严格的计算得出的数据进行采购、安装。做好了第一道关,对后续的安全运行、维护保养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也避免了许多不必要的麻烦。其次是在运行过程中要注意导线的工作环境的变化,防止杂物堆放对导线造成的干扰,尽量使导线避开外界热源带来的附加影响。其次是当发现导线温度超过导线耐热限度,最好的办法就是及时更换成直径较大的、材质更优的导线,以免导线绝缘层失效发生火灾。
结束语
综上所述,社会的发展对火电厂的稳定运行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必须有针对性的采取相关措施提升电厂电气设备的运行效率,电厂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在运行的过程中,能够自动化、有针对性的调节电气设备运行,确保电气设备长期处于稳定的运行状态下,才能够有效提升火电厂的综合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陈宇超 . 火电厂电气设备的状态维修技术[J]. 通讯世界 ,2013.
[2] 侯晨光 . 电厂电气设备检修及维护策略探究 [J]. 内燃机与配件 ,2014.
论文作者:左彬,张凯强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3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14
标签:电气设备论文; 电厂论文; 导线论文; 碳刷论文; 温度论文; 工作论文; 设备论文; 《电力设备》2017年第3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