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经济:新文化理念的发祥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发祥地论文,新文化论文,知识经济论文,理念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分类号:G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 8862( 1999) 05-0026-28
从国际生产力发展的角度看,跨世纪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可以概括为全球化、信息化、市场化和一体化。这种趋势正如美国著名未来学家、《趋势报告》季刊发行人约翰·奈斯比特所说:“趋势的发生是自下而上的,而风尚的流行则是自上而下的。”又说:“趋势就像是奔腾的马,顺着它们奔跑的方向来驾驭就比较容易。”无论政府、企业或是个人的经济活动顺趋势而行则昌,逆趋势而行则衰。在这种趋势下,知识经济在市场条件下产生和发展起来了。知识经济除了将会带来社会经济形态的变化外,它还可能形成一种新的社会文化理念,从而推动社会整体向前发展。
当前,知识经济所蕴含的新的文化理念正在孕育并已经初步展示了它的形态,随着社会实践的推动,它将会更加完善和成熟。同时,对于传统的文化形态来说,这种新的文化理念并不是对传统文化的解构,从精神实质上看,它们在某些方面还保持着一致性。
一、知识经济社会的文化理念是一种崇尚创新的文化理念 创新在现代知识经济中包含多方面的含义、内容和途径,它是知识经济的灵魂。江泽民主席在1998年2月14日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可以是产品创新、技术创新、市场创新、管理创新,也可以是文化创新。我们认为,知识经济下的文化创新应当包括以下五种情况:一是引入一种新的文化观念补充到原有的传统文化中;二是采用一种新的文化研究方法;三是创造一种新的文化价值理念;四是形成一种广泛支持的新的文化市场;五是实行一种新的文化保障体系,例如建立一种规范或者打破一种规范。这种文化创新从根本上说并不排斥传统文化,而是对传统文化生命力的一种加强,或者说,文化创新是在传统文化基础上的创新。
二、不同的文化视界将达到新的融合 这即是说不同地域的文化母体之间的界限将进一步打破,不同类型的文化母体形态将进一步相互影响和融合。这根源于知识经济时代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在计算机出现以前,人与社会交流信息的语言都是自然语言,尤其是本民族的通用语言,所获得的知识和信息也是有限的,即在本民族的区域范围内才能与人进行交流活动,所交流的内容也大部分是本民族文化所能兼容的。知识经济对人与自然、社会交流信息的语言提出新的要求,必须采用计算机语言。它表面是融会了不同的语言,事实上是反映了不同民族的文化底蕴、意识形态和思维习惯。因此,语言本身有它内在的逻辑体系,反映一个民族的思维方式,反映一个民族的文化特征,掌握一种语言,也就相应地掌握了它的逻辑方法、思维方式和文化传统。这样就更有利于在对不同文化的比较中,分析判断本民族传统文化和它民族文化的优势和劣势,发挥自己的优势文化要求,以它人的优势文化要素改造、完善自己的劣势文化要素,达到优势互补。
三、经济文化将发生新的革命 自从1897年美国的“泰罗制”经济文化兴起,到21世纪人类即将迎来知识经济的经济文化形态的新时代,世界经济的经济文化在不断地创新。如果说以“科学管理”取代“经验管理”引起了经济文化的“第一次革命”,那么在经历了20世纪的科学管理、行为科学管理、现代管理等历史发展阶段后,在人类即将迈入21世纪的时刻,全球的经济文化将迎来“第二次革命”,即以“人性化”、“科学化”为标准的经济文化新时代。这主要是因为:
第一,在知识经济下的经济文化将产生一种新的价值取向,农业经济的价值体现在劳动力和土地的占有,工业经济的价值体现在资源和金钱的占有,而智力经济或知识经济的价值体现在智力和知识的占有,必须通过经济和社会体制改革,用法律体系和机构设置保障知识成为决定分配的最主要要素,来促进“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真正实现,引导社会价值取向的变革。这就把变革的基本方向引向了经济主体的人。
第二,在知识经济下产生的新的市场观念,将把经济文化的重点转向对人才的竞争。这种新的市场观念包括:“网络经济”已经成为市场的新特征,电子贸易将成为传统市场经济的一次革命;宏观调控显得更为重要;日益发展的跨国公司已开始形成不同于传统市场的竞争,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既互相合作,又互相竞争的新局面;新的市场经济周期规律还将出现,这就要求采取对外贸易的新对策,起用新人才。而且,与传统市场相比,在知识经济的市场竞争中需要更强的主观规划能力。
参照这种新的经济文化理念,可以看出,泰罗创造的“科学管理”的经济文化实际上是一种将人当作物的“刚性管理”文化,它无视人性和人的创造性,把人作为“标准的经济人”。新的经济文化要求把人当做社会人,注重人际关系,相信人,尊重人的价值和能力。从这一点来看,它与传统文化注重人文的特点是不冲突的、具有一致性。
四、道德文化将得到进一步强化 知识经济社会是知识化的社会,而在知识和科学面前是来不得半点虚假的。知识就是智力资源,而智力资源是知识经济的基础,如果这个基础是虚假的,知识经济就会成为空中楼阁,泡沫经济。因此,在知识经济社会中,不诚实就会搞垮经济,破坏社会秩序。这样,提倡诚实的社会道德文化就成为必然的了。所谓“诚实”就是对国家严守法规,对党严守党纪;对上级严守契约、格守诺言;对下级和群众讲信用、说话算数;一句话,就是做老实人。也就是“政者,正也”。“诚实”的文化观念与传统文化中的“诚”是一致的,但在知识经济社会中,还应该在诚实问题上转变观念。
首先,在人们的心目中有一些误解,似乎市场经济下的人才应该“更活”,老实人不行。事实上市场经济成功的核心和关键就在于严守法规,信守契约。英文“公司集团——托拉斯”一词,就是忠诚、可靠的意思。知识经济是更高规范的市场经济,应该有更高尚的诚实品格。
其次,目前的社会风气有一种不正常的声音,即市场经济就是“讲实际”,太理想主义不行,太原则不行,“书呆子”不行。事实上,我们是一个坚持共产主义理想的国家,不倡导这种理想主义是不现实的;而且,知识经济是注重知识的经济,“书呆子”在知识经济社会中将能发挥更大的作用。
最后,这种诚实的社会道德文化还应渗透于干部的选拔上,提倡“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这也是知识经济社会的基本要求。
倡导诚实的社会文化道德即使在知识经济社会中也还是一种软约束,为了强化这种文化道德,还必须建立法律的硬约束。比如,要摒弃以往忽视知识产权的意识,建立保护知识产权的相关法律和法规。这样,相信未来的知识经济社会将会是一个协调有序、崇尚道德的有着良好风气的社会。
五、价值观的变革将是建设知识经济社会高度的精神文明的保证知识经济社会是高度知识化的社会,是高度精神文明的社会。精神文明归根结底就是优化人们的人生观、价值观。要达到知识经济所要求的精神文明,就需要一系列的社会观念的变革。知识经济的消费应该是文明消费,文明消费的实质就是适应生产发展程度的物质消费与高品味的文化消费。庸俗排场、追求高消费、大吃大喝等不文明的消费,只能毁坏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无法实现可持续发展,更谈不上达到知识经济时代。因此,在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中,不但要有效益的价值观,还要有合理创造、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价值观。除此以外,还要有社会公正的价值观。即要提倡共同富裕,反对贫富悬殊;提倡公平竞争,反对以权谋私;提倡诚实劳动,反对谋取暴利;尊重知识产权,反对巧取豪夺;尊重人才发展,反对嫉妒诽谤等等。只有一个公正的社会才能发展知识经济。由此分析可以看出,文明消费与社会公正的价值观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有关“节俭”和“公平”的观念是相一致的。
总之,知识经济除了是一种新的经济形式外,还相应地蕴含了许多与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相一致的新的文化理念。它是一种在充满理性的知识化社会中发展的经济,是一种在充满创新和鼓励创新的社会中发展的经济;同时,它又是一种包含了崇尚诚实社会道德理念的文化经济,是一种包含了倡导社会公正原则的文化经济。只要把这些先进的思想转化为全民族的实际行动,我们的民族就不会错过知识经济的历史机遇,而再次为人类文化进步做出划时代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