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普洱市第二人民医院药剂科 云南普洱 665000
【摘 要】目的:评价药房管理中应用品管圈降低住院药房内部调剂差错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住院药房药品100种,采用随机数字表法的形式将其平均划分成为两个组别,即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50种,对照组采用常规管理方式,实验组采用品管圈管理方式,对比两组药品内部调剂差错率。结果:经过调查对照组的药品调剂差错率高于实验组,组间对比呈现为p<0.05的差异性。结论:在住院药房内部调剂的过程中,采用品管圈的方式对药品进行管理,能够预防药品剂量变更、包装改变、调剂差错等问题,值得进行广泛的应用。
【关键词】药品管理;品管圈;住院药房内部调剂
在住院药房内部调剂的过程中,传统的药品管理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当前的实际工作需求,经常会出现相似名称药品混乱或相同药品名称剂量调剂差错问题,不能保证药品内部调剂工作质量。针对于此,分析我院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100种住院药房药品,评价品管圈在药房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1 基本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我院住院药房100种药品,通过随机数字表法的分组形式将其平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50种。所选取的药品均属于住院药房中的常用药品。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的管理方式,在住院药房药品管理的过程中,结合药品工作特点制定完善的工作方案,全方位的进行药品管理与分析。
实验组采用品管圈管理措施,①创建专业化的管理小组:在实际管理工作中需要安排辅导人员、圈长与圈员。可以利用正确的分析方法明确名称。然后利用评价法进行活动主题的分析,将主题确定为预防住院药房内部调剂差错问题,科学化的进行研究与分析,在营造和谐药护关系的情况下,提升用药安全性,将护士和患者满意度作为主要调查内容。②制定完善的活动计划方案,结合具体的文献资料与住院药房工作情况创建作业流程图,在明确各类内部调剂出错因素之后,开展调查管理活动,树立正确的责任感,若药品的名称相似,就要分辨具体的药品名称,若药品的名称一样,就要分辨规格和药品的商品名,进行科学化的管理,保证细致分析与研究。且在实际管理工作中还需进行包装与位置置换的处理,针对性的开展管控工作。③采用鱼骨图的方式,综合开展工作人员、药品管理方式、温湿度记录进行合理的分析,综合化的开展研究工作,加大整体改进工作力度,树立正确的责任观念,通过教育培训方式,提升工作人员专业素养及职业道德素养。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要求工作人员在日常工作中认真核对药品摆放位置,提升核对管理工作质量。④正确的开展监督管理工作,在动态化监督过程中,及时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采用正确的措施解决问题。要求药品管理人员自我评价,明确药品管理工作特点,在日常工作期间树立责任感,提升认知水平,保证团队合作能力与凝聚力,在合理评价之后进行严格的管控与协调。
1.3判定标准
记录药品管理中药名出错、剂量调剂错误与药品发放记录问题,评价内部调剂差错率。
1.4统计学分析
所有药品数据均进行准确核对和录入,采用SPSS17.0 for windows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随后选择有统计学意义项目进行分析。
2 结果
对比两组管理之后的差错率,实验组药品出错1种,剂量调剂错误1种,药品发放记录问题0种,出错率为4.0%。对照组药品出错5种,剂量调剂错误4种,药品发放记录问题1种,出错率为20.0%。X2=6.0606,P=0.0138。对照组高于实验组,两组数据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在医疗水平逐渐提升的过程中,医疗体制也在不断改革,品管圈方式在科室中得到了较为广泛的使用。然而,目前在住院药房药品管理的过程中,未能树立正确观念,还在采用传统的管理方法进行处理,难以保证各方面工作符合要求。因此,在实际管理的过程中,需探索品管圈管理方式,可以降低住院药房的调剂出错率[2]。
本文分析中主要研究了品管圈在住院药房药品管理中的应用,对照组内部调剂差错率高于实验组,组间对比呈现为p<0.05的差异性。采用品管圈管理方式,可以统一标准分析问题,相互沟通与交流,降低内部调剂的差错率。但采用品管圈管理方式的过程中,需要做好健康知识的教育培训工作,通过培训方式提升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与职业道德感,从而预防其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确保优化住院药房药品管理体系[3]。
综上所述,在住院药房药品管理的过程中,采用品管圈方式进行内部调剂的管理,能够细致化的分析药品名称与摆放位置,在相互之间沟通与交流的过程中,可大药品的管理力度,预防对其造成的影响。因此,在住院药房实际管理的过程中,应遵循品管圈的药品管理原则,降低内部调剂的差错率[4]。
参考文献:
[1]郝家锋.品管圈在降低门诊西药房内部调剂差错中的应用[J].医学信息,2016(32):234-235.
[2]张金义.PDCA循环法降低西药房药品调剂内差的作用研究[J].海峡药学,2016(11):284-285.
[3]王新莲.PDCA在降低门诊西药房药品调剂内差中的作用[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6):1170-1171.
[4]任彦新.姜黄素在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中对表皮生长因子的作用[D].河北医科大学,2016.
[5]钟惠青,任结梅,姚媛.西药房带教的实践与体会[J].继续医学教育,2017(4):69-70.
论文作者:张丕振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8年6月下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7
标签:药品论文; 药房论文; 实验组论文; 品管论文; 差错率论文; 方式论文; 过程中论文; 《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8年6月下第1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