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的低场MRI诊断价值分析论文_石毅

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的低场MRI诊断价值分析论文_石毅

(巴中市骨科医院 四川 巴中 636000)

【摘要】目的:探讨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的低场MRI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患有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的84例患者的低场MRI诊断资料进行研究分析。结果:所有患者经过MRI诊断后有3例患者属于0级,42例患者属于Ⅰ级,24例患者属于Ⅱ级,13例患者属于Ⅲ级,2例患者属于Ⅳ级。影像诊断中,Ⅰ~Ⅱ级患者表现为患者的周围关节面以及骶髂关节较为粗糙,Ⅲ~Ⅳ级患者有不同程度的表现,包括滑膜厚度的增加、骨质损伤、关节面的硬化以及骨髓水肿等。结论:MRI对强直性脊柱炎早期骶髂关节病变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MRI

【中图分类号】R4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01-0033-02

Ankylosing spondylitis sacroiliac joint lesions of low field MRI in the diagnosis of value analysis Shi Yi.

Bazhong Orthopaedic Hospital, Sichuan Bbilateral, 636000,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the sacroiliac joint of ankylosing spondylitis disease of low field MRI diagnostic value. Methods From January 2014 to January 2014 were suffering from ankylosing spondylitis of sacroiliac joint lesions in 84 cases of patients with low field MRI in the diagnosis of data for this paper. Results All patients after MRI diagnosis after three patients belong to the level 0, is Ⅰ42 patients, 24 patients is Ⅱ, 13 patients is Ⅲ, 2 patients belong to Ⅳ level. Conclusion MRI to the diagnosis of ankylosing spondylitis early sacroiliac joint lesions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Key words】Ankylosing spondylitis;Sacroiliac joint lesions;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

强直性脊柱炎的主要症状是骶髂关节的病变以及脊柱附着点的炎症,给患者的自身健康造成极大的伤害。强直性脊柱炎主要对骶髂关节进行入侵,并逐渐将病变部位向上部延伸,该病的临床症状有肌肉关节疼痛、腰背僵硬、间歇性两侧臀部疼痛等,甚至是关节强直和脊柱发生畸形。因此要及早对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进行诊断和治疗,使患者正常生活和工作。传统的X线片诊断效率较低,不能对病变部位进行准确的定位,影响治疗的准确率。目前临床上对于该病的诊断主要是CT、MRI等影像学检查。本文主要对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的84例患者的MRI诊断资料进行研究,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患有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的8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经检查确诊为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患者的临床症状包括下腰部、骶髂部以及大腿后部有不同程度的疼痛,且反复发作,如遇阴天或者是夜晚疼痛程度加重。排除患有外周关节炎症以及其他感染的患者。其中男性54例,女性30例,年龄20~49岁,平均年龄(36.2±2.7)岁,病程27d~9个月,平均病程(4.1±1.2)个月。实验室检查得出患者的HLA-B27呈现阳性的有76例,血清类风湿因子呈现阴性的有84例。

1.2 方法

采用GE signa frofil 0.2T低场磁共振对患者的患侧进行扫描,扫描范围:双侧骶髂骨上端至下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扫描参数:层厚5mm,矩阵256×256,层间距为1mm,视野为380mm×380mm。扫描次数:2~5次。扫描序列:①横状面TSE-T2WI(TR为2560ms,TE为118ms);SE-T1WI序列(TR为384ms,TE为18ms);②斜冠状面SE-T1WI序列(TR为400ms,TE为15ms);STIR(TR为3500ms,TE为19ms,TI为115ms)。

1.3 评价指标

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可分为五个等级,0级:患者髂骨关节表面光滑,软组织和骨质均正常,没有发生炎症;Ⅰ级:患者的髂骨关节侧面或者表面较为粗糙,骨小梁发生较少囊变;Ⅱ级:患者的髂骨关节表面有点蚀状,骨质受到破坏,部分软组织出现硬化;Ⅲ级:患者骨质呈虫蚀样破坏,同时伴有骨质硬化以及增生,关节间隙有明显狭窄或者增宽现象,患者的部分关节出现强直现象;Ⅳ级:患者的关节完全强直。

1.4 统计学处理

本文数据均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9.0进行处理,计数资料采取率(%)表示,对比采取χ2检验。

2.结果

2.1 MRI诊断结果

所有患者经过MRI诊断后有3例患者属于0级,42例患者属于Ⅰ级,24例患者属于Ⅱ级,13例患者属于Ⅲ级,2例患者属于Ⅳ级。

2.2 MRI影像诊断

影像诊断中,Ⅰ~Ⅱ级患者表现为患者的周围关节面以及骶髂关节较为粗糙,在T1WI以及T2WI上为低信号,信号表达不清楚的患者为滑膜增厚的17例患者;Ⅲ~Ⅳ级患者表现为69例滑膜厚度增加、49例软骨异常或者破坏、51例骨质受损、50例关节面硬化以及75例骨髓水肿等,病变范围较大并伴有脂肪沉积的患者61例,信号不均匀分布。

3.讨论

强直性脊柱炎属于全身性免疫疾病,对患者的脊柱、骶髂关节、髋关节以及四肢大关节具有明显的损伤,其中对骶髂关节的损伤是最先出现的也是最为严重的[1]。该病的临床症状有活动受限、腰部疼痛以及双侧骶髂关节疼痛;检查结果显示患者的C反应蛋白水平提高,血沉速度加快,白细胞抗原检测为阳性的有76例,所有患者的血清类风湿因子检查均呈现阴性。大多数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确诊时病情一般都已进入Ⅱ期-Ⅲ期,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机。临床上对于强直性脊柱炎的诊断有CT诊断,虽然螺旋CT诊断强直性脊柱炎有一定的诊断价值,可以对患者的软骨以及骨质损伤情况、骶髂关节面的硬化等具有显著的诊断,但是对于患者滑膜炎以及骨髓水肿的诊断较为模糊[2]。因此临床上常用的诊断强直性脊柱炎的诊断手段是MRI。强直性脊柱炎的病理学和低场MRI的扫描特征具有密切的联系,在强直性脊柱炎的早期症状中MRI的诊断为骨髓水肿,随着病情的不断发展,中期症状MRI表现为软骨组织的侵蚀、关节软骨的破坏、硬化,后期症状中MRI表现为骨质破坏、脂肪沉积等。由于MRI对关节软骨密度以及软组织的变化较为敏感,对骶髂关节病变的观察较为细致,可将骶髂关节病变以及周围软骨组织的具体情况进行清晰的诊断,同时也可将髓腔内脂肪的堆积浸润以及水肿的情况进行清晰的诊断。本文研究中发现,所有患者经过MRI诊断后有3例患者属于0级,42例患者属于Ⅰ级,24例患者属于Ⅱ级,13例患者属于Ⅲ级,2例患者属于Ⅳ级。影像诊断中,Ⅰ~Ⅱ级患者表现为患者的周围关节面以及骶髂关节较为粗糙,在T1WI以及T2WI上为低信号,信号表达不清楚的患者为滑膜增厚的17例患者;Ⅲ~Ⅳ级患者表现为69例滑膜厚度增加、49例软骨异常或者破坏、51例骨质受损、50例关节面硬化以及75例骨髓水肿等,病变范围较大并伴有脂肪沉积的患者61例,信号不均匀分布。因此,采用低场MRI对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进行诊断可有效提高患者的诊断率,便于对患者的治疗。

综上所述,采用MRI诊断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具有重要的诊断意义,可清晰显示患者的具体病变部位,有利于诊断治疗,促进患者身体的恢复,可广泛应用于临床诊断中。

【参考文献】

[1]许开喜,陈新建,王金,等.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低场MRI诊断[J].实用放射学杂志,2015,28(2):240-243.

[2]陈均,吴志美.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CT与MRI的诊断价值比较[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18(31):3880-3881.

[3]王雨,毛明伟,陈家飞等.磁共振在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诊断中的价值[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24(36):4085-4087.

论文作者:石毅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7年1月第0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2/6

标签:;  ;  ;  ;  ;  ;  ;  ;  

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的低场MRI诊断价值分析论文_石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